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夏季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2011-04-13耿国芹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兽医监测中心276000张可超山东省郯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刁有祥吴海洋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10期
关键词:禽舍仔鸡产蛋率

耿国芹 (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兽医监测中心 276000) 张可超 (山东省郯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刁有祥 吴海洋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家禽夏季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耿国芹 (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兽医监测中心 276000) 张可超 (山东省郯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刁有祥 吴海洋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热应激即通常所说的中暑,又称热衰竭,是日射病和热痉挛的总称。各种禽鸟均可发生,病情发展急剧,死亡迅速。是由于外界环境中光、热、湿度等物理因素对机体的侵害,导致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病理现象。

中暑是家禽炎热天气常易发生的疾病,特别是大规模密集型笼养鸡场,尤以雏禽为常见。因为家禽唯一散热途径是张口呼吸和伸展翅膀,所以在烈日下曝晒,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长时间闷热、密度大而拥挤,通风不良并得不到充足饮水;或在密闭、拥挤的长途运输的车船中时间较长,均可发病。特别是刚出壳几天的雏禽,对阳光直射非常敏感,于强日光直射下几分钟就可中暑而死。

炎热的高温季节,如果禽群饲养密度大,禽舍通风不良、潮湿、闷热又无降温防暑设施,家禽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容易发生热射病;鸭、鹅长时间放牧曝晒于烈日之下或灼热地上或浅水中,容易发生日射病;天气晴雨不定,鸭、鹅群在烈日下放牧时突然被雨淋湿后,又立即赶进禽舍,也会引起中暑。暑热天长途运输家禽,如装运不合理,饮水不足,可激发本病。维生素 C缺乏和饮水不足时,易促进本病发生。

1 热应激发生的原因

热应激是由于禽舍及周围环境温度的升高超过了机体的耐受能力而产生的,而引起禽舍及环境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1)夏季强烈的阳光照射,使屋顶及地面产生大量的辐射热,据测定中午时太阳水平辐射热达到190~215KJ/m2·h,大量的热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途径进入禽舍。(2)饲养密度大。由于密集饲养,每个个体所占的空间较小而不利于个体体热的散发,甚至可因拥挤造成高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小环境。(3)舍内的热量散发出现困难。如通风不良、停电、风扇损坏、空气湿度过高等。

2 发病机理

动物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产热和散热,体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至因积热太多或散热太多引起代谢障碍组织损伤,从而危及生命。动物体温的恒定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动物的被毛、脂肪、组织等对体温的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羽毛对温度有一定的隔绝能力。家禽的产热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不同的采食量、不同的羽毛覆盖、不同的活动量等;此外散热也会因体表面积、羽毛稀密、饮水多少、排泄频率以及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情况而有所不同。其中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情况是影响家禽散热的主要因素。

在适当的环境温度下,动物维持生理代谢的代谢水平最低,生产代谢最强,这个温度范围称为等热范围。等热范围的温度比体温低,动物主要通过物理调节维持正常的体温,如晾开羽毛。若环境温度超过等热范围的上限,动物代谢增强,动物主要通过化学调节维持正常的体温,当环境温度低于下限时,同时进行物理性和化学性调节,如冬天通过增加采食来增加体增热。研究表明,鸡的生存适宜温度范围为10~32℃;生产适宜环境温度范围为21~26℃;26~32℃尚能维持正常体温;高于32℃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出现热休克和死亡,即热应激。

家禽体热的散发主要采取如下方式进行:(1)传导散热。通过脚和身体的其他部位与温度低于体温的地面、栖架或其他物体的接触而将体热传递给相接触的物体。(2)对流散热。当环境温度低于机体体温时,机体周围的空气受禽体的影响而受热上升,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随之进行补充,如此循环往复而带走部分体热。(3)辐射散热。体热通过向外发射红外线的方式而散发。(4)蒸发散热。指通过水分的蒸发而带走部分体热。因为鸡的皮肤没有汗腺,因而不能像哺乳动物那样在高温环境下利用汗液蒸发散热,而主要依靠呼气从肺脏蒸发水分的作用来进行。

当外界环境潮湿闷热,气温升高,体内积热。由于热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快,促进热的散发。但因外界环境温度高,机体不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只能通过呼吸、排粪、排尿散热,产热多,散热少,产热与散热不能保持相对的统一和平衡,家禽可出现明显的热应激乃至中暑等不良反应,并引起如下生理变化:(1)呼吸加快,心率增加,体温升高;体内二氧化碳和水分大量排出,破坏酸碱平衡,血液中H+浓度下降,pH值升高,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此时血液循环发生适应性反应,使内脏器官供血量减少,而体表、呼吸道和腿肌的血流量增多,以致影响营养吸收。(2)热应激刺激了家禽的中枢神经,引起内分泌系统发生相应反应,产蛋鸡血液中孕酮含量不足,下丘脑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减少,使脑垂体、黄体分泌不足,致使生产性能受到影响。(3)过热导致家禽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先急性增加,而后降低;分泌醛固酮增加,使肾小球保钠排钾作用增强,破坏了无机盐离子的平衡,血液中钾、钙、磷均有所下降,甲状腺分泌减少;维生素合成能力降低。

3 症状

鸡中暑表现为呼吸急促,病禽表现为各种神经机能紊乱,呈现呼吸急迫,张口喘气两翅张开,体温升高至45~46℃,烦燥不安,然后精神迟钝,足趾麻痹,体躯和颈部肌肉痉挛,饮水量剧增采食量减少;重者脚软、不能站立、虚脱,惊厥死亡,且多为肥胖大鸡,嗦囊内有大量积液;病鸭(水禽)一般表现烦躁不安,颤慄两翅张开,走路摇摆,站立不稳呼吸急促,体温升高,跌倒在地上翻滚,两脚朝天,在水中时扑打翅膀,最后可出现昏迷、麻痹痉挛死亡。

4 剖检变化

中暑多无特征性病变,可见有共同特征包括:嗉囊内充满水样内容物;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粘液,大多数胸腔弥漫性出血,血凝不良;肺充血或瘀血,严重者呈紫黑色,有的坏死;心外膜充血,腹部脂肪、心冠脂肪出血;卵巢充血明显;肠壁变薄,大部分肠黏膜已脱落,在十二指肠及空肠段表现尤为明显,肠腔内有大量的水样稀薄内容物;腺胃黏膜脱落,腺胃壁变薄,变平且缺乏弹性;脑膜充血水肿;个别死鸡的泄殖腔外翻,子宫内有成形的鸡蛋。根据鸡群的环境状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诊断为鸡的热应激。

5 防制

5.1 防暑降温

(1)加强禽舍内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可安装排气扇、吊扇,增加空气流通速度,保证室内空气新鲜。(2)在禽舍周围栽阔叶树木遮阴或搭盖阴棚,窗户上也要安装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舍内。(3)向禽舍房顶直接喷水或向鸡体直接喷雾,每天1~2次(下午2:00左右,晚上7:00左右),有防暑降温之效。

5.2 降低禽群密度

一般鸡群平养由6~7只/m2减少为4~5只/m2,笼养减少20%,小鸡15~25只/m2,大鸭4~5只/m2,鸡群规模以150~200只为宜。

5.3 保证家禽的清水供应

高温季节家禽饮水量是平时7~8倍,要保证全天水的供应。为有效控制热应激发生,可在饮水中加入0.15%~0.30%氯化钾、0.5%小苏打(碳酸氢钠)和150~ 200mg/kg维生素C。通过补充电解质钠、钾、氯等,以利维持电解质平衡或增加碱贮,从而有效减轻热应激。小苏打对热应激的禽血液CO2和pH值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并能减少次品蛋1%~2%,提高产蛋率2%~3%,使蛋壳厚度增加提高日粮中蛋白质利用率。维生素C是热应激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维生素,可以抑制家禽体温上升,促进抗体的合成和T细胞增殖,又可提高蛋禽采食量和产蛋率等。

5.4 饲料中添加抗应激剂

5.4.1 维生素族 (1)维生素C(VC)。VC又称抗坏血酸,是国内外研究报道最多的抗热应激添加剂之一。鸡正常时能够合成VC供机体利用。热应激时,一方面皮质酮的分泌增加使其对VC的需要量增加,另一方面,鸡合成VC的能力下降,因此,添加VC对缓解热应激是有益的。VC减少肉用仔鸡热应激引起的甲状腺重量减轻、甲状腺素分泌减少的现象,能缓和高温对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良影响。有报道在日平均气温为28~34℃的高温环境中,每千克饲料中添加VC500mg试验鸡血清-球蛋白,碱贮和抗新城疫血细胞凝集抑制效价均显著增加,产蛋率由66%提高到75%,成活率为99.2%;不添加VC组的鸡产蛋率由67%下降到63%,成活率为98.1%。(2)维生素E(VE)。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它是一类具有活性的。化学结构相似的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已知的VE共有8种,其中尤以α-生育酚活性最高,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VE有保护细胞膜、抗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使更多的细胞在热应激时维持正常功能。急性热应激时,高水平的VE可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应激时肌细胞肌酸激酶的释放,防止过多的Ca2+内流而干扰细胞正常代谢。热应激影响肉鸡免疫机能,有可能增加肉鸡对VE的需求。VE可通过改变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及对机体内分泌进行调控而影响其免疫性能,高剂量VE可提高机体应激前后的免疫力、提高成活率。添加VE有助于肉鸡缓解因高温时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而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鸡的抗病力及糖代谢、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热应激肉仔鸡饲粮中添加高剂量VE(饲粮中添加量分别为100、500IU·kg-1,可以分别提高7周龄肉仔鸡体重20.24%、9.97%和后期体增重28.37%、14.20%,且饲粮中添加VE100IU·kg-1还可提高肉鸡增重/耗料21.56%,降低死亡率41.71%。

5.4.2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呈弱碱性的白色结晶粉末。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和北美就把碳酸氢钠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尤其是在热应激状态下。在日粮中添加NaHCO30.2%~0.4%,有助于降低热应激所造成的肉仔鸡和火鸡的死亡率。据报道,在29~35日龄试验鸡群配合饲粮中添加NaHCO30.1%~0.3%,其死亡率为13%~14%;饲粮中添加NaHCO30.4%~0.5%,死亡率降低为7.5%~7.9%。这说明,在饲料中添加大于0.4%的NaHCO3,可使热应激造成的肉仔鸡死亡损失降低一半,增重率提高9%。在高温季节蛋鸡饮水中添加NaHCO32g·L-1和NaCl22g·L-1,能极显著提高产蛋率、蛋壳品质和饲料转化率(P<0.01)。

家禽没有汗腺,高温时只有通过增加呼吸道的水分蒸发来散热。当环境湿度过高时,家禽呼吸率升高,肺通气量加大,以此来保持体温的恒定。但这样却排出了大量的CO2,使血中CO2结合量减少,pH升高,家禽产生呼吸性碱中毒,而加入NaHCO3能增加血液中H+浓度,减轻呼吸性碱中毒对家禽的危害。

5.4.3 氯化铵 氯化铵也能降低家禽热应激时血液中的pH减轻呼吸性碱中毒造成的危害。肉仔鸡饲粮中补充氯化铵0.3%或1.0%,血液pH下降到7.194,而日增重分别提高9.5%和25.0%。在饮水中加氯化铵也可显著提高肉鸡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研究发现氯化铵应用于急性热应激有很好效果,但在慢性热应激下却不适用。这是由于慢性热应激条件下,因热性喘息而造成血液pH的轻微波动,可以通过血液自身的缓冲体系使之重新达到平衡。

5.4.4 铬制剂 铬是人和多数单胃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热应激条件下,铬的丢失速度增加,从而影响到机体的生产性能。在养鸡业中,夏季往往通过添加铬制剂来缓解热应激,但无机铬很难吸收,而有机铬则较易被吸收。因此,生产中往往使用有机铬制剂来补充铬的浓度。詹凯等在鸡饲粮中添加酵母铬0.2、0.4、0.6、0.8mg·kg-1,热应激期间,随酵母铬浓度递增,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7.76、3.46、4.8及8.87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酵母铬还能不同程度提高热应激期间蛋鸡成活率,料蛋比比对照组降低4.6%~7.3%(P< 0.05)。李素芬等在热应激蛋鸡饲料中添加吡啶羧酸铬2.0、10.0mg·kg-1。结果显示能够显著提高热应激蛋鸡的蛋重(P<0.01),产蛋率(P<0.08),但对采食量、平均产蛋量及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影响(P>0.20)。

5.4.5 硒 硒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防止细胞膜的脂质结构遭到破坏。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与VE起补偿和协同作用,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其抗热应激作用的机理是:高温时,家禽在热应激原刺激下,产生自由基(包括大量的能损害细胞膜的氧自由基),而GSH-Px存在于细胞液中,能中和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液的自由基,防止有害自由基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细胞膜上的自由基则由位于膜上的VE来清除。饲粮中添加有机硒和VE可明显降低肝脏、肾脏及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提高GSH-Px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鸡抗热应激性能。

5.4.6 镇静剂 氯丙嗪作为中枢神经镇静剂,其抗热应激作用机理是降低高温对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的影响。在热应激中不但可降低鸡基础代谢率,减少活动量和产热量,维持热平衡,而且可以促进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夏东等的肉鸡饲养试验表明,在饲粮中添加氯丙嗪0.1%能缓和高温对肉用仔鸡的不良影响,能够缓解热应激对肉用仔鸡内分泌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5.4.7 有机酸类 柠檬酸是一种良好的饲料酸味剂和畜禽促生长剂,其用于抗家禽热应激有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柠檬酸在家禽体内被氧化成CO2和碳酸氢盐,可以作为血液中的缓冲剂,有助于维持血液中的pH稳定。高温时家禽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柠檬酸可以防止呼吸性碱中毒,减轻热应激对家禽的影响。据报道,高温情况下,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柠檬酸0.25%可使日增重提高8.42%。在高温应激蛋鸡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柠檬酸,发现0.1%~0.4%柠檬酸添加组可以减缓蛋鸡热应激,提高产蛋率和饲料报酬。

5.4.8 糖类 热应激会增加血液黏度,降低血液渗透压,使家禽体内热散发受到影响。而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则可缓解热应激对血液性状的影响,改善散热,并能减少血液中的有毒代谢产物。高温环境中饮用葡萄糖水的肉鸡肛温均低于自由饮水的肉鸡,并且死亡率显著降低,增重提高,目前应用一般以4%葡萄糖水为宜。

6 治疗

当鸡群发现有中暑症状时,必须立即急救。将病鸡移到阴凉的地方,并把鸡放到放到冷水中浸泡,以降低体温,促进病鸡的恢复。大群鸡可用冷水喷雾降温。

(2011–06–22)

S858.3

B

1007-1733(2011)10-0030-03

猜你喜欢

禽舍仔鸡产蛋率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肉仔鸡腹水的诱发因素与防治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兽用陈皮口服液对肉仔鸡生长抑制治疗效果分析
肉仔鸡皮下水肿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家禽养殖业:机器人来了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
高温高湿季节应对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