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村官职业化培养与选拔探究

2011-04-13曾长秋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村官农村大学生

杨 涛,曾长秋

(中南大学 政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4)

大学生村官职业化培养与选拔探究

杨 涛,曾长秋

(中南大学 政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4)

大学生村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其质量和水平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这里从大学生村官选拔的紧迫性及存在的不足,着力从思想教育、宣传选拔、后续服务等环节上探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旨在推进大学生村官培养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人才合理配置,推动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拟从思想教育、宣传选拔、后续服务等环节上探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推进大学生村官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作一初步探索。

一、培养选拔大学生村官的理论依据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1]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被各国的社会实践所证明。在党和政府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和充分发挥蕴藏在农村的巨大生产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当代大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所为。

2.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非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在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把我国的人力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如何把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提升为人力资源大国乃至强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青少年升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加大,青少年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这是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人才保障。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在其《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阐述其所划分的3大社会形态演进过程时,从理想目标的角度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他说:“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2]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从主体角度来讲,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的。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作为个体的人的各个方面素质的发展进行阐述的。显然,当代大学生普遍有着强烈的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愿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为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高校培养选拔大学生村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有利于塑造农村新风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塑造农村新风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工作,它既综合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群体正是完成这项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一方面,由于当代大学生是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掌握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他们能够抵制各种落后的思想和风俗习惯,有利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自身具有一定优势,他们思维活跃,获取信息能力强,具有引导农村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能力。

2.有利于完善民主制度,推动基层政权建设

村民委员会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村民委员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各项工作在农村的落实。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和民主意识,他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带领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的政治领导;也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升他们的民主管理能力,推动农村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使党的基层政权更加牢固。

3.有利于缓解高校就业压力,推进高校自身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当前社会关注和期待的焦点、热点话题,解决大学生就业是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选拔一批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解决毕业生分流的重要途径,既可缓解高校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可促进我国人才的正常流动和均衡分布,使得大学生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特别是地方高校更要如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担负着培养服务地方经济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可以积极利用自身特有的办学优势,开设专门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同时也促进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

三、大学生村官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少数大学生村官的任职动机存在偏差。目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胸怀建设祖国新农村的崇高理想到农村工作,但不可否认,也还是有少数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只是一时的权宜之策,他们看中的是担任村官所能获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待遇,把任村官当成“跳板”,而不是真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服务农村。

其次,部分大学生村官实践能力不足,对农村环境适应存在障碍。从学校到社会,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到偏僻落后的农村,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村官要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要及时地调整自己各方面的状态,而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村官却对新的环境适应很慢甚至是无从适应,面对困难,他们显得很茫然。

再次,一些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存在欠缺,难以学以致用。大学生入校以后,专业就被固定,大多数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很好地根据社会需要和农村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所以一旦面对陌生、复杂的农村工作往往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才能。

2.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不完善

首先,忽视选聘环节,入口关把握不严。当前选聘大学生任村官,比较偏重于大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只注重考察其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政治面貌等情况,而往往忽视了选聘对象内在素质和应聘动机。选聘的村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长期扎根农村,而是将其作为报考公务员、研究生的过渡选择。

其次,少数地区脱离实际,村官选聘流于形式。国家制定大学生村官计划原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但在有些地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往往只简单负责审查报名和思想鉴定,只要符合申报条件,一概批准,没有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则忙于大学生村官的考试招聘和分配计划等具体事务工作,也没考虑大学生村官的专业能力和实际能力,在安排工作时没有明确目标和责任,致使大学生们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难以获得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

再次,选聘后服务保障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励措施。目前招聘的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服务,工资待遇较低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满以后,都要面临重新就业,如果选择考公务员或是研究生,大多数地区都给予了他们一些优惠条件。但对于那些志愿继续在农村奋斗的大学生村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得他们对个人发展前景不乐观,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降低了村官工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3.高校教育体制相对滞后

一是政治思想教育相对滞后,实效性不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平常的工作来进行。一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等问题;另一方面,少数干部、教师、职工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还不到位,只忙于事后的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主动性、前瞻性、经常性和实效性。

二是专业设置不够合理,脱离社会需要。当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没有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往往是这个专业火了就上这个专业,那个专业形势不好,就换个名义再招生,换汤不换药的现象时有存在,这就造成了部分毕业生所学专业难有市场,而某些急需用人的单位却又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三是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教育。一方面,由于部分地方高校经济和物质条件相对较差,对实验设备和实践教学投入不够,造成了一些需要动手实践的专业仍然处于课堂理论教学中,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教育习惯影响,地方高校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活动少,造成了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离,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四、高校大学生村官职业化培养选拔创新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突出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内涵

第一,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一是要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充分发挥地域特色,挖掘地方文化,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奋发有为的改革精神和能力。三是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服务农村、展现才华、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要让他们深刻理解和领悟党和政府实施这一计划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原则,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要建立大学生势情政策教育制度,经常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到校作势情报告,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社会建设的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新成就。

2.以人才培养为主线,推行教育体制改革

第一,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大学生村官在高校学习期间,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高校培养体制限制,所学的东西不一定在农村实用,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工作还将涉及农村法律法规、基层组织建设、高效农业等方面知识,这些知识不是所学专业所能解决的,所以高校要针对这些问题,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创新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志愿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掌握服务基层的本领。高校可以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开设农村急需的对口专业,教授大学生农村需要的知识,培养农村需要的人才;或在已开设的专业基础上,辅修一些农村经济管理的课程,特别是在就业指导课和党校培训课程中增加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农村法律法规、基层组织建设等新内容,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农村工作方法。

第二,大力开展农村实践研究活动。一是地方院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在学校成立相应的农村工作研究所,有针对性地吸引那些志愿服务农村的大学生参加,开展专门的农村问题学术研究;二是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制度;三是要认真组织教育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学习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与农民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四是要建立多种形式、有专业特色的稳固的实践基地,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3.以成功典型为重点,加强村官选拔的宣传

第一,全方位动员,营造选拔良好氛围。高校要全方位动员,积极运用报刊、广播、网络、讲座等宣传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宣传鼓动。一是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培养大学生热爱基层、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帮助他们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创造精神,树立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念。二是要加强对学生职业发展和规划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鼓励他们到基层锻炼才干,发挥作用。

第二,严把入口关,保证选拔质量。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选拔的首要关口,要严格标准,确保选聘质量,避免选聘工作流于一般就业工作形式。各基层院系党团组织、就业指导部门、学工部门要紧密配合学校组织部,把那些思想素质好、综合素质高、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知识掌握全面的优秀大学生选拔进来,要将是否了解农村工作、是否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是否志愿服务基层、是否专业所学对口作为重要标准来考察,而不能一味讲求政治面貌、获奖情况和大学任职情况。

4.以服务为宗旨,完善村官的后续跟踪管理工作

第一,积极运用网络资源,做好指导工作。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安排专人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及时为他们提供思想指导和技术服务,主动帮助大学生村官出谋划策,寻找一条适合该村发展的道路。

第二,进行项目共建和对口支援,做好后续服务工作。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将科研项目、实习基地或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与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进行共建,既帮助大学生村官打开工作局面,又实现高校自身的学、研、产良性互动。

第三,加强宣传和交流,做好宣传联络工作。已到基层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是高校宝贵的人才资源,应更多予以关注和关怀。一是可以通过校友报告会的方式,将那些优秀村官“请进来”,用他们先进事迹感染教育在校学生;二是可以通过校园宣传媒体对那些脱颖而出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宣传报道,引导和鼓励更多在校大学生积极“走出去”,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中组部.中组织部等四部委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中组发(2008)18号][Z].2008.

[2]宫 敏.高校人才培养新课题[J].法制与社会,2009,(27):310-311.

[3]马 骁.试论大学生“村官”准入与培养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32-134.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The Explore on Students Village Officials’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Selection

YANG Tao,ZENG Chang-qiu
(College of Politic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4,China)

The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is a force for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whose quality and level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rgency and deficiencies of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selection,and discusses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on innovation from ideological education,publicity and selection,follow-up services,and so on,which is to promote the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ultivating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university students;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selection

G420

A

1671-6124(2011)04-0098-03

2011-02-12

杨 涛(1980-),男,湖南永州人,中南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讲师; 曾长秋(1950-),男,湖南浏阳人,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网络德育基地首席专家。

猜你喜欢

村官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唱村官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大学生之歌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