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本到人本》便览印象
2011-04-13董云川
董云川
《从知本到人本》便览印象
董云川
刘旭教授的专著《从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终于付梓面世。大作呈现眼前,虽然我破天荒——从未干过点评一类行当,但既为学友,也理应有感而发,于是半推半就下水一回。兹就该书的有关问题先饱览学习,然后择心头诸念略而述之。
任何一种研究均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本书在方法论的选择上是独具匠心的。对方法论的选择不仅反映出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关涉着研究者对研究成果的评价与选择。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自介绍到我国之后,所蕴含的方法论意义就对我国学术研究的发展、突破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有人将其视为评判一个学科是否独立、成熟的标志。范式作为一个特定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比抽象出来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人,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但它又不必完全由规则所确定,因为规则导源于范式,即使没有规则,范式仍能指导研究。课程作为教育理念的现实体现,其研究在教育学科内占据重要分量。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教育研究范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研究范式自引进至今所经历的时间很短,发展也不充分,对CNKI教育学博士论文进行粗浅的梳理我们就不难发现,研究范式的重要性尚未引起国内研究者们的充分重视,许多研究者缺乏方法论的自觉意识,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然而,从研究的立场出发,没有科学的方法作支撑,研究结果就必然受到质疑,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就会成为无意义的“意见表达”。因此,教育研究范式的运用,直接决定着教育理论研究所到达的水平,这也成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在这个层面进行了尝试并初见成效。
刘旭基于对课程汰变的潜心思考与一段时期以来负责社科项目的实践反思提出了该书的选题。“知本”与“人本”的提法是相当响亮而惊人的。基于对范式内涵的理解,我们知道,某范式之所以在领域内获得了地位,是因为此范式在该领域内比其竞争对手能更成功、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是最为重要的。我国教育研究范式基本以引进西方研究范式为主,西方研究范式的转换发展又以西方社会发展为背景,工业时代的到来为科学主义铺垫了社会基础,受科学主义的改造与影响,知识本位在教育领域一度甚嚣尘上。知本教育导致的“单面人”效应使教育以何为本重新回到了教育研究热议的话题之中。由人统一知识还是由知识主宰人再次成为课程论领域的热点话题。应该说,教育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规律,知识与人的关系在课程当中的体现,也存在着这样的“钟摆”规律。刘旭由此出发,考察其对大学课程研究的作用,通过回顾我国大学课程研究“知本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梳理了“知本”研究范式引发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本”范式产生的背景,清理了人本范式下的大学课程观及改革主张,对大学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课程历史上产生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判断、厘清与回应。他在课程研究视野中植入了教育的本来目的,使课程回归到教育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之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在课程中得以体现。从知本到人本,研究团体的“共识”为何转变?如何转变?他继而从范式转换的角度审思了课程研究的汰变,将课程发展置于社会变革中进行思考。通过对历史的追溯、现实的思考、权力的解读,该书对若干问题作了清晰、有力的回应:课程设计所应尊重的本来逻辑是人还是知识;课程的目的是使人具备再生知识的能力还是储备知识;“人”在大学课程中为何丢失;怎样的内外合力要求大学课程“为人”时代的到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第四章第二节通过4个“是否要”来回应了“为人”使命对大学课程研究的要求:是否要弄清楚只是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要弄清大学课程中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要再认识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及其关系;是否应该认识大学课程究竟是什么。作者没有直接认定要或不要、应该或不该,而是通过理论梳理、现实论辩来得出观点,对其内在的“合理性”作了客观、中立的思考。全书通过清晰的历史梳理、理论厘清以及深刻的现实论辩,对人本范式大学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有建设性的主张,具有厚重的现实意义。
当然,古今中外任何一本好书,都难穷尽其所要探索的真理,本书若干见解之中的学术价值端倪显现,对当今课程研究亦具有导引的实践意义。但也如任何理论的创新一般,总是难免瑕疵,在一些方面还有待深入,在联系实际方面尚缺少典型案例的辅佐明证。然而瑕不掩瑜,我仍愿向更多的读者推荐此书,也期待更多有兴趣的人参与研磨,继续共同切磋此领域内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