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列车驶入沂蒙革命老区
2011-04-18张文娟
文|本刊记者 张文娟
从2004年起,科技列车选择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革命老区,连续8年组织医疗卫生、农业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先后深入黑龙江、井冈山、延安、大别山等地,为农民提供各种科普服务。从某种角度来说,科技列车是在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如何实现”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柔美的《沂蒙山小调》唱不尽沂蒙的好风光。说起沂蒙,很多人立马会想到这里是革命老区。的确,在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在12年的革命斗争中,蒙山沂水间发生过大小战斗4000余次,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战火,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过热血。沂蒙老区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数万先烈血洒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极度渴求先进科技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以“振兴老区、服务‘三农'为宗旨的科技列车今年驶进了沂蒙。5月12日晚23时,一辆搭载着100多位科技专家和众多科技物资的科技列车从北京站出发,它满载丰硕的技术成果和科技物资,带着对沂蒙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驶向革命老区山东临沂,“科技列车沂蒙行”大型科技服务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本次“科技列车沂蒙行”是科技列车的第8次活动,也是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重点示范活动之一,这次“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由中宣部、科技部等9部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宣部宣教局、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临沂市人民政府等承办本次活动。从13~16日,“科技列车沂蒙行”的百名专家来到乡村街道、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和山村小学开展一系列科技服务活动。活动主办方还向临沂市捐赠农村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奇瑞科技服务车、新型粮仓、科技信息服务站等一批价值415万元的科技物资。
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
“科技列车沂蒙行”给老百姓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的农业发展状况一直很好。不少老百姓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植大棚蔬菜、花生、茶叶、水果等多种经济作物。这些经济作物是他们致富的主要途径,但是,老百姓们种植这些经济作物,有的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急需专家们的指导。本次科技列车,就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农业方面的专家。
如在费县,果业组的专家分别在芍药山乡、梁邱镇和朱田镇进行了核桃、板栗种植技术的讲座和技术指导。其中来自长江大学的高焕章教授还深入到核桃园手把手教芍药山乡的核桃种植农户进行枝条的修剪,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张文教授在“板栗树下话板栗”,来自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的蔬菜组专家陈运起研究员在费县胡阳镇秦屯、费县上冶镇仲口屯等村开展了日光温室西红柿和大棚西葫芦栽培技术培训、座谈和现场技术指导。
费县南张庄村村民孙百军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养了3000多只蛋鸡。但是最近几天,平时每天2000多枚的产蛋量,忽然一下子跌到了100枚左右。就在他以为鸡生病了准备处理掉的时候,“科技列车沂蒙行”的专家魏祥法来到他的养殖场,给他解了燃眉之急。魏祥法在看过鸡的症状之后告诉孙百军,他养的鸡没病,只是打禽流感疫苗的时间不合适,“一般来说,肉鸡110天左右打疫苗是最合适的,进入产蛋期之后,就不能打了。没关系,过几天产蛋量就会恢复正常的。”孙百军家的蛋鸡现在的产蛋量回升了。他感慨道,“幸亏有专家,要不然我一糊涂,损失就大了。”
在蒙阴县的高都镇,160多个农民把镇政府会议室挤得水泄不通,听中国农业大学蜜桃产业技术教授贾克功的讲座。小孙官庄村村民孙淑学8点就来了,种蜜桃20多年 他带了很多问题,例如新品种如何更换,销售价格如何保持稳定。“蜜桃每亩净利润3000~5000元,比种粮强,我得问问专家怎么种好它。”孙淑学说。
在其他县,莒南、沂水、临沭等地,专家们也是深入到田间地头,给老百姓们答疑解惑,深受大家的欢迎。
医疗专家送医疗“下乡”
5月14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广场,20多个临时帐篷一早就搭建完成,20余位医疗专家现场给市民问诊。临沂市兰山区71岁的李士荣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他听说专家现场问诊,一大早就赶到了现场。北京安贞医院赵华副教授在询问了他的情况之后,给他开出了药方。“这些药都不贵,而且有实效,在药店都能买到。您吃药的时候记得听医生的安排。”李大爷拿着药方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北京的专家都到家门口来给俺们看病了,俺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5月16日中午,去各县服务的医疗专家回到临沂,在宾馆的大堂里,一对父子从其他地方赶过来,就是希望医疗队里的专家来给他诊断一下,“这样的机遇实在是太难得了!”
医疗义诊一直是科技列车活动中最受当地群众关注的活动之一。“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期间,科技列车医疗专家分赴临沂市的沂水、莒南、费县、蒙阴、临沭5个县开展送医疗下乡活动,与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同行联合开展义诊,并为伤残军人及劳动模范上门诊疗,专家们来到县级医院门诊及病房,通过坐诊、查房、座谈、交流等方式指导当地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每年的科技列车活动中,医疗专家都深受欢迎,并且这些医疗专家不仅医术高明,而且都非常敬业。仅5月14日这天,中医骨科专家、北京市昌平区科协秘书长甄燕昌就为70多位患者进行了现场诊治。在整个“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期间,甄燕昌共为300多位临沂市百姓进行了现场诊治或者解答咨询。据了解,甄燕昌教授已经是第7次参加科技列车活动,深受百姓的欢迎。
在此次“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中,像甄燕昌一样,多次参与科技列车活动的医疗专家不在少数。这些专家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武警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20多家医院,专业涵盖内科、外科、妇科、肿瘤科、骨科、内分泌科等,很多专家在国内外医疗卫生界都享有较高知名度。
临沂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开展的现场医疗咨询义诊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这对于传播健康理念、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首次引入工业领域专家
本次科技列车行活动的一大亮点,是邀请了工业领域的专家参加科技列车行的活动。5月15日上午,临沂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需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洽谈会在山东省临沂市陶然居大酒店举行。来自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风险投资、化工等五个领域的专家与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企业代表进行了技术项目需求对接。
各组的企业代表们依次向本组专家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产品、企业信誉、发展方针等,并提出了公司目前遇到的难题概况和技术需求。专家们认真询问了企业的各项基本信息,如企业产值、年增长率等,并就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答。机械制造领域的专家,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王新华教授在回答与会企业提出的产品精度不高的问题时指出:“要想提高产品的精度,不仅要从设计上入手,还要在生产、加工、装备过程中全面考虑。只有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共同优化,才能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
电子信息领域的专家,来自上海大学微纳能源研究所的胡志宇所长与来自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的王晖总经理在听过山东沂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代表的介绍后提到,在企业制作电陶瓷产品的过程中可以用真空镀代替化学镀,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制作难度。他们还同时指出,在产品制作过程中应全面考虑,既要考虑到产品的功率问题,又要注意产品的散热情况,以避免由于产品温度过高导致使用寿命缩短的情况出现。同时,企业在制造产品时不能只以符合生产标准为基本要求,还要从产品设计上入手,以实用性为主导,力求提高产品性能。
本次对接洽谈会共有26位专家出席会议,39家企业参加了座谈交流,审议了85项技术难题,达成了17项合作,实地考察企业16家,解决技术难题9项。生物医药组专家还对罗欣药业进行了第二次参观。
临沂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需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洽谈会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中心赵忠熙副主任、北京凯悦宁科技有限公司吴洪流董事长、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黎志良首席执行官、广州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必良董事长在山东省临沂市科学技术局吴连富科长的陪同下到山东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中药、西药、生物制药的生产、科研、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专家参观了企业的办公大楼、生产区、技术研发中心,以便更好的了解企业情况。
老百姓听得懂的科普
“今年是科技列车走过的第8个年头,也是第一次走进山东,创下了许多纪录:此次列车行参与的专家最多,人数多达100多人次,涵盖多个领域,并首次引入了‘千人计划’和工业领域的专家与企业接洽;此次活动支持的物资最多,包括创新操作室、计算机、科技服务车、粮仓等在内的捐献物资达到415万元;此次列车行开展的活动有史以来最多,包括临沂市及其他5个县的49个乡镇69个村,共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21场次,现场咨询和答疑80场次,实用技术培训50场次,技术对接洽谈会10场次,医疗义诊22场次,直接参与活动人数达11840人之多;为期6天的科技列车行留下的成果也最多,10场技术对接洽谈会,26名专家与39家企业负责人针对当地企业提出的85项技术难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接和洽谈,解决了9项技术难题,初步达成17项合作意向,并到16家企业实地考察和现场指导。此外,在交流过程中,专家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成果信息和专家资源。”5月16日,在“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沂蒙行专家建言献策座谈会暨总结会”上,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科技扶贫与科普处副处长胡熳华对此次“科技列车行”进行了总结发言。
无疑,本次“科技列车沂蒙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正如临沂市科技局局长王文元所说:“科技列车在革命老区传播了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了民众的科技意识,解决了诸多的科技难题,拓展了老区的科技阵地,给美丽的沂水蒙山留下了一列开不走的‘科技列车’。”
从2004年起,科技列车选择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革命老区,连续8年组织医疗卫生、农业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先后深入黑龙江、井冈山、延安、大别山等地,为农民提供各种科普服务。从某种角度来说,科技列车是在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如何实现”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科普难,科普苦,农村的科普更难、更苦。如何破解这道难题?中宣部、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开展科技列车行活动,探索农村科普的新方式,历经8年实践,取得显著成绩。农村的科普难在什么地方?一是广大农民朋友重眼前的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二是“最后一公里”成为障碍,三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制约了科普效果。
近年来,科技列车行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既有现代农业技术,也有医疗卫生技术培训,还有环境保护新理念的宣传;既有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又有卫生医疗义诊服务;既有科技大篷车现场演示,又有科技图片现场展览,还有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等科普基地的创建。活动中,有些种养大户把专家请到基地进行现场指导,有些群众像看“大戏”一样,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接来聆听讲座,也有群众赶几十里路参加义诊。随着这项活动的深入展开,科技列车在农村开展的活动,或许也会像“星星之火一样,可以燎原”,到那时,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将会实现更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