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与弘扬传统
——评王文生最新力作《中国美学史》

2011-04-13

关键词:美学史情味中西

邓 心 强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文革后,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蒸蒸日上,得益于郭绍虞、王文生、张文勋、罗宗强、王运熙等老一辈学者的推动。其中,王文生先生不仅是影响极大的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之副主编,而且是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的主要创建者和核心成员,是《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一至八期的实际主编者,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然而,自1985年移居美国后其声名在国内悄然隐退。20余年来他老骥伏枥,在海外不断潜修中国美学与传统文化,笔耕不辍,先后推出《论情境》(2001年)、《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等力作,引发国人的广泛关注。古稀之年的先生心境平和,仍笔耕不辍,系列著作平地起惊雷,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详见2009年第4期《长江学术》围绕该著的最新笔谈系列)。这部《中国美学史》最突出的特色在于以“比较”视角来论情味论的发展,学术视野极为开阔,最感人之处在于它体现出先生作为海外学者竭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使命感与担当精神。

一、比较视野

著作通篇成功地采用比较的方法来梳理、总结情味论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发展与演进,在研究方法上颇富启迪意义。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不同事物通过各式比较,异同就会格外醒目,各自的特征也由此彰显,而无须再过多地从外界进行描摹。比较是抵达事物本质的重要途径,运用于学术研究上屡试不爽,尤其具有说服力与可信度。比较法种类繁多,人们在怎么比较、比较什么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起来异常灵活,诸如正比、反比、中西比较、人物比较等不一而足。有的著作在局部或偶尔使用比较,或只限于某一种,而这部《中国美学史》在学术史上可借鉴之处在于通篇贯穿全书的比较法,著者接二连三地使用灵活多样、不同种类的比较,从而为建构不拘一格的美学体系夯实了深厚的基础。

(一)中西比较

著者认为情味论是中国千年文艺创作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美学史发展的一条主线,区别于西方叙事文学的思辨特征。那么,它有怎样的特点,和西方美学又有何不同?著作广泛地通过中西比较来阐发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在前言中,他就中西方的哲学思维和世界观进行比较,来分析各自美学思想形成的基石之不同。把中国抒情文学和西方叙事文学的溯源及特征阐发得极为晓畅清晰、明白易懂。

著者在行文中每论及到中国美学家的某种思想观点时,都会自觉地与西方对话,主动地以“他者”为参照视角,从比较中进行鉴别,这在全书中比比皆是。比如论黄庭坚的“句眼”时与西方阜贾生“真诗必有目的”观及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观作比较(《中国美术史》第97-98页,凡未单独标明处,均见该版该书,下同):中国早西方一千多年前就把抒情文学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明代谢臻认为诗歌的情味“妙在含糊”,与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的“感性观念”相比,有相通之处(第349-350页);在品读了《春江花月夜》因离愁生发的情味后,与爱尔兰诗人叶芝论及抒情诗的特点为“一种不可解说而又精确的感情”相比(第359页)。类似比较,不胜枚举,著者无不妙笔生花,贴切而自然。此前很多学人论及中国美学与传统文艺时,过多地套用西方观念和术语来分析中国文艺创作,使后者成为前者的注脚或陪衬,这种颠倒很不得体,也曾引发学界诟病和反思。而在先生笔下,由于他吃透了传统文化资源,烂熟于胸,在行文中信手拈来西方类似观点,以补充、旁证中国自身观点,显示出民族文化的自尊和信心。而做到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此外,他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与西方王尔德“为文艺而文艺”观及圣佩韦的观点作比较(第41-42页),正是通过比较看出中西方对“情”、“理”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形成的艺术风貌之不同。司空图的“味外之旨”说是以“全美为工”的,与德国哲学家尼布莱兹“通过心灵而不是通过理解力去感觉的”趣味相似,但差异也很分明,也由此引发了中西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表现、美的价值及美的效应诸方面的对话和沟通(第364-365页);在将以情感为结构核心的中国抒情文学和以理性为结构核心的西方叙事文学进行全方位对比前,先生首先以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为例进行分析,然后从中提炼出理论的异同来,使这种美学比较不至于架空(第450-452页)。此外,将袁枚的“性灵论”和华兹华斯的“好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进行比较(第472-474页);将周济的“寄托说”与西方“移情说”进行比较(第501-502页),更可见出西方理论是从心理学或哲学层面出发来推演,而中国美学思想则源自深厚的创作实践。先生有力地批驳了常人惯于以“移情”说——而非中国自身的“寄托”说来阐发文艺现象的荒谬。情感只可“寄托”而无法“移入”或“外射”;在批驳钱钟书时将“寄托”说与西方“接受美学”进行比较(第511-512页),等等,都充分地论证出中国美学理应有自己的底气和民族特点,而其被冷落被误解恰恰是忽略传统、盲目崇外、未经消化就移花接木的后果。

(二)作品比较

这部美学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充分挖掘中国文艺创造情味的经验。即对情味论的总结和梳理不单是来自历朝各代美学家的观点,更是从无数诗人、作家的各类创作实践中得来。丰富的创作活动恰似肥沃的土壤,为“情味”之花的盛开供给充足的水分与养料;而美学家对情味论的总结与认识又指导并推动了抒情文学创作的繁荣,二者表里如一,相得益彰。

作品比较在全书中也格外醒目。而古今中外作品繁多,浩如烟海,怎么比较?归类起来,著作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中西作品比较(以上所论偏重于中西美学理论层面的比较),如论及明代《牡丹亭》的情味时,将之与西方经典戏《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比,来看中西戏剧对抒情和叙事的不同处理,对情节和结构的不同安排及带来的美感效应(第407-412页);如单论《牡丹亭》,则无论怎样不惜笔墨也只是一种单向度叙述,远不及有了参照物后的论述效果,正是比较法使中西同体、类似作品的差异及各自体现出的美学思想一目了然。二是中国古代作品比较。在分析不同文本的情味体现时,著作跨越时空,对作品的选取和调度极其灵活,手法多样,或者A与B正向对比,从B的情味来看它与A的不同;或者将A做铺垫和陪衬,来看B对A的超越。比如在解析明代山水游记的情味时先生打破时空,将袁宏道的《五泄》和唐代柳宗元的《小石谭记》对比,来看“中国山水游记由客观写实为主向主观抒情为主的方向移动”(第393-394页);分析明代记叙文的情味表现时,选取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和苏辙的《黄冈快哉亭记》对比品读,是为了从文本中总结出中国美学在明代的新变趋势:“记叙文逐渐走向与抒情相结合而与伦理相疏离。它标志着中国抒情文学随着唐诗、宋词的繁荣而加强了对其他文体的影响。”(第392页)总之,著作对中国古代各类作品了如指掌,吃得透,嚼得烂,参得熟,思得深,在比较中对其赏析和品读,体现了王先生高超的审美品鉴力和作品分析力。作品的多重比较与深入解读,是确保这部美学史取得成功的前提与基础。

(三)文体比较

情味是中国美学史的主线,在诗、词、曲、散文、小说中的表现和内涵是不尽相同的。而这些文体各自代表了不同朝代的主流体式,梳理情味论的历时发展必然要对题材近似但体式不同的文体进行比较,如元曲中散曲和剧曲在表现手法上略有不同,但正是元曲“和乐而歌”的特征与音乐直接而纯粹的抒情本质相连,其曲调的运用比宋词更加灵活、多样,容量也得到了扩大。元曲的内容、语言和表现手法方面的变化,形成了与前体——诗词不同的体貌:虽然都以情感为主,但诗词的情味可用“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文心雕龙·隐秀》)来概括,而元曲的情味则有纵横恣肆、酣畅淋漓之特点。(第201页)

二、弘扬传统

王先生写作这部美学史一方面出于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是弘扬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曾亲历20世纪以来中国当前文艺界和学术界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自暴自弃和甘心失落,目睹学人在一味引进西方著作和嫁接西学话语中的媚外、窘态、立场的丧失、观念的嬗变等等现实状况,他在反思中尖锐而犀利地指陈其弊:

“……另外有一些中国学者则致力于用西方美学概念、思想来诠释中国文艺作品,来规范中国美学思想;或用中国文艺作品来点缀弘扬西方美学思想;或故弄玄虚,拼凑中西哲学家的言论,制造出所谓《中国诗学》,《比较美学》等等。”

有的学者“甚至把先人关于哲学、伦理学的言论,以及儒家的仁学、道家的玄言、佛家的参禅、附会牵合成美学思想,包裹成中国美学历史。这类作品,显然表上中国的名字,也加入了一些中国的资料,但却是按照西方美学的范畴、命题、方法而写成的。它们在实质上不是中国美学,而是作为哲学的一个部门的西方美学。”

“他们把那些既丧失传统西方美学思辨能力,又完全脱离文艺实际,只凭着一点现象,任意突出一个角度制造出来的肤浅而短命的美学,介绍到中国来。”(此处引文均见该书第13页)

言说动机越鲜明,著作的问题意识也就越强烈,并决定学术成果最终的理论品格和学术质量。在这种语境下,王先生决心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全面弘扬中国优良传统,以增强国人的信心,同时还原历史的真实原貌。诚如他在《前言》中论及写作背景时所言:

“三千年的中国文艺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美学思想、经验和理论,但多以诗人玉屑、琼林隽语的形式包括在诗话、词话、书札、序跋、乐论、画论之中,而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中国拥有比任何别的国家更多的美学资料,更精深的美学理论,却像含金量极高的富矿,很少有人对它进行发掘、开采和提炼。”

正是基于对现实的忧患,对传统文化的挚爱,面对中国学者“月亮也是西方圆”的失衡心态,先生怀揣着学者的强烈使命,探骊珠于九渊之下,取瑰璧于崇山之巅,以情味论的发展为主线,全面梳理、挖掘和弘扬中国美学国粹。著作学术视野开阔,勇于提出个人创见,充分体现出他多年来对中国学界全面遭受西方文化浸渍的忧思之情,流露出一位世纪学者对处于中西夹壁中的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深切关怀。从文笔之间,于观点之中,读者依然能切身感受到老人那颗闪闪跳动的挚爱传统文化之心!愚以为,这是该著的另一个亮点。

著作以情味论为核心建构的中国美学史,意在通过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学习、开掘与探究,总结中国三千年文艺发展的规律和经验,阐明中国文艺的美感与价值,展现中国美学话语的奇妙,美学思想的璀璨和美学体系的辉煌。同时,也借此向西方美学家展示,从文艺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中国美学是何等地根底槃深,枝叶峻茂!全书中,不论是对学术大师王国维、闻一多及当代名家钱钟书、李泽厚等人理论观点的批驳,还是将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相结合来分析情味论之发展,或者是以西证中不断进行中西比较等,从阐发到论据再到行文,无不充满先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深沉热爱,联通着那颗弘扬传统的强烈的中国心。

一如该著对学界由衷地呼吁:“无需寻求中国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换,无需寻求美学话语于别的文化系统。而要集中精力去发现中国美学传统,抢救传统,弘扬传统,在传统基础上建立中国自己的美学体系,并用它去引导中国新文艺朝着具有民族特点的方向发展。”先生著述之意,立言之心,由此可见一斑吧。

王先生这部《中国美学史》论析精彩纷呈,新见层出不穷,其特色和亮点远不止此,其它如现实关怀、忧患意识、批评精神、中国原味等也很鲜明。古稀老人远在国外,却能以如此心境与初衷,这般文笔与功力,来爬梳传统美学史,不为职称、奖励和功名,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学术攀登,这足以给国内学界及读者强烈的震撼和精神的鼓舞。

猜你喜欢

美学史情味中西
烛照美学史的幽暗地带
——《17—19世纪法国美学主潮》评介
区域美学史书写的探索与尝试
——《巴蜀美学史稿》评介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现代笔法·古典情味·场上艺术——专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编剧颜全毅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细读出情味 想象得真趣
西方美学史研究综述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守望与展望:新美学史的构建
——读黄柏青博士专著《多维的美学史》的若干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