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30例
2011-04-14松滋市人民医院内科湖北松滋434200
胡 力 (松滋市人民医院内科,湖北 松滋434200)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2型糖尿病在伞球呈蔓延趋势[1],而发展中国家的国糖尿病患者已居世界前列,有研究表明流调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5.5%[2]。我国糖尿病患者数近9000万[3],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持久有效的血糖控制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目标。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是两种重要的降糖药物,但其作用机制不相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最早由Bristol-Myers Squibb开发生产,2002年10月经FDA批准上市。笔者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的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所有患者符合WHO 1999年诊断标准,空腹血糖 (FBG)7.0~13.4mmol/L,且HbAlc≥7%。在饮食和运动控制基础上,患者接受以下单一药物治疗:磺脲类药物 (<3片/d)或二甲双胍或α糖苷酶抑制剂或格列奈类或噻唑烷二酮类,且疗程不少于3个月,用药剂量稳定在1个月以上。血压≤160/95mmHg。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3~72岁。所有患者事先均了解试验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除磺脲类药物停用外,其余治疗方案不变。加用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1片/次,3次/d;在服用基础药量2周后,如血糖血糖不达标,大于7.8mmol/L,进行1次加量,为每日早、晚各增加1次药量,如1次加量后血糖仍不达标,进行2次加量,为中午增加1次药量,最多2次加量。如频繁出现低血糖,退出试验,共12周。减量规定:在增加药量后,如血糖过低,则需减量。先减去中午增加量,如此时血糖仍不符合要求,则再减去早、晚增加量。血糖达标:3.9mmol/L≤FBG<7.8mmol/L;服药方法:3餐餐时用温水送服。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的第2、4、8、12周末进行访视,以调整服药剂量,持续观察治疗时间为12周。
1.2.2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指标:治疗前、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静脉2h血糖。②安全性指标: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生命体征、低血糖事件、非低血糖不良事件、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全部血糖测定均用末梢血,用拜安捷牌血糖仪 (拜耳公司)测定;HbAl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层析法;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据用±s表示,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主要疗效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后患者FBG、餐后2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 (GHbA1c)的变化见表1。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GHbAlc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此外,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治疗12周后,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较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对2型糖尿病的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2.2 治疗期安全性指标的观察
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体质量指标无明显变化,血常规各项指标、肾功能、转氨酶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组30例患者中,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表现为恶心感。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无1例出现低血糖反应及血尿、肝肾功能的损害。
表1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3 讨 论
格列吡嗪通过刺激胰腺中胰岛素的释放来降低血糖,这种作用依赖于胰岛中的功能性β细胞。其机制是与B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使K+通道关闭,引起膜电位改变,Ca2+通道开启,胞液内Ca2+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此外还有胰外效应,包括改善外周组织 (如肝脏、肌肉、脂肪)的胰岛素抵抗状态[4]。胰腺外作用在口服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机制中可能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格列吡嗪长期降糖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在人体中,格列吡嗪通过进餐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即使长期服用格列吡嗪,在禁食状态下胰岛素水平也不会升高,但在服药至少6个月后餐后胰岛素的反应仍能得到提高。
盐酸二甲双胍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耐受性,降低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盐酸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肝糖的生成,减少肝糖输出,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转运和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种药物通过互补的作用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在本实验中,笔者观察到2型糖尿病病人在应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无明显影响,同时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而决定依性性好坏的2个关键因素就是服药的方便性与药物的安全性。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减少了服用药物的数量,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因此,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是一种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服药依从性强,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Bhain S,Sinsh A B,Javanbakht M.Neuroendocrine abnormalitiesassociated with HIV infection [J].Endocrinol Matab Clin NorthAm,2001,30 (3):749-756.
[2]Yang W,Lu J,Weng J,et a1.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e Disorders Study Group.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N Engl J Med,2010,362:1090-1101.
[3]Wen y Yang,Lu J M.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 .N Engl J Med,2010,362:1090-1101.
[4]许曼音,陆广华,陈名道,等 .糖尿病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