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国民政治心态分析

2011-04-13李建宇

河南社会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国民心态

李建宇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国民政治心态分析

李建宇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标志着人类社会政治生活进步的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民的政治心态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现阶段,对国民的政治心态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的政治参与愿望和政治利益需求的有效措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可靠的政治制度保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心态;民主政治

自政治学兴起以来,学术界对政治学的研究已经逐步由重视宏观政治的研究转向重视微观政治的研究,从重视整体的国家政治研究转向了重视个体政治行为、政治心理的研究。无疑,个体、群体抑或社会不同阶层的政治心态对于维护政治稳定、政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其加以研究对于当前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前瞻性。相对于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生活境遇和社会地位发生的巨大变化,国民政治心态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明显趋势,笔者以为,在现阶段加强国民政治心态的针对性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一、关于政治文明与政治心态的解读

所谓政治文明(political civilization),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从静态来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过程中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看,则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等三个部分的有机整体”[1]。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政治文明不仅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重要标志。早在1844年,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已经有“集权制和等级制”、“集权制和政治文明”等相关表述。马克思恩格斯还说:“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就是需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也就是说需要一般政治。”[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认为政治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而且在他们的论述中还涉及了国家、政党、政治制度、人民主权、民主、自由、平等、宪法、宪章及立法权力、执行权力、选举权等内容。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政治文明就是与野蛮的集权专制相对立的现代国家的政党、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民主法制的制度。显然,这为我们理解政治文明的内涵提供了基本线索和基本思路。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于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政治文明的建设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导向、规范和整合的功能。

对于政治心理层面的研究源于西方政治理论界。最早对政治心态(political mental attitude)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他在1929年首先对政治心态进行了界定,认为政治心态是由政治认知、态度情感和政治行为取向所共同组成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组织,用以引导或影响个人对政治目标、政治情感的反应。20世纪50年代,我们所熟悉的政治文化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政治学》杂志发表的《比较政治学体系》一文中首次使用“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这一概念。在他那里,政治心态是政治文化的核心。那么,根据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中对政治文化核心层面——公民的政治态度的理解,结合我国辞典中的相关解释,可以将政治心态简单表述为政治心理的态度,其主要表现为政治取向方面的认知、情感、评价与动机对人们的政治行为起着支配性作用的政治心理取向。政治心态的积极与否直接受现实中政治环境的影响。

毫无疑问,较好的政治心态有助于扩大政治参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从心理层面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国民具有积极良好的政治心态与一定程度的政治共识。我们根据阿尔蒙德关于政治文化的定义就可以知道政治系统(Political System)的和谐本身就涵盖了国民积极主动的政治心态,更离不开国民一定程度与一定范围的政治共识。在我国,政治制度的稳固、政治机制的协调、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等都离不开人们在政治心理上的支持,当然,政治制度与国家政治活动对国民的政治心态也同样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在和谐社会下人们更应该有着广泛的政治共识,能够准确把握人们政治心态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党更好地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和政策调整的优先顺序,从而有效地扩大社会各群体之间的政治共识,以达到和谐政治所需要的社会心理状态。

二、国民政治心态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双重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着巨大的反作用。作为观念心态的上层建筑的政治心态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同样具有较大的反作用力。当然,这一作用也是通过影响与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起到影响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新形势下,由于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国民的政治心态也较为复杂,而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的双重性也是十分明显的。

积极主动的政治心态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毫无疑问,积极主动的政治心态能够推动现代政治的发展,因为国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注程度、参与程度等都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政治参与型的公民愈来愈多,这对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总体上看,人们参与社会政治事务的愿望变得日益强烈,对政治生活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主要表现为: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参与内容的多层次性、参与渠道的多样性、较高的参与深度[3]。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不断发展不仅有利于扩大政治民主,实现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能够把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政策,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其次,有利于维护政治的稳定。我国的政治发展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对现行体制中某些不合适的地方加以改革,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这样一来,各种政治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人们不断增长的政治参与需求也会被有序地整合进政治体制内,从而有效地避免社会动荡。试想一下,一个国家的政治政策或者公共政策如果得不到国民的积极回应与拥护,就很难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而在运行过程中甚至会引起各政治阶层、集团、团体之间的疏远与冲突。再次,有利于提高政治效率。在当代中国,属于政治文化地域型的公民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现实政治参与效能的影响,“顺民”依然占相当一部分。如果大多数国民认同统一的国家共同体,国家就能够维系统一状态,如果大多国民认同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模式就能得到稳定,从而认同政治合法性。而国民的政治心态同时也是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础,国家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推行离不开人民群众对理想社会的理解和向往,所以国民的积极主动的政治心态更加有助于提高政治效率。最后,有利于推动法治的建设。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社会各种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以法治代替人治、依法办事代替行政命令的大趋势。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人们越来越依靠法律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纠纷,人情关系的作用在不断淡化,而人们的法治观念愈来愈强,这对推进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消极被动的政治心态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国民的政治心态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它既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也可能制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推进,各社会阶层、群体的政治心态出现了明显差异,一些边缘群体还产生了对政治的疏离感,有些群体的政治认同感、政治信任感也有下降趋势[4]。如前所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能够得到国民的积极响应,总是受到“冷眼旁观”,那就只能带来消极的负作用。例如:如果政策制定者自以为是、忽略民众,民众政治态度冷漠、对政策置之不理,民众抵制政治体制的实施,就会最终导致无法执行政策。因此,国民消极的政治心态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新世纪以来,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特别是近年,人们对于收入分配的认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分歧,因此客观上要求国家的政治决策必须对社会各群体的不同利益要求进行重新的调整,以达到大致上的利益平衡,从而维护社会整体上的稳定。而社会各群体的利益整合又取决于国家的宏观政治决策,国家的宏观政治政策的正确制定,又必须在制度规范的程序内通过社会各利益群体的政治参与和利益的博弈才能实现。由此而知,如果没有制度化的社会各利益群体政治参与渠道和利益表达的机制,要保证各利益群体的平衡,促使社会各阶层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很难实现的,这势必会对当前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三、把握国民政治心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社会”,这种“总体性社会”的特征在于“强国家、弱社会”,即国家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几乎控制着社会的全部资源,有着独立的目标,在制定国家政策时往往是作为自主的行动者而存在,在维持社会稳定、维系社会道德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着极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权通过对社会政治心态的塑造,使得国家能顺利地进行各项政治社会运动,同时各项政治运动又反过来强化了社会的政治心态。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特征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的自主性增强,国家占有、控制绝大部分社会资源的情况发生了改变,独立拥有社会资源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个体、私营、集体、“三资”企业等拥有的自由流动资源产生并发展起来。依赖减少,社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提供资源和机会的源泉。国家的控制在减弱,控制范围在缩小,社会的独立空间在增大。市场经济以强大的渗透力按照市场的逻辑和需求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同时也极大地改变着中国人原有的政治意识,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政治心态。由此,社会的政治心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4]。在这一时期,社会的政治心态不仅仅受到国家政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状况和个人的生活状态对个体的政治心态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当然,各个社会群体虽然同处于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但由于职业、文化、所处的社会地位等不同,或是不同的利益所制约,它们各有不同的政治心态。例如工人、农民、管理人员、知识分子、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者、企事业单位一般职员等,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政治心态既有共同特点也有很大的相异之处。比如工人,由于劳动分工的不同引起的收入差异越来越大,而且与之伴随的是资本权利从无到有并迅速扩张。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企业的经营者与劳动者的地位与收益具有了较大的差异。这个差异的产生使得很多工人感到社会地位日益下降,并由此引发了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上的一些措施感到困惑和不解,甚至对国家政治持冷漠的态度。比如农民,他们的文化低、收入低等的实际情况导致了他们对于许多政治活动热情不足。其他的群体也有多种情况。由此可知,国民的政治心态与他们的工作岗位、文化水平、经济收入具有很大的关系。而事实上,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各种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要求反映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必然要照顾到各阶层心理与要求的不同倾向。因此,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所要求的政治体制改革,同样也应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稳步推进,比如利益分配政策的调整,这些调整必须能够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的利益诉求与心理期望,从而达到“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曾经被当做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而一直遭到批评的“以人为本”再次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声音。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观点终于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党的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正式被宣布为中国政府的重要政治发展目标,并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这标志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再次确立了马克思的一个根本性的观点——“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把它视为人类理想社会的根本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必然会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许多的方面,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但在这一系统的工程中,其核心应当围绕着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一重中之重。因为“在政治文明的主体地位上,社会主义否定了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推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性扩展到了大多数民众”[5]。事实也正是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两大基本目标;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理论界又提出了应该在两个文明之外,加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世纪90年代末,政治文明终于成为理论界与思想界的重要话语;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上又得到了重要的论证。这说明了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始终是高度重视的。几十年来,我们党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把民主与专政联系起来、把民主与集中结合起来,致力于政治体制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完善,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程度在法治化、制度化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方面,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在完善村民自治方面培育农村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引导和规范他们的政治参与行为,为农民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问题上紧扣“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无限广阔的前景。“人的全面发展,总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同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就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活水源头还在于人自身,在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与巨大潜能的有效释放。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功能恰恰在于:实现、维护、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营造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确认人的价值和存在,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持续发展。”[6]更为重要的是党和政府近些年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这些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形成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历史任务,对于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1]覃乃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N].广西日报,2004-10-21(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黄国满.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4,(3):22—25.

[4]曹丽.改革三十年国民政治心态的嬗变——理论探索[J].政工研究动态,2008,(19):57—59.

[5]王锡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定位与建设[J].社会主义论坛,2004,(7):27—30.

[6]杨洪江,凌胜银.怎样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义[N].解放军报,2002-08-22(6).

责任编辑吕学文

(E-mail:dalishi_sohu@sohu.com)

D6

A

1007-905X(2011)01-0081-03

2010-11-07

李建宇(1958— ),男,江苏盐城人,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盐城工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国民心态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还是“看掐架”心态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
也谈微博新闻传播与政治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