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盐酸吡格列酮片分别联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2011-04-13

山东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吡格胰岛盐酸

(利川市人民医院,湖北利川445400)

2型糖尿病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文献报道[1]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佳,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的作用。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分别采用国产和进口盐酸吡格列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70例,现比较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男34例,女36例;年龄34~73(55.7±16.2)岁。均符合 WHO于199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伴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肝、肾等功能异常。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500mg/次,3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国产盐酸吡格列酮片(商品名:艾汀),对照组口服进口盐酸吡格列酮片(商品名:艾可拓),均为30mg/次,1次/d,连用6个月。

1.3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①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血糖及临床表现变化,并根据参考文献[3,4]标准评定疗效,显效指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8.3 mmol/L,“三多”(多食、多饮、多尿)症状消失;有效指空腹血糖<8.3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三多”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三多”症状改善不明显。②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率的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17例(48.57%)、有效17例(48.57%)、无效1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7.14%,对照组显效18例(51.43%)、有效15例(42.86%)、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水肿2例、胃痛或胃部不适3例(总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出现水肿1例、胃痛或胃部不适3例(总发生率为11.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均可坚持治疗,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胰岛素抵抗,是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消瘦)症状。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整个过程,包括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效率减弱及对肝葡萄糖输出的抑制作用减弱,使患者血液中含糖过高即高血糖[5]。一旦发生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β细胞将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并激活部分有害血管因子[6],故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为主。盐酸吡格列酮是高效和高度选择性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γ)激动药[7,8],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弱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而降低血糖、减轻葡萄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减少TG和游离脂肪酸水平而减轻脂质对胰岛β细胞的脂毒性作用,促进细胞功能恢复,发挥对胰岛β细胞的直接保护作用。二甲双胍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传统药物,其可通过肝细胞膜G蛋白恢复胰岛素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减少肝糖原异生及肝脏葡萄糖输出、促进肌细胞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加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9]。本研究显示,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提示国产或进口盐酸吡格列酮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且患者耐受性好。可能机制:盐酸吡格列酮和盐酸二甲双胍均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二者具有协同效应;盐酸二甲双胍能减缓β细胞功能衰退,减轻盐酸吡格列酮增加体质量和水肿的毒副作用[10]。

综上所述,国产或进口盐酸吡格列酮片联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均疗效佳、毒副作用小,但前者费用更为低廉。

[1]洪亚君,郭维英.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4):2258-2259.

[2]石云,王凤,李传忠.诺和龙和拜糖平治疗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90例临床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4,27(3):215-216.

[3]陈慧.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60例[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9):51-52.

[4]曾春苑,谢伟坚.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86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921-1922.

[5]邓晋红.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09.

[6]胡红琳,王长江,张木勋,等.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6):483-486.

[7]李五星,陈红森,张秀叶,等.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132-133.

[8]农文忠,郑培衡,农为民,等.吡格列酮和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46-1348.

[9]曹海霞.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08,21(12):2288-2289.

[10]叶枝发,杨静涛,刘桂月.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61-62.

猜你喜欢

吡格胰岛盐酸
盐酸泄漏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
盐酸生产装置技术改造
新生猪胰岛保存运输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