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城市地区中学化学教育资源研究
2011-04-13斯琴高娃徐效清王艳鑫杨宏伟
斯琴高娃 徐效清 王艳鑫 杨宏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 8.8亿之多[1]。然而城市与非城市地区的教育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加剧,就内蒙古自治区而言,非城市地区包括牧区、农区等众多种类的生活聚集地域。这些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等相对滞后,如何解决这些地区的教育问题,如何把这些地区的孩子培养成才,如何将中国的人口劣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这不仅仅是中国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教育的目的与职责。与此同时,化学作为一门近百年来才发展并迅速崛起的新型科学,在国防、工业、农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所以,非城市中学化学教育的成败关系着祖国昌盛,民族未来,是关乎全局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教育者、教育内容,受教育者这三部分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具体到化学教学上,这些都是关键的教学资源[2]。
一、化学教师资源现状
1.农村教育者分布现状
在广大的非城市地区,教育者即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持久的[3]。从整体上看,尽管近几年非城市地区教师的再教育使他们的学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欠发达的非城市地区,中学教育阶段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还不尽如人意,非城市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量明显不足
内蒙古非城市地区教师编制极为紧张,贫困地区、边远牧区尤为突出。教师得不到及时补充,缺乏新鲜血液的“输入”是非城市地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清水河县一中为例,从上世纪80年初期至今,学校的师生比例仍就停留在 1∶23.1。
(2)队伍结构不合理
学科结构失衡,非城市地区学校教师以语文、数学等传统主学科为多,政、史、地、理、化、生缺口较多,而英语、计算机、音体美老师更是奇缺,“教非所学”现象普遍,语文老师教英语,数学老师教政治。
(3)整体素质偏低
教学队伍民师转编的教师比重相对较大,专职教师知识结构普遍老化,这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
(4)知识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教师长期在基层一线教学,对学科前沿动态缺乏了解,不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通常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多学科知识渗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拓宽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只为升学学习化学,为考试而死记硬背。
二、非城市地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由于非城市地区经济滞后,实验设备和药品明显不足,教师只能通过苍白的话语来形容本该绚丽多彩的实验现象,造成了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实验”现象,加之教师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等,严重影响了非城市地区中学化学的教学。
笔者曾做过的学生调查显示,农村中学实验课的开出率达不到90%。且实验教育现状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设施不健全,教师资源匮乏
非城市地区中学的实验教师明显不足,配有专职化学实验教师的学校不多,不少农村初级中学虽有实验管理人员,却身兼数职,无法履行实验管理人员的职责。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学实验室数量少、配置低,不少乡镇初级中学仅有一间尚不合格的化学实验室。通常难以按教学大纲开出相应的实验。
2.仪器药品陈旧短缺
特别是乡镇初级中学,由于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实验仪器和试剂的管理很不完善,仪器损坏和药品不足得不到及时补充,加之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不愿意拿出较多的资金来购置实验用品,造成不少探究活动和一些演示实验无法开展。
3.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惧怕分组实验[5]
非城市地区中学的学生,尤其是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非城市初级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实验素质低,实验时自控能力较差。因此,部分教师惧怕学生分组实验,既怕实验室里学生难以管理,又怕实验出现事故,难以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教师将实验活动自己“承包”起来,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造成学生没有参与实际操作的机会。
4.片面追求考试成绩,以讲、背实验代替实际操作
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造成部分教师减少学生实验,甚至采用讲实验、背实验的方法来完成实验教学,以便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复习、训练和考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实验成绩不理想,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这是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的,也不符合教育的真正内涵。
5.实验评价形式单一,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验评价方面大多数非城市地区中学的化学教师只利用单元、期中、期末中的笔试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副作用”明显,由于缺乏经常性、激励性,加之难度较大,通常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造成厌恶整个化学的学习。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人们,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虽然外因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非城市地区中学生学好化学的根本还在于自身。
1.内因
首先非城市地区中学生对于教育价值观认识不足,部分学生觉得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家庭要求,对于学习的意义没有很高的认识,学习懒散,兴趣低落,厌学情绪滋生。
2.外因
相对来说,一个“舒适”的环境也能使学生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相比较,城市地区的工业发达,学生接触的工业气息较为浓厚,这也为提高化学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非城市地区中学生则较为欠缺。
四、对策
非城市地区中学化学教育的问题,不仅影响非城市地区孩子的未来发展,也必然影响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这些不仅是非城市地区的教育问题,而且可能成为我国教育危机。
非城市地区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如何才能改善非城市地区化学教育的现状,衔接城乡二元结构,发展非城市地区化学教育水平,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教育理念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6]。然而,现在大部分地区皆以应试为教育目标,仍然以中、高考为指挥棒,从教师安排和课程编排上,难以创新,化学教学受实验条件、教育经费的限制则更难以创新。但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对非城市地区教育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
(1)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 “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从四个方面来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A、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加深对教育的战略地位、多元功能、价值取向的理解。B、可以通过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做教科研行家,而不是一个“操作工”。C、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根据“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要求,教师人格魅力主要应表现在“高尚、真诚、完美”三方面。D、学会创新。
(2)转变落后的学生观,不再“唯师是从”
“听话”多少年来一直被我们用来衡量是否好学生标准,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要。新课标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精心设计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模式。
(3)转变陈旧的教学观,不再“灌输”知识
新的教学观要求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我们的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听”、“记”的过程,而是他们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去“悟”、“求”的过程。倡导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的感觉,做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人。
(4)转变单一的质量观,不以“分数”论人
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生命。何谓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笔者认为:学校培养的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都应该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地、和谐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又有良好的个性和特长的学生。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引进人才,提高教师待遇
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教育人才优先引进,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奠定基础。与城市地区相比,非城市地区发展落后,其教师在生活环境、教学设施、经济收入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给非城市地区教师更多更大“优惠”,可以以津贴、补助、奖金等制度缩小城乡教师的差距,最终消除差距。改善和发展非城市地区的教育事业,使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2)扎实组织培训,合理安排师资
非城市地区要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据了解最近走进内蒙古地区的“国培计划”就是很好的榜样。
3.充分利用资源,改善实验条件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奖励机制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购置缺少的仪器和药品以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学校还要安排好专职的化学实验员,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另外,学校还必须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的激励制度,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奖勤罚懒,以促进教师加强实验教学。
(2)充分利用实验资源,科学实施实验教学
农村不少中学因资金短缺,实验室不足,仪器、药品的缺乏,限制了相当一部分实验教学的开展。在实验室、仪器、药品仍末能满足的情况下,教师决不能消极对待,而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节约、环保的意识。针对实验室的不足,学校应科学安排好功课表,以便充分利用实验室。
(3)加强课外实验,弥补课内不足
化学实验教学可分为课堂实验教学和课外实验教学。在课外实验中,化学家庭实验以其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等特点,它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较少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从另一侧面解决了非城市地区实验仪器和药品短缺的问题。
4.积极利用网络,改善教育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是信息的最快捷来源,它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技术是伟大的,但目前我们却很少看到它服务于非城市地区教育,如果利用网络把化学实验真实的再现于非城市地区,那不仅解决了实验条件的问题,而且,还缓解了教师口述实验的局面,如果能把名师名家所讲课程呈现于那些非城市地区的孩子们眼前,这是多么重要的一项举措。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应享受阳光。
总之,非城市地区教育事业是我国整体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非城市地区化学教育现存的种种困难,我们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手段,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与此同时,各项方针政策的积极落实,都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局面,把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为祖国现代化进程贡献人才与力量。
[1] 冯东桥.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建设的一些看法 [R].北京:农村教育办公室,2001
[2] 毕华林.研究论文.农村教育现状 [EB].中国高等教育网,2005-2-2
[3] 温家宝.中国教育报,2009-10-25,7
[4] 林新昌,郑玉成.如何留住农村教师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2(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