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北高定侗寨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

2011-04-13黄淑娟陆文超

山西建筑 2011年4期
关键词:侗寨鼓楼文化景观

黄淑娟 陆文超 黄 铮

0 引言

“文化景观”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独特价值、值得加以保护的,包括人们自身在内的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物的综合体。根据不同传统和景观特点,文化景观可以分为村落文化景观、城镇文化景观、工业文化景观、牧场文化景观、工程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等等。

村落文化景观是农耕文明与自然因素共同塑造的人类历史记忆,是区域地方性的标志,积淀着区域发展的历史,体现着乡村社会及族群所拥有的多样的生存智慧,折射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于人类有意设计的景观和鲜有人类改造印记的自然景观,它是农业文明的结晶。

1 高定侗寨概况

高定侗寨位于广西北部三江县独峒乡境内,地处广西、湖南和贵州三省的交界处,距三江县城 60 km。村寨四面环山,地势险峻,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潮湿多雨、河多林密。至今,高定侗寨建寨已有 600多年历史,既是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之首,也是独峒乡最大的民族村寨之一。

高定侗寨局部鸟瞰图见图1。

高定侗寨总面积 9.7 km2,总户数 575户,2 398人。村寨内共有 7座鼓楼,其中 3座为村寨共建,4座为氏族共建,寨中央的中心鼓楼为全村各姓氏共建,是全寨的侗族团结协作的象征,是款组织(相当于联盟组织)活动的场所;寨内原建风雨桥 3座,现仅存 1座。

村寨内自然生态景观优美,在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基础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依山而建。整个寨子分布于斜坡的山坳间,黑色屋瓦的吊脚楼依山而上,层层叠叠,成团块式聚居,众星拱月般围绕在鼓楼周围。

2 高定侗寨村落文化景观特色

2.1 村寨整体空间格局特色

高定侗寨村落文化景观传统特质表现为群体模式和多中心布局形式。从山顶眺望,全寨民居在不同的等高线上,以鼓楼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高低错落,层次各异。寨中大小各异的鼓楼,体现了侗寨的民族特征,并在视觉上控制着整个村寨,强调了其作为村寨中心的象征意义。

“民居组团”是村寨内民居建筑在一定环境中组成的自由空间。高定侗寨主要由围绕六大氏族鼓楼而建的民居组团组成,故而在整个空间平面上形成六大组团式面状空间布局形态。六大组团布局形态自由,但却向心性的围绕在各姓氏鼓楼周围,使鼓楼成为组团民居的核心,形成多核心的面状聚居组团。

2.2 传统民居布局特色

高定侗寨民居的布局以单栋建筑为主,鼓楼、戏台为中心。单体平面布局以神龛、火塘为中心,贯穿全宅,形成典型的内向性布置形式。

民居多横向延伸,与等高线平行布置,或适当采用挖、填、筑等手段对陡坡地形进行处理,将房屋垂直于等高线。如遇缓坡,一般采用片石垒平基础,防止滑坡,取得一个平整的基地利于建房;但也有不少建筑,顺应山势,底层贴山一面用挡土墙,使楼房从背面直接出入室外,形成“正面看三层、背面看两层”的贴山建筑。

高定侗寨民居和其他侗族村寨的民居一样,内部空间构成特点是按层分区,形成以生产为中心的底层;以生活、居住为中心的楼层;以储藏为中心的阁楼层等。高定侗寨民居建筑内部空间多按单一功能划分,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简洁明确。

2.3 其他村落文化景观构成元素

水塘穿插于高定寨内民居组团之间,使整个村寨空间更加丰富和生动。这种水塘既可成为防火隔离带,又是消防水源和污水沉淀池,平时亦可养鱼,可谓是一水多用,同时为村寨创造了优美的水景观。

寨内蜿蜒的小路,或收或放,或掩或伸,步移景异,曲径通幽,与高低错落的民居有机结合,形成开敞与封闭的空间景观对比,共存于村落文化景观中,使村寨景观更富特色和魅力。

寨门、吊脚楼、鼓楼、戏台及祭祀坛,与地形完美结合,使高定侗寨具有典型的侗族村寨选址、格局及风貌特征;还有穿着侗族特色服饰的村民,有的挑着扁担去农耕、有的在家中制作百褶裙、有的在染侗布……这些元素极大地丰富了高定侗寨文化景观。

3 高定侗寨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建议

3.1 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保护的基本目的不是要留住时光的简单的物质形态,而是要敏锐的调试各种不断变化的力量,为生活在历史建筑中的人们创造一种更加美好的生活(1990《查尔斯顿原则》)”。村落文化景观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村落文化景观中依然有人在居住、生产和生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强调村落文化景观的动态保护与利用。

3.2 注重保护村落的居住环境

村落文化景观不但是人类创造的有形的物质作品,同时包括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等无形的或动态的非物质的内容。若让居住文化得到沉淀,就得保护村落赖以生存的田地、山林、水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村落文化记忆,保持村落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实现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历史和现时的整体保护与有机生长。

3.3 尊重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特性

村落文化景观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社会制度的变动、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人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一定会对村寨的空间形态和建筑形式产生影响,使村落文化景观继续发展和不断变化。因此,要尊重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特性,才能延续村落的文化脉络,维护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

3.4 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为村民提供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教育,使他们成为与时俱进、能够以集体和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建设本民族村寨的一员。让村民感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对本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提高自我文化保护意识,使村寨保护由自发性转为自觉性。

3.5 尊重村民意愿

村民是村落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的主要力量,倡导政府在政策导向、法律体系构建、技术保障与资金筹措、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重视村落发展诉求,尊重村民意愿,维护好村落文化景观发展途径的多样性。

[1] 韦玉姣.民族村寨的更新之路——广西三江县高定寨空间形态和建筑演变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0(3):85-89.

[2] 蒋盈盈,王 红.浅谈贵州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以花溪镇山布依族村寨为案例[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 (5):182-189.

[3] 李长杰,全 湘,鲁愚力.桂北民间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徐 蕻.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36(2):15-16.

猜你喜欢

侗寨鼓楼文化景观
鼓楼颂
鼓楼颂
肇兴侗寨
音画之旅 百里侗寨踏歌行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侗寨里的斗牛舞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侗寨鼓楼传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