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铝电解生产企业设备管理分析与实践

2011-04-14王天成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1年12期
关键词:检修生产设备

王天成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的档次和规模,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保证电解生产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完善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还应使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设备管理应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与经济组织措施,从设备规划设计、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应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在现代化的铝电解生产中,仅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通过开展有效的设备管理工作,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行和各项生产目标的按期完成。

一、加强设备管理的必要性

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的生产设备具有大型化、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和新技术普遍等特点,不仅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对设备管理工作开展也较严格。为此,分公司逐步完善和建立了适应现代企业生产模式的设备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设备管理在电解生产中的作用。要求从经理到普通员工都要树立重视设备管理的理念,在各种生产活动中能自觉了解设备结构和学习设备管理及维护与保养知识,使设备管理成为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经常性与基础性工作。通过举办设备周和设备月活动,宣传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提高员工设备操作、维护与保养水平的同时,也营造出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氛围。宣传内容包括:设备资产管理、前期管理、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管理、点检与维修技术管理、更新改造及报废管理、维护费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等。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设备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极大改变了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现状。

二、设备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

根据工厂设备特点并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第一电解厂要求各车间积极探索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设备管理模式与方法。例如,改故障维修为预知维修;重点推广以点检为核心的三级点检制度;成立以技术人员为核心的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小组;强化操作与维修工一体化管理等。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主要有设备目标管理、设备前期管理、维修方式选择、设备故障管理和区域维修责任制等;通过推行“7s”活动,不仅使设备点检和维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运用设备缺陷管理和状态监测等技术手段,提高了设备预知维修水平,确保了设备平稳安全运行,实现了以较少投入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目标。

1.完善管理体制

完善管理体制是加强现代化企业设备管理的保证,加强设备前期和使用中的信息反馈管理,提高改造与更新决策的准确性,不断提升设备综合经济效益,已成为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作为电解铝厂,铝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第一,质量为主”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没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完好的生产设备,就无法实现上述目标。为此,工厂由不讲经济效益的单纯性维修,注重向修、管、用并重,追求设备最佳经济效益的综合型管理目标不断迈进。通过实施“三提”、“两降”、“一堵”活动,即:提高电解槽寿命和技术条件合格率,加强电解槽的早期管理,不断研究和探讨破损机理和原因,确保槽寿命2500天,力争3000天。提高原铝质量及产量,确保99.85铝锭生产任务的按期完成。提高电流效率;降低吨铝直流电单耗,降低氧化铝和氟化盐单耗;堵塞原材料浪费源和管理漏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通过开展产量、质量、指标和成本达标活动,充分运用“PDCA”管理模式寻找差距,达到挖潜增效和降低设备运行成本的工作目标。

2.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

正确合理保养设备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工厂围绕《设备技术标准汇编》开展了一系列系统化与程序化工作。通过制定各类设备管理规程,使设备管理逐步走上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轨道。为保持设备技术状态、保证生产秩序与节奏、确保产量及质量,针对各车间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设计了《车间设备维护与保养记录》、《设备润滑记录》等,以真实反映设备维护、保养、运行和润滑情况。对设备三级保养的时间和内容也做了相应规定,例如,不论设备技术状况如何、生产任务多少,都必须按照规定的作业范围和要求按时进行检查,保证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和安全工作的按期完成。

3.加强基础管理

为编写年度设备大修计划和技改技措项目,避免设备失修或改造不彻底事情的发生,将设备维护、保养与检修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实施了设备预防维修制。为保证设备检修质量,将操作维护、检修和点检人员工作采取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车间技术员作为维修工序质量检验员,参与设备检修质量的控制;操作人员在日常点检、维护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参与到检修工作中去;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班组的设备检修质量,既要加大检修过程的管理力度,又要提高检修人员重视检修质量的自觉性,使设备操作、维护和检修环节都有专人把关,以形成科学和统一的设备管理网络。为保证大修质量,工厂成立了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不但参与设备大修的讨论及决策,还负责编制各类可行性研究方案及报告,从施工方案确立、工程预算、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都有专人负责,保证工作记录详细、真实和设备技术档案健全。

4.坚持设备点检制度

为使设备检修及隐患防范措施更具科学性,工厂一直将设备点检作为维护、保养和修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成为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强设备点检、消除设备缺陷隐患和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第一电解厂为推行设备点检模式,完善了设备三大规程,建立了点检网络图,确定了检查点和点检项目,制定了点检判断标准,实行了定机、定人和定点检项目的“三定”方针,重新编制了点检表,开展了点检缺陷和技术分析工作。实施点检信息反馈不仅发现了设备隐患,也为消除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及设备故障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5.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是提高管理、维修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与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工厂规定所有员工都要定期参加培训、进行技术比武和建立培训档案。尤其是特殊工种人员,为确保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和平稳运行,不但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还应定期参加企业及社会举办的技术与安全知识培训。为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发参与设备管理的意识,每月要开展一次设备综合评比活动,使设备完好率和运转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取得的效果

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第一电解厂经过不懈努力,设备管理工作不仅已步入正轨,而且不断走上新的台阶。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计划检修管理、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和“无泄漏工厂”创建等,不仅提高了设备有效利用率和完好率,也极大改观了生产现场环境。例如,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开展,对260台槽控机的改造、多功能天车轨道及滑线的大修改造、10台多功能天车的电气精细化改造、电解槽扩容(电流从160kA增加到180kA)改造与运行,以及从焦粒焙烧到用软连接短路法分流通电培烧的实验成功,从环境认证、质量认证、计量复审到“无泄漏工厂”验收等。在使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成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环境优美化式工厂。

四、设备管理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化的铝电解厂应加强设备软件管理,尤其对备品配件、设备运行状况、生产任务及进度管理等,都应采取网上办公等方式,不断增加电脑终端的管理功能,将网络管理引入到班组管理工作中。利用先进的设备诊断仪器对连续运行的设备进行自动监测和控制,在设备修理中采用各种精密检测仪器,使维修精度得以提高和设备运行状况得到改善。

W 11.12-03

猜你喜欢

检修生产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检修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