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建筑批评*
2011-04-13蔡仕谦
蔡仕谦
(惠州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广东 惠州 516007)
一、引言
建筑批评是不断变化的,它总是不断地通过语言的变化(新的语言模式的创造和旧的语言模式的变异),给人类提供或揭示新的感觉世界。公元前1世纪,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问世意味着建筑批评的开始,但一直到古典时期,他的影响并不突出,他所希望建立的建筑批评法则并没有实现,但建筑批评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从历史批评、建筑批评到智性批评,又到随后的哲学和文化批评,建筑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演变。[1]
20世纪,中国建筑经历了十分重大的转型。随着现代建筑理论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这个时期的建筑批评和建筑理论实践本身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探求现代性,引入符号学、结构主义、现象学哲学、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哲学。一方面,建筑的话语系统逐渐向哲学及文化理论等领域延伸;另一方面,哲学及文化理论也向建筑领域延伸。这也是后现代时期建筑理论和建筑批评的一个基本特征。纵观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国建筑理论和评论的观点、词语和范畴都得到了充分的拓展,是建筑批评心智走向开放的20年。[2]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和西方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在西方,后批评的实用主义正在超越批评主义传统,而在实用主义当道的当代中国,批评主义却开始兴起。[3]进入21 世纪后,中国建筑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苦涩的现实;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挑战,在争夺话语权屡屡失败的情况下,本土建筑师大多选择以沉默或者愤慨两种极端化的情绪来表达其批评的“正义性”。[4]
建筑批评是一种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不仅受到建筑学自身发展的影响,同时也明确地受当时当地社会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并因此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明显的地域特点。当代世界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多元文化现象。当代文化(包括建筑批评)中许多问题和矛盾都与之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对现代建筑思潮的反思中,以文丘里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派将“大众文化”引入建筑领域,对当代建筑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建筑批评的发展历来都是与海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活动息息相关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5]
二、多元文化对中国建筑批评的影响
(一)当代中国建筑批评的现状与局限
自古以来,中国的建筑一直是“匠人”的工作,建筑技术与艺术多以“口授身传”方式得以传承,故缺乏理论根基。到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的建筑思想开始传入中国,这极大的冲击了原本成熟而完备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使得中国传统建筑走向了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气氛浓厚,加上新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中国建筑走过了漫长曲折的道路,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筑活动和建筑思想空前活跃起来。建筑批评也随之在广泛的基础上开展起来,其表现有外国建筑理论的多渠道引进、中国建筑师及其它相关学者经验和著作的出版、各种学术期刊的创办、设计竞赛和评优活动的开展、相邻的学科向建筑理论渗透和发展等等。中国建筑批评一方面从西方建筑批评理论里吸取经验,一方面扎根于中国迅猛建设中,开始艰难地探索。然而,这个时期建筑批评缺乏扎实的历史理论研究基础,建筑理论的研究仍然是蒙着意识形态语体的陈旧架构。历史性事件使中国的文化导向又一次发生了转折,此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从粗放转向集约,中国建筑批评家亦开始走向反思。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理想充满了热切期望以及对意识形态的激烈辩论,外国的各种各样的建筑理论传入中国,这给僵化的意识形态下的建筑界带来了一线曙光,大家各自选取自以为是最新理论工具的学说,参与各种建筑批评。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建筑理论热潮的冷却和媒体关注度的逐渐上升,90年代初的建筑批评家们却面临着某种找不到自我的困惑。
20世纪90年代后期,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批评方式(报纸、期刊、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等)搭建的批评平台,将各个时间各个地方的建筑事件、建筑现象、建筑批评平等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建筑批评从以往单一的滞后性文本解读逐步步入了与当下社会关注同步的在场讨论,评论主体开始跨越地域界限,成为各种建筑事件中的参与者。
跨入新世纪,中国建筑师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元化的涌入、地域性的回归、以人为本的要求…… 在建筑批评的话语权屡争屡败的情况下,许多建筑师以愤慨或者沉默来表达自己对建筑批评的“正义性”。审视当前建筑界的现状,两种主要的观点渐渐地弥漫在当前的建筑批评中,有些建筑批评家认为只有那些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理论教育背景下的新的理论范式的建筑批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批评”,除此之外,一切都缺乏应有的学术价值。这一观点的持有者对类似艾森曼、库哈斯等建筑师的小规则建筑理论的符号性描述特别热衷,将无序理论、群体理论等术语反复迭加使之成为一种时尚。尽管这种离建筑创作实践很远,但仍不乏犀利的观点、独特的视角,也有部分文章留下了一大堆令人费解的名词术语而百无一用。建筑批评理论自身发展的新旧代谢与优胜劣汰的确是引人关注的话题,当下的一些建筑理论家和建筑设计师的确有了深刻的探索,同时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他们绝不是分析多元文化对建筑批评过程(即批评内容)的影响。这些共同导致了我国当前多元文化下建筑批评的困境;在建筑批评的过程,各级政府领导官员成为法则的制定者和裁判员,建筑师与相关学者成为建筑批评的一种摆设,大众却成各级政府领导在建筑批评过程中的一个工具。
(二)基本概念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6]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社会的全面发展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的服务,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造就了当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建筑批评,指建筑批评家在建筑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建筑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建筑现象,诸如建筑作品、建筑运动、建筑思潮、建筑流派、建筑风格、建筑师的创作以及建筑批评本身等,其中心是建筑作品。建筑批评既可以指一种活动,也可以指这种活动的结果。
(三)多元文化对中国建筑批评的影响
批评并不一定非要借助专门的文体;这种态度也并不是无中生有,它来自于知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分析和判断,贯穿于知识生产的过程,从远期价值的角度贡献于人类社会。[7]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建筑批评家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就是乐于追求建筑现象上的历史呈现和流派界定的追踪,福柯、德里达等人的名字又重新回到了关于建筑理论研究的文章中。这种纯粹形而上的抽象推衍固然可以不招惹是非,但作为建筑批评家不应该忘了;批评除了具有理论试验与学术探索之外,还应当具有指导人们的审美鉴赏以及为创作实践乃至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参照的现实功能。
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而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行为准则。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表现“经济的世界中各种冲突和变化过程的许多手段”,是反映“阶级利益与阶级地位”的工具。[8]因此,建筑批评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本土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建筑批评虽然基本上摆脱了那种被简单化为政治意识形态工具的倾向,而转向建筑自身的审美性,但在大量引进西方理论、向西方建筑批评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批评对象,建筑批评沉溺于炫耀“新名词”、“新术语”等等,建筑批评缺乏真实感受;建筑批评被“艰涩的”西方建筑批评理论和传统中国建筑理论所支撑,建筑批评理论淹没建筑批评真实体会的现象成为一种潮流。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西方建筑批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其自身固有的逻辑。[9]照搬西方的批评理论,不与本土传统的批评实践相融合并加以消化吸收,文本中到处可见一些新术语、新名词的点缀,表面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却不知读了使人如坠烟雾,不知所云。比如从贝聿铭到中国的实验建筑师们所从事的中国式建筑构想,风格的好坏只是一个方面,而最根本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建筑来分析今天的意识形态及其全球化中的后殖民状况。[10]
在中国,建筑艺术只是一味为了满足个人的消费心理和权力审美,这导致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所蕴涵的精神与意义的销蚀。消费文化的扩张,也导致了建筑批评的趋同,许多地域性建筑批评会在强大的消费文化和权力批评中消失。同时,由于商业文化与大众文化广泛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以商业目的为目的”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越来越强大的公共话语,公众对这种批评现象和社会现实已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判断、批判的意识和能力。由此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建筑实践在日益偏离目标,导致了无意义的环境,而大众却一天天丧失对这种环境的敏感,丧失体验的自觉,两者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地发展起来。
三、评价与启示
在多元文化兼容并续背景下,尽管当代中国建筑批评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也有不少的挫折,然而其总的发展是不断向前的。此时,建筑批评所应承担的批判角色就显得格外重要。再者,中西建筑的融合不仅仅是在建筑媒介或语言形式层面的简单交流和结合,更重要的是深入到内在精神的文化层面,它有别于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国际接轨。从某种角度来看,建筑的融合比政治、经济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显得更为复杂而艰难。面临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建筑师或建筑理论家常常陷入文化碰撞和审美冲突的困境。[11]因此,我们需要对当代建筑现象不断做出理性的评析,改变建筑实践盲目跟风的状况,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校正方向,从而确立健康积极的当代建筑批评[12]。建筑批评应该反映文本中人与建筑批评之间的关系;应揭示出建筑批评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体现了建筑批评的变迁;还应体现出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变化,是如何影响了建筑批评诸要素——建筑批评的改变。因此,建筑批评应该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以人为本,以公众需求为准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实践的主体,所以,人就是建筑批评的首要的主体,建筑批评不能只关注建筑批评的客体与建筑批评的媒介,建筑批评应当回归到以人为本。建筑审美和创作观念的多元化转变,其核心是表达和关怀真实的人。[13]让人真正成为建筑批评的主体,这保证了多元化批评目标的一致性和操作中的可比性;之后,在这统一的基础上,建立多样化的批评体系,以专业批评、非专业批评媒体批评、网络自由批评协同发展,实现建筑批评内容、主体、媒介、受众的多元化原则。这也是建筑批评沟通专业与公众,实现其公众教化与专业监督的双重作用的体制保障。而且,也只有在更广泛的批评中,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士之间才能增进交流,迸发出促进建筑批评进步的火花。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建筑批评学科,增加建筑批评的社会认知与传播途径。有更多的人逐步培养起这一方面的鉴赏能力,为完善这一学科提供信息回馈和真知灼见。
(二)建立自由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建筑批评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中国的建筑并不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而是人为地推动起来的: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所谓政绩工程,某某市长、县长在位期间一定要建成几项大工程,作为政绩向上汇报,并“载入史册”。于是领导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象给设计者设定一个框框,同样也是具体到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它的建成是存在着很强的政治因素和外交背景,广州亚运会的一些场馆也是如此,这些建筑的出现都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批评环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建筑批评的过程中,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的限制中与自然共存,专家们认为,这个时代为建筑提供的限制也将可能成为这一时期建筑批评特定的内涵。
(三)以本土文化主,多元化为辅
多元的是不是一定等于美?本土的是不是一定等于丑?当代中国的建筑批评艰辛的30年,西方多元文化的传入与发展造成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削弱,人们更多地向往西方的的现代主义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建筑实践让中国成为现代建筑的实验场;库哈斯的CCTV大楼,保罗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鸟巢运动场,扎哈迪德的广州歌剧院……针对目前追求簇新、时尚的建筑风气,不少建筑师曾有过强烈的批评,然而都不得而终。建筑批评也成为一个笑柄。但我们也应认识到,重视本土文化并不是回归古典文化或乡土设计,也不是与全球化趋势对抗,或排斥外来文化的参与[13]。文化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建筑文化与建筑批评的多元化,这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的必然。但是,如果过分夸大多元文化的作用而对之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会使建筑批评失去根本,高高凌驾于本土文化之上,不仅“曲高和寡”,也背离了建筑批评服务于人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妥协于多元文化,那么对本土的批评文化是具有毁灭性的。建筑批评也会因此慢慢地失去社会责任感,失去对人类处境清醒的认识,更不要提在建筑批评中提出自己对所处社会现实的应对之策。
四、结语
在多元共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建筑批评正遇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双重的挑战,中国当代建筑批评要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必须在对自我的持续更新与消解中,不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郑时龄.当代建筑批评的转型——关于建筑批评的读书笔记[J].时代建筑,2006(05):68-70.
[2]金秋野.1989-2009:中国建筑批评心智变迁[C].长沙:全国第十一次建筑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9.
[3]朱剑飞,薛志毅.批评的演化:中国与西方的交流[J].时代建筑,2006(5):56-61.
[4]段晓丹,杨毅.批判的失落——90年后中国建筑批评泛社会化现象浅析[J].室内设计,2009(01):7-10.
[5]海佳.谈海外建筑师对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影响[J].南方建筑,2006(12):152-154.
[6]朱锋颖.后殖民理论与多元文化[J].北方论丛,2009(4):126-129.
[7]金秋野.建筑批评有什么用[J].建筑学报,2009(05):72-73.
[8]郦伟,何蔚荣.当代中国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在文化与形式之间[J].学术研究,2010(7):20-31.
[9]万书荣.自由主义文学批评对当前文学批评建设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9-82.
[10]王南溟.中式建筑的意识形态及其批评[J].美术观察,2007(8):22-24.
[11]蔡仕谦.中西文化视野下当代建筑批评的困境与反思[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94-97.
[12]程晓喜.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5.
[13]杨宁.宽容与矛盾——对多元文化下建筑的认识与思考[J]华中建筑,2005(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