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败血型葡萄球菌病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1-04-14王彦菊
王彦菊
(河北省枣强县畜牧水产局,河北枣强 053100)
某饲养场800只肉鸡,饲养到45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发病率50%左右,5 d共死亡323只,死亡率为40%。病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有的病鸡有明显呼吸道症状,部分病鸡出现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病鸡胸腹部皮下由于积累血性渗出物而产生紫色或紫黑色浮肿,触之有波动感,严重者会破溃流出棕红色液体。
(一)临床症状 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蓬乱、食欲减少或不饮不食,排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有的表现为咳嗽,伸颈呼吸,口腔粘液增多,嗉囊内充满气体和液体。病鸡胸腹部皮下产生紫色或紫黑色浮肿,积留有数量不等的血样渗出液,触之有波动感,严重者会破溃流出棕红色液体,被其它鸡只踏破,最后衰竭而死。
(二)剖检变化 病死鸡口腔内有泡沫样粘液,喉头水肿并有出血点,气管黏膜出血。腺胃乳头有明显的出血点,小肠及盲肠扁桃体淋巴滤泡肿胀、出血,泄殖腔有条状或斑状出血。颈部、翅下、胸、腹部呈紫黑色浮肿的皮肤,切开可见皮下充血、出血,尤其以胸部、翅下更明显。胸部、大腿内侧肌肉有条纹状出血斑。肝脏肿大、淡紫色,呈明显花纹状。心冠脂肪及心外膜有出血点,心包积液。
(三)实验室检验
1.涂片镜检。取病死鸡病变皮下水肿液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观察到蓝紫色球菌,单个、成双或几个呈堆状散布于视野中。
2.细菌培养。以无菌操作取肝组织或胸腹腔积液接种于鲜血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37℃24 h培养后长出不透明、表面湿润、光滑、隆起的金黄色圆形菌落,菌落周围呈β型溶血。挑取菌落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观察到排列不规则、堆成葡萄串状的紫蓝色球菌。
3.生化试验。纯化后的细菌增菌培养,进行常规的生化试验,结果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化特性。
4.药敏试验。挑取生长典型的菌落均匀涂布于鲜血琼脂平板上,用多种抗菌药纸片做抑菌试验,结果该菌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红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高敏,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5.分离鉴定。
病毒分离。取病死鸡的气管、脑、脾混合磨碎,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5乳剂,加庆大霉素,经4℃作用6 h,3000转 / min,离心 10 min,上清液经灭菌检验后,接种于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0.3 ml/胚,经37℃恒温卵育,鸡胚在48 h左右死亡,死胚生长发育受阻,全身充血、出血。
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取鸡胚尿囊液作红细胞凝集试验,结果为阳性,再用新城疫标准血清作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出现血凝抑制。
6.琼扩试验结果。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均为阴性。
(四)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新城疫并发葡萄球菌病。
(五)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1.搞好禽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能造成肌体损伤的各种因素,避免创伤感染;适时断喙,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肌体抗病能力。舍内通风不良、潮湿、鸡群密度过大,鸡只易感染葡萄球菌病,造成机体局部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下降,难以抵御外来新城疫强病毒株的入侵,导致新城疫的发生。
2.在鸡群发生新城疫早期,注射抗新城疫病毒高免卵黄抗体,可以起到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果在晚期使用效果就不太理想。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高免卵黄抗体内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同时饲料和饮水中加入对葡萄球菌有特效的药物。应用多价葡萄球菌灭活油乳剂苗,尤其是用发病鸡群分离的菌株制备的疫苗,可收到良好的免疫预防效果。
3.实行严格的环境控制和合理的消毒措施,对鸡舍内外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每天1次、连用7 d。
4.治疗。(1)全群肌肉注射抗NDV高免卵黄抗体,每只肌肉注射2 ml。(2)喘痢杀(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配抗病毒药物饮水,连饮3 d。(3)饲料内混强效支菌(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等)连用5 d。(4)氯霉素每千克饲料0.4~0.6 g拌料,连用3~4 d;红霉素0.02%拌料或饮水连用5~7 d; (5)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AD3粉、微量元素,增强机体的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