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标准IEC 60601-1第三版在中国转换的建议
2011-04-1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100044孙卓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100044)孙卓惠
自从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GB 9706.1以来,特别是2006年全面执行该标准以来,我国医用电气设备的质量显著提高,设计、生产、监管人员对于该标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88年发布的IEC 60601-1:1988及其修改件,是该标准的第二版,以下简称第二版。2005年IEC发布了IEC 60601-1:2005,这是该标准的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第三版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是增加了对“基本性能”和风险管理文件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着手第三版的转换。本文就转换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 降低要求的部分
1.1 电击防护 医用电气设备与一般电气设备不同,它必须满足患者安全的要求。医用电气设备中与患者接触的部分称为应用部分,在第二版中很多条款就是为应用部分而要求的。
除了应用部分外,医用电气设备中还有很多部分只与操作者接触,不与患者接触。第三版把电击防护分为患者防护方法和操作者防护方法。患者防护方法与现行GB 9706.1一致;操作者防护方法与GB 4943 一致。这样的改变是合理的,既保证了安全,又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选择。其实,GB 9706.15 《医用电气设备第1-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已经采用了这个理念,第三版把这个理念应用到更大的范围。
1.2 应用部分的温度 第二版要求不向患者提供热量的设备,其应用部分的最高温度限值是41℃,这是黏膜接触时防止烫伤的温度限值。如果应用于皮肤,温度限值就可放宽些。第三版的要求在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应用部分的温度允许有所放宽。
1.3 无安全装置的金属悬挂系统的安全系数 医用电气设备中有一些悬挂系统,第二版中考虑到这种系统受腐蚀和磨损的可能性、悬挂系统材质的拉伸系数,根据这些条件给出最小安全系数的限值。第三版在此基础上提出如果外力能够精确知道,这种安全系数可以减小。
1.4 引入风险管理,设计有较大的灵活性有些要求无法满足标准要求,如果通过风险管理文件能够证明不会因此而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则可以接受。在欧美等国家,标准不是强制性的,它是证明产品符合安全要求的途径之一。只要能够提出足够的证据,即使不符合标准,监管机构也会准予该产品上市。企业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其他途径。风险管理不是为不能达到安全要求产品提供的方便之门。
2 提高要求的部分
2.1 风险管理及其文件的要求 如前所述,风险管理为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是第三版要求提供风险管理文件,对于很多仿制成熟产品的企业,对于风险管理十分陌生,满足这个要求很困难。
2.2 机械强度要求 第三版对外壳所承受的推压力、野蛮装卸等更加严格和细致。
2.3 防火要求 在第二版中对于防火几乎没有要求,第三版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大多来自GB 4943。
2.4 震动和噪声的要求 第二版没有要求。第三版增加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和检测方法,操作性很强。
3 第三版的转换
3.1 比较两个版本差别的细节 为了评价企业是否正确采用了第三版标准的相关要求,必须清楚了解两版内容差别的细节。如操作者防电击措施比患者防电击要求宽松。但是,确定其固体绝缘结构、爬电距离、电气间隙限值比第二版的要求要复杂得多,要考虑电源条件、海拔高度、使用环境、印刷线路板质量等因素。这些大多源自GB 4943,为此不妨先组织一批人做好这个工作,推而广之。
目前欧美的监管机构难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为他们既没有足够的案例,也不可能像中国那样细致地审评。标准是产品设计的输入,只有实力雄厚企业的设计人员对标准的细节最关注。这些企业重视产品符合标准,它们有技术人员参与IEC标准的制定,因此对于标准了解的比较透彻,可以借助这些力量完成这项工作。
3.2 制定实施导则 在透彻了解两版差别后,可以制定检测和审评时应注意的关键点。经过短期的验证,就可以制定出实施的导则。有了导则,就能够保证实施的一致性。近年来,多个审评中心参与某些类别产品的审评导则,其积累的经验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这类导则的制定。
3.3 分步推广 第三版与第二版的差别很大,宣传贯彻工作内容和时间要针对不同对象。作为监管人员,直接参与标准转换工作就是很好的培训。监管人员、注册人员与设计人员的培训也会有很大不同,GB 9706.1培训的经验值得借鉴。
3.4 并列标准和专用要求同时进行 IEC 60601系列共有60余个标准(并列标准和专用要求),必须同时转换。否则无法执行。与第二版相比,这些标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各个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都有很强的实力,掌握一定的资源,有些标委会已经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由他们分别管理这些转换可以事半功倍。
3.5 第一修改件的问题 IEC将要发布第三版的第一修改件,它涉及的内容远不止编辑性修改,需要认真研究,以决定是否一并转换。①第三版的转换(包括整个系列)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需要一个主管部门(如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统一规划,动员行政部门、审评中心、检验中心、企业的人力。为了加快进程,可以把通用标准根据章节分成若干部分,分片包干。每个部分应该完成翻译校对、差别细节比较、检测和审评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实施导则等任务。②主管部门可先召开预备会,提出要求、规定体例、制定模板、确定时限。③可引进竞争机制,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④各组提交工作结果,其汇报可以成为培训会。⑤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验收、更正,进而完成标准及实施导则报批稿,由行政部门批准、实施。⑥为了准确理解标准,建议研究欧美监管机构批准上市的检验报告,从中总结出我国第三版实施导则。由于产品的多样性,这类报告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异,需要研究大量的第三方注册检测报告。可鼓励进口产品提交这类报告,比照目前的监管方式,有条件地认可这类报告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外部压力。⑦并列标准和专用要求可以比对以上办法进行。⑧风险管理文件的审评是实施第三版的关键。对此企业应负主要责任,监管机构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替企业负责。这一点从第三版的要求中也有所体现。除了认真学习YY/T 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标准外,还可以从审评企业的风险管理文件中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