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读高职新生入学时的英语状况及其解决策略
2011-04-12程东英
程 东 英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1188)
1 引言
在我国,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进入大学或高职学习之前至少都有六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其中,来自沿海地区发达省份的学生英语学习时间更是长达九年甚至十二年之久。那么,一门语言学了六年是什么概念?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如果我们把高职新生的英语综合情况与我国六岁孩子的汉语听、说能力以及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做一下比较,就不能不感叹二者之间的差距之大,并深思下面这些问题:我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又带来了哪些弊端?针对高职新生的英语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学或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来解决?
2 基础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现状
目前,英语学习在我国仍然热度不减,在教育发达省份和地区,小学一年级学生就上英语课,不过,前三个学年一般不被列为考试科目;欠发达地区最晚也会在初一的时候向学生开设英语课程。当英语一旦被定为考试科目,分数便成了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的终极标准,于是,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便出现了这样一些怪现象:
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在知识方面更有优势,有些地区、包括一些发达省份的英语教师喜欢要求中小学生在寒暑假里通过参加课外辅导班学习高一年级的课程。目前,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做初中生的试卷,初三学生做高中生的试卷,高三学生做大学生的试卷。结果,我们学生的应试能力真的很强,有些高中生甚至在上大学之前就拿到了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甚至雅思证书。
另一方面,即使听力在目前全国高考英语试卷中占五分之一的比重,一些边远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完全放弃了听力的教学,把剩下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强化训练上。当学习任务不太繁重、升学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教师可能还会多少注意一下学生的口语训练,但是,一旦面临学期考试,尤其是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考这些升学问题时候,中小学的英语课堂就变成了题山题海,学生课上、课下则是疲于完成老师发发不完的各种试卷,完全成了不言不语的“答题机器”。
2.2 主要问题
2.2.1 母语授课
无论是组织教学还是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的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母语来完成的,他们错误地以为汉语可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清楚地掌握英语知识,完全忽略和忘记了“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习外语的主要场所”(陈舒,1998:189)。母语教学的弊端在于不仅无法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环境,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
2.2.2 重知识、轻能力
违背语言学习规律,忽视学生听说能力、尤其是说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过分重视词汇、语法、阅读的教学、训练和强化。总之,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注重哪方面的教学。
3 问题原因及结果
在学生成绩是决定中小学教师评优、提职、晋升职称的首要条件的教学大环境中,社会上便有了这样的认识:能考到高分的孩子是好学生;任教班级学生平均分高、优生率高的老师是好老师、名师;升学率高、排名靠前的学校是则是好学校、名校。于是,在这样的应试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下,经过至少六年不懈的努力,中小学英语教师终于无奈,大面积地把耳聪目明、伶牙俐齿的学生培养成了一方面英语知识掌握相对扎实全面、应试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却听不懂英语、想说英语口难开、高分低能的聋哑英语学习者。
4 高职新生入学时的英语状况
基础英语教学带来的问题和弊端在学生进入大学或高职学习的时候就完全暴露出来了,这些问题在高职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听不懂
首先,不习惯大学英语教师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方式,经常搞不懂老师讲的英语是什么意思,严重的连Turn to Page 3这样简单的指令都听不明白,不知道老师要求自己做什么。至于听力课,学生的为难情绪就更大了,尤其是听短文的时候更是如此。
4.2 不会说
新生在刚入学的几个星期里按照老师的要求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时,往往只能用近乎幼儿语言水平的简单句式,如:I’m..., My name is..., I’m... years old, I’m from..., I like..., 想要用高级一点的句式表达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时,则会犯一些词汇和语法上的错误。其实,学生在笔试中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一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一开口就错,原因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受到口语训练,没有养成说英语的意识和说的习惯。
4.3 语音面貌差
即使部分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在发音、停顿、节奏、语调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英语听起来要么很蹩脚,要么干脆听不懂,口语好的学生有如凤毛麟角。
4.4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欠缺
由于中小学阶段过于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严重不足。例如:学生在进行对话时,会问“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pay?”这些英美人士忌讳的隐私问题,有的学生甚至连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这样简单的事实都不知道。
4.5 焦虑情绪
因为听说方面的障碍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大学的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和焦虑情绪,进而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产生了怀疑并显得信心不足,其中不乏一些高考时英语分数很高的学生。学生的这种畏惧和焦虑心理在用英语回答问题时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有这样几种具体情况:声音小得让人听不清,眼神游移不定,在听到老师用英语提出的问题时因为担心叫到自己而不敢抬头。
5 解决方法及策略
5.1 理论依据
我国教育部高教司早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就明确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要“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后来,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5.2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信心
首先,让学生知道:①交际是语言最根本的功能,而较强的听说能力是语言交流的保障。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运用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与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士进行跨文化的交流。②衡量一个人英语学得好不好的标准并不是单单看他在各类英语考试中能否拿到高分,而是看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否平衡,在生活实践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强不强。
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些事实来转变学生过去重读写偏听说的错误学习观念,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听说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加强听说的训练,进而逐步提高自身的听说能力。
其次,让学生明白造成自己英语听说能力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的英语考试侧重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自己在以往的英语课堂上基本没有得到听、尤其是说的训练。在转变观念和意识的基础上,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从学习、生活方面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此拉近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距离,学生“亲其师”,自然“信其道”。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多听多说,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听说方面的点滴进步并大张旗鼓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逐步消除对英语听说的畏惧心理,逐渐树立并增强学习信心。
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作用,无论是英语知识的掌握还是听说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靠自己的主动学习完成的。因此,大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否则,语言基础知识不仅不能很好地掌握,听说能力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5.3 多管齐下,听说并重
5.3.1 语音知识+语音现象
即使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基础,如果发音不准,也很难听懂别人或让别人听懂自己讲的英语,所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是使听说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应该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错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读音错在哪里,同时通过播放磁带和光碟、领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读音听起来是怎样的,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正确的发音为止。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系统地安排语音知识的教学,以使学生能读准每一个音素、正确地拼读单词、了解各种语音现象、掌握句子朗读的规则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貌,最终使语音不再成为听说上的难题和障碍。
5.3.2 听力技巧+丰富多样的听力素材
听力课上,教师在教授不同内容的听力材料时,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听力技巧,另一方面对于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连读、弱化、吞音、同化、失去爆破、语气、语调等语音现象,教师必须及时地指出并给予解释,让学生知道英语句子的朗读跟汉语的读法不同,能够读准每个单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各种语音现象,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听得更明白。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丰富多样的音频、视频资料,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听力材料,如:英文电影、歌曲、英语新闻、报道;美式英语、英式英语、VOA慢速英语、BBC纯正英语;英语应用能力A级听力、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等等,让学生感受英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听起来的不同效果,不断积累听力经验,提高听力水平。
5.3.3 英语授课+说的机会+英语文化
英语课堂是多数中国学生体验英语最主要的场所,所以,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克服来自学生和自身的种种困难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我是在上英语课而不是汉语课,我要讲英语而不能讲汉语。
同时,教师应该针对英语程度不同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鼓励每一个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让学生因为能用英语回答老师的英语问题而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建立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并逐渐养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此外,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中渗透的热点话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为学生创造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机会,逐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适时渗透英美文化知识并有意识地开设与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课程,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交通、旅游、娱乐、习俗等方面的了解,为学生跨文化交流提供广泛的内容和话题。
5.4 建立有效的口语考评机制
学生口语之所以薄弱是因为我国除了TOEFL、IELTS等以出国为目的英语考试之外,多数英语考试都没有口语考试这一关。同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对学生口语方面的表现和能力没有一个有效的考评办法的话,学生很可能会慢慢失去开口说英语的热情、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口语水平的提高最终无法实现。因此,教师除了可以通过考试这种直接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口语水平,更多的是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口语表现情况做出形成性的评价,并及时客观地记录下来,最后给出量化的分数并与期末成绩挂钩。这样,学生说英语的热情才能高涨不下,而只要坚持说下去,口语能力一定会渐说渐长。
6 结语
知识的学习在于积累,能力和技能的获得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单靠大学阶段短短两、三年的英语教学是做不到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能简单地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在某些方面有了一些改革和举措,比如高考英语试卷增加了听力、阅读和写作分数的权重,但是,这个力度还远远不够,现实的英语教学现状与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状态还相去甚远。只有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转移教育教学重心,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学生英语知识和能力考评机制,加强各层次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的学生最终才能成为语言基础知识扎实、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1]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8,(2):1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