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群体与民间文化的现代传承*

2011-04-13储冬爱朱贝伦黄学敏傅春鸣

关键词:民间文化传统节日习俗

储冬爱,朱贝伦,黄学敏,傅春鸣

(华南理工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一、调研背景、目的与方法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围绕“传统文化”与“富国强民”,国人曾进行过多次大范围内“不为私怨,而是公仇”的激烈争论乃至大运动,如今“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但我国传统文化在几遭历史性破坏后,现代传承链条已急速崩裂,其中以民间传统文化所受创伤尤甚,众多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如今濒临失传。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呼吁乃至立法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抢救性发掘和保存,但在当今现代化、全球化、商品化浪潮的夹击下,民间文化的现代传承面临重重矛盾与困难。民间文化由民俗文化、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构成,而民间文化在传统节日中能够得以集中体现和鲜明表达,同时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相联系。因此,通过考察人们对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文化的态度、认知,可以窥见民间文化传承的真实现状。

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在华南理工大学开设的《中外民俗比较》、《中国吉祥文化与装饰艺术》、《岭南文化》等一系列大学人文课程布置学生的调查活动,以作业形式让学生开展课外调研,题目主要有: “关于传统节日纳入假日的民意调查与分析”、“关于家乡独特风俗的调查”、“关于岭南传统民间艺术的调查”、“关于家乡清明习俗的调查”、“关于1939、1949、1979、1999、2009年的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亚运会如何展示岭南文化”、“设计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设计广州第三届乞巧文化节设计吉祥物”等,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提交调查报告,以期观察学生们对于民间文化最原始的态度、认知与思考。本文立足于2004-2009年12个学期约600名学生所提交的摄影、录像、录音、调查报告、论文等大量一手资料展开分析,试图探析现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习俗文化“原初性”及现代变迁的认知,探讨大学生对民间文化现代传承的自发性思考。

二、对传统节日文化现代传承现状的调查

(一)现代人对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态度、认知现状

1.“重视”的态度与“知情”的危机

就“中国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论题,33个学生小组在以大学生为主体并包括教职工、公务员、白领、农民工等在内的群体(共涉及约3000人)中进行问卷调查。一份涉及180名受访者的报告(蔡丽诗提交)显示,在“你认为民间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一项中(可多项选择),选择“很重要”的占55.7% ,选择“有一些作用”的有44.3% 人,有3.2%人持“有消极作用”观点,而 3.4%人认为其“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而另一份涉及60名受访者的“关于是否有必要将中国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的调查(周碧红提交)中,约82.4%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占9.3% 人认为“没必要”,其余8.3%则表示“无所谓”(以上3个数据取自12份调查报告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认为 “有必要”的原因主要基于“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防止中国文化西化”和“假期多则休闲时间充足,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朋友相处,沟通感情”,此外出于“可以促进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考虑的人数也达到了29.47%。其中,有16.6%的人认为这对“促进人们继承和保护我国民间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作用很大”,70%人则觉得“有一定作用”。以上调查说明,大部分人认为在传统节日中体验民间文化内涵是保护和继承民间文化的一种方式。

但另一项调查数据(周丹提交)同时显示,对于传统节日,在20岁以下、20-40岁、40岁以上的受访人群中(共290人),选择“乐于参加”的人数在各年龄段中比重分别是39%、28%、50%,其中54%的受访者认为“与西方节日比较,拥有厚重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缺少浪漫色彩与欢乐气氛”,持反对意见有35%,其余选择“不知道”。在“是否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和文化内涵”一项调查(李燕婷提交)中,“十分了解”的人数仅占1%(受访者共90人),并以年长者居多。例如“五月初五龙舟节”是岭南地区至今仍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传统节日,当学生调研小组在民间文化保存相对良好、“扒龙舟”活动也比较兴旺、被广州市政府列为重点保护的代表性村落如白云区人和镇新兴村、天河区的珠村和猎德村等展开调查时发现,能够清楚回答当地端午节习俗、内涵及其变化的受访者年龄最少的已超过40岁,年轻人则多数是“看热闹”。调研报告称之为“知情人士的年龄危机”,因为“只有他们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了解,如果不乘这批老人能说的时候赶快挖掘、整理,很多东西将会永远消失”(王锡波《岭南民间传统节日变迁的口述史调查》)。

2.排斥与尊重背后的“认同”危机

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古老习俗、道德风尚和宗教信仰的集中表达,如岭南人素有在传统节日期间奉佛、敬祖、拜神、酬神等民俗活动,大学生对此产生较大的争议,主要表现为排斥与尊重两种态度。

排斥一方坚决认为,许多节日习俗是“封建迷信的遗留”,“修饰美化后的迷信活动”,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应该将其摒弃,并以其他更文明、科学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尊重一方则认为节日习俗是祖辈选择、流传的“生活智慧”,乃至“民间信仰”,能为父老乡亲们带来心灵的寄托,应当给予尊重甚至认同。相对而言,来自岭南地区的学生对传统民俗认可度较高,广东籍的大学生普遍认为“拜神”和科学可以并行不悖,是粤人一种生活方式。正如一位潮汕学生谈到自己对潮汕地区兴建祠堂、重祭祖民俗的理解: “我们中华民族对过去的事物极为依恋,而这就体现在祭祖上。在祭祖的活动中寄托了‘福’、‘禄’、‘寿’ 的世俗观念,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朴实的价值观,在怀念亲人的同时也寄予一种希望,充满希望地活着,这何尝不好?”

在一项涉及50名受访者的关于“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是什么或者你会做什么”的调查(张小红提交)中,选择“传统习俗上需要祭拜或别的礼节”的仅占30%。而另一项涉及60名受访者关于“您一般是如何庆祝传统节日”的调查(周碧红提交)中,选择“按照当地习俗非常隆重的庆祝”的人数仅占2%,选择“按照习俗简单的庆祝”的有51.67%,其余46.33%倾向“随意选择庆祝方式”。而涉及180名受访者的“对传统节日的未来”的调查(蔡丽诗提交)中发现,只有2.3%的人表示“很乐观”,47.7% 的人认为“比较乐观”,23.7%持观望态度选择“很难说”,26.3%的人明确表示“不乐观”。同时,学生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老一辈和新生代对节日习俗的看法是有所不同的。老一辈注重通过仪式寄托心愿,获得内心的慰藉和平衡,他们对节日的仪式、禁忌十分看重;而新生代则更注重节日过程中的乐趣,以趣味、快乐为价值取向,年轻人的参与更多是“处于作为族民的责任和义务”,而非“视为他们族群意识赖于张扬的机遇和文化娱乐的舞台”[1]。正如有位学生自问: “也许这就是我们两代人之间的本质的区别,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老了之后会不会变回我们的上一代呢?”也就是说,无论是排斥还是尊重传统习俗文化,随着时代变化,新生代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经与“前辈”迥异就决定他们对自己是否能够如前人般把传统真正传承下去而陷入自我怀疑。

(二)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现代变迁原因的分析

学生们不约而同指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传统节日习俗的内容和形式正逐年淡化与简化,节日氛围日益清冷。如有调查报告中写道: “中国传统节日确实在淡化,表现在与洋节的对比上,表现在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繁琐模式的厌倦上,中年人对传统节日的负担和沉重感上,表现在节日的传统文化氛围的缺失上。”我们对300多份学生田野调查作业和调研论文的分析与归纳,整理出如下一些颇具意味的结论:

1. 经济发展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 弱化与变味

学生们结合家乡过节习俗的变化,并通过农村和城市节日庆祝方式、节日氛围的对比研究,得出“经济越发达,传统节日习俗简化程度越高”的结论。传统节日的内容与形式趋向支离破碎,甚至其习俗里的程序、仪式亦简化乃至消失。失去丰富内容的传统节日仅剩节日衔头,传统节日正逐渐 “变味”。 例如学生指出“如今节日只是代表吃喝玩乐,代表人情味的送礼变成应付了事甚至贿赂,探亲访友被电话短信所替代”,“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当前由于过多的商业活动介入,剥离了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如端午的粽子,重阳的糕点,尤其是中秋的月饼,偏离了原来的寓意,甚至成为行贿受贿的工具。”可见,其结果势必引起人们的厌恶,进而引起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疑惑,甚至抛弃。

2. 农村城市化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消解

传统民间文化在岭南乡村地区传承状况相对较好,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农村人口锐减,乡村空间缩小,一些集体性民俗活动已难以举行,节日氛围也渐趋消淡。迁居城镇的人口在春节等重大的节日返乡过节,又把城镇新观念带回农村,对传统风俗构成不小的冲击。如一位学生追忆童年在家乡广东汕头一陈姓村庄过中秋节“拜月娘”、“烧砖塔”活动,而如今这些古老习俗逐年衰颓甚至消失。另一方面,传统邻里互助相帮、人情往来的和谐关系被打破,“本源一家”的宗族观念开始淡化。费孝通认为“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2]75而一旦这种稳定被打破,脱离了传统的宗法血缘、乡邻关系,传统节日必然落入日渐清冷寡味的局面。

3. 观念转变与民间文化的价值冲突

学生报告指出,我国正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商业社会,国人的生活习惯、思想价值取向发生巨变,这是民间文化濒临衰亡的根源之一。有学生指出,“由于经济基础变了,人们思想观念尤其对神的虔敬崇拜、宗族观念等也发生变化,年轻一代或许根本无法理解传统,甚至会扭曲、贬低传统”。如传统民间艺术剪纸以娃娃、葫芦、莲花等吉祥装饰图案求子祈福避邪,以栩栩如生的猪、狗、牛、羊、瓜、果、鱼、虫等式样象征欣欣向荣的丰收图景,都因远离现代生活而成为“博物馆里的艺术”。传统节日习俗中繁杂、琐碎的仪式亦与今天提倡的简约、个性观念有所冲突,因而难免被拒于现代社会之外。

4. 基础教育对民间文化的错误定位

结合自身经历,大部分学生认为民间文化遭遇尴尬的局面也与基础教育不足相关。多数学生认为,受历史因素影响,新生代对传统习俗文化多从“落后”、“愚昧”、“封建迷信”等角度接受教育,对民间文化有一定的误解。实际上,即使现行国民教育有所调整,但对民间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依然不够。教育依然以更具有西方文化意味的“现代科学文化”为先导,民间文化因其“无用”而缀后。

三、大学生对民间文化现代传承的思考

综上所述,民间文化的现代传承陷入困境,绝非几句呼吁和一纸法律文件所能解决,而需要全社会不断探索和共同努力。归纳起来,大学生对民间文化现代传承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

杜绝“叶公好龙”,传承文化要先了解文化。学生普遍认为: “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自身的魅力”。但多数人对传统节日寄寓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不了解,甚至对民间文化一度误解和摒弃。因此必须深入了解民间文化内涵,才可对民间文化真正产生共鸣与认同,才能更好地传承民间文化。正如有位学生写道: “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现在许多老百姓常感到不知怎样过节,这实际上是精神的失落。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埋怨年轻人,文化需要一代传一代,老一辈不说,年轻人不会了解……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认识传统节日,研究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民间文化的‘本真面目’”。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188可见,传承文化的关键也要促使年轻人对传统有着一种“文化自觉”。

坚持“以人为本”,保留传统精髓,融合时代精神。学生报告指出,“要真正解决民间文化的现代传承问题,实际上也是当下如何实现民间文化的‘变与不变’、‘原汁原味与新的内容与形式’两相平衡问题”。必须吸收民间传统文化之精华,并结合现代文化精神加以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才能使民间文化焕发新机。若不考虑是否符合当代人的生活和情感需要,把当代人已不需要的内容强加给民众,显然会适得其反。乌丙安在“民俗控制论”中指出,“在生活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强大攻势下,且不可低估传统习俗势力的存在,原有的习俗惯例也会以适应新变迁的需要而用多种新的形式再现出来”。[4]157因此,正如学生调查报告指出,要推动民间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是“更多地对‘人’而非对‘物’”,“要加大对民间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人们学习、发扬优秀民间文化”。

避免“束之高阁”,民间文化的推广应与民众日常生活相渗透。学生普遍认为,大部分民间文化因脱离日常生活而走向衰亡,要真正激发民间文化新的生命力,就必须提高人们与民间文化的接触程度,关键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学生认为: “不要以‘观赏性’替代‘参与性’。过去的节日之所以能调动全民积极性,关键就在于其高度的参与性以及伴随而来的竞争性。七夕的七姐手艺、中秋的花灯、元宵的灯谜、端午的龙舟均建立在集体参与的基础上,在竞争的环境中获得愉悦感与成就感,从而激发起民间文化艺术的自我再生和创造潜能”。同时,学生报告指出,民间艺术并不过时,传统的吉祥图案也能融入生活,“岭南瓷器无论是吉祥图案,还是与时俱进的形状,都包含深刻的吉祥文化内涵和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这使细腻的瓷器装饰得更加靓丽”。同理,“岭南传统建筑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嵌瓷等民间工艺”。可见,民间文化的推广与民众日常生活相渗透也是文化传承的途径。

建立“公共纽带”,共享民间文化。现代人认为理想的文化应更多地关注个体生命的权利与自由、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涵及传播特点存在两个矛盾: 其一,民间文化更具有集体品格和族群情怀,相对缺少个性关怀;其二,现代化进程中,人际交往由血缘转向地缘、业缘,核心家庭仍然是共享文化的主要圈子。但受现代家庭规模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限制,民间文化共享渐显颓势与不足,地缘、业缘关系尚不能建立稳固的民间文化共享、情感交流纽带。因此,民间文化的传播要打破地域或族群的局限,实现文化共享,可以由政府和大众传媒承担起引导发扬民间文化的职责,共同创设条件,引导舆论,打造平台。乌丙安认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一直都在满足人类社会历代人的多种需求而持久不衰,除了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需求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包括情感上的、知识上的、道德上的,娱乐上的和信仰上的更多更大的需求”。[4]326利用民间文化的深邃和博大,立足于个体生命关注,切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才可解决其现代交流、传播“公共纽带”的公共性问题。

四、调查启示: 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有效关联

文化传承离不开学校教育。总的来说,要实现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有效关联,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在高校开设系列关于民间文化艺术的课程或讲座,并适当组织学生开展调研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文化。同时,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自家乡的习俗、民间艺术各有特色,组织民间文化交流研讨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对民间文化进一步理解。

第二,创设利于民间文化传承的校园生态环境。例如在校园内设置剪纸、刺绣、陶瓷等民间艺术展演,拉近学生与民间艺术的距离;又如邀请民间艺人到校开班授艺,定期举行一些有关民间节日习俗的活动如包粽子、包汤圆、扒龙舟、七巧手工等比赛,让学生发掘民间传统节日的娱乐元素。同时引导学生透过民间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体会“和”、“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理念,学会尊重与体谅,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第三,引导学生活化民间文化,学以致用。活用文化才是对文化的最好继承,因此可以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活用民间文化。例如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融入民间艺术的元素,也可由大学社团来开展应节活动,例如食品学院可以开展制作传统美食与地方小食的活动,艺术学院可以开展民俗文艺展演,建筑学院可以开展鉴赏祠堂、特色民居建筑活动等,这些都是文化传承的途径。

“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5]13因此,民间文化的现代传承,关键在于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措施,实现文化生态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储冬爱.“城中村”民俗文化嬗变和社会调适[J]. 广西民族研究,2009(3): 90-95.

[2] 费孝通.乡土中国 [M].南京: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3] 费孝通.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4.

[4]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 [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5]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传统节日习俗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