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整合是实现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的捷径

2011-04-14庆安县人民政府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2期
关键词:重点县农田水利效益

庆安县人民政府

庆安县是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黑龙江省水田生产第二大县。2009年我县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2010年水稻实播面积120万亩,水稻总产量、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4.3亿斤、15.7亿元和5240元。水稻产业实现了占二分之一面积、创三分之二产量、超四分之三农业收入,水稻已成为我县种植业最具优势、最具潜力、最具效益的作物,可以说是我县的立县作物。这两年,我们以重点县项目为核心,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整合农业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两年共整合资金14053万元,其中重点县建设资金5326万元,现代农业建设资金2000万元,农业开发资金4393万元,土地整理资金2334万元。共完成渠道衬砌干渠2条,长15.2公里;支渠48条,长212公里;新建各类构造物800余座。2009年,我县把和平灌区作为资金投入的重点,使该灌区工程配套率达到了85%以上;2010年以兰河灌区为投入重点,使该灌区工程配套率达到了65%以上,资金整合效果显著。

——集中力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资金整合后,我们在项目申报、规划上注重科学合理的统筹配套,坚持“集中投入,连片建设,整片推进”的原则,使资金使用效益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发挥优势,互助互补使资金投入效益放大。为实现“兴水、富农、强县”的目标,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部门的业务专长,骨干工程、田间工程、土地平整、灌排渠系同步建设,相互补充不足,互相配套,实现三家投入大于三的放大效益。

——群众参与,项目组合使农民增收明显提高。在资金整合过程中,充分发动群众,听取广大农民的意见,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建设与管理,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农民主动组织投入的能力,达到了“水能顺畅进田,机械便捷下田”,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主,三个部门“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齐心协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整合思路。主要的作法是: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的保障体系

我县水田面积大,水利工程数量多,5个灌区,9处渠首,灌、排渠系总长度499公里,桥、涵、闸、坝等骨干构造物462座,但我县农田水利建设历史欠账大,工程配套率低,现有状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水稻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势在必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我县未列入国家大型灌区建设行列中,水利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重点县建设项目为契机,坚持把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作为破解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瓶颈”的切入点,坚持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水稻产业的支撑点,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为了促使整合资金工作的有效落实,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庆安县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书记、县长亲自抓,部门一把手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交账,从而保证了资金整合工作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水务、农业开发、土地整理三家资金合力攻克农田水利建设的各种难题,使项目区从渠系到田间整体配套,在农田水利资金整合的带动下,2009年重点县项目区所在地平安镇也积极响应配套新农村建设,他们把高标准的棚室区和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也投入到项目区中来,这样使整个项目区环境得到改善,破解了资金使用各自为政的局限性,破解了就项目建项目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规模建设、重点建设,做到建一处、成一处、效益一处。

二、科学规划,完善制度,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搭建平台

科学规划是水利建设的前提,我县按照“富规划、大建设”的工作思路,调集全县水利技术人员编制了庆安县农田水利规划和重点县三年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年度规划,其他部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也是按规划进行立项。正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对各部门项目资金进行了整合,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投入资金大,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庆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整合的决定》(庆政发[2009]70号文),明确了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整合目标、整合内容和保障措施。全县各部门涉农资金,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捆绑使用、集中投入,要以县水务部门农田水利规划为主,以项目建设为平台,以整合资金为手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统分结合、集中连片的资金整合使用制度。部门工程立项政府做统一规划,集中力量,形成合力,放大资金使用效应,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以全县规划为统领,以完善的资金整合制度为保障,把全县各部门涉农资金统一起来,做到“政府搭台,部门唱戏”,将农田水利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三、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是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的结合点

在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我县水务、农业开发和土地整理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共同打造一个灌区,明确一个目标,实现成果共享,在同一项目区按照“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共同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避免了项目建设的交叉重复和相互脱节,从而有效提高了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具体分工是:水利重点全面规划,做好灌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任务,以骨干工程和渠系配套为主;农业开发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建稳产高产粮田为建设标准,配套水稻育秧大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附属工程设施。土地整理项目以平整土地、小池子改大池子为主,建立田间灌排体系,斗农渠衬砌和田间工程配套。这样,水利、农业开发、土地整理各自完成其建设内容,相互融合在一起,将一个区域的田间配套、骨干工程、渠系改造、土地治理几个项目进行综合建设,形成合力,达到资金整合、项目整合、区域整合,三方同时建设,同时见效,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前几年在工程建设上,水务、农业开发、土地整理各干各的,不集中、不连片,有时还重复和交叉建设,建成后没有形成规模,达不到标准化灌区的要求,有的是骨干工程建了田间工程没建,有的是田间工程配套了骨干工程没跟上,总有不足之处。在2010年重点县项目建设之初,我县水务、农业开发、土地整理三家共同拿着图纸,按照自身的项目要求,结合兰河灌区现状和致富乡新农村改造地点,分别在图纸上标出各自应建的工程和范围,进行连片建设、整体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我县通过有效整合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减少了部门的分割,实现了项目和资金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了整合资金的放大效益,但还是存在着整合资金数量不足、整合渠道窄小、整合制度不健全、建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还要向兄弟市县多多学习经验,弥补不足。总之,资金整合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效益大,我县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上,要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的力度,真正使资金投入对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重点县农田水利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