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1-04-15张月娥基红云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江苏镇江21200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抗凝剂瓣膜职能

张 巍,张月娥,基红云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江苏镇江212001)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方法,挽救了广大患者的生命,但是术后需要患者按时、按量服用抗凝剂,同时做好药物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的监测,要求患者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病患者的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自我管理注重以患者问题为中心,采用自我管理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极大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我们就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自我管理能力如何,以及不同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1月至2011年03月入住我院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并出院3月以上的病例53例,年龄39~72岁,平均62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3人,大专8人,高中或中专17人,初中及以下15人。术前心功能Ⅳ级23例,心功能Ⅲ~Ⅳ级30例。二尖瓣置换术3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15例,更换机械瓣32例,生物瓣23例。术前合并冠心病6例,合并高血压5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换瓣。所有病例都具有良好沟通能力,自觉自愿接受调查。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或精神性疾病家族史;有严重的智力或认知障碍;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1)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由指导老师和同行专家修改,采用自制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内容包括:获取康复知识的途径、对康复知识重要性的认识、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是否能够按时复查、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所获得社会支持、心理状况及自身满意度等7个方面14个条目。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根据14个条目的总得分分为两组:总分大于等于10分为自我管理好,小于10分为自我管理欠佳。

2)SF-36生存质量量表。该量表包括 8个纬度:生理功能 (PF)、生理职能 (RP)、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 (SF)、疼痛 (BP)、精神状态(MH)、活力 (VT)及对健康总评价 (GH);共36个条目,各纬度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状态越好。

1.2.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在患者门诊复诊时进行调查,患者自觉自愿,现场填写,以研究对象自己填写为主,不能自行填写者由调查员逐条询问并记录。实际放问卷53份,收回有效问卷53份。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calc20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生活质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好31例 (占58.49%),患者自我管理差22例 (41.51%)。

2.2 自我管理行为不同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自我管理行为不同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见表1。自我管理良好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健康总评价方面得分均高于自我管理差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自我管理行为不同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3 讨 论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极大地改善了患者心功能,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如果是更换机械瓣膜需要终身服用抗凝剂,更换生物瓣者也要服用抗凝剂3~6个月后,逐渐停药,以预防血栓形成,但是抗凝剂服用期间需要患者定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些都需要患者自觉自愿的掌握术后康复知识,学会自我定时监测,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表明,具备良好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健康总评价方面得分均高于自我管理差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虽然是一种主观感觉,但社会学家指出生活质量是全面衡量生活优劣的尺度,是涉及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全部社会与自然条件的综合水平[1]。自我管理模式起源于心理行为治疗领域,指通过患者的自身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2-3]。自我管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自我关注健康问题为主导,从而在医护人员的帮助、协同下,自觉自愿管理自身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当人们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时,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4]。而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和努力程度;影响思维模式和新行为的习得及表现[5]。所以,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患者,能够自觉自愿的关注自身的健康,积极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以获得帮助,从而有目的的去获取相关康复知识,改变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增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具有良好自我管理模式的患者占总人数的58.49%,还有相当一部分术后患者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以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是目前我们值得探索的问题。

[1]王彦,姚景鹏.生活质量-种新型的健康测量工具 [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75-377.

[2]Lorig K R,Holman H.Self-management education:History,definition,outcomes,and mechanisms[J].Ann Behav Med,2003,26(1):1-7.

[3]Swerissen H,Belfrage J,Weeks A,et al.A randomised control trial of a self-management program for people with a chronic illness from Vietnamese,Chinese,Italian and Greek backg rounds[J].Patient Educ Couns,2006,64(1-3):360-368.

[4]杜世正,袁长蓉.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实践进展及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48-1051.

[5]Bandura A.Self-effficien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1997:133-134.

猜你喜欢

抗凝剂瓣膜职能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职能与功能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烂”在心里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