上海旅游业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旅游资源、企业、政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视角
2011-04-19田纪鹏何建民
田纪鹏 何建民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1.1 问题的提出
自1997年都市型旅游业的产业定位正式提出以来,上海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全国起到了示范性和引领性的作用(道书明,2008)。为促进旅游业协调发展,《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标,《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上海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路。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研究评价1997年以来上海的旅游业区域差异,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设计
近年来,围绕上海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与日俱增,研究视角逐渐丰富,如可持续发展视角(戴新环,1997;王怡然,1998)、整体发展战略视角(高峻,等,2007)、产业政策视角(何建民,2006)、旅游业发展的就业影响(冯学钢,2004)和经济影响(张文建,等,2003)视角、旅游资源评价(陶婷芳,等,2009)与配置(楼嘉军,2001)视角等,为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聚焦于上海旅游业的未来发展上,对近十多年来上海旅游业区域发展的系统总结还比较缺乏。
根据埃德加·M·胡佛(1974)提出的区域经济学三大理论基石: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结合上海旅游业的发展特点,本文以上海核心旅游资源和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的区域差异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旅游总人次与旅游总收入的区域差异的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的规律特点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1997年以来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由于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在此期间上海行政区划、统计指标等出现一定变动,为便于分析,相应的行政区划、统计指标采用2008年的标准。2008年底上海有18区1县共19个区县行政单元,本文结合上海旅游业发展实际,将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浦东新区10个市辖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进行研究,将闵行、宝山、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南汇、奉贤、崇明9个郊区(县)①2009年4月底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将上海市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本文认为将并入浦东新区的原南汇区列入中心城区与上海旅游业发展实际不相符,同时考虑到数据可比性,本文采用截至2008年底的上海区划建制及统计数据。作为郊区县进行研究。本文所指的区域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中心城区与郊区县构成的城郊两大区域,二是19个区县构成的区县层面区域,文中除特别说明外,均指区县层面区域。研究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源于历年《上海旅游年鉴》、《上海统计年鉴》、《上海年鉴》及相关官方网站。
2 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
2.1 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
2.1.1 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总量特征
依据国家旅游局给出的优秀旅游目的地类别②http://www.cnta.gov.cn,2010-10-12.,充分考虑上海旅游资源特点,本文将上海核心旅游资源界定为以下11大类型:国家级旅游景区(点)、红色旅游景区(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主要博物馆/纪念馆、购物商业街区、特色休闲街区、其他类别旅游资源等9类有形旅游资源和旅游节庆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类无形旅游资源。至2008年底,上海核心旅游资源已超过700个(种),并涌现出以东方明珠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等级旅游资源。依据国家旅游局对我国核心旅游企业统计指标的分类,充分考虑上海的旅游统计实际,在剔除国家级旅游景区(点)后,本文将上海核心旅游企业限定为旅行社和旅游饭店2大类型。至2008年底,上海各区县旅行社近900家,星级饭店300余家,旅游饭店共计650家(表1)。
表1 2008年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统计
2.1.2 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从区域分布的绝对量、相对量及配合度等三个方面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考察核心旅游资源的绝对丰度指数、相对丰度指数、总丰度指数、配合指数、整体优势度以及核心旅游企业的总丰度指数来分析上海核心旅游资源和核心旅游企业的区域差异。
(1)资源丰度通常是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既可以指单项资源的丰度,也可以指某类资源组合的丰度,又可以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内各种自然资源的总体丰度(程鸿,1998)。旅游资源是一类特殊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而且包括人文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丰度的考察,不仅要考察其绝对状况,而且要考察其人均、地均等相对状况。本文分别计算了上海各区县各类旅游资源类型数量相对于全市总量的绝对丰度(dij)、相对于区域面积和常住人口数量的相对丰度(eij)、区域各类旅游资源绝对丰度汇总结果——绝对丰度指数(F1)、相对丰度汇总结果——相对丰度指数(F2),最后得出总丰度指数(F)。计算公式为(王凯,1999):
其中:qij为第i个区县的第j类旅游资源的数量,si为第i个区县面积(平方千米),pi为第 i个区县2008 年底常住人口数(万人),1≤i≤19,1≤j≤11。
(2)旅游资源配合指数指区域内不同类型旅游资源存在差异的程度及其相互协调的能力。借鉴以往研究成果(肖光明,等,2009),本文采用各区县各类旅游资源占区县旅游资源总量比重的标准差变异系数(Cv)来近似衡量。一般认为,标准差变异系数越小,说明区域内不同类型旅游资源分布越均衡,在开发建设时越容易统筹兼顾、相互协调,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反之,则说明该区域内旅游资源类型分布不均衡,资源比较单一,很难形成协调发展。计算公式为:
其中:Cv为旅游资源配合指数,rij为第i个区县的第j类旅游资源占第i个区县旅游资源总量的比重,r—i为第i个区县各类旅游资源比重的平均值。
(3)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是旅游资源总丰度指数与旅游资源配合指数的比值。因其综合考虑了旅游资源丰度与旅游资源配合度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故能更加全面衡量区域旅游资源优劣程度。计算公式为:
(4)鉴于上海核心旅游企业相对于核心旅游资源分布更加集聚,且旅行社与饭店之间配合度相对较低的特点,同时考虑到越综合的指标包含的信息量越大的实际,本文采用旅行社总丰度指数(D1)与旅游饭店总丰度指数(D2)来反映核心旅游企业丰度。
2.1.3 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指标计算方法,在区县层面系统梳理上海核心旅游资源与核心旅游企业的基础上,得到2008年上海核心旅游资源与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2),由表2可得如下结论:
(1)从旅游资源绝对丰度指数(F1)来看,黄浦区旅游资源数量最多,闸北区最少;有7个区的F1值超过上海市总水平(1.000)。中心城区F1值不仅高于郊区县,而且高于全市总水平。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有两个集中分布带:一是由黄浦、徐汇、卢湾、浦东新区、虹口等黄浦江中段区域向静安、青浦、嘉定等西、北方向的延伸地带(F1排序为1-8位);二是由长宁向松江、奉贤、南汇等西、南方向的延伸地带(F1排序为9-12位)。
表2 2008年上海核心旅游资源与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分析结果
(2)从旅游资源相对丰度指数(F2)来看,除浦东新区之外,其他中心城区分列第1至9位。中心城区F2值优势明显的主要原因是除浦东新区之外的其他中心城区面积相对较小,从而使得F2值相对较高。郊区县中,上海近郊宝山和西北远郊青浦、嘉定以及西南远郊松江、奉贤等的F2值较高。
(3)从旅游资源总丰度指数(F)来看,黄浦区的F值最高,金山区最低;有5个中心城区高于上海市总水平。青浦区在所有郊区县中F值最高。值得注意的是杨浦区仅列第16位,就中心城区而言,杨浦区是旅游资源总丰度指数的“塌陷”区域。
(4)从旅游资源配合指数(Cv)来看,青浦区的旅游资源类型配合最好,其次是嘉定区,且唯此两区的Cv值优于全市总水平。无论从中心城区来看,还是从郊区县来看,Cv值均高于上海市总水平(中心城区为0.763,郊区县为0.781,全市总水平为0.706)。根据Cv值的基本含义,数值越大,表明旅游资源类型越单一,协调发展能力越低,因此上海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通盘考虑,打破中心城区与郊区县两大区域界线,充分发挥资源的协调配合作用。黄浦、静安两区的Cv值仅处于19区县中等位置,与其资源丰度不相匹配,说明两区尽管资源数量较多,但类型比较单一。浦东新区尽管资源丰度指标并不突出,但其旅游资源类型配合较好。普陀区Cv值接近1.6,明显高于其他区县,表明普陀区的旅游资源类型过于单一。
(5)从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指标(Z)来看,黄浦区大幅领先于其他区县,前6位均为中心城区,但仅前4位高于上海市总水平,表明上海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不仅在中心城区集聚,而且在中心城区内部也呈集聚态势。青浦区在郊区县中Z值最高,崇明则最低。
(6)上海核心旅游企业总丰度指数城郊差异明显,旅游企业在中心城区集聚。旅行社总丰度指数(D1)最高的是静安区,最低的是崇明县;前10位均为中心城区,说明上海旅行社在中心城区集聚,城郊差异较大。旅游饭店总丰度指数(D2)最高的是静安区,最低的是闵行区;前10位均为中心城区,说明上海旅游饭店同样在中心城区集聚。
2.2 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关系检验
首先,将本文所指的旅游经济总量指标——各区县的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做类似(1)式的处理,求得各区县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的相对值(表3)。
表3 2008年上海各区县旅游总人次、旅游总收入相对值
其次,将表3数据与表2中各项指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做相关性统计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008年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相关性检验结果
两变量间相关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相关系数r(包括大小和正负);二是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在保证显著性水平的前提条件下(一般认为显著性水平须小于给定值α=5%),两变量间若则为函数关系,为显著相关为高度相关,为中度相关为低度相关,可认为不相关。结合表4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得到:
(1)上海各区县的旅游总人次与旅游总收入的相对值之间呈中度正向相关。相关度之所以仅为0.675,主要原因是部分区县旅游总人次与旅游总收入两者的绝对值不匹配。如浦东新区2008年旅游总人次为1960.6万人次,是列第二位的徐汇区的相关数值的近2倍,但其旅游总收入为72.2亿元,仅比徐汇区高0.6亿元左右。
(2)上海各区县旅游总人次相对值与核心旅游资源相对丰度指数(F2)、配合指数(Cv)、旅行社总丰度指数(D1)、旅游饭店总丰度指数(D2)均呈中度正向相关。旅游总人次相对值与F2、D1、D2呈中度正向相关比较容易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与资源配合指数(Cv)也呈中度正向相关。通常认为区域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产品谱系健全,会吸引更多游客。但本文研究发现,由于上海各区县对内外交通便利、可达性良好,游客在做选择时往往会倾向于区域内最著名的旅游资源。如外地游客来上海一般都会游览东方明珠与外滩建筑群,相应地会适度忽略浦东新区与黄浦区的其他旅游资源。因此,区域内著名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等级比旅游资源的配合度更能吸引游客。
(3)上海各区县旅游总收入相对值与核心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指标(Z)呈中度正向相关,与旅行社总丰度指数(D1)、旅游饭店总丰度指数(D2)呈高度正向相关。受指标数据生成机制影响,F1、F2、F、Z之间定会存在相关关系,但越靠后生成的指标包含的信息量越大,因此选择资源整体优势度指标(Z)进行分析。
旅游总收入相对值与Z、D1、D2呈中高度正向相关的根本原因是数据的获得方式,即目前上海各区县旅游总收入主要由区域内的核心旅游景区点、旅行社、旅游饭店三者的收入之和构成。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总收入相对值与旅行社总丰度指数(D1)的相关系数高达0.912,高于与旅游饭店总丰度指数(D2)和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Z)的相关度,说明三者中,旅行社对旅游总收入的贡献最大。
实际上,根据《上海旅游年鉴2009》中对各区县旅游业相关数据的统计,上海各区县旅行社总收入为231.32亿元①这里旅行社的总收入包括接团和组团收入,实际的接待入境和国内游客的接团收入要小于旅行社的总收入,由于统计数据不再区分接团与组团收入,因此未作进一步分析。,旅游饭店为196.31亿元,旅游景区为78.06亿元。旅行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43.6%,远高于饭店和景区。为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游玲杰,1998)。
3 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的规律特点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
3.1 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的规律特点
1996年至2008年,上海相关部门围绕发展旅游业,制定实施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重大会议议题、政府通知、行业标准等各类产业政策文件共计19项之多(表5),系统分析各项政策文件的要点,发现近十多年来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具有6大规律特点:
表5 1996-2008年上海旅游产业政策及标准化文件
(1)上海都市旅游定位鲜明,内涵不断丰富。1997年3月,上海旅游业正式定位为都市旅游,之后体现都市旅游核心的中心城区,在历次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文件中都被置于首要位置,成为上海旅游经济的集聚区。但2005年以来,随着各种旅游新业态大量出现和郊区休闲度假功能不断完善,郊区成为与中心城区交相辉映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2)上海旅游业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总目标日渐清晰。上海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各时期历经“文化旅游城市”、“国际化旅游都市”、“国际化的旅游大都市”等不同提法,至《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正式明确提出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标。2008年,“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目标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阐释,即至2010年上海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亚太地区领先地位。
(3)上海旅游业空间布局呈现出“点状分散—中心圈层—多核网络”的演进路径。根据《上海市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旅游业空间布局充分体现了上海重点资源的特点,强调以中心城区与郊区县的核心资源单体为中心的“点状分散式”布局,但这些资源之间相对孤立,并无太大关联。《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与到2015年规划》表述的旅游业空间形态是以人民广场和浦江两岸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为都市旅游圈、环城社区文化旅游圈、远郊休闲度假旅游圈组成的“中心—圈层式”布局。《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构建强调中心城区发展特色街区、郊区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区,并且城乡统筹联动的“多核网络式”发展格局。
(4)对上海郊区县旅游业的认识不断深入。早在《上海市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与到2015年规划》中,郊区县就被认为是上海发展旅游的后劲所在,但当时的重点仅是围绕“山、湖、岛、港”等郊区特色旅游资源展开,效果并不突出。《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强调郊区县是上海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须重点发展特色各异的乡村旅游服务区和休闲度假区。特别是《上海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就上海市乡村旅游发展做了专项计划,指出发展郊区县的生态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能够不断丰富都市旅游的内涵;同时将上海郊区旅游空间格局划分为杭州湾北岸地区、嘉青松地区、崇明生态岛、近郊地区等四大区域,较之上海市旅游业发展的“九五”、“十五”计划乃至“十一五”规划,有了很大突破,表明对郊区县旅游业地位和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
(5)各种旅游新业态发展迅速,上海旅游产业体系及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包括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会展旅游、世博专项旅游等在内的各类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上海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旅游新业态大部分已经常态化,成为上海旅游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预见,未来还将出现更加丰富的旅游新业态,继续推动上海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为规范和指导不断出现的旅游新业态,上海旅游产业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在总体规划之外,形成了一系列专项旅游规划和地方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上海旅游产业政策体系。
(6)上海旅游业逐渐重视核心旅游企业、旅游设施的发展及科技的应用。《上海市旅馆业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年》、《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发展规划》分别对旅馆和旅游集散中心做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上海市发展旅游信息化实施纲要2006-2010年》则为提高上海旅游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和推动上海向国际著名旅游城市迈进提供了技术保障。
3.2 基于锡尔系数一阶段扩展分析的上海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变动分析
3.2.1 锡尔系数及其一阶段扩展分析方法
锡尔系数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指标,由Theil于1967年最早提出,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总体差异进行分解,从而揭示总体差异变动的来源(魏后凯,2006),因此在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杨开忠,1994;鲁凤,等,2005)。锡尔系数包括锡尔T指标和锡尔L指标两个指标,其中T指标以经济总量比重加权,锡尔L指标以区域人口比重加权,本文采用锡尔T指标,计算公式为:
其中:T为锡尔系数,反映全市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Yi和Pi分别是第i个区县旅游总人次(或旅游总收入)和户籍人口数①由于无法获得2005年以前全市及各区县常住人口数,故使用户籍人口数进行替代,以下相同。,Y和P分别为全市旅游总人次(或旅游总收入)和户籍人口数。T值越大,说明各区县之间旅游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差异越大;越小,说明各区县之间旅游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差异越小。对锡尔系数进行一阶段分解,可将全市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分解为中心城区和郊区县两大区域间差异以及两大区域内部差异之和,计算公式为:
其中:Tbr为中心城区与郊区县两大区域之间的旅游经济总量差异,Tgr为内部总差异,Tgr1为中心城区内部各区之间旅游经济总量差异,Tgr2为郊区县内部各区县之间旅游经济总量差异;Yj和Pj分别为中心城区(j=1)和郊区县(j=2)两大区域的旅游总人次(或旅游总收入)和户籍人口数,Yjk和Pjk分别为中心城区(j=1)和郊区县(j=2)内第k个区县的旅游总人次(或旅游总收入)和户籍人口数。
3.2.2 基于区县单元的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锡尔系数一阶段分解结果
根据(5)式得到上海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变动结果(图1),结合上文得到的旅游产业政策的演进规律特点,分析图1可知:
图1 1998-2008年上海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锡尔系数一阶段分解结果
(1)上海旅游总人次的各项差异总体呈现缩小态势(图1A)。旅游总人次总体差异在波动中下降,旅游总人次在各区县间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城郊间差异尽管较小,但其变动轨迹呈“M”型,异于其他差异,原因在于:1998年至2003年,都市旅游产业定位从无到有,游客向中心城区集聚,城郊差异逐年加大;随着都市旅游内涵不断丰富,特别是《上海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郊区县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市旅游总人次空间分布开始向郊区县平衡,城郊间差异逐年减小。中心城区内部差异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缩小,说明相关产业政策统一了中心城区对发展都市旅游的认识,有效扭转了旅游总人次差异在中心城区内部持续扩大的趋势,并实现了中心城区内部的逐年均衡发展。郊区县内部差异基本呈现逐年缩小态势。内部总差异与总体差异整体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内部总体差异对全市总体差异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同时,旅游总人次差异逐年减小的变动趋势,也说明城郊间、中心城区内部、郊区县内部对于客源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2)旅游总收入的总体差异变动呈现“台阶式”下降(图1B)。1999年、2003年是下降的年份,此后在较长时间内基本保持稳定。城郊间、中心城区内部差异总体呈现缩小态势,而郊区县内部差异基本是稳中略升。中心城区内部差异与效区县内部差异之和构成的内部总差异对旅游总收入总体差异影响最大。
(3)旅游总人次差异变动(图1A)与旅游总收入差异变动(图1B)不一致。尽管各区县旅游总人次差异总体呈逐年缩小态势,但旅游总收入差异自2003年以来基本保持稳定,较理想的发展趋势应是旅游总收入区域差异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为探究旅游总人次区域差异和旅游总收入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考察城郊间差异、中心城区内部差异、郊区县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图2),可发现:
图2 1998-2008年上海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贡献度
(1)上海旅游总人次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中心城区内部差异和郊区县内部差异(图2A)。城郊间差异的贡献度由1998年的3.47%逐年上升,2005年和2006年超过郊区县内部差异的贡献度,成为旅游总人次总体差异的第二大原因(第一大原因是中心城区内部差异),此后又大幅下降。这再次印证了都市旅游的产业定位和其他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在2005年之前加剧了旅游总人次城郊间的差异,之后在新的旅游产业政策影响下,旅游总人次在城郊间分布逐渐均衡,城郊间旅游总人次差异占总体差异的比重逐步缩小。
(2)上海旅游总收入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中心城区内部差异(图2B)。中心城区内部差异对于旅游总收入总体差异的贡献度历年维持在50%以上,城郊间差异贡献度在30%左右,郊区县内部差异贡献度低于20%。说明尽管各区县旅游总收入总体差异呈“台阶式”下降,但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没有实质性改变,中心城区内部各区之间的差异依然是全市旅游总收入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因此,若要进一步缩小全市旅游总收入区域差异,首先要缩小中心城区内部差异。
3.3 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规律特点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变动关系的讨论
由上文分析可知,自上海市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以来,上海旅游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指导和促进了全市旅游业向区域均衡方向发展。旅游产业政策演进与旅游总人次区域差异变动一致,但与旅游总收入区域差异变动不一致。
4 结论与讨论
4.1 基本结论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讨论了近十多年来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结论如下:
(1)上海各区县旅游总人次与旅游总收入相对值呈中度正向相关;旅游总人次相对值与核心旅游资源相对丰度指数、核心旅游资源配合指数、旅行社总丰度指数、旅游饭店总丰度指数均呈中度正向相关;旅游总收入相对值与核心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指标呈中度正向相关,与旅行社总丰度指数、旅游饭店总丰度指数呈高度正向相关。上述研究结论提示,上海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区县内部资源开发与其求全不如求大求精,即突出各区县内的精品旅游资源,将其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增长极作用;二是区县之间旅游资源和产品要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开发,坚持差异化发展,实现在全市层面上资源和产品类型的丰富与完善。由于旅行社和旅游饭店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因此要注意核心旅游企业布局的均衡发展。
(2)上海旅游产业政策自上海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以来日臻完善,呈现6大演进规律特点,促进和指导了上海旅游业的区域均衡发展。旅游总人次各项差异除城郊间差异外,逐年减小,而旅游总收入各项差异则呈“台阶式”下降。旅游产业政策缩小旅游总人次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好于缩小旅游总收入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因此,相关产业政策在持续缩小旅游总人次区域差异的同时,也应当进一步缩小旅游总收入的区域差异,这应当是上海旅游业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4.2 局限与讨论
由于原南汇区于2009年4月底并入浦东新区,原卢湾区于2011年6月并入黄浦区,考虑到上海旅游业发展实际和使分析更具可比性,本文采用截至2008年底的上海行政区划及相关统计指标。同时由于各区县统计口径并非完全一致,本文在一些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合理的数据代替,如用各区县历年户籍人口数代替常住人口数等。随着相关数据资料不断地丰富和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围绕上海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1] [美]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第二版):8.
[2] 程鸿.资源丰度和资源有效空间——中国农业资源丰度综合估算方法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1998,(1):63-68.
[3] 戴新环.发展都市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上海都市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若干思考[J].旅游科学,1997(4):6-10.
[4] 道书明.改革开放30年上海旅游业的华丽转身[N].文汇报,2008-12-22(10).
[5] 冯学钢.上海旅游就业容量及拓展对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3):109-115.
[6] 高峻,马剑瑜,胡建伟,等.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7,21(3):14-18.
[7] 何建民.我国都市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上海问题与国际经验[J].旅游科学,2006(6):1-8.
[8] 楼嘉军.试论资源配置对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J].旅游学刊,2001,16(4):56-59.
[9] 鲁凤,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401-407.
[10] 陶婷芳,田纪鹏.特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新“三城七镇”旅游资源价值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9,35(7):110-121.
[11] 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3):69-74.
[12] 王怡然.上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1-67.
[13]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30.
[14] 肖光明,郭焕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市域差异[J].资源科学,2009(8):1430-1437.
[15]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28-33.
[16] 游玲杰.对于相关关系按程度分类的质疑[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2):17-19.
[17] 张文建,阚延磊.上海市旅游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J].社会科学,2003(8):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