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论的建构主义教学实践研究

2011-04-13姚如富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实验班建构主义

姚如富

(合肥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系,安徽 合肥 230601)

化学教学论的建构主义教学实践研究

姚如富

(合肥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系,安徽 合肥 230601)

本研究对07级化学(师范1)化学教学论教学进行了一学期的建构主义教学实践研究并进行了教学效果分析。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基于建构主义的化学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化学学习兴趣,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中学化学教学能力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化学教学论;建构主义;化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1 建构主义的含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2 建构主义的教学实践

2.1 教学实验法

实验班:07级化学(师范1),建构主义教学实验;对比班:07级化学(师范2)讲授为主。前测成绩、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材内容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研究。

2.2 实验班的主要做法

化学教学论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中学化学的教学原理、教学理论知识,还要做到既重知识传授,又重方法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需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2.2.1 激发兴趣,建构教学情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教学论课程,课程内容,偏原理和理论,如果不提供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学生肯定反感这门课,学习效果肯定较差。所以教师在上理论课时就要提供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对化学教学论学习的浓厚兴趣,兴趣有了,化学教学论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展示教学情境,如生动的课件,直观的教具,中学化学教学的某个片断,都能充分引起同学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引入CO2性质的教学中,可播放一段“杀狗洞”的故事情景,引起学生对CO2性质的探究欲。

2.2.2 展示案例,建构教学方案

案例能给学生一种思维直觉的冲击,凭感觉判断什么是好课,什么是差课,但从理论上不知怎么解释,学生出于好奇或出于想急于解决问题这么一个矛盾的心里,老师再结合案例中的典型亮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师生共同找出案例中优秀或瑕疵的理论解释。如讲授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这一章内容时,我就播放一段省级教坛新星比赛时(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教学片断,观看后请同学比较这两个教学设计的优缺点,比较一致的观点,优秀课的设计充分体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而较差的教学设计则这方面显得较弱,原因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只有这样,学生学的主动,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容易记忆和掌握。由此引导学生在设计课时教学时,一定要渗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为了落实教学设计充分体验这三种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身体力行,通过观察把学生按好、中、差分成三个组,好、差搭配,一对一帮助指导,直到较差的学生进入中等行列为止。通过探究、合作、自主学习,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2.2.3 开放课堂,建构教学思维

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由此可知,课堂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在对比班强调保持教师的尊严,保证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要按“规矩”来,使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情绪受到压抑。学生觉得自己的活动处处受制,这样就很难实行开放式的化学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允许学生想——哪怕漫无目的,要允许学生说——哪怕不着边际,允许学生做——只要不是恶作剧。教师不给学生设置框框条条,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开放式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毫无压抑、毫无拘谨、非常的自由、非常的温暖、非常的开放。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为,“不唯师”、“不唯书”,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敢于质疑问。特别是化学教学论教学,更要体现“教无定法,就看得不得法”的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出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案。为此,我在实验班举行了两场辩论赛,题目分别是:化学的利与弊,新课程改革的利与弊。为了辩论,正方、反方都收集了大量资料,通过辩论,同学们更加坚信选择学习化学没有错,国家实行课程改革是完全有必要的,澄清了以前化学就是污染,课改就是好玩的一些模糊认识;在培养学生教学基本功方面,模拟教师考编面试现场情境,3-5个学生做评委,一个学生参加面试,说课或无声上课,然后答辩,通过该情境的创始,学生学习这一教学内容时积极性很高,上课注意听讲,下课自觉练习。学生的教学基本功飞速提高。通过这些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放飞,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多,教学基本功能得到了锻炼。

2.2.4 实验演示,建构实验教学技能

在对比班,严格按照“布置实验课题、学生完成预习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程序,进行实验,虽然在环节上教师抓得紧,但学生认为这些实验在中学都做过,自认为没必要做,所以积极性不高,应付教师的现象时常出现,而在实验班,教师给出实验课题后,教师当学生,学生当老师,以教学情境的形式演示实验,学生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演示效果,精心设计讲演稿(包括实验课题的引入,实验操作的关键讲解,实验过程的现象描述及结论的推断),认真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好实验,因为化学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演示,评价化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看实验演示的效果,所以学生很重视,积极性、主动性异常高,出乎教师的想象,学生争先恐后上讲台演示实验,实验效果非常好。具体表现在:对比班三节课的实验,时间一到人都跑完了,而实验班延长一节课人都走不掉;对比班实验报告一张纸,而实验班讲稿三到四张纸;对比班只要会做就行了,而实验班要求学生不止会做,还要会讲、会道,所以实验教学技能大大加强。

通过一学期构建主义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实验班比对照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浓,自学能力更强,成绩明显比对照班好,师生关系也非常融洽。在2010年上半年举行的首届安徽省大学生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中,实验班有两个学生(桂林、李旻)荣获一等奖。尽管化学教学论难教,但教师只要把握理论引领,突出实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意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以发掘化学思想过程为核心,以强化反馈为手段,面对实际,讲求实效,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顺利实现师范类学生想学、会学、学好化学教学论,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学生以后形成良好的教学品质、练成熟练的教学技能是十分有益的。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解放人,重视个体独特的体验,个性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的一种互动过程,它是开放的、动态的,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的。作为新课程改革未来教师的老师的实践者,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型社会实用教学人才。

[1] 王后雄,姚如富,等.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3-74.

[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121.

[3] 王后雄.化学教学技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8-123.

[4] 姚如富.师范生“化学教学论”实验演说改革的实验[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1.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2003.4.

Teaching and Practice Research of Constructivism of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ology

YAO Ru-fu(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 230061,China)

One-term long chemistry methodology with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and practice was conducted for teacher training students of chemistry in 2007 and the teaching effect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chemistry teaching based on constructivist chemistry teaching model achieved good effects.Through practice,students exhibit higher enthusiasm for chemistry and show the good learning attitude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students’cooperative and explorative abilities have been greatly enhanced and their teaching skill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ology;constructivism;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classroom instruction

G420

B

1674-2273(2011)06-0073-03

2011-04-10

[教研项目]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资助(20100844)

姚如富(1958-),教授,研究方向:化学教学论及无机配位。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实验班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