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塑与建筑的关系

2011-04-12张文松张琳琳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河北传媒学院美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7

关键词:城市雕塑雕塑空间

张文松, 张琳琳(.石家庄铁道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河北传媒学院 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7)



雕塑与建筑的关系

张文松1, 张琳琳2
(1.石家庄铁道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2.河北传媒学院 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71)

在雕塑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问题,论述了雕塑与建筑的历史渊源以及雕塑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雕塑与建筑有亲缘关系,雕塑艺术,尤其是现代抽象雕塑艺术,对于现代建筑语言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根深蒂固的。雕塑给予了建筑灵魂,让建筑更象雕塑、更象纪念碑、建筑更具视觉冲击力,有些建筑,甚至直接追求雕塑语言。建筑与环境更离不开雕塑作品的衬托,雕塑艺术品在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让建筑更具环境包容与公共认知。雕塑给了建筑美的语言、高尚的灵魂,建筑给了雕塑生存的理由。

雕塑;建筑;设计;关系;影响

从艺术的视角看,雕塑与绘画同源。虽然,早期的雕塑并不是创作者的纯粹的艺术创作,早期的雕塑是追随一定的功能性的,多与祭祀活动有关。然而,当雕塑逐步发展成为纯艺术,并走上艺术道路的正轨,雕塑创作与绘画一样占据了人类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并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雕塑艺术的形式语言上。雕塑与绘画对人类意识潮流的引导作用是世所公认的,尤其在雕塑艺术发展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雕塑艺术已逐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其它领域,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建筑作品上。

“艺术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具有穿透人类灵魂的能力”——H.杰森(H.W.janson)(引自《艺术论》)。艺术家通过他所特有的表现手法道出了人们共同的信仰,他从一个更高远的角度来看世界和人生价值,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向人们阐释了丰富而不朽的人生画面,他们用自己伟大的作品影响了人类心灵最深处的东西,影响了人类的大脑、意识、审美价值,人类的审美价值几千年来一直在追随着艺术的步伐。在艺术分支中,雕塑与建筑的关系,更为密切。

一、西方雕塑与建筑的历史渊源

耐人寻味的是,古代西方把雕塑作为建筑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的山花、柱头、檐部、柱脚、乃至整根柱子,都精雕细刻着各种宗教主题的故事、神话、传说、宗教人物形象、宗教装饰纹样等。

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雕塑与建筑关系密切,从其功能上看,二者具有很大的相通性。宗教文化是整个古代文明史最重要的精神生活领域,而在宗教文化中,雕塑与建筑艺术都创造着供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和庄严肃穆的气氛。再从关系上看,雕塑在宗教文化中主要是建筑的附属物(中国宗教和迷信却是让建筑成为雕塑的附属物)。

文艺复兴后,雕塑不但从宗教中摆脱出来,也从建筑附属物中摆脱出来,雕塑与建筑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两种艺术。工业革命之前,建筑被当成一种居艺术序列首位的造型艺术,而在工业革命之后,建筑就逐渐的被当成了空间艺术。当建筑被作为空间艺术时,雕塑的独立性就显现出来了,但又有割裂的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之后,建筑又被当成了环境艺术。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不但是艺术史的重大变革,而且是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一大变革。环境艺术指的是空间中所有要素,包括建筑、雕塑、绿化、水景、间隔地带以及各种空间实在物的内部结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有机的融洽性及其文化属性。[1]

环境艺术的概念形成后,人们将建筑、雕塑、园林、小品等空间艺术的概念大大拓展并相互关联。相对于自然环境的一切人工环境的要素,如建筑物、雕塑作品、街道广告、建筑小品、流水喷泉、绿荫花圃、帷幕旗幡、环境音响以及人的穿着打扮和神态表情都作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艺术气氛。[2]

从造型艺术、空间艺术到环境艺术,人类城市现代化观念经历了一次否定之否定过程,最终使得雕塑不但与建筑相关联,而且与所有的环境要素都相关联,雕塑与建筑以各自的特定艺术语言,共同谱写环境艺术的交响乐章。

西方国家城市雕塑极为发达,究其原因,从根本上看是宗教文化的积累所致。从艺术的起源上讲,雕塑实质与神话传说及其相关的宗教信仰有亲缘关系,这是个值得重视和思考的历史现象。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最辉煌的成就集中于神庙建筑中,欧洲中世纪的建筑艺术及其雕塑艺术的绝大多数杰作都在教堂之中和教会广场上。[3]

几千年宗教艺术表现了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精神面貌,并折射社会生活特征,逐渐形成了西方民族的文化积累,其中雕塑与音乐、绘画构成古代西方三大艺术奇观。宗教雕塑成了城市雕塑的雏形。

二十世纪的抽象雕塑,它的作品语言特质是追求形式语言表现与创作,人们不会忘记那些伟大的现代雕塑大师,在这些大师中,首推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在他的作品中追求形体在空间中的变化,特别注重创造虚空间,在很多作品中经常会发现处理极其巧妙的“洞”,作品似骨格、似卵石,也有较具象的。另外还有法籍罗马尼亚雕刻家康斯坦丁 ·布朗库希、法国雕刻家让·阿尔普,等等,他们的现代派抽象雕塑,打破了几千年的写实主义创作,创造了令人惊奇的新形式、新的视幻效果,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标准。这些大师的审美形式不仅仅存在于雕塑艺术中,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建筑。[4]

二、东方雕塑与建筑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即使是虔诚的宗教艺术家,也同样用现世的观念理解彼岸的世界,把寺庙建筑作为佛、神、道祖的住所,在寺庙的殿堂中,佛像、神像和道祖像以超尺寸的规模占据主要空间,建筑是为宗教塑像遮风避雨的地方,于是建筑成了雕塑的附庸。

在我国艺术理论界,有些人认为雕塑是建筑的附属物。这种附属物观念有其现实的原因,即在建筑中,建筑对人生活的作用毕竟比雕塑重要的多,尤其在我们这样不发达的国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恰恰正是这种附属物观念是造成雕塑可有可无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并由此派生出这样的观点:在尚未解决城市住宅、交通等基础建设问题的同时,搞雕塑纯属浪费。

与西方文化价值不同,古代中国以秩序为核心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系统表现在对空间环境的处理上就是以围合为建筑艺术的核心,阴阳八卦和紫禁城、四合院,城与郭、牌楼与箭楼都是用于分隔围合生存空间的。所以最杰出最震撼人心的大型雕塑,如秦佣、华表、龙、狮、马、四角兽等等,最主要是表现皇权威仪,目的是以超人的形态强化世俗秩序,发达的园林雕塑也是为皇家和贵族而作,几乎不存在空间艺术。在这种文化价值的取向中,工艺性雕塑如木雕、竹雕、牙雕以及泥人也是以皇家趣味为主导的,从本质上主要是皇权的艺术折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最集中出现的是在四种场合:第一是寺庙,第二是石窟,第三是陵墓,第四是官邸。中国古代雕塑不可能有西方那种具有很强公共性的艺术品。

对城市雕塑的欣赏与人的空间感受能力呈相关效应。而人的空间感受能力又与城市建筑风格以及城市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中国的世俗秩序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造成了对宗教和宗教艺术的排斥性,也造成了建筑空间的封闭性。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别注重围合,而且强调主体,轻视背景;强调实在和连续,忽视虚空和间隔,对人的空间感受能力是有较大限制的。中国雕塑历来是建筑的装饰和陪衬,独立造景的雕塑艺术难以发展,难以在美学中有独立地位。中国人对城市雕塑的空间鉴赏能力较差是雕塑不能长足发展的社会原因。

三、雕塑与建筑的相互影响

建筑规划应是城市雕塑的先决条件,用建筑规划来推动城市雕塑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应注意到城市雕塑对建筑缺陷的缓解、补充以及作为一种审美主体性对象,使建筑本身具有城市雕塑艺术的美学映衬。在有大型城市雕塑艺术精品的地方,如城标雕塑等,建筑风格应跟随雕塑的风格,作为雕塑的一种背景补充。

雕塑是一种三维的空间艺术,通过对造型形式的设计、材质的把握、肌理的处理、色彩的运用来达到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之所以说雕塑是纯艺术,因为雕塑的设计除了它的材质特性必须顾及之外,其他的一切因素,尤其是形式因素,都是艺术家随心所欲的。同时,雕塑不一定有实用功能。建筑虽然也是一种空间艺术,但建筑的设计就不可能象雕塑设计一样随心所欲,它要顾及到它的功能性。建筑设计是有严密标准的,正是因为建筑受到材料、技术、功用等方面的限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设计的开放性,而雕塑受到的限制要少的多。虽然作为空间艺术的城市雕塑的设计需要考虑与建筑、环境的紧密和谐及代表当下的公共审美状况,但建筑形式设计的发展是一直落后于雕塑形式设计的发展,从而得出结论,雕塑的形式设计是领先于建筑的形式设计的。

雕塑中的形式构成因素,给了建筑设计师新的形式语言,而很多建筑大师同时也是雕塑家,他们把雕塑的这种形式语言利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建筑的立面逐步追求简洁明快的几何形构成,既符合时代发展下的人的审美变化,又充分发挥了当代建筑及装饰材料的特性。如:日本建筑大师安腾忠雄在建筑中追求现代形式构成因素的穿插与组织,在建筑中创造自由的平面、变幻莫测的室内空间,转角处利用楼梯进行衔接;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建于20世纪30年代,响誉世界,他追求美国草原式建筑,利用单纯的几何形体,创造空间扩张,极度伸展的大屋檐,是他建筑的特点。

现代派抽象艺术在建筑语言中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影响较大的还有抽象派艺术大师,西班牙的毕加索,他对艺术的探索经历了若干阶段,最具影响力的就是他的立体主义风格,包括雕塑、绘画等作品,他的立体主义观点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他使得建筑不再是简单的面的围合,而更注重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筑不再是简单的方盒子。你仔细看一看城市中琳琅满目的现代建筑就明白了。[5]

从以上可以看出,雕塑艺术,尤其是现代抽象雕塑艺术,对于现代建筑语言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根深蒂固的。雕塑给予了建筑灵魂,让建筑更象雕塑、更象纪念碑、建筑更具视觉冲击力,有些建筑,甚至直接追求雕塑语言,如:悉尼歌剧院贝壳壮的外观、朗香教堂的饱满体量、埃菲尔铁塔的完美形态。

建筑与环境更离不开雕塑作品的衬托,雕塑艺术品在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让建筑更具环境包容与公共认知。雕塑给了建筑美的语言、高尚的灵魂,建筑给了雕塑生存的理由。

[1]陈绳正,刘昌明.建筑与雕塑[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9.

[2]蔡强,俞斌浩.建筑与装饰[M]. 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4.

[3]啸声.法国雕刻[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99-102.

[4]田卫平.日本环境雕塑[M]. 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6-7.

[5](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 范景中,译.杨成凯,校. 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175-176.

Relationship Between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ZHANG Wen-song1, ZHANG Lin-lin2

(1.Architecture and Arts Colleg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43,China; 2.Fine Arts Department, Hebei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hijiazhuang 050071, China)

In the teaching of the sculpture,we often meet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The history of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and the influence between them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The sculpture art, especially the modern abstract sculpture art, has far-reaching and ingrained influences on modern architecture.The architecture is imbued with soul by the sculpture, which makes architecture more like sculpture and monument, and visually more striking.Some architecture even directly pursues 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The sculpture work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foil to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which plays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touching the finishing point in architecture, and makes the architecture more magnanimous.It is the sculpture that brings beautiful language and nobleness to the architecture, and it is the architecture that gives the reason for sculpture to exist.

sculpture; architecture; design; relationship; influence

2095-0365(2011)02-0082-04

2011-02-20

张文松(1975-),男,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J30-05

A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雕塑空间
巨型雕塑
空间是什么?
我的破烂雕塑
创享空间
写实雕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雕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自然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