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浅析 《圣女贞德》两个中译本
2011-04-13全哲君
□汪 莉,全哲君
(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关联理论视角下浅析 《圣女贞德》两个中译本
□汪 莉,全哲君
(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戏剧通常具有二元性即“可读性”和“可表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戏剧翻译的难度。根据关联理论,分析萧伯纳戏剧《圣女贞德》两个中译本,试图说明关联理论对戏剧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使译文读者获得最佳关联效果。
关联理论;戏剧翻译;《圣女贞德》
《圣女贞德》是一部历史剧,也是一部带泪的悲剧。关于《圣女贞德》的中译本,比较出名的当属刘炳善先生翻译的。而关于此作品的研究,国内外大都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还没有从翻译的角度来探讨此剧本。所以本文选取了文学大师兼翻译家刘炳善和著名文学研究员孙慧辉的两个中译本,从关联理论的视角下浅议《圣女贞德》的两个中译本。
一、关联理论阐释
关联理论,基于人类认知的心理,最早由Sperber和Wilson(1986)在他们所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所提出用来探究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新的方法,分为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他不仅试图用来解释交际本质的哲学问题,还用来解释听者人脑中的对话语理解的心理问题。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中不仅包括编码,转换和解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推理。关联的第一原则是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关联的第二原则是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因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其中“最大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的另一个基本论点是,“最佳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即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则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
二、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戏剧通常具有二元性,即“可读性”和“可表演性”,既可供作阅读的文学文本形式也可供上演的表演形式,这是戏剧这种体裁的特殊形式决定的。所以译者在翻译戏剧的时候不仅要读懂原文作者的意图,深刻理解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确切的语言在译语中表达出来。但是译者不是万人能通,不可能对所有文化语境中的全部符号一一解读,所以在翻译时,译本要取一个折中:译者在翻译的前后,要尽可能了解可能会影响目标语受众理解的因素,积极拓展知识宽度和深度,尽可能使译作更具“可接受度”,即便尚不能实现理想的可表演性。从而使目标读者或是听众实现最佳的语境效果,获得最佳关联。
Gutt曾指出,“关联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类在交际过程中重点在于创造一种对于最佳关联性的期望。”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任务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一致。”为了做到这一点,译者负有双重推理的责任。所以,他必从译文中体会原作者的交际意图或假设,这些假设需要译者进行一番推理,单靠解码是不够的。同时,译者还必须明了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和期待视野。
三、《圣女贞德》两个中译本
《圣女贞德》的中译本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多。作者尝试利用关联理论来浅析著名文学大师兼翻译家刘炳善翻译的译本《圣女贞德》(简称刘译)和著名学者申慧辉的译本《圣女贞德》(简称申译)两位译者对某些典故,语言,历史文化现象的不同处理,探索关联理论对戏剧翻译的指导作用。
例1Robert- No eggs!No eggs!Thousand thunders,man,what do you mean by no eggs(Scene1)
没鸡蛋!没鸡蛋!一千个炸雷劈你,你这家伙,怎么叫个没鸡蛋?(刘译)
没有蛋!没有蛋!简直是岂有此理!你这小子,你说没有蛋,这是什么意思?(申译)
此例子中,城堡主人罗伯特因为家里母鸡不生蛋了,于是一如往常,正向管家大发雷霆。Thousand thunders中,“雷”这个词的文化意蕴在中西方都差不多。雷在西方一般被认为是上帝的声音,来惩罚那些该受到责罚的人。在东方,也有用雷来惩罚恶人的意思。译者在推断原文作者意图之后,还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视野,推断出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语境,做出相应的明示和推理过程,判断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能够使译文读者获得最佳的关联效果。所以刘译文中采取了直译的翻译策略,如将 thousand thunders翻译成一千个炸雷劈你,译者也进行了增译,用了动词“劈”,体现了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而且还保留原语的文化特征,所以刘译文很好地处理了这一个文化特征,以最小的努力,获得了最佳语境,实现了最佳关联。申译翻译出了原文的意思,但是“雷”这一文化现象却缺省了。
例2Robert-[driving him to the wall,adjective by adjective]You have not only the honor of being my steward,but the privilege of being the worst,most incompetent,drivelling sniveling jibbering jabbering idiot of a steward in France.(Scene1)
你还有幸当上了全法国最混账、最没用、胡说八道、哼哼唧唧、打一鞭子退三步、唧唧喳喳乱叫唤的大傻蛋!(刘译)
你不光有幸当上了我的管事,还有权当整个儿法国里最下贱、最无能、最爱胡说八道、最能说假话、哭鼻子、最会唧唧喳喳不肯干活的头号笨蛋管事。(申译)
此例文中,仍然是城堡主人罗伯特依旧为母鸡不下蛋的事情在嘲讽责骂他的管家。原文作者为突出罗伯特大发雷霆凸显主人威力,而采用了一连串形容管家无能的形容词,如:the worst,most incompetent,drivelling sniveling jibbering jabbering,其中以ing押尾韵的方式来强化这种效果。因为中英文的差异,中文中没有这种相应的押尾韵的形容词对照方式。译者通过推理,在正确理解译文的基础上,考虑到译文中没有这种表达方式,会采取相应的修辞方式让译文读者在欣赏译文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同原文读者同样的效果。所以刘的译文灵活地采取了汉语中三字格,四字格,七字格,“最混账、最没用、胡说八道、哼哼唧唧、打一鞭子退三步、吱吱喳喳乱叫唤”,实现了语用对等和最近关联效果。而申译就翻译了原文的字面的意思,没有考虑到原作者所采用的修辞效果,没有传递原作者的语用效果和真实意图。
例3THE ARCHBISHOP -[Silencing her by a gesture]I prophesy now that you will be hanged in yours if you do not learn when to laugh and when to pray.
BLUEBEARD -My lord:I stand rebuked.I am sorry:I can say no more.But if you prophesy that I shall be hanged,I shall never be able to resist temptation,because I shall always be telling myself that I may as well be hanged for a sheep as a lamb.
不过,你既然预言了我要被绞死,恐怕我以后很难抗拒罪恶的诱惑了,因为我心里总会嘀咕着:反正是要被绞死,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遗臭万年。(刘译)
但是,如果你预言我将被处以绞刑。我将会抵抗不住诱惑,因为我会一直对自己说:”即便为了一只羊,我也会像羊羔一样被绞死。(申译)
在此例中,法国的大主教因为他手下蓝胡子嘲笑他以及圣女贞德,于是感到十分气愤,就诅咒要绞死蓝胡子,蓝胡子感到特别委屈,主教竟然为了一个来自乡下的野丫头这样咒他,于是感慨道,反正要被绞死,还不如犯更大的错误。One might as well be hanged for a sheep as for a lamb是西方的一个谚语,它的解释:英国在1820年出台的法律中有一条:凡是所偷东西的价值超过一先令(英国1971年以前的货币单位,为依傍的二十分之一),都会被判死刑。字面意思是,因此你偷一只小羔羊而被判绞刑,那为什么不偷一只等大更值钱的绵羊呢?(偷大羊或偷小羊反正都得挨绞刑)因此根据上下文的信息以及对此谚语的百科知识,译者应该了解蓝胡子说这句话的真实意图,认识到此句并非其字面意思,即“像羊羔一样被绞死”,而是表示暗含意义,即反正都要死,还不如犯更大的错误。申译仅仅考虑了词汇和句法的含义,没有联系上下文和百科知识,于是仅仅翻译了字面的意思,未能传达原作者的真实意图。刘的译文中很准确地推理出说话者的意图,考虑到译文读者在其语境中没有此文化的语境,于是采用意译的策略,“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遗臭万年”来表现出蓝胡子满肚子的委屈,实现了最佳的关联,实现了语用的等效,让译文读者实现了和原文读者同样的理解效果。
四、结语
关联理论给翻译理论和实践带来全新的视角,也给戏剧翻译的理论带来新的启示。传统的戏剧翻译理论通常都围绕着戏剧的二元性,即可读性和表演这二元性特点。而关联理论将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这三元主体结合起来,在戏剧翻译的时候,译者除了要准确推断和理解原文本和原作者的意图,还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和听众的认知语境和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灵活的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和听众找到与原文和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圣女贞德》的译文中,可以看到译者在具体的语境中采用了灵活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获得最佳关联,减少不必要的分析努力。
[1]Gutt E 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陈连贵.戏剧翻译的原则的理论研究[J].文化与教育技术,2009,(5).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Saint Joa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Wang Li,Quan Zhejun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Gannan Normal College,Gannan,Jiangxi,341000)
Drama usually has duality,"readability"and"per formability"which cause some difficulty in drama translation.Through the tentative analyse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Saint Joan"written by Bernard Sh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this paper tries to illustrate that relevance theory can provide an essential guidance on drama translation.Therefore,the target reader can reach the optimal relevance effect.
relevance theory;drama translation;"Saint Joan"
G640
A
1008—8350(2011)02—0073—02
本文责编 安春娥
2010—10—29
汪 莉(1987—),女,江西婺源人,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在读硕士;全哲君(1987—),女,江西抚州人,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