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策探讨

2011-04-13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吕 洪 刚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思政部,广州 51030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扩大,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些正在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以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承担起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

1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可以说,对我们党和国家而言,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需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渠道。

1.1 高校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论是学院领导还是一般职员,都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最终要落实在人才培养上,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办学的根本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只有按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人,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要保证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的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怎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安排都能落到实处呢?这就需要各项工作的参与者能够尽职尽责。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和改进教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广大教职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1.3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在高校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和根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两课”为主渠道,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使其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学生情况的新变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流,大学生的思想也随之烙上“新新人类”的特殊印记。“90后”大学生的思想比前几代人更加开放独立,具有更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情趣。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当学校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的需求时,往往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当这种不满情绪得不到回应,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就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即如何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工作。

2.2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下降的趋势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迈进了大学校门,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时代。与此同时,扩招也导致了生源质量相对下降,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在扩招后录取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偏低,学生素质下降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3 学生对学校的期望值过高与学校教育资源相对紧缺产生矛盾

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不足,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经费需求和政府支持高等教育的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大规模扩招,这一矛盾进一步突出。无论是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习条件,还是建筑面积、活动场地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有些高校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期望都有较大距离,很容易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心理受挫,影响其在校表现。特别是对一些多校区的高校,学生基本上住在新校区,任课教师往往不住在新校区,而一些学校的新校区又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也不是很方便,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诸多困难。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力解决的。

3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面对当前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新特点,我们应该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突出服务理念,改变以前灌输、说教等方式,站在全新的高度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形成全员育人的新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专兼结合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教师或高年级党员学生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突出服务意识,做好学生的成长导师。我们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注重发挥组织优势,更好地实现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在团结、组织、教育学生方面的职能。

3.2 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一般都是以“任务”的完成为中心而展开的,忽视了人的个性、思想感情和价值的实现,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面对“90后”大学生,传统教育手段可以说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现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牢固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我们应该从过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单纯管理”中转变出来,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在加强教育管理的同时更加突出教育服务的理念,并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围绕当前大学生在现实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如在学习、生活、升学、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所碰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辅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大学生心中的亲和力。要把当前大学生的所思所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切入点,为大学生成长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服务。

3.3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锤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品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实施的前提。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压力,部分人思想上、心理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困惑与烦恼,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种种心理障碍。同样,对那些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从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这个陌生的校园,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应转变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入校初期,就应该考虑到学生会出现的种种不适,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健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教育方法,在工作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化解他们的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周志成.多校区大学模式的研究及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

[2]张卫中,何志军.普通高校管理中战略思维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3]沈勤.关于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问题的探讨[J].思政探索,2003,(6).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