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浸润稻花香
2011-04-14纪立民冯建维
□ 纪立民 冯建维
你想看海吗?请来建三江看稻海。这是今年在农垦建三江分局的一句时髦嗑。进入10月,建三江分局15个农场的950万亩水稻成熟了,沉甸甸的稻穗压弯枝头,秋风一吹,金色的麦浪稻香四溢,这里简直就是一片金色的稻海。
虽然来得晚些,好多农场已经完成收割,却正是分享丰收喜悦的时候。勤得利农场的赵长军和几个朋友今年包了295亩水稻田,10月13日上午,农场的大马力收割机来到他的水田里,水稻亩产1100斤以上。看到装满水稻的运粮车,赵长军满脸喜气。“我包地种水稻已经两年了,去年水稻亩产也就900多斤,今年一下子涨了200斤的收成。”兼职种地的赵长军本不是一个庄稼把式,以前根本不懂。但是在农场种地有个好处,只要听话就行。农场种子统一包衣、统一智能化育种、毯式育苗、高性能插秧机应用、测土平衡施肥……才种地两年的赵长军如今谈起种水稻已经滔滔不绝了。而在他看来,今年水稻收成好,除了有现代农业的高科技服务做支撑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引江水灌溉。
赵长军口中的引江水灌溉,就是我省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大灌区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我省19处大灌区已经全部开工建设。5年共投资约17.2亿元。新增灌溉面积1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0万亩,新增水稻生产能力7亿公斤,年增收12亿元。水资源丰沛的三江平原是我省水稻主产区,在这里就集中了我省14个在建灌区。目前,14处大型灌区国家已经全部批复立项,其中绥滨、八五九等3处灌区渠首泵站已经建成。
三江平原在1950年开发前,其地貌主要是泡沼湿地。为了解决国家缺粮问题而进行三江平原农业开发,主要是用水利工程排走地表水和降低地下水水位。为了解决“水多”无法耕作,将水完全排走后种植旱田又使湿地面临完全消失的难题,三江平原的水利工作者经多年探索后,利用肥沃的湿地,创造了“以稻治涝”的成功经验。目前,仅建三江地区就种植水稻9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6%。但多年的水稻热,尤其是排走地表水后大规模种植井灌稻,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三江平原水稻种植区地下水水位普遍下降了2~4米。近年来,由于气候原因,原本的水多田涝的三江平原竟也出现旱情。为此,我省在“十一五”期间展开了引江水灌溉稻田的大灌区改造工程,原有的排水工程如今成了“涝能排、旱能灌”的多面手。
在勤得利灌区管理站,我们看到,虽然天气日渐寒冷,但是工程建设依然火热。工作人员马自新告诉记者说,自2008年9月开工,到目前勤得利灌区的主体工程已经结束。今年4月10日勤得利灌区已经开始引江水灌溉稻田,赵长军就是先期受益的一批农户。在灌区引水池旁,眼见滔滔江水化为涓涓细流,慢慢浸润到三江平原内黝黑的土地内。马自新告诉我们,以往种水稻,水田灌溉需要农户用水泵抽井水灌溉。而现在,江水通过灌区管理站的管线流入引渠,然后自流到灌区,农户减少了很多花费。
江水灌溉的好处不止于此。今年60出头的腾略信是建三江东峰米业的负责人。老腾说,江水灌溉的水稻米粒结实饱满,焖出的米饭更有黏性,味道更香。因而米厂从收购水稻时,江水灌溉的水稻比井水灌溉的每公斤要高出一毛钱。为了让记者眼见为实,老腾的儿子,米厂的质量负责人腾华峰分别拿出了新收购的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的水稻各150克进行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江水灌溉的水稻出米率高达70%,而井水出米率仅为60%。腾华峰解释说,水稻生长需要积温,井水温度在5~6℃,而江水是地表水温度在17~18℃,非常有利于水稻生长;井水是地下水,水质清,成分单一,而江水富含浮游生物和多种矿物质,能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基于以上两点江水灌溉的水稻色泽金黄、匀称,颗粒饱满,营养丰富。“只是目前勤得利江水灌溉的水稻只有5万亩,我们今年收购量太少,否则完全可以推出一个高端米品牌。”腾华峰的胃口显然已经被吊起来,对于明年米厂的经营有了一个全新的计划。而记者也从马自新的口中得知,明年勤得利灌区全面完工后,可新增水田面积70万亩,改善水田面积36万亩,增产粮食5亿斤,每亩增收560元。
我省东部的14个灌区建成后,将发展水田灌溉面积1109万亩,其中新增682万亩,改善427万亩,增产优质水稻40亿公斤,相当于每投入2.5元可增产粮食1公斤。搞好这些新灌区的建设,不仅可以增产粮食,还可以利用灌溉退水和非灌溉季节引水给湿地补水,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真可谓一举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