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的共享与实现
——当代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1-04-13仲逸智

河南社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仲逸智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的共享与实现
——当代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仲逸智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决定了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实现中国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共享,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在当代中国,农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农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大群体。没有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应该遵循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紧紧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密切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践,切实关注农民现实利益,以及语言形式的乡土化与传播手段的现代化相结合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农村;实现路径

一、当代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必然诉求

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诉求。“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正因为如此,作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它寻找自身物质武器即实现其自身大众化的征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逐渐获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同、创造和发展。获得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的中国民众在昨天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生动实践与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也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价值性。而“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在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空前广泛,包括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前中国农村土地面积的广大和农村人口数量的绝大多数的现实,决定了只有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农村的大众化,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领域,才能应对今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才能保证中国前进的正确方向。

(二)发动农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4]。“建国以后……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4]。而正处于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更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凝聚团结各族人民的共同力量,激发各族人民的建设热情,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在中国农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七亿多农民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更好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城乡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本质及其实现:共享与转化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更是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以“本质的人”为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出发点,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论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共产主义社会称做“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普及于大众,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少数人掌握转变为多数人掌握,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真正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而转化为广大民众改造必然世界、创造美好生活、发展人类自身的价值功能。也就是说,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转化为当今中国民众的牢固政治信仰,更要将中国民众的内在信仰外化为人民大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具体行动;不仅要努力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之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牢固地确立为当今中国社会普遍的、主导性的价值,更要将之转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共享价值的具体实践,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具备“每个人和一切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

既然我们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定位于共享价值的构建,那么,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就应当在准确把握“现实的大众”的基础上,在更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中,牢牢把握大众价值共享的方向。而当前正处于空前复杂而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中的中国的“现实的大众”,主要是指包括中国广大的工人、农民在内的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现实而特定的时空境遇以及大众的空前广泛性,决定了当前中国大众的多质性。研究“多质的大众”,超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障碍,跨越城乡、职业、文凭、年龄、性别等界限,去探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与手段,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从而真正建设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神圣使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共享,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在当代中国,农村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农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大群体。没有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民没有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国就不可能建设成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正处于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在中国广大农村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更是当代中国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5]。“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紧密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突出农民增收主题,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广大农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6]。

三、当代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一)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紧紧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

“大凡真能‘到民间去’的社会运动实行家,其思想和行为必都已是‘平凡化’”[7]。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大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广大群众总是善于通过现实生活学习和掌握理论的,广大理论工作者必须始终以群众为中心,深入民间,了解群众需求,把握群众思想实际,析事明理、答疑解惑,努力使理论走进群众、贴近生活,让理论学习成为群众的自发行为。常年与农民同吃、同住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乡村化的先驱——彭湃,因为深入农民、扎根农村,才成功地实现了与农民的“精神交往”。对此,理论工作者应着力把握四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群众的理论需求。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作出解释,解开群众思想上的“疙瘩”。二是更加注重群众的理解需求。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根据群众的行业特点、知识背景、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用其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讲解理论。三是更加注重群众的审美需求。当前,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爱知、爱美、爱乐的愿望更加强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眼于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文化需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和艺术形式宣传科学理论,寓理于事,寓教于乐,努力实现求真、求善、求美的有机统一。四是更加注重群众的参与需求。当今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群众不仅具有强烈的表达愿望,也掌握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参与渠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保护好群众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群众在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理论武装中的主体作用,使其认识到科学理论是自己参与创造的理论,学习科学理论的过程是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依靠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使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变革世界的物质力量。农民群众是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推进和发展的。过去正是在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中国人民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本质和精髓,正确运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才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更高境界。而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不断得到满足和发展,主体地位的体现与保证,激励着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农民群众作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前进与社会和谐的根本依靠力量,不仅是真正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力量,而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信、依靠、发动农民群众,是推动当代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

(二)密切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践,切实关注农民现实利益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中国人民的革命、改革、建设的实践。无论是从农村走向胜利的中国革命,还是从农村走向成功的中国改革,中国大地上一次又一次掀起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又为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新的历史契机。一方面,理论来源于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中推动大众化,就是要让农民群众把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自觉运用于新农村建设,而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又进一步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对广大农民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着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并且与时俱进,全面系统地对普通群众进行教育和宣传其可能性较小。但是,“当代农民需求什么样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在农村大众化传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无用的、不真实的和庸俗的理论农民不会接受”[8]。在马克思主义农村大众化的实现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重点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内容进行宣传普及。基于农民的认知心理、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党政相关部门应从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出发,切实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高度关注农民的现实需求,从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贯彻以及执行中扶持、帮助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需求,使广大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价值。

(三)语言形式的乡土化与传播手段的现代化

离开大众的语言艺术是无法真正实现大众化的目的的。“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9]。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详细了解广大农民的思想水平、文化程度以及理解接受能力,认真分析不同对象的认知心理、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的个性和差异性,选择、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语言,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宝库,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民众易懂易学、能懂会用的理论。另一方面,因为人民的语言本身不仅丰富、生动,而且对实际生活有很强的表现力,所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善于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通俗地解读、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大众的普遍需求。在大众化过程中要灵活巧妙而又恰如其分地运用土话、方言、俚语,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哲理用简单直白的话语说清楚,将抽象理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明白,把深奥道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老百姓亲近、接受、理解、信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入耳、入脑、入心以至家喻户晓。

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的长处,形成合力。当前的中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和矛盾的凸显期,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单向的理论灌输和枯燥的说服教育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俗易懂的简明读本、理论专栏等传统形式,因直面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浅出地阐述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自觉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深受大众喜爱;政治博客、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因内容丰富、知识共享、受众主导、时效不限、多点交流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注重新的宣传手段的应用,不断提高理论宣传的实际效果。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卢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境遇下的历史反思与未来使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21—24.

[6]罗一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4):129—132.

[7]李春涛.李春涛文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8]卢万村.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的路径探析[J].传承,2009,(14):32—33.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D6

A

1007-905X(2011)06-0041-03

2011-07-21

教育部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10JDJNJD136)

仲逸智(1973— ),女,江苏宜兴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吕学文

(E-mail:dalishi_sohu@sohu.com)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