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新论
2011-04-13李世安吴岳霞
李世安,吴岳霞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2)
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新论
李世安,吴岳霞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2)
在列宁统战思想的指导和当时局势的影响下,共产国际二大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斗争的策略,这是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首次正式提出。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策略在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指导下,共产国际各支部纷纷将统一战线策略运用到本国革命的实践中,有力地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共产国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终胜利;在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实际,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使统一战线策略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革命的胜利,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度。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共产国际在实施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在对待联合对象的态度上,出现过左倾或右倾的偏差,左倾的问题更严重一些;二是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考虑各国具体国情不同,一些支部迫于压力贯彻了共产国际某些教条化的指示后,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历史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国际成立后制定和实施了统一战线策略。在共产国际存在的24年中,统一战线策略作为共产国际整体战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列宁与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列宁是共产国际建立和早期活动中最重要的领导人,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结合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为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05年,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中创造性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策略,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独立性和领导权,群众武装起义、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是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根本途径,必须不停顿地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这代表了十月革命前列宁的统战观点。
1920年,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战略和策略,其中列宁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共产党人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善于说服落后分子,善于在他们中间进行工作;要依据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制定革命策略,不能把共产党人的认识水平当作全阶级和群众的认识水平,对敌斗争的形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不能一律照搬;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利用各国资产阶级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资产阶级各集团、各派别之间的一切利益对立,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这样,列宁把马克思提出的统一战线的联合对象由次要敌人——资产阶级民主派,扩大到主要敌人集团中的一部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共产国际二大前,列宁起草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会上,列宁作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这两个文件提出了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战略策略原理,包括:(一)支持殖民地农民反对封建地主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特别是宗主国的工人有义务帮助附属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解放运动;(二)要将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与东方的民族民主运动结合起来,结成联盟;(三)共产国际可以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不要与他们融合,要保持共产主义运动的独立性;(四)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苏维埃制度。同时,这两个文件还提出在西方建立工人统一战线,在东方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的口号。
列宁的统战思想对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提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当时的世界形势也加速了统一战线策略的提出。首先,十月革命后,西方许多国家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为建立统一战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次,从1920年起,世界革命走上了缓慢、曲折发展的道路,建立统一战线以团结更多的力量是十分必要的。最后,无产阶级政党迅速成长,有能力在统一战线中担任领导,保证统一战线领导的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
在列宁统战思想的指导和当时局势的影响下,共产国际二大通过了《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及《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斗争的策略,即反帝统一战线策略。这是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首次正式提出。一般认为,共产国际三大或是1921年共产国际的《十二月提纲》提出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口号,其实,反帝统一战线策略作为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重要内容,早在共产国际二大就确立了。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是在共产国际二大上形成的。
二、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实施
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是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基础,也是马列主义统战理论的核心内容。早在1921年6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时,共产国际就提出了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策略。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已走入低潮,为适应形势变化,把无产阶级的大多数争取到自己方面来,共产国际向各国共产党提出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共产国际三大通过的《论策略》提纲指出,共产国际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争取使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完全处于共产国际的影响之下。提纲把克服工人阶级力量的分散状况,建立工人统一战线视为共产党人实行革命进攻的主要条件之一[1]274-276。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口号。
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充满了复杂的斗争。共产国际三大召开之前,围绕德国的统一战线问题,就有过激烈的争论。1920年12月,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左派合并,德国率先建立了统一战线。1921年1月,德国统一共产党发表了列维起草的致德国所有工人政党及工会组织的《公开信》,呼吁结束工人队伍中的分裂,实现工人阶级的统一行动,以反击国内外反动势力对劳动人民生活权利的进攻[2]344-355。《公开信》阐明了德国各工人阶级政党和工会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反抗资本主义进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个能够团结全体工人的具体行动纲领,表示德国统一共产党准备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同其他支持无产阶级的政党和组织为实现这一纲领而共同行动[2]344-355。
但是,《公开信》遭到德共党内“左派”公开反对,他们主张采取坚决的革命行动,认为德国统一共产党拥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单独采取行动。列宁批评了“左派”的观点,肯定了《公开信》的正确性,指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必须采取《公开信》的策略[3]13。但是,“左派”的观点得到了贝拉·库恩等部分共产国际领导人的支持。德共“左派”掌握德国统一共产党中央的领导权之后,于1921年3月发动了起义,但很快遭到镇压,德共的力量被大大削弱。然而德共未能吸取三月行动的教训,反而把“进攻政策”上升为理论并作为党的政治路线。
匈牙利、意大利、法国、奥地利和捷克等国共产党的“左派”也支持进攻理论。这样,在共产国际三大上,各派继续围绕德国问题进行争论。争论表面上是围绕德国问题展开,但实质上则是针对共产国际下一步实行何种策略进行斗争。会上,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代表对“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的提法表示反对,坚持鼓吹“进攻理论”。
列宁针对上述观点作了《捍卫共产国际策略的讲话》:革命进攻绝不是错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实行进攻。真正的革命进攻必须是有准备的,而争取“大多数”群众是准备革命的重要内容[3]32,我们不仅应当把工人阶级的大多数争取到我们这边来,而且应当把农村居民中被剥削劳动群众的大多数争取到我们这边来[3]35-36。经过激烈争论,大会最后通过了共产国际《论策略》提纲。鉴于当时“左派”势力很大,《论策略》提纲具有一定的妥协性,但是它在共产国际的基本策略上达成了一致,确立了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策略,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产国际三大后,部分“左派”仍对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策略持有异议。其中,德共“左派”的反对呼声最为强烈。以路特·费舍为代表的德共“左派”,明确反对建立统一战线。他们认为不通过武装斗争就能够争取工会和社会党共同革命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4]202,并指责统一战线策略有使共产主义堕落到改良主义的危险[4]252。
此外,意大利、法国等国的“左派”也对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表示反对,抵制共产国际三大策略路线的贯彻执行。面对“左派”的公开反对,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作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1921年8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写信给德国党,重申了共产国际三大的基本路线,阐述了统一战线策略,批评了“左派”的错误并提醒德国党对“左派”保持警惕。列宁也写信给德国党,对以路特·费舍为首的“左派”提出批评。为保证共产国际的政策方针在德国能够贯彻执行,共产国际执委会还专门派瓦·科拉罗夫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德共代表大会,要求代表们接受共产国际三大的决议。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制定了《共产国际关于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提纲》,即“十二月提纲”。提纲明确提出了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指出:所谓工人统一战线,应该理解为一切愿意同资本主义作斗争的工人的统一,其中当然也包括还跟无政府主义者、工团主义者这类人走的工人[1]432。
虽然贯彻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充满斗争,但是共产国际三大后的一段时期里,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践取得了不小的进展。1922年4月,三个国际召开柏林联席会议。这是三个国际组织战后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的接触,是国际工人运动由分裂走向联合的初步尝试。另外,这一时期德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基层组织进行了联合行动以及建立“工人政府”的尝试,中国开始了国共合作的尝试等。
1922年11月,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德国共产党“左派”企图利用这次大会达到否定共产国际三大的目的。列宁做了针锋相对的回击。列宁的观点得到了与会大多数代表的支持。大会最后通过了《共产国际的策略》,肯定了共产国际三大策略的正确性,要求一切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都要“严格遵循统一战线的策略,因为现时只有这个策略才能够向共产主义者指出争取劳动人民大多数的正确途径[1]418。《共产国际的策略》还提出了建立“工人政府”的口号,即在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统一战线政府,并且把它作为向无产阶级专政过渡的方式确定下来。
共产国际四大的决议,得到了各国共产党人的衷心拥护,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当时,保加利亚、奥地利、波兰、匈牙利、意大利以及德国,都多次出现过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工人阶级的共同行动,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团结斗争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左倾思想又占据了上风。1924年6月,共产国际五大指出:“在执行统一战线策略时所表现出的右倾思想的危险性,大大超过所想象的程度。”[5]并且共产国际开始把社会民主党“上层”和法西斯主义等同起来。此后斯大林又进一步把社会民主党组织等同于法西斯组织,并在《论国际形势》中指出:“社会民主党客观上是法西斯主义温和派。”[6]
1928年7月,共产国际六大提出了“第三时期”理论,要求各国共产党实行“阶级反对阶级”的政策。大会对社会民主党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他们是“帝国主义的急先锋”,而社会民主党的左翼更是工人中“最危险的敌人”。虽然共产国际此时也提出过建立反帝统一战线,但是这时的统一战线是不包括中间阶级在内的“下层统一战线”。在上述方针策略的指导下,各国共产党被迫实行了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策略。
1932年9月,共产国际第十二次执委会会议甚至主张“把主要打击集中在资产阶级的主要社会支柱——社会民主党身上”[7]。
共产国际四大后的左倾错误指导,给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造成了不应有的困难,也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使反法西斯力量遭到普遍削弱,法西斯势力得以迅速膨胀。严酷的现实使共产党人迫切要求共产国际改变左倾关门主义的指导思想,回到列宁时期所确立的统一战线政策上来,同社会民主党和改良主义工会建立包括其“上层”领导在内的全面的统一战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广泛的、符合各国具体国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在许多国家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共产国际于1933年底召开了第十三次执委会会议,深入讨论了法西斯主义、战争危险、共产党的任务,特别是统一战线问题。会议决定在1934年下半年召开多年没有举行的代表大会,对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形势和共产国际的任务问题做出新的回答,制定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
在共产国际改变策略之前,各国共产党和各国人民就已开始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实践。1934年2月的巴黎事件,是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和所有反法西斯工人的首次统一行动,他们抛开党派之间的分歧,共同抗击法西斯暴行。此后,法共实行了支持统一斗争的新政策,反法西斯斗争出现高涨的局面。1934年7月27日,法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签署了为反对法西斯主义和战争威胁而共同斗争的公约。同年10月中旬,法共宣布不仅要同社会民主党结成联盟,而且还准备同小资产阶级的激进社会党结成联盟,建立反法西斯的“自由与和平总阵线”。
在其他一些欧美国家里,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工作也相继展开,在抵制法西斯疯狂进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和力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935年7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季米特洛夫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会作了《法西斯的进攻与共产国际的任务》的报告,指出各国共产党人为应对法西斯的进攻和新的世界大战的威胁必须采取新的策略方针,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实现工人阶级的团结,在一个国家和国际范围内采取统一行动。最后大会通过决议,号召各国共产党人在工人阶级内部实现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可以建立人民阵线政府[8]。
在共产国际七大制定的策略方针指导下,各国共产党积极采取行动,结合本国具体实际,开展了反法西斯人民阵线运动。美国、菲律宾、印度等许多国家相继建立起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共产国际随之改变了反对法西斯的策略,这是共产国际以苏俄利益为核心的集中体现。共产国际策略上的改变,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许多欧洲国家的共产党,在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行径日渐嚣张、人民最需要反法西斯斗争的时候,却被迫放下反法西斯的旗帜,丧失了在人民中的威信和声誉,给反法西斯斗争造成重大危害。
直到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共产国际的策略才又转回到反法西斯斗争上来。于是,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运动又恢复并迅速发展起来。此时,统一战线的对象更加广泛了,由过去同社会民主党和左翼进步人士结成的“人民阵线”,发展为不分阶级成分和政治信仰、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都可以参加的“民族阵线”。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还结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基础上有了重要发展,内涵更加丰富,联合对象更加广泛,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以工人阶级统一战线为基础;第二,以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建立反帝统一战线为特点;第三,法西斯势力日渐猖獗后,以建立国际国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重点。
三、共产国际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历史贡献
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策略在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首次广泛应用,在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指导下,共产国际各支部纷纷将统一战线策略运用到本国革命的实践中,有力地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
无论是当时一些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还是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中国、印度、朝鲜等,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都执行了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策略。虽然各国的情况不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甚至犯过不同程度的错误,但总体看来,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策略加强了各国的革命力量,孤立了敌人,有力地推动了各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共产国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终胜利。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顺应历史潮流,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扩大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提高了各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在反法西斯阵营中的号召力,对最终战胜法西斯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在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实际,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使统一战线策略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革命的胜利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度。
1943年6月,共产国际宣告解散,但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策略被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人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仍然在这些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作用。中共对统一战线策略的运用和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对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在肯定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历史功绩的同时,也应该指出它存在的问题。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共产国际在实施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在对待联合对象的态度上,出现过左倾或右倾的偏差,左倾的问题更严重一些。二是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考虑各国具体国情不同,一些支部迫于压力贯彻了共产国际某些教条化的指示后,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在实施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问题甚至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与共产国际这个组织本身存在的问题紧密相关。共产国际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和以苏联国家利益为中心的特点,是共产国际自始至终都存在的问题,它几乎影响到了共产国际所有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将联共(布)一党的意志变为各国共产党的意志,把苏联一国的利益作为世界各国利益的指导思想成为共产国际犯各种错误的根源。共产国际对待联合对象态度的改变往往听命于苏俄指示,紧跟苏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左倾或右倾的危险。
此外,共产国际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难以顾及各国特殊的具体国情,使共产国际的策略教条化,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事实证明,由一个统一的国际中心来集中领导处于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各国革命运动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出现的失误也有客观因素的存在,例如交通不畅、信息错误等。但是,总体看来,客观因素是次要的。综上所述,在评价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时,应将共产国际存在的问题与该策略本身存在的问题区别开来,以总结经验教训。
[1]贝拉·库恩.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
[2]国际共运史文献史料选编:第4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Angress,Werner T. Stillborn Revolution:the Communist Bid for Power in Germany,1921-1923[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5]贝拉·库恩.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2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4-5.
[6]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48.
[7]贝拉·库恩.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3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282.
[8]珍妮·德格拉斯.共产国际文件(1929-1943)[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455-456.
[责任编辑孙景峰]
D16
A
1000-2359(2011)01-0063-05
李世安(1948-),男,贵州贵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1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