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性格的应然状态与实然形成
2011-04-13刘广明
刘广明,韩 冰
(河南工业大学 法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大学性格的应然状态与实然形成
刘广明,韩 冰
(河南工业大学 法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从普适意义上来讲,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性有机体,应该有其性格。大学性格的应然状态体现在其价值取向上的求真与创新、思维模式上的自由与开放、行为方式上的服务与责任上。但是,大学性格的实然形成却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大学性格的实然特征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应然状态下的大学性格变得难以辨认,甚至求真、创新与自由的性格逐渐被异化。但在外部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内部因素直接决定着大学性格的实然形成。影响大学性格实然状态的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市场与利益相关者组织,内部影响因素包括大学校长、大学教师与大学制度等。
大学性格;影响因素;实然;应然
大学性格是大学的一种内在价值和精神取向,每一所大学的发展情况都可以从其性格中表现出来。从普适意义上讲,大学性格应该从大学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的表现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应然状态下大学性格的具体表现。大学性格的实然形成过程,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外部因素是外因,没有外因的影响,就不会有应然意义上的大学性格;内部因素是内因,影响着大学性格的方向和特质,直接决定着大学性格实然意义上的形成。
一、大学性格的应然状态
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学术性组织,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有其固定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模式,这反映为大学性格的普适性。大凡著名大学,无不具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自成其鲜明特质。
(一)在价值取向上:求真与创新
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和宣传真理的地方,大学,比其他任何地方更需要求真,更善于教人求真。雅斯贝尔斯指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1]19大学里“人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探求真理,并且是为真理而真理”[1]20。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它们都把求真作为大学的生存之本、进取之道与追求卓越的关键。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意为“真理”。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写的,意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的校徽和校训的文字,都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指出:“大学之存在,是为了探究事物的本质;大学之存在,是为了发现如何区分真实与表面真实。”[2]可见,求真是大学性格应然状态下的本质表征。
大学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创新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性格的一种应然状态。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其自身充满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是大学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强大驱动力。大学在知识的传承和探索真理中创新知识,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拓展人类的思维方式,培养有独立思想、独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一所大学,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一代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创新是大学的应有性格。
(二)在思维模式上:自由与开放
自由在大学体现为学术自由、教学自由、自由教育三个层面。“学术自由是学者不受外界的压制和干预,自由探索、发现、发表学术见解的权利;教学自由包括教的自由与学的自由,教的自由是教师选择教什么、如何教、何时何地教的权利,学的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选修课程)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自由教育是遵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本性,以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3]。大学的自由性格完全体现在上述活动之中,每一项自由的发挥都直接关系到大学的发展。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开放性就是大学制度的重要标志,开放性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师生的开放性、教学的国际化充分体现了大学性格的开放精神。开放性是指大学拥有一个对社会完全开放的体系。从外部方面来讲,是大学对世界的开放与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开放、合作及服务;从内部机制来讲,要改变过去封闭办学的模式,面向世界、面向社会,让教育资源与社会相互融入。
(三)在行为方式上:服务与责任
当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步入大众化、普及化以后,大学愈来愈脱离过去那种超然于社会之外的“初始”状态,它正在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把服务社会作为办学的理念。“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的的东西,而是社会组织之内的东西。……它不是与世界隔绝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尽可能不屈服于某种压力和影响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并对当时和将来都产生影响”[4]。
大学作为知识的发源地是无法摆脱它的服务职能的,否则它将会失去人民的支持,甚至导致学问无人问津。就连世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都将自己的校训定为“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路径是多样化的,它可以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也可以通过创新知识、科技改造、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为社会服务。
大学在履行社会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首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向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的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责。其次,大学负有科学发展的责任。大学是创新知识、发展科学的园地,它不断把新的教育观、发展观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促进社会科学的进步。再次,大学担负着引领社会的责任。“大学在服务社会时不仅要坚持自己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而且应自觉地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在引领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5]。
二、大学性格的实然形成
大学性格的实然形成与人的性格的养成一样,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大学来讲,影响其性格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府、市场和利益相关者组织。影响大学性格养成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大学校长、大学教师和大学制度。内部因素直接决定着大学性格的特征。在外部影响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内部影响因素是大学性格养成的关键。
(一)外部因素
1.政府。对大学性格养成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政府。因为政府可以通过行政、立法、评估、拨款、项目资助等方式来影响大学。
在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之前,作为一种组织的大学就已在西方确立。西方一些最伟大的大学也是在那个时代建立起来的。这时的大学均实行教授与学生的自治,而排斥行政或资本或教会等力量对大学的控制,尤其是行政权力对大学的控制。这种契约式的管理方式直接促成了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的性格特质。
民族国家产生以后,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依国家的政体不同,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国家控制的模式”(或称为“干预的国家的模式”),二是“国家监督的模式”(或称为“促进的国家模式”)[6]415。在国家控制的模式中,政府“把高等教育看作一项同质的事业,政府试图控制高等教育系统的动力的一切方面:入学机会、课程学位要求、考试制度、教学人员的聘任和报酬等。这个模式并不承认高等教育的松散结合和多维性质”。这时的大学相当于政府的一个部门,大学的活动是由政府的法律、政策甚至是文件决定的。这时的大学完全是由政府决定的,因之,这时的大学也就没有独立的性格,其性格特质就是所在国家政府的性格特质。在国家监督的模式中,“国家所施加的影响是微弱的,很多有关诸如课程、学位、人员的吸收和财政的基本决策都留给院校自己”[6]415。在这种类型的国家中,大学可以自主决定活动。大学尚能保存学术自由、学术中立、学术自治、教授治校的品格。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政府对大学资助的减少,政府对大学的影响力减弱。但与这种弱势相联系,大学也越来越变成以服务用户为导向的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的性格在竞争、市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胁迫下,变得越来越行政化、管理化,服务、责任、开放等性格特质得以强化,“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在越来越多的大学中成为一种最先丢失的性格特质。
2.市场。“一般地说,提到高等教育中的市场的概念,最好集中在像市场的要素,最显著的是竞争,成为高等教育系统全部工作的一部分的程度”[6]8。影响大学性格养成的主要市场因素包括:第一,大学越来越多地采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这种运作方式包括“从商业世界中得来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战略;对市场、曝光度及公共形象宣传的重视;对边际收益和学习的常年成本效益的财务考量;通过对成长和收益分配的奖励机制分散权力结构;重新分配劳动力(不再使用兼职和助教);开发复杂的辅助性产品、专利和服务;用卓越这种模糊的措辞替代具体教育的准确细节;当然还有研究以及与商业世界的其他财务协作”[7]。第二,大学与其他组织之间为了资源的竞争。大学的运作和发展取决于它占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生源、师源和财源。为了获得优秀的生源,大学往往把招生工作当作市场营销工作来做,采取市场化手段,如提供奖赏金、制作精美的招生宣传材料、提前录取等来吸引优秀的学生报考自己的学校。为了获得优秀的师源,各学校提供了令人称奇的物质刺激。而为了获得丰富的财源,各大学则采取了更为市场化的手段:转让成果、举办校办企业、与工业企业合作等。第三,市场因素影响大学边界的伸缩。市场和组织之间的选择随交易成本而变化,效率机制决定了大学在面向市场时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来调整大学的边界。最终大学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性的性格,对“安静”“自由”“闲怡”去探索“高深学问”的求真性格特质进行了扬弃。开放、服务和责任的性格特质得以强化。
3.利益相关者组织。在19世纪中叶以前,大学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组织,如工业、商业及其他各类利益相关者组织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交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一批企业家为大学的扩建提供资金,商人、工业家和金融家们取代了神职人员而成为一流大学董事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大学规模和影响的扩大,它的财政需求也相应增加了。对资金的寻求已变得更加不遗余力,范围也越来越广,教育工作者们已不能仅靠工业家的资助办大学了,即使是公立学校也成立了专门机构,并设专人向基金会、公司和大量的校友寻求资助。由此,社会越来越依赖大学,大学也越来越依靠社会的资助来支持其日益增多的活动的经费开支,大学与利益相关者组织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学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结合,逐步成为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生体。“大学治理的实现必须要求大学这个利益共生体的各个利益共生单元养成‘弱利他主义’的大学治理性格”[8]。如今,坚守传统的大学性格、应然的大学性格对大学来讲已成为一种不可能。
总之,在政府、市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共同作用下,大学应然的性格的坚守越来越变得困难。有时大学甚至出现了“不求真、不创新、不自由”的异化性格。有时则是大学将“开放、服务、责任”的性格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变得不像大学了。
(二)内部因素
1.大学校长。“剑桥大学原副校长阿什比曾经说过,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它的校长”[9]。可见,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和人格魅力是大学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一,校长治校理念直接决定了大学性格形成的方向。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对大学的影响也随之日益增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一流大学的不断创建,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在办学质量与管理模式上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高度同一性,各大学都在努力创办自己的特色,只有具有独特性格的大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傅斯年的“专求真理”、竺可桢的“求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梅贻琦的“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等直接决定了他们所领导的大学的性格。只有校长具有“求真与创新”“自由与包容”“服务与责任”的治校理念,大学才能具有应然意义上的大学性格。其二,校长的人格魅力则直接决定了大学教授、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特质。要形成应然意义上的大学性格,大学校长必须有容人之量,有爱才之心,有敬才之为。大凡形成应然意义上大学性格的大学,其校长都一定具有优秀的人格魅力。他们一定会视“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定会注重教授治校,一定会给教授一个自由展示其才能的空间。
2.大学教师。大学是教师从事创造活动的重要场所,大学因提供了创造平台而创新了知识,诞生了教授、大师而著名,教师与大学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是大学性格的体现之一,影响大学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代表人物或者说大学性格最主要的载体是教授。因为,公众看到的更多的是教授的行为表现,公众也往往以教授的行为表现考量大学性格。至于大学的教师和师生,则是随着教授而生的群体,有什么样的教授群体,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和学生生态。
3.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是大学行为持续稳定的保证,是大学性格养成的保证。没有稳定一致的大学制度,就不会养成特征明显的大学性格。在大学制度中,影响大学性格养成的最关键的是大学章程。“大学章程可以有效地确认大学与政府联系,通过确认政府权力的参与度,来保证大学自治权能有效实现”[10]。大学章程应该由社会权力机关制定,因为只有这样,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才能稳定,大学的性格形成才有了稳定的外部环境。而没有明确的由外部权力机关制定的章程,就不会有稳定的大学与外部组织、政府稳定的关系,大学性格的养成就没有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大学性格就会因大学与外部组织、政府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大学就不会形成稳定的大学性格。另一个影响大学性格养成的大学制度是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大学内部治理制度直接决定着哪些人参与大学的管理,哪些人处理大学事务,决定着大学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制度应该彰显学术权力,明确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服务和辅助功能。因为只有彰显了学术权力,大学才会有学术自由、学术求真,也才会有开放和包容。
总之,实然意义上大学性格的养成是由大学生成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是外因,是必要条件,没有稳定的、适宜的外部因素,就不会有应然意义上的大学性格。内部因素是内因,是充分条件。内部因素决定着大学性格的方向和特质,在外部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大学校长的治学理念、人格魅力、大学制度直接决定着每所大学性格的实然特质。
[1]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科林·卢卡斯.21世纪大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5).
[3]唐亚阳.试论大学的精神与性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 .
[4]Alan B. Cobban.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M].Methuen&Co Ltd,1975:235.
[5]潘晴雯.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J].理论导刊, 2007(11).
[6]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吕博,张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9.
[8]罗泽意.大学治理的逻辑与性格[J].高教探索,2010(3).
[9]许国动.我国现代大学校长遴选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6).
[10]陆俊杰.大学章程的实质合法性[J].中国高教研究, 2010(6).
[责任编辑孙景峰]
TheTo-beandOught-To-BeoftheCharacterofaUniversity
LIU Guang-ming,et 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1,China)
A university should have its character as an academic organism from the view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The ought-to-be of a university’s character represents at its value-orientation of truth-seeking and innovation;at its thinking model of freedom and openness;and at its behavior style of services and responsibilities.However,the formation of a university’s character always gets influences from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The To-be of the character of a university is the result of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tial factors.With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the Ought-to-be of a university’s character turns to be illegible and its characters of truth-seeking,innovation,and freedom are gradually alienated. When the external factors are stable,the internal factors determine the formation of a university’s character directly.The external factors which show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a university’s character are governments,markets and stakeholder organizations;and the in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president,faculties and institutions of a university.
university character;influential factors;to-be;ought-to-be
G640
A
1000-2359(2011)01-0244-04
刘广明(1965-),男,山东济南人,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校德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