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1-04-13高颀
高 颀
(浙江省嘉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 嘉兴 314050)
饲料业是我国农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的纽带,是动物养殖业的源头,在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嘉兴市饲料工业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初步建立饲料生产、市场营销、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等较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成为嘉兴市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产业。形成了以饲料加工业为主体,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生产、市场经营、技术服务、质量监管等共同发展的格局。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浙江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嘉兴市饲料产业的发展步入规范化轨道,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逐步优化,生产品种涵盖畜禽、水产和特种经济动物等养殖种类。到目前为止,嘉兴地区配合饲料生产企业共有86家。年生产饲料200多万t,产值达40多亿元,位于浙江省首位。
1 饲料产业的现状与特点
1.1 饲料产业结构的现状
从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来看,嘉兴地区饲料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量占浙江省商品饲料产量1/3以上,一些规模较大的饲料生产企业已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把PLC、智能控制仪表、多路智能控制仪、上位计算机等硬、软件进行联接,对饲料加工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综合、模拟联调。86家持证企业现有147名饲料质检员,饲料生产企业数量仍在不断增长。小企业缺乏原料储备能力,容易受饲料原料价格涨幅以及饲料产品涨幅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由于费用低、所得税高,免增殖税,造成饲料市场的无序竞争。
饲料生产企业进行质量认证的少,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还欠缺,管理队伍落后于饲料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开发力不够,服务滞后,创新能力不够,企业文化不适应新的发展。在饲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赊销已成为饲料企业抢夺客户“最简单、最实用”的手段。赊销对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曾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相关法律不完善又缺乏经济约束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赊销容易回款难的状况,给企业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1]。
1.2 影响饲料产业结构的因素
1.2.1 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状况
嘉兴市地处杭嘉湖平原的中心,特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嘉兴地区不是畜牧业发展的最佳地区。全市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快速增长,但畜牧业饲养方式仍较落后,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现象还较普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牧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环境排污治理工作的难题,防疫压力和疾病风险的增大使散养户急剧减少,养殖人员的分流导致畜禽存栏下降,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2]。
1.2.2 人均畜禽产品的消费情况
随着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均畜禽产品消费量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趋于稳定,而农村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显著增加,城乡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均将显著增加。在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结构比例上,城乡居民均在向猪牛羊肉、家禽产品和水产品比例为1∶1∶1的趋势发展。近两年全市生猪的市场需求量仅占了全市生猪养殖头数的一半,其余的都销往嘉兴市周边地区,因此猪饲料的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下降,导致产量大幅下降,且在全市配合饲料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对降低;肉、禽饲料产量较为稳定,比重略有增加;水产类饲料产量逐年上升,比重大幅度提高。人均畜禽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对饲料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1.3 饲料生产现状
配合饲料增长迅速,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养殖业由一家一户散养方式向标准化规模饲养方式的转变,农户越来越多地使用商品化配合饲料、添加剂和浓缩饲料。饲料工业属于微利行业,国家一直实施免征增值税,以扶植其发展。受全球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影响,饲料原料和多种饲料添加剂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饲料生产企业处于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和稳价保市场的困境中,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小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1.4 饲料行业监管体系发展状况
嘉兴市逐步建立了市、县两级饲料监管机构与检测中心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做好饲料及添加剂生产企业登记、产品质量抽查等工作,对一些无证经营、不交税而造成原料市场混乱的原料经销个体户进行全面整顿。通过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了饲料及添加剂市场。
2 饲料产品的现状与特点
2.1 产品总体结构
嘉兴市现有饲料品种为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饲料添加剂,产量稳步增长。其中配合饲料占饲料总产量的40%,浓缩饲料占15%,其他占5%。在产品结构上猪饲料占饲料总产量的40%,蛋禽饲料和肉禽饲料各占25%,水产动物饲料、其他动物饲料占10%。在原有单一生产畜禽饲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水产饲料项目或扩大水产饲料生产的规模,加大生产量。尤其是特种水产饲料,成为近几年嘉兴地区饲料生产企业新的发展方向。另一类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主要集中在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畜牧小区。规模养殖场、畜牧小区、合作社、农户生产的自配料,绝大多数采用购买预混料加玉米、豆粕、麸皮等大宗饲料原料混合而成,技术力量较强的养殖场,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生产阶段和动物产品的市场行情灵活调整,特别是动物产品价格低、滞销时,往往采用降低配方营养水平,以降低饲料成本价格的方式进行维持饲养。规模养殖户则多采用预混料企业提供的饲料配方生产自配料,自我调整配方能力较弱。
2.2 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监督抽查嘉兴地区配合饲料2006年合格率为81.3%,2007年为81.25%,2008年为87.5%。营养指标如(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粗脂肪、钙、磷、盐等)的合格率大幅度提高。由于目前饲料蛋白原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个别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减少蛋白原料的添加量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其他非蛋白氮而导致成品粗蛋白不合格。企业在饲料配方中提高了石粉和沸石粉的用量,导致产品中粗灰分超标。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污水、残渣等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都会对饲料产品产生污染。中小型规模养殖户缺乏必要的技术人员,无法识别从市场采购的饲料原料质量,自配料既没有内控质量标准,又缺少生产记录,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难以溯源。而且自配料行业容易出现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超范围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不按规定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的现象,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
2.3 产品价格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饲料价格呈现逐步攀升的态势,猪饲料价格上涨的速度最快,已经开始接近或者超过肉鸡和蛋鸡、蛋鸭饲料的价格。推动配合饲料价格上涨的因素包括畜牧业快速发展,对育肥猪、肉鸡和蛋鸡、蛋鸭等配合饲料的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玉米价格和豆粕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饲料成本的变化,导致饲料生产成本增加,价格上涨;饲料生产设备价格上涨对饲料成品价格也有一定影响;国家农业政策的改变、农业收成情况、饲料行业状况等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饲料价格的变动趋势。
从长期来看,饲料价格上涨无疑提高了畜禽产品养殖的门槛,对补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畜禽产品供应产生一定影响。在利润不变或缩减的情况下,这种成本的上升也是风险的增加,最终会减少畜禽产品供应量。从短期来看,饲料价格的上涨对畜禽产品供应的影响是偶然的。如果养殖户对后期行情看好,可能采取压栏的态度,导致出栏数量下降;如果养殖户对后期行情看淡,会采取集中抛售的措施,导致出栏增加,不同的行动结果将会对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
2.4 饲料加工工艺现状
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饲料产品的不断认识以及饲料厂竞争的加剧,饲料加工工艺不断发生变化,饲料加工中的新概念、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地出现[3]。嘉兴市水产饲料生产量的大幅提高,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中纷纷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水产颗粒饲料加工由原来的采用环模制粒改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制粒,这种新的制粒技术可充分利用时间、温度并结合机械剪切和压力,把原料充分挤压紧密,处理强度高。在粘合技术上,水产颗粒饲料最初在运输途中要承受机械撞击力,在投入水后要承受水的震荡冲击和浸泡,需要在水中保形一段时间,以利于鱼虾有足够的摄食时间。然而单靠配合饲料中所含各个组分其本身的天然粘合性物质来粘结,其颗粒强度和稳定性往往不够,因此在水产品及工厂化养殖模式中,对营养成分的要求及物理属性高时,添加粘合剂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3 发展嘉兴市饲料产业的对策
针对嘉兴市规模养殖比例高、人多地少、玉米、豆粕等资源紧缺、饲料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实际,嘉兴市饲料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饲料企业与养殖业紧密结合,鼓励龙头企业在东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稳定的饲料原料基地,走创新机制,提高生产水平,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3.1 调整工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由于嘉兴市不是粮食作物主产区,大豆、玉米大部分来自外地,全市畜禽养殖分布不均,大部分饲料生产企业维持中、小规模经营。因此,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饲料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饲料及添加剂等行业的发展和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变化。要根据全市饲料工业统筹规划要求,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合理分工与协作,推动地区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进饲料工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商品化。
3.2 创新发展模式,提高饲料产业竞争力
面对竞争对手,创新发展模式是新时期发展饲料产业的首要任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和专业合作社优惠政策的引导作用,积极支持饲料行业与养殖业、加工业紧密结合,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要重点推广集团化发展模式、合作社组织模式、合同契约模式和代加工合同契约形式[4-5]。
3.3 创新科学技术,提升饲料产业档次
饲料生产企业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要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饲料产业发展动态及信息,提高饲料产业科技含量。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建立企业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和饲料、养殖示范基地,引进人才,并从每年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研制并推广安全、高效、无污染的饲料添加剂,加强生物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重点研发和生产优质安全环保型饲料,不断增强饲料和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要依托科研院校和饲料科技平台,加强饲料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饲料产业和养殖业的健康协调发展[6]。
3.4 创新管理模式,规范自配料生产
鉴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调整范围仅限于工业化生产的饲料,在长时间内,商品饲料和自配料并存的现象难以改变。因此,对自配料生产,要按照“分类指导、规范生产”的要求进行管理,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对龙头企业建立的饲料加工车间应与持证企业一视同仁,对养殖单位自用的自配料实行备案管理,清理整顿饲料加工点。
3.5 完善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监督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为饲料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完善了饲料行业管理制度。为此,必须加强饲料行业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广泛开展法规知识宣传活动,督促饲料企业、饲养场(户)自觉遵守相关法规,进行合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活动,提高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个人守法的自觉性,形成自觉抵制假劣饲料产品的氛围。此外,要加强饲料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的监督、协调和宣传推广作用,建立行业自律性组织,促进饲料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刘宏伟,高延玲,张发旺,等.当前我国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86-88.
[2]李丽,王顺喜,吴书纶,等.饲料安全控制及其对策探讨[J].农产品加工,2009,193(12):7-9.
[3]邹平道,宗德洪.加强饲料监督提高饲料安全水平[J].江西饲料,2009(5):1-2.
[4]林一群,谢炜炜,张伯强,等.浅析欧盟饲料安全监管体系[J].饲料博览,2011(4):37-41.
[5]周光宏,徐幸莲,汤晓艳.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6):5-8.
[6]叶建敏,高云峰.谈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畜牧产业是必然趋势[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1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