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隐形乳腺炎的研究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1-04-13王从童山东省高密市畜牧局生猪改良站2615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药浴乳腺炎链球菌

王从童 (山东省高密市畜牧局生猪改良站 261500)



奶牛隐形乳腺炎的研究及综合防治措施

王从童 (山东省高密市畜牧局生猪改良站 261500)

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乳腺炎分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其中隐性乳腺炎发生率更高,不仅影响患病牛的产乳量、乳的品质、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的时间,严重时泌乳机能丧失,还要花不少药费,同时引起乳腺炎的病原还可传染给人。再者,用抗生素治疗会造成药物在乳汁中的残留,引起食用者过敏反应等,危害人体健康。尽管有多年的研究,但仍是奶牛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1 隐性乳腺炎的发病情况

1.1 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

根据国际奶牛联合会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是2%,隐性乳腺炎患病率为50%。在我国,同期几个城市隐性乳腺炎的检出率为20%~70%。20世纪80年代,有60%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腺炎。我国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很高,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性更大。

1.2 隐性乳腺炎造成的损失

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生产性能的下降、替代品费用的增加、废弃的牛奶的损失、严重感染随后引起的产量下降、母牛的过早淘汰、较差的牛奶品质、兽医治疗药费的开支、兽医和劳动力的费用等,而生产性能的下降是引起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在一个牛群中,乳腺炎90%是隐性型,因此造成损失的主要是隐性乳腺炎,其损失占每头泌乳母牛每年总生产能力的10%~11%。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因乳腺炎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头牛约185美元。每年的损失还不包括因较差奶品质所引起的收入下降以及与污染的奶产品相关联的健康风险。如果进一步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这个问题可能变得更严重。可见,乳腺炎对乳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1.3 奶牛隐性乳腺炎的表现和病因

隐性乳腺炎在牛奶或乳房的外观上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但牛奶的产量下降,细菌出现在牛奶中,乳成分改变等。这种病在高产母牛中更为普遍。

1.3.1 生物性因素 乳腺炎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接触传染性病原微生物附着于乳腺,并通过挤奶工或挤奶机传播;另一种是环境性病原体,乳牛的乳头、乳房(或通过创口)或挤奶器被病原污染,使病原进入乳头引起乳腺感染。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原体。环境性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以及其它革兰氏阴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环境链球菌、酵母菌或者真菌、化脓性放线菌及牛棒状杆菌。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在挤奶过程中传播,污染挤奶机或挤奶工的手。无乳链球菌是这一类细菌的典型代表。挤奶前乳房的准备和挤奶过程中适当的卫生、挤奶后乳头药浴、隔离感染的乳牛以及干奶牛的治疗等是控制触染性病菌的关键。

环境性病原体最好的控制措施是清洁牛床、牛舍,避免污染环境,包括泥泞和粪便堆积,挤干乳房中的奶,蝇的控制,以及尽量减少乳头末端的损伤。乳头药浴及干奶牛治疗对此类病原体的效果不佳。侵袭乳腺的环境性病原体可导致最急性或急性临床型乳腺炎,其中一些病原体也可以造成乳腺的慢性感染。环境微生物首先必须存在于乳牛的生活环境中,并有机会侵袭乳房,而且还能战胜乳房及乳头的正常防御机制才能造成感染。

1.3.2 病原 (1)触染性病原:无乳链球菌作为专性乳腺寄生菌,无乳链球菌是牛群中乳腺炎的高度传染性病原菌。停乳链球菌传染性不及无乳链球菌强,但出再明显临床症状(如异常乳、乳区肿胀)的时间较早。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旦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畜群中定居下来就很难或不可能根除。引起慢性感染,对抗生素为生抗药性,并且难于诊断是该菌的典型特征。支原体性乳腺炎牛支原体是最常见的引起牛支原体性乳腺炎的病原,牛支原体几乎无处不在,可见于黏膜表面、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分泌物中。(2)环境性病原:乳房链球菌和其它链球菌(非无乳症型)存在于污染的垫草、污秽的环境、定植于乳头皮肤、皮肤伤口的乳房链球菌都是潜在的病原菌。发病乳区的急性乳腺炎伴有肿胀、水肿及坚实是乳房链球菌乳腺炎的非特异性症状。青霉素、邻氯青霉素、红霉素和头孢菌素是抗乳房链球菌的有效药物。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乳牛皮肤包括乳头及他头管外口部皮肤的常在菌。有报道乳头碘液药浴比其它化学药物更好。化脓性放线菌,化脓性放线菌会引起“干奶牛”或“夏季”乳腺炎。感染常引起乳腺严重的化脓或脓肿。肠杆菌乳腺炎,能发酵乳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埃希氏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肠杆菌都是肠杆菌乳腺炎的致病微生物。肠杆菌性乳腺炎是环境因素慎于的乳腺炎的典型例子。其它革兰氏阴性菌,假单胞菌属和沙雷氏菌属偶尔会导致奶牛的乳腺炎。酵母菌性乳腺炎,酵母菌性乳腺炎通常是由念株菌引起的,念株菌是通过污染的灌注导管、注射器或多次剂量的乳房灌注液源性地进入乳房的。酵母菌乳腺炎的典型症状是乳区弥散性肿胀。(3)其它因素:饲养管理水平较低也是引起乳腺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如运动场地凹凸不平,积水泥泞,长期不清理,牛舍地面和排尿沟内粪便及污物堆积,使牛乳房污染严重。挤奶员的素质不高,如手工挤奶方法不当,挤奶前不擦洗乳房或擦洗乳房的水中无任何消毒剂,每次挤奶时乳汁未挤净,挤奶后不用消毒液浸乳头,一块抹布擦洗很多牛,且用于擦洗手臂上的牛粪。

不能正确使用挤奶器或对奶系统没有进行很好的保养,牛棚真空泵调节器不清洁,挤奶器上的橡皮管未经常更换,使挤奶器不能正常工作。清洗挤奶器不加任何消毒剂。

1.4 隐性乳腺炎的监测诊断

由于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高,所以重在整体监测诊断。隐性乳腺炎的诊断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查、乳汁细胞学检查、乳汁PH值检查和乳汁导电性检查。另外,还有一些新研究或正在研究的生物学检查以及微量元素检查方法。

2 奶牛隐性乳腺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2.1 通过提高饲养管理措施预防

2.1.1 搞好环境卫生 许多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于牛舍、运动场的泥土和一切工具中,所以牛舍、运动场要及时清除粪便,尽量保持牛舍、运动场清洁、干燥,同时保持牛体干净卫生。对运动场定期修整,把旧泥土铲除,换上新泥土,尽量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同时要加强消毒。

2.1.2 保持合理的挤奶程序和方法 挤奶时乳管处于收缩与舒张的交替状态中,随着牛奶的排空,内压减少,如果乳房和奶杯消毒不严格,细菌会从乳管进入乳房内,生长、繁殖,引起乳房组织炎性变化,成为乳房炎。若严格消毒可杜绝细菌的传播,保证乳房的健康。因此挤奶前清洗乳房,用40~50℃温水、0.02%~0.03%氯盐溶液、0.0025%碘液等清洗,然后用单独的消毒毛巾或纸巾擦干。人工挤奶要做好挤奶工作手臂消毒,采取拳握式挤奶。机械挤奶,挤奶前要做好挤奶机的管道、乳杯及其内鞘的清洗消毒。此外机械的好坏直接影响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因此机械要专人管理,操作时要维持机器正常功能,勿使真空压力过高,抽奶频率不应过快,不要跑空机等。

2.1.3 乳头药浴 乳头皮肤无汗腺和皮脂腺,容易破裂,其外口常有微生物污染,挤奶后乳头管松弛,微生物容易侵入。所以,每次挤奶后应进行浴,药浴常用药物有4%次氯酸钠、0.5%~1%碘伏、0.3%~0.5%洗必泰。药浴时将乳头在药浴杯中浸泡0.5min,应长期坚持,不能时用时停,对防治隐性乳腺炎是行之有效的。此外,在环境条件较差或因环境问题引起乳房炎的牛场,在挤奶前清洗乳头后,废弃每一乳头的最初1~2把奶,再对每一乳头进行药浴,等待30s后擦干,对于预防乳腺炎是非常必要的。

3.1.4 加强对干乳期乳腺炎的防治 发生过乳腺炎的奶牛在下一个泌乳期更容易感染隐性乳腺炎,主要是因为干乳期治疗不彻底的原因,所以加强干乳期的治疗非常重要。干奶母牛治疗是目前乳腺炎控制中消除感染最有效方法。各奶牛场应特别重视对干奶期乳腺炎的预防,治疗方法是向乳房内注入长效抗菌药物,杀灭已侵入和以后侵入的病原菌。

3.1.5 提供合理的日粮 预防乳腺炎要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给予全价日粮,维持机体最佳生理功能,保持内环境稳定,提供合理的饲料配方,让牛根据需要采集卫生、优质的饲料,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1.6 选育抗乳腺炎的品种 不同品种的牛抗乳腺炎的感染力不一样,在乳牛的育种上要考虑培育出高产与抗病相结合的奶牛品种。

3.1.7 加强对乳腺炎的监控 牛场对乳腺炎的发生率应进行定期检测,一旦发生率增高,就应寻找发生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乳腺炎的监测,也是对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的监测。

3.2 药物预防

3.2.1 内服盐酸左旋味唑 在泌乳期7.5mg/kg体重内服1次,分娩前1个月内服,效果比较好,同时盐酸左旋咪唑为驱虫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帮助牛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防治效果明显。

3.2.2 补充亚硒酸钠或维生素E 每头奶牛每天补硒2mg,或每头奶牛日粮中添加0.74mg维生素E,都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微生物的能力降低乳腺炎的发病率。

3.2.3 用中草药对奶牛隐性乳腺炎进行防治 中草药对奶牛隐性乳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3.3 接种乳腺炎疫苗

乳腺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腺炎的特效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乳腺炎,特别是隐性乳腺炎的发生。

(2011–06–06)

S858.23

B

1007-1733(2011)09-0018-03

猜你喜欢

药浴乳腺炎链球菌
药浴益身心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苦夏药浴正当时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藏医药浴法治疗关节炎88例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