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扶贫的“黔西南模式”

2011-04-18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晴隆黔西南黔西南州

文|本刊记者 张文娟

20年前发起的联合推动“星火计划、科技扶贫”黔西南试验区的改革试验,走出了一条广汇各方力量的“星火燎原”之路。黔西南试验区20年的探索和实践,早已超越了当年探索“西南岩溶地区脱贫之路”、破解典型喀斯特岩溶山区发展难题的目标。

20年来,黔西南试验区积极探索产业化扶贫和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之路。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草地中心主任张大权至今无法忘却这样一个场景:上世纪90年代,他在莲城镇江满村召开种草养畜动员会,临吃中午饭时,场地里黑压压地挤满了人,原本计划800余人的饭菜因2000多人的到来一抢而空,一名衣着破烂的老人颤巍巍地告诉他,因为听说这里有肉吃,比过年还吃得好,特意赶几小时山路来尝荤。

当时的晴隆,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3%,人均耕地仅0.77亩,曾被称为全国最贫困的县。时至今日,往昔的贫困帽子早已被远远地“甩进太平洋”,山高、坡陡、谷深的“穷县”晴隆不仅出现“石在草中,草在石中,牧草四季皆绿,苍山四季常青”的山地牧景,“农民增收益,生态有效益”的草地畜牧业“晴隆模式”正成为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一面耀眼旗帜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别样通途。

这种转变来自于科技的力量,20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支持下,黔西南试验区积极探索科技促进产业化发展的扶贫之路,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全州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

晴隆模式和顶坛模式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地地区之一,岩溶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73.65%,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掣肘。当时贫困少数民族山民年人均口粮不到100公斤,纯收入不足50元,种一季玉米不够半年吃,只好等待国家救济!

1990年,当时的国家科委与民建中央、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合推动的“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在黔西南州刚确立,即被赋予探索岩溶山区振兴地方经济之路的重任。

20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支持下,黔西南试验区积极探索产业化扶贫和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之路,创造了南方草地生态畜牧业典范的“晴隆模式”和以生物治理替代工程治理的“顶坛模式”等。

“晴隆模式”正成为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一面耀眼旗帜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别样通途。自2000年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以来,晴隆县在国务院有关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省、州扶贫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入7870多万元,人工种植、改良草地48万亩;建成优良种羊繁育基地等示范点35个,项目覆盖14个乡(镇)、86个村。截止2010年8月,全县羊存栏23.5万只,累计扶持养羊农民1.18万多户,养羊农户年均收入最高的达13.8万元,75%以上已经脱贫致富。

晴隆种草养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扶贫开发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称为“晴隆模式”。如今,“晴隆模式”突破了中国南方8省(区、市)石漠化地区2.2亿人脱贫的困境,已成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岩溶山区治理石漠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典型。国务院扶贫办将“晴隆模式”树立为全国典范,今年决定在全国13个省和贵州43个县全面推广。在全国首批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中,有33个县推广了“晴隆模式”。

“晴隆模式”是“星火计划、科技扶贫”黔西南试验区的一个生动实践。

除“晴隆模式”外,“顶坛模式”是试验区科技扶贫的又一亮点。

贞丰县北盘江镇顶坛片区90%以上面积属重度石漠化地区,这里曾被认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1998年,国家科技部将贞丰顶坛列入“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建设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治理与科学可持续发展示范区。2001年12月,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又将顶坛列入“十五”重点项目继续实施。

10年来,顶坛片区种植花椒2.4万亩,采用生物措施重建生态环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不足200元上升到4000元,水土流失防治率达94%,土地石漠化治理率达92%。

1999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到顶坛视察,评价说:“石旮旯里求生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2003年9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把采用生物措施治理石漠化的路子总结为“顶坛模式”,认为可在全国推广。如今,“顶坛模式”已成为石漠化地区恢复植被的典范。目前,黔西南州石漠化地区花椒种植面积已近16万亩,每年为农民带来收入6000多万元。

小试验探索大方向

小试验探索大方向,小地方做出大文章,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20年实践,超越了当年设定的“振兴地方经济”和“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范畴,形成在全国、全省推广的“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以短养长、集成创新”的石漠化治理成功经验,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形成了“四位一体”的“黔西南模式”。

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科技部和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发挥优势,针对试验区的困难积极帮扶,推动试验区发展创新。针对试验区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相关部门加强各方联络,积极争取项目,为南昆铁路经过兴义、兴义电厂立项、兴义机场建设等付出艰辛努力。中央有关部门也从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科技文化水平、拓宽增收渠道。

截至目前,试验区累计引进智力支边项目1329个,资金5922.6万元,实施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项目341项,项目总投资30多亿元,培育了优质粮食、烤烟、金银花、油桐、花椒、蔬菜、茶叶、水果、中药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学校106所,资助贫困学生4600多人,资助医疗设备1190多万元,投入农业科技和农民培训资金6100余万元,培训农民340万人次。通过试验区推动,全州绝对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134.9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49.2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7.62%下降到16.9%,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436元增加到2009年的2758元,年均增长10.2%。1990年,黔西南州生产总值仅为11亿元,财政总收入0.82亿元,在全省9个市(州、地)和全国30个自治州中,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均挂末。2009年,全州生产总值274亿元,是1990年的25倍;财政总收入45.1亿元,是1990年的55倍,在全省市(州、地)和全国30个自治州中,增比进位成效显著。

据黔西南州州长陈鸣明介绍,“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将突出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到“十二五”末,全州生产总值计划实现660亿元,力争超过700亿元,奋力突破8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实现3000美元,打造贵州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

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

20年来,黔西南试验区以科技扶贫、智力支边为抓手,以项目扶贫为载体,以国家部委支持帮助为渠道,以党派联合推动为主体,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平台,紧紧围绕“多党合作,智力扶贫”的主题,探索出了一条振兴大西南岩溶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

在这中间,最为可贵的是黔西南州人民在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造血”功能,

黔西南州非常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并在黔西南试验区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州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形成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

黔西南州安龙县德卧镇大水井村是贵州栽培金银花的发祥地,上个世纪70年代,大水井村村民自发地引种野生金银花——黄褐毛忍冬,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989年大水村已经种植金银花14万株,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在黔西南联合推动组以及民进中央的大力协调下,得到中央统战部、科技部、农业部、林业总局的大力支持,于2004年成功地在黔西南为建设30万亩金银花基地奠基,为全国治理和防治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珠江、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依靠金银花使贫困山民脱贫致富,树立了“三利并举”智力支边、科技扶贫的典型。2010年连续四季大旱,种植金银花致富的冷洞村为了保住“我们的生命线——金银花”,创造了用矿泉水瓶为金银花滴灌的办法,抢救了金银花,全州共收集10万多空矿泉水瓶,挽救了30万亩金银花!

2010年4月,温家宝总理来到冷洞村,实地考察“土滴灌”挽救金银花现场,高度赞扬冷洞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现在安龙县德卧镇已经成为“中国金银花之乡”,德卧镇政府已经开始规范这个西南最大的金银花集散基地建设,金银花一条街,金银花交易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帮扶中结下深厚情谊

在黔西南州20多年的“星火细化、科技扶贫”工作中,一批批专家和这里的人民结下深情厚谊,并时刻关注这里的发展。民进中央智力支边干部于东平老师1999年开始从事在黔西南的智力支边工作,期间了解到安龙县德卧中学高武国校长、张遗波主任所带领的“金银花科技推广小组”在较长时间内默默地从事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试验和推广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果,在他们成功的基础上,于东平开始参与他们的金银花科研与推广工作,指导和帮助高武国、张遗波从石漠化治理、生态建设、脱贫致富的三个高度研究金银花,终于在2003年退休前夕完成了“在黔西南州建设三十万亩金银花基地”的可研报告,首次提出“在黔西南州建设全国最大的金银花药源集散基地”建议,有关科研论文、三十万亩金银花基地建设的报告,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迅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并于2004年落实!从此,于东平和黔西南金银花结下不解之缘,每当金银花收获季节、每当金银花发展中出现问题,于东平都积极奔走!

看到贫困少数民族山民富裕了,喀斯特石山被绿色覆盖了,于东平和山农一样开心,也使得他更加关注安龙金银花产业发展,多次联系著名药都安徽亳州等地药商与安龙县建立了供销关系,还参加了“亳州国际中药博览会”,不但畅通了黄褐毛忍冬的销售渠道,还使安龙德卧金银花首次通过药都亳州走向全国、迈向国际;他多次就德卧镇金银花地标性项目奔走呼吁,努力说服社会各界,终于使德卧镇悬挂了”中国金银花之乡”的地标性标牌,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安龙德卧金银花。与此同时,促成德卧镇政府开始整顿和规范德卧镇“金银花销售一条街”和建设2000平米的“金银花交易市场”;此外,他还积极联系专家,解答有关安龙县金银花产业化系列标准,科学种植金银花技术、规范育苗,优势母本基因保护,建立金银花科技示范园,申报国家有关科技项目以及在德卧镇建设金银花药源基地、金银花销售和集散中心等问题,热心帮助德卧镇依据最领先的科学信息促进金银花事业的发展;为保护和选育黄褐毛忍冬优秀种源和基因,于东平积极指导高武国等同志,克服一切困难建设种源基地,目前德卧中学已经建成了100亩农业科技园,并通过多年努力“秘密培育”了一年两季开花的黄褐毛忍冬,初步定名为“安德金银花”,一年两季开花的黄褐毛忍冬将给贫困山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010年春节期间,于东平随中国农业大学“金银花专家组”来到安龙县,就安龙县“金银花产业十二五规划”进行鉴定。出发前突发“肾结石”,腰疼得直不起来,他硬是用药压制疼痛,参加了考察全过程,圆满完成考察鉴定任务。

20年前发起的联合推动“星火计划、科技扶贫”黔西南试验区的改革试验,走出了一条广汇各方力量的“星火燎原”之路。黔西南试验区20年的探索和实践,早已超越了当年探索“西南岩溶地区脱贫之路”、破解典型喀斯特岩溶山区发展难题的目标,从经济建设扩展到更广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位一体”建设范畴,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系统地形成“黔西南模式”,为“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探索科学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晴隆黔西南黔西南州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寻味贵州——黔西南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的保护与开发
风吹黔西南
姜仕坤:鞠躬尽瘁的县委书记
铭记姜仕坤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