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问题探析
2011-04-13张宇
张 宇
(河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问题探析
张 宇
(河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制约高师发展的瓶颈,如何培养新型的多元化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就成为高师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音乐教育产业化在给全社会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之外,我们还应该清醒意识到它相应产生的一些弊端。如音乐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社会公平的实施、有可能导致政府对音乐教育投资的减少、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坚决纠正,决对不能任其蔓延。要继续加大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力度,充分利用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这把“双刃剑”,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销对路”音乐人才,加大政府管制力度,让产业合理有序的发展。
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生的,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深化。音乐教育产业化,是教育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对宏观经济的作用而言,音乐教育产业化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需求增长,解决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从对经济结构的作用角度来说,发展教育产业化有利于完善经济结构;从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角度来看,教育产业化发展非常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可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一、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张的问题,为增加教育投入提供了源泉,从而促使了高校的整体发展,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另外,高等教育的产业化还提高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大大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使更多的人能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这些积极作用同样在高师音乐教育的产业化过程中体现出来。但是,由于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歪曲的理解,很多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根据近几年来在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的发展状况来分析,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师资力量方面,教师的科研力能力普遍不强,所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不多,个别院校还没有国家级科研项目;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也不多,甚至有的学校暂时还没有。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基础设施配备不齐全。在学生规模方面,学生人数都是近乎千人,人数是比较庞大的。在学费方面,除首都师范大学的师范类学生免交学费以外,其他的总体平均收费为6000元以上,这是普通专业类学生学费的2倍甚至几倍。而这几点问题集中起来就会导致其他相关问题的出现。
二、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在给全社会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之外,我们还应该清醒意识到它相应产生的一些弊端。
(一)音乐教育质量的下降
近年来,随着音乐产业化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虽然这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其教育质量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其一,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各个专业的人数还是每年的总人数都会有所上升。高等教育音乐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不仅仅是人数的增加,而是以降低文化素质的要求,降低其门槛和标准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因为音乐类学生入校的文化课成绩本来就已经比普通专业的文化课分数线要低,这样就出现了在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也不过硬的普遍情况。而其他一些艺校和培训机构,则更是不设置入校门槛,在实际教学中也只考虑学生对于职业的需求,把专业技巧等同于音乐教育的全部,却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使得学生毕业后只能成为一个从事音乐的工匠。其二,虽然有了大规模的生源,很多院校却没有配备足够的师资,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另一原因。其三,基础设备匮乏,如钢琴,它本身的成本较高,大量的扩招致使学生没有相对宽松的学习条件。
(二)社会公平的实施问题
教育本应属于一个社会公益的事业。但在产业化的浪潮下,很多高校对“产业与经济挂钩”片面理解,其收费失控,超过了普通家庭所承受的能力,尤其音乐类教育,本身比其他专业的投入要大,一个音乐类学生从开始学习专业到入校后的各种费用,都比其他学科的学生付出的经济成本要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庭经济比较贫困的学生就会被隔在音乐的大门之外。这样的后果不是教育本身所要产生的,家庭经济收入不高的人群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减少,恶性循环后则是社会上不同类别的人群接受音乐教育的比率大小严重不平衡。
(三)有可能导致政府对音乐教育投资的减少
教育培养人才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前的教育投资基本上都是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而教育产业化的一个结果就是政府的教育投入与整个经济增长之间的百分比相对下降。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政府投入和操控仍需要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的砥柱。再加上当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艺术方面的需求大幅度提高,音乐教育事业则更应该成为一项关系到全社会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产业化的一些错误导向不应该成为政府减少财政支出的理由。
(四)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
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其一,大量扩招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教育质量相对下降,音乐人才相对减少。而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音乐人才的数量和实际的社会需求依然存在着差别。音乐类学生在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后,却不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转行成为一个社会普遍现象。其二,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各个中小学校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事专业表演的各大音乐学院的学生择业方向开始转向基层教育,而高师培养的音乐专业人才的技能技巧和表演能力都薄弱于专业性音乐院校的人才,在应聘的过程中往往竞争不过对手,对口就业机会变得越来越小。其三,办学体系相对滞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师音乐教育由单一的师范性办学体系转向了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等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但是,这些相对于社会对音乐才人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来讲,仍显得有些单薄与滞后。
三、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如减少教育投入,造成种种乱收费、高收费,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坚决纠正,绝不能任其蔓延。
(一)继续加大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力度
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状来看,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在遵守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改革,走一条自主特色的产业化道路。高师音乐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状况,对我国音乐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能因为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了一些问题和阻碍而对所取得的成果就忽略不计,甚至全盘否定,要继续坚定地把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进行下去。
(二)充分利用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这把“双刃剑”
近几年,随着国人对教育的关注日益提高,教育不公和效率低下已被公认为我国教育最大的隐痛。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产业化”这一概念的片面理解或者是错误理解造成的。教育产业化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的一种手段而已,它并不是一种教育目的或方向,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的良性发展才是实行教育产业化的根本目的。我们知道,运用一种手段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关键在于人如何运用这种手段。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手段就能有效地促进目标的实现;如果运用不当,它反而会阻碍目标的实现。而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也正是这样。因此,只有正确理解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的深刻内涵,清楚地知道其利弊,才能充分地利用好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这一手段。
(三)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音乐人才
人才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随着音乐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与深化,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要也变得多样化、综合化。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率。因此,在音乐教育产业化过程中,不能只看学生数量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应该把教育质量放在第一位,增加相应的音乐教育的师资和基础设施配置。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很多音乐科目不能以大班集体上课的形式授课,而仍以传统的一师一生的口传心授式教学更为适合,所以,随着学生数量的激增,学校相应地应该增加教师的数量以及一些硬件设备的配置,如琴房的数量、各个专业的专门老师、电化器材等。
在招生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实际的社会需求,更应该着眼于培养全能型的音乐人才,而不是只局限于钢琴、声乐、舞蹈等科目。比如,在实际的中小学里面,学校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弹奏贝多芬乐曲的钢琴老师,或是一个只会唱意大语歌曲的声乐教师,而是一个兼顾合唱指挥、乐队编排、舞蹈编导等方面的全能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随着社会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办学体系,转变传统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任务的关键。
(四)加大政府管制力度,让产业合理有序地发展
国内外的经验充分证明,产学研结合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者和谐发展的必然的选择。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水平的学术根基和理论支持,成为衡量办学层次高低的标准。不少学校出现教师科研成果匮乏的滞后局面。针对这一点,高师音乐学院的领导和教师们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并不应该只作为一个口号喊喊罢了,教育工作者们应当认真地对待这一个问题。高师音乐教育,并不仅仅是培养音乐艺术人才,高校教师也应该壮实自己队伍的科研实力,学术研究不能只搞虚的、假的,应当实实在在地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科研项目;而且高校之间也应当积极主动地联系,增强往来,加强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艺术交流、专业交流,使产学研真正落到实处,为培养优秀的音乐艺术人才和增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孙景峰]
AProbeintotheIndustrializationofHigherMusicEducation
ZHANG Yu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Students’ employment is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edagogical education. It is a burning question to cultivate new diversified talents so a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Besides the various positive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higher music education, we should also be well aware of some of its flaws, such as the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music education, influence on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reduction in government’s investment in music education, increase in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We should take firm measures to deal with all these issues rather than let them expand indulgently. Hence, we should continue to intensify efforts to industrialize higher music education, strengthen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cultivate music talents with stro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enhanc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rational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higher music education.
higher pedagogical music education;industrialization;diversified talents;cultivation modes
G659.21
A
1000-2359(2011)01-0252-03
张宇(1971-),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学研究。
201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