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
2011-04-13张溪恰
■张溪恰
贷款风险管理控制
所谓贷款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贷款无法按期收回本息、银行遭受资金损失的可能性。银行经营管理过程表明,贷款的安全是相对的,风险则是绝对的。而且收益的大小与风险的大小往往呈正比例关系,即获取收益的可能性越大,遭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也越大;相反,获取收益的可能性越小,遭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也越小。
1.贷款风险的类型
从贷款风险的含义中可以看出,贷款风险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贷款风险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同程度地影响贷款的安全。因此,银行要对贷款风险进行科学分类,以便根据不同类型贷款风险的特点加强管理。按贷款风险的内容,可以将贷款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内部风险和政策风险。
2.贷款风险分类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银行成为了整个市场经济的枢纽。但是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及有些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等因素的存在,银行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必须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实行了贷款风险的分类管理,按贷款风险的不同特征把贷款划分为五类,为正确识别并有效防范我国银行风险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贷款风险分类是指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人员或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能获得的全部信息并运用最佳判断,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作出的评价。
中国人民银行在比较各国在信贷资产分类方面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 《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将正式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即正常级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后三类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五级分类各档次分别定义如下:
(1)正常类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归还贷款;
(2)关注类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类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4)可疑类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5)损失类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3.贷款分类的标准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以及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评估银行贷款质量,主要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从还款的可能性出发。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实际上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纪录、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的信贷管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以及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
贷款风险程度与企业信用等级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即信用等级越高,贷款风险越小,分类等级越高。客户评级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与还款能力有正相关关系,但就一笔贷款而言,影响本息归还的因素往往超过借款人信用评级所包含的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AAA、AA级企业中仍然存在大量不良贷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借款企业提供虚拟的报表和资料,使信用评级失准;二是一些评估机构对国有、股份制大中企业评级偏高、偏松。所以,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虽好,但还款能力不一定很强。因此,不能用客户的信用等级代替对贷款的分类,否则就会掩盖影响贷款归还的本质因素,最终影响贷款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贷款五级分类在信贷风险中的作用
(1)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对信贷资产的关注
由于五级分类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各类贷款的真实风险状况,为各行采取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风险化解措施提供了依据。一是通过五级分类揭示出贷款的风险程度,对尚未到期但风险度较高的贷款予以关注,发挥了风险预警作用;二是在加强对不良贷款管理的同时,还加强了正常贷款的管理,特别是对关注贷款加强了信贷监督。银行对关注以下贷款形态的客户必须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对于在期限内不能解除风险预警信号的,要根据预案实施贷款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退出,切实掌握风险客户有效退出的主动权。
(2)促使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和稽核机制
一是对贷款的发放、管理和信贷资产的保全等分别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对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风险的控制与化解起到了良好作用。二是完善了贷款审批、发放与管理的授权授信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建立健全贷款台账管理系统。四是制定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的相关制度。五是根据五级分类结果,改进授信工作,对于次级以上贷款客户进行重新评级、授信,并且把授信作为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的手段,而不是给予企业的优惠措施。
(3)为不良贷款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界定了资产质量,有利于银行根据不同风险类别的贷款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为银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采取有力措施收回资本以尽量减少损失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贷款五级分类还可以通过对行业和地区的不良贷款的考查,修订评级指标体系,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合理分配资源提供了依据。
中小企业贷款
1.中小企业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条对中小企业 (Smalland Middle-SizedEnterprise, SME) 作 出了规定性定义: “本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2003年2月19日,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了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具体规定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以及资产总额等指标划分各行业中小企业的数据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我国99.1%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
2.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亚太经合组织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户数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7%,就业占55%~78%,GDP比重占50%以上,出口总量占40%~60%。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 “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 “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美国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 “美国经济的脊梁”。从我国情况看,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1%,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因此,国家要求各相关部门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我国 《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各金融机构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从经济理论分析,在转型经济中,中小企业往往是最具活力的部分,它们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最有可能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组织生产。
3.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
(1)贷款额度小。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所以融资需求额度一般都在几百万左右,其中以100万元以下居多。
(2)时效性要求高。中小企业一般没有稳定的市场,一旦发现商机即向银行申请融资,而且需要银行在较短时间内办妥。
(3)期限短,频率高。中小企业贷款一般为短期,主要用于流动资金的周转,且受市场变化影响大,贷款的频率明显高于大企业。
(4)贷款价格敏感度低。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快,资金运用效率高,一般能接受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浮。
(5)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产品需求包括存贷款、资金结算、票据承兑、贴现、保函、信用证、出口议付和银行卡等,其中贷款涉及到动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国内信用证、私营企业主个人财产抵押贷款等,有进口业务的企业还对打包贷款、保理、福费庭等贸易融资业务提出了需求。
4.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1)道德风险。部分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信用观念淡薄,他们往往会利用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银行套取贷款,进而设法逃废银行债务。
(2)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严重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银行难以对其实际经营状况和将来的赢利前景做出准确判断。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经营透明度低、缺乏规范的会计制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生产的不确定性大。
(3)制度风险。从历史背景看,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来源于五种渠道: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二是乡镇企业。三是一些机关和企业开办的三产企业。四是私营和个体企业。五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从企业属性上看,有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而且民营中小企业比重比较大。但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体制改革,但流于形式,许多中小企业成分复杂、产权不清。因此银行贷款给这些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大。
(4)经营风险。许多中小企业设备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研发能力弱,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力较弱,对市场波动承受较差,经营状况不稳定。
(5)管理风险。众多中小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管理层面。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生产经营偶然性、随意性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混乱现象。如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财务不实,报表失真,成本居高不下;人心涣散、员工流动性过大等问题。这些对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不能有效改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则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6)市场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企业生命周期较短,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这使银行等外部债权人承担着过多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中小企业原有的竞争条件发生变化,一大批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将进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阶段。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后活力大大增强,外资经济非常活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中小企业资本金少、资产规模小,更易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中小企业这样一来存续的变数进一步增大。
5.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对策措施
(1)完善信贷管理体系
一是制定信贷政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银行的资本状况和负债结构以及发展战略和内控原则制定银行的信贷政策,从而确定银行的信贷发展战略、信贷资产的规模、信贷资产的结构、贷款定价政策、资产保全等一系列政策,来保证银行发展战略的实现。二是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体系。改变过多依赖企业财务数据和定量评价的做法,注重现场调查和非财务信息的收集评价,适当提高资本利润率、资产负债率、人均利润率等反映盈利性、竞争性的相对指标分值。三是加强授信风险控制。针对部分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对称情况,推行风险限额管理,即以企业厂房、设备、存货等实有资产为基数,进行估值折算,实行对单个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的相对安全额度管理。四是调整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和审批权限,进一步严格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责任。五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入责任评议追究和尽职免责制度,把客户经理的收入与其业务量、效益和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考评挂钩,充分调动客户经理拓展业务和防范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控制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
(2)以全程风险管理为关键,加强风险预警控制
一是定期开展客户评价。客户评价一年一定;对新准入客户,在贷款申报前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评定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做出客户评价报告。二是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重点对企业法人代表及股东品行、贷款与企业自有资金比例、企业货款归行率、企业日均存款余额、企业销售与应交税金、是否欠缴各类保险、水电费等进行调查监控,以此加强风险预警与控制。三是及时管理风险。对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贷款,要果断采取调整贷款条件、贷款方案、还款方案以及重新落实担保等重组措施,及时化解风险。对贷款损失不可避免的,要尽早采取资产保全措施。四是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应坚持好中选优、进退并举的原则,加强客户发展趋势分析,科学确定退出条件,及时淘汰潜在风险大、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形成有进有退的良性运行机制。
(3)以风险组合为补充,有效分散贷款风险
一是实行产业贷款限额管理。定期跟踪研究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行业授信额度。在现阶段,要对产能过剩或风险较大的行业加强贷款限额管理,控制产业整体风险。二是合理控制单户企业贷款授信额度。应综合考虑企业资金缺口、贷款方式和销售收入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额度。
(4)以客户选择为基础,严格准入条件
中小企业贷款的准入应至少达到以下标准:新客户的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信用等级不低于A级,主营业务利润率高于10%,项目贷款的配套自筹资金不低于25%,近两年总资产和销售收入逐年增加。对A级以上客户可逐步增加授信量,对BBB级以下客户要压缩授信量,直至收回全部贷款。优先支持国家及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经济效益好、诚信程度高、抗风险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集群优势的优质成长型客户。
(5)以风险定价为前提,有效弥补贷款风险
应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评估和定价政策的研究,对贷款进行风险定价。按照有效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原则,实行 “高风险、高定价,低风险、低定价”策略,通过参考资金成本率、费用率、风险补偿率以及民间借贷利率水平等因素,全面分析企业的信用度、承受力和成长性,按贷款方式、信用等级以及贷款期限等指标综合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不同借款人实行差别利率。在确定后的贷款利率基础上,客户经理在规定范围内,可根据客户贷款的具体使用情况对客户贷款利率进行适当上浮,以提高银行赢利水平和自身收益。
(6)以担保创新为重点,有效防控贷款风险
一是企业有效资产抵押,重点关注抵押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变现能力。二是公司保证担保。要求保证人信用等级应达到A级以上,且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对部分贷款项目可同时实行抵押担保和保证担保,或由两个以上担保单位同时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三是企业主、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股东以个人全部财产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四是与当地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扩大担保单位的选择空间。五是允许客户用切实可控的未来收益权、应收账款、仓单等资产抵押或质押。
参考资料
1.李志赟.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2,(6):38-45.
2.杨凤娟.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举措及借鉴.经济问题,2004,(3):20-21.
3.郭田勇.2003.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国际金融研究,2003,(11):44-48.
4.王晓燕,郑光明,潘功胜等.商业银行产品定价研究.金融论坛,2005,(5):24-31.
5.林平,袁中红.信用担保机构研究.金融研究,2005,(2):133-144.
6.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金融研究,2005,(5):120-138.
7.何自力.抵押贷款担保效果的实证研究.投资研究,2005,(12):17-19.
8.徐洪水.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研究与政策路径—理论分析与宁波个案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1,(11):47-53.
9.郑文红,李健.银企交易费用及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企业经济,2002,(5):140-141.
10.吴慎之.银行信贷管理学,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