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路径

2011-04-13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价值观

彭 秀 兰

(黄淮学院 社会科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路径

彭 秀 兰

(黄淮学院 社会科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对工业文明扬弃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在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上的深刻变革,其核心价值就是“和谐”。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阵地,承担着弘扬与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因此应把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及时纳入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中,并以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为宗旨,引导大学生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大关系,使他们确立以和谐的自然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崇高的精神价值观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必须以实现内外转化为路径,即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再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

生态文明;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生态文明价值观;途径

一、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应以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为宗旨

(一)高校开展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生物多样化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气候恶化,人类健康生存受到威胁,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浪费现象严重,等等。其原因既有客观和自然方面的因素,如人均资源量少、传统经济发展慢以及自然地理和气候变化等,也有人为方面的因素,如政策和人的因素。在这两方面因素中,政策和人往往是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以森林覆盖率和水土流失为例,我国在发展重工业时期“以钢为纲”政策的出台,导致全民大炼钢运动,使森林遭受大规模的劫难;同样,“以粮为纲”政策的出台,导致亿万农民开始了“毁林开荒”,使森林再度遭受大规模的劫难,同时还使大面积的水土严重流失;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乱砍乱采、随意排污等现象更屡见不鲜。不少地方“以GDP为纲”,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使得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更加严重。我们虽然在环境保护、生态恢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投技术,上项目,但依然面临生态危机的威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被破坏的速度?究其政策和人背后的更根本、更深层的原因,主要还是价值观问题。换言之,是人对价值的理解与追求的错位导致了生态问题。因此,要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必须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价值观往往隐含在个人意识的最深层面,而不为人们所明显察觉,但其对人的心理情感、意志和信念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仔细考究便可发现,引发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或者社会意识原因,就是与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观相对应的传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经济价值是核心,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水平的唯一指标。如传统发展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沃尔特·罗斯托、威廉·刘易斯等学者普遍认为,“贫困国家贫穷的原因在于经济馅饼不够大,关键问题在于把蛋糕做大一些,主张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经济增长来衡量一国的发展状况”[1]。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人们关心的只是经济的增长,而没有考虑到自然的承受力,更没有认识到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危害。因此,要克服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彻底扬弃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观,树立起新的生态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树立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所在,也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所在。

大学作为高层次的文明存在,其重要标志就是它所独有的大学精神,而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就是道德使命与人文关怀,亦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观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其基本内涵就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建构。唯有如此,大学才能真正称其为大学,也才能切实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因此,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首先应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通过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使其牢固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相处的理念,从而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这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重在使大学生在工业文明所奠定的生产力基础上学会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大关系,同时通过生态化的思维方式的引导,使大学生构建起以和谐的自然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价值观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进而确立和践行一种体现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和谐互补与共同发展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具体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引导大学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确立和谐相处的自然价值观。人类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但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虽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对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但“要支配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由这样一个基本立场出发,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毁灭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身;主动放弃那种以人为主体的单向的对象性关系的旧观念,懂得关爱自然也就是关爱我们人类自身;正确处理好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建设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关系。同时,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顺从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用伙伴关系取代主奴关系,用互补关系取代索取关系,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互补。

第二,引导大学生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树立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作为社会的人,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追求与创建先进的社会制度。因为生态问题虽然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但根本却在于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换言之,人与自然相处的理念和方式的偏差,是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所决定的,或者说是由社会制度方面的偏差所决定的。目前尽管我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社会制度并不存在像资本主义那样的根本对立,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已达到尽善尽美、与生态文明完全协调的地步。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而且要善于从制度与人际关系的层面,引导大学生立足自身的文化优势,高瞻远瞩,着眼于通过不断地改革我们的社会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不完善之处、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认识并解决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

贫困直接影响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一直重视贫困问题。现阶段的扶贫工作应该对过去进行总结,在此基础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精准扶贫。应该重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将原来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方向发展。

第三,引导大学生在人与自我方面确立崇高的精神价值观。人是文明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文明的高度。从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来看,人的素质的构建离不开自我的发展与完善。按照心理学家荣格的解释,自我即是一种个性化的意识,由自觉到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尽管自我在全部心理总和中只占据一小部分,但它却是意识的门卫,担负着重要任务,“某种观念、情感、记忆或知觉,如果不被自我承认,就永远也不会进入意识”[2]。基于这一认识,高校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就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心理实际,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强制或灌输,而应遵循人的自我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常态化的情感体验、思维转变把生态意识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文明要求科学地融入大学生的自我世界中,力争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及高度认同。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讲和谐、重素质,追求节能、环保等“低碳高绿”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并以此确立崇高的精神价值观,最终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

以上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包含着以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为本体的整体的认知结构和认识方法。因此,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大学生学会养成生态化的思维方式。

生态化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整体性和系统性。当代大学生受工业技术理性的影响,很容易形成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对其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构建大学生生态化的思维方式,需要一种转变,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二元对立的主客体的单向改造关系模式,转变为一种以人的实践为中介,主客体之间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互利关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人不再是中心,而是自然系统中的成员;自然及其存在的价值被充分肯定和尊重,评价事物价值的尺度不再是唯一的人的利益,而是人和自然的双标尺。在这个双标尺评价体系中,人的利益与自然系统的利益都得到充分的考虑,人在自然中的权益和对自然的责任都被清晰地确定。

二、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要以实现内外转化为必要路径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需要落实,而这种落实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更不能偏离教育的本质以及已有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德育实践而特立独行,否则,便难以收到实效。

从理论依据上看,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旨在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体现着教育的本质与最高理想。因而,教育不管以何种方式表达,其本来的意义和本质都应该包含着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由于生态文明属于文化范畴,因此,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需要遵循人的文化素质的养成和实现规律,即在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范围和程度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使他们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自觉性、习惯性和经常性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品质,再将这些品质外化为做人、做学问、做事的文化形态。

首先,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因为生态文明知识本身并不完全是生态文明素质。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当然首先要进行生态知识的传授,通过授课、讲解,让学生了解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了解生态环境现状及国情,了解生态文明的原则、规范、义务,了解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等,以此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然而,仅有这些具体的生态文明知识是不够的,这仅仅实现了基础性教育目标,并不意味着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形成。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从生态文明知识到生态文明素质,必须经历一个内化过程,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步。反思过去,教育中的科学和价值的分裂与冲突,“有知识没有文化,有学历没有教养”的错位与扭曲,不仅为我们的观点找到了注解,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

实现由生态文明知识向生态文明素质的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互动才能逐步实现。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两者在共同目标下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养成。为此,教师要学会充分调动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在讲授生态文明知识时,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和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是教育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在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中加强这两个环节的衔接和传递尤为重要。生态文明知识可以由彼到此教出来和学出来,但生态文明素质却不是简单地教出来和学出来的,它是通过动脑思考和动手处理的实践,将生态文明知识与生态实际案例相结合、从外到里悟出来和化出来的,不悟不化,决不可能形成生态文明素质。因此,高校需要遵循统一的教育教学思路,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统一的培养框架,通过对课堂教学辅之于生态知识讲座、生态文化科技制作、生态课题研究与探索、生态实习与考察以及有针对性的学生社团活动,促使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

其次,高校应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将生态文明的价值形态外化为行为形态,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二项实质性功能。常言道: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并不完全等于自然形成相应的自觉行为,懂得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与在复杂的现实中实际上能够把握好,往往还有一定的距离。生态文明的行为形态是生态文明素质外在的体现,展现在大学生高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中,表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即:珍惜生命,热爱自然;合理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污染。

从生态文明素质到生态文明行为的转化,需要各种教育因素,是一个各级教学和管理系统共同努力的外化过程。为此,从学校方面,需要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制度规范和人际关系方面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并结合实际制定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案,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及自主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态文明素质向生态文明行为转化的具体性决定了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环境文明教育。因此,高校一定要充分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氛围、制度氛围、人际关系氛围等软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培养出反映时代特点的生态文明素质。这样,学生对生活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将主要不再是物质财富,而是生活的品质。如果我们的大学生都能够做到这些,一个可持续生存的世界距离我们就不会遥远了,教育由此也成就了自己的使命。

[1]吴俊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370..

[2][美]C.S霍尔,V.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M].北京:三联书店,1987:32.

[责任编辑迪尔]

G641

A

1000-2359(2011)01-0262-03

彭秀兰(1966-),女,河南汝南人,黄淮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从事文化与德育研究。

河南省2010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80)阶段性成果

2010-07-24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素质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