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向
2011-04-14
行业动向
2010年全国茧丝绸行业运行情况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向良好势头前进,2010年中国的茧丝绸行业通过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国内市场,促进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全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回升率。
1 生产运行稳定
据我国统计局的全年统计,2010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蚕丝产量13.5万t,同比下降1.47 %;绢丝产量4.55万t,同比增长22.95 %;丝及其交织物6.38亿m,同比增长5.41 %。另根据协会统计,2010年1~10月144家丝类企业丝产量1.43万t,同比下降31.67 %;39家织绸企业生产绸缎产量0.95亿m,同比下降2.68 %。由于原料价格高企、总体供应偏紧,使得企业产能普遍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直接影响丝绸工业生产增长。
2 经济效益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对3 484家丝绸工业企业统计,2010年1~8月丝绸工业实现总产值1 245亿元,同比增长25.84%;主营业务收入1 218亿元,同比增长28.56 %,实现利润43.3亿元,同比增加69.6 %。其中缫丝加工实现利润10.92亿元,同比增加120.08 %;丝织加工实现利润17.85亿元,同比增加61.08 %,丝印染实现利润2.24亿元,同比增加96.25 %,丝针织制品实现利润7.57亿元,同比增长51.31 %。另据协会对159家企业统计,2010年1~10月实现利润8.4亿元,同比增加38.27 %。各分行业利润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3 出口恢复增长
据海关统计,2010年1~10月真丝商品出口26.4亿美元,同比增长9.64 %。其中,丝类出口数量1.56万吨,同比减少15.26 %,出口金额4.99亿美元,同比增长22.07 %,单价31.98美元/kg,同比增长44.05 %。绸缎出口2.19亿m,同比增长2.46%,出口金额7.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2 %,单价3.55美元/m,同比增长21.58%。丝绸服装出口6579.6万件,同比减少10.05 %,出口金额9.18亿美元,同比减少4.97 %,单价13.96美元/件,同比增长5.68 %。扣除美元贬值因素,中国丝绸出口仍未达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4 丝原料价格上涨
受过去两年蚕茧产量连续大幅减产和春季中西部地区气候异常的影响,2010年以来原料供应持续偏紧,茧丝价格在2009年恢复性上涨的基础上不断上扬。进入11月后,又受棉、糖等农产品价格飙涨的带动,茧丝价格加速上升,干茧和生丝(3A级)的价格分别达到11.2万元/t和36.48万元/t,比年初分别上涨21.7 %和38.8 %,较2009年初涨幅分别达到243.2 %和231.8 %,茧丝价格已基本达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5 国内市场拓大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落实,国内丝绸市场不断得到挖掘和拓展,丝绸内销有了明显上升。蚕丝被销售稳定增长,其他丝绸家纺方兴未艾,除原有行业内企业大力发展丝绸家纺外,国内外一些著名家纺品牌企业也已开始重点开发生产丝绸家纺。以丝绸文化为基奠的丝绸营销方式日显多样,网上营销、商业连锁、丝绸专卖、文化园区等多种商业模式正在得到不断探索,成为推动茧丝绸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2010年中国茧丝绸行业克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行业运行明显好于2009年。但是还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际消费需求回升速度滞后,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金融市场汇率波动风险加大,货币政策日趋收紧,银行利率处于上调通道,各种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企业仍将面临更大生产经营压力和经营风险。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发展的第一年,茧丝绸行业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机遇应挑战,着力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做优做强,增强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积极拓展内需市场,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共同促进新时期中国茧丝绸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蚕丝网)
中国丝绸协会五届四次理事会在成都召开
2010年12月14日,中国丝绸协会五届四次理事会在成都召开,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巡视员、国家茧丝办副主任李朝胜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维民,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院长陈祥平分别致辞,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杨永元、王北鹰、樊迅、李继林、沙卫平、蔡高声、石伟民、唐琳出席会议,来自全国丝绸行业的代表14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审议了2010年中国丝绸协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及有关提案,总结2010年工作,研究确定了2011年工作计划;邀请有关专家介绍当前行业形势;并交流了茧丝绸行业发展情况及2011年发展趋势,研究行业发展对策。
在分组讨论上,行业内的领导、专家、企业负责人对茧丝绸行业热点进行热烈讨论,各抒己见,2010年的茧丝价格长时间上涨成了讨论的重点。对2010年生丝价格形成的原因及接下来的走势,有观点认为目前茧丝的高位价格是有基础的,处于宏观经济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之下,还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有人担忧茧丝价格长时间在高位盘旋,下跌的风险正在集聚,大涨之后的大跌又将导致行业的不稳定,重蹈2006-2007年的覆辙。不少人士认为,2010年丝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综合成本的提高,奠定了高价位的基础;其次,目前通货膨胀仍在继续加剧,商品价格的上涨推动了茧丝价格的上涨。再次,相比往年,2010年丝绸产品的内需不断扩大。最后,供求方面,茧丝原料供应比较紧张,供求关系偏向供方,目前生丝的高价位有一定的基础,相比2006年阶段性、季节性的大起大落行情,原因不可同日而语。
大会认为,目前行情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在分组讨论后的总结发言上,弋辉会长建议,要理性分析,不能盲目跟风。目前对茧丝行情掌握的信息还不够充分,接下来还要密切关注行情的变化,深入调查,全面地了解更多真实情况,研究制定行业发展对策,引导丝绸行业向更健康更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
(茧丝交易网)
全国纺织百强盛泽东方市场雄踞五席
2010年全国纺织服装印染行业竞争力500强最近出炉。由中国工业协会指导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主办,纺织服装周刊承办,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协办的“2009~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发布会”在浙江海宁隆重举行。会上发布了2009~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分析报告,公布了2009~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企业名单,棉纺(色织)20强、毛纺10强、化纤10强、麻纺10强、丝绸10强、印染10强、针织10强、服装10强企业名单,同时公布了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出口100强企业名单。对入围企业进行了现场授牌表彰。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王天凯副会长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所处环境和竞争力状况作了全面而精辟的解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高勇、孙瑞哲、徐文英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同时还举办了以“中国纺织服装流通渠道新变革”为主题的竞争力发布会高层论坛,行业领导、专家与500强企业及产业集群地的数百名代表就如何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以变应变、开拓渠道、掌握市场话语权进行了深入交流。
该项活动从2003年启动,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8年来,企业竞争力测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测评研究与发布工作持续深入,不仅为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客观评价自身竞争力,确认在行业中的定位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可靠依据,也为企业找出自身不足,不断提升竞争力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标;同时,测评结果的发布,也极大地宣传和推广了优势纺织企业,成为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中国纺织企业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主要由基础数据标准值和人气指数标准值两大类元素构成。测评工作以上一年度企业的经营数据、相关指标数据为基础,通过模型系统进行测评,结合专家评测意见,最终确定全行业竞争力500强入围企业,以及各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入围企业名单。
纺织各个行业90强中,盛泽占了5席,反映了东方市场产业集群的强大实力和水平。他们是化纤行业十强的“恒力集团”和“盛虹集团”,恒力集团的超细旦丝、超亮光丝在品质和规模上达到国际水平。丝绸行业十强的“新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佳投资有限公司”,新民厂以其最大的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基地生产的高品位丝绸质量而领先。印染行业十强的“盛虹集团”。盛虹集团拥有世界领先的印染能力,已经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印染行业十佳。年印染能力15亿米以上,产品销往欧、美、中东等地区。
(吴江市经信委)
广西加快由蚕业大省向蚕业强省迈进
2010年广西桑蚕发展呈现“四个增长”:桑园面积208.93万亩,同比增长9.38 %;累计收茧11.78万t,同比增加41.42 %;蚕茧平均收购价29.8元/kg,同比上升53.69 %,创15年来新高;蚕农售茧收入35.1亿元,增幅117.34 %。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已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2010年生丝产量预期突破1.8万t,有望实现全国第一的目标,从而加快广西由蚕业大省向蚕业强省迈进。
近年来,广西区把桑蚕产业列为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之首,明确提出把桑蚕产业打造成为继糖料蔗产业之后,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自治区农业厅按发展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三高”蚕业的思路,引进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向仲怀院士等19名科学家担任客座研究员,到广西指导、讲学、交流,并积极与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展合作。
广西区坚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桑蚕优势产业带;先后建设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和横县、象州、忻城等18个“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县,以及宜州市孟山屯等10个示范村,形成了良好带动效应。2010年全区桑园面积是2000年的6倍多,蚕茧产量近6倍,茧丝加工企业数量近5倍。
“十一五”期间,广西先后选育“两广二号”、“桂桑优62”等蚕、桑品种10余种。2009年桂桑优和特优系列桑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占当年桑园总面积的73.29 %。主推的“两广二号”成为全国单一品种推广应用蚕茧产量最大的品种。“广西桑蚕良种开发与应用”获200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及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广西进一步加大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桑枝加工食用菌、造纸、制造板材,蚕沙制造沼气、生产有机肥、提取叶绿素,蚕蛹制成食品、保健用品,以及桑叶茶、果桑等项目开发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资源多级利用的新型产业链。
(《广西日报》)
苏州建成全球首席丝绸新商业平台“苏州·世界绸都”
总投资3千多万元,建筑面积达3.48万m2的“苏州•世界绸都”在苏州木渎古镇建成开业。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都海江、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副会长梁勇、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钦、“苏州•世界绸都”董事长陈震界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业仪式。作为中国新丝绸文化的领军者、全球独家的丝绸新商业平台,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单位,“苏州•世界绸都”吸引了包括茧丝绸从业者、投资者、消费者、旅游者等多方人士的共同关注。
据悉,新落成的绸都是目前世界首家将传统的实体商城和电子商务相融合,开辟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利用整体资源优势进行电子商务产业链整合的丝绸商业新模式,经过测试和试运营,已正式上线营业。世界绸都地上五层,地下一层。集聚设计制作、科研创新、展示交易、旅游休闲、情景购物、互动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档丝绸、刺绣制品及延伸产品产业集群,同时设立相关的银行金融、餐饮、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使其成为中国当代丝绸商业航母。其中现代风格工艺丝绸博物馆,传承5000年中华丝绸技艺,汇聚国品丝绸精粹。
绸都董事长陈震界说:“利用整体资源优势进行电子商务产业链整合是当前企业内销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绸都将以世界首家丝绸商业新模式平台,立足苏州,辐射长三角,面向海内外,致力于做国内最具实力的品牌丝绸整合商和丝绸文化传播者,让中国的民族丝绸品牌走向世界。”
目前绸都已进驻苏豪、凯喜雅、苏丝等52个国内最著名丝绸品牌,成为国际上丝绸品牌的一个终端交易、展示平台。
(江苏经济报)
《中国蚕业史》出版
经国家茧丝绸风险基金立项,由浙江大学与农业部全国蚕业信息网共同组织国内蚕桑专家,历时5年编纂的《中国蚕业史》已于2010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亲笔题写书名。全书记载了从养蚕起源至公元2006年间,中国蚕桑产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内容全面详实。按历史年代,将鸦片战争以前的古代史作为上篇,纵向叙述各朝代的蚕桑生产情况。鸦片战争以后直至现在的近代、现代、当代史作为中篇,横向叙述各省、市、自治区的蚕桑产业发展历程。另外,将蚕业教育、科学研究和除桑蚕外各种吐丝昆虫和曾作为蚕桑产业最终产品的土丝作为专题史进行阐述。“附录”汇集重要统计资料及有关文件和章程。全书共计167万字,1 520页。该书对蚕业系统管理、生产、科研等部门的工作均有较好帮助。
(中国蚕业信息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