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经济增长与适度政府规模的关系研究:从弱者保护的角度分析
2011-04-12陈秋萍
陈秋萍
(华南理工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一直都是一个强权者,计划安排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而市场经济下的政府更多是强调放活市场,利用“无形的手”来调控经济发展,而政府则发挥着监督“守夜”的功能,旨在“掌舵”,而非“划桨”。随着经济全球化带动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的突显。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在传统的“三驾马车”拉动宏观经济发展的模式中,消费、投资、出口都受到明显的限制。物价高涨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1 通胀的再分配效应挑战“包容性增长”
当前物价涨跌的对不同人的感受与影响是不同的。从国家物价局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可知,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鲜菜、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等商品价格保持在高价位上运行,这些都必然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心理,从而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从价格的涨跌和居民消费比重的分析,不难看出,面对涨价,哪些人的承受力强些、哪些人承受力弱些?在涨跌之中,谁的利益受损最大,谁的损失小些,谁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益呢?经济发展受“马太”效应制约。消费者对消费品涨价的承受力差别很大。在一个到处扩散其影响的经济过程中,通货膨胀影响着每个公民和经济中的其他经济单位。通货膨胀带来的再分配效应造成了居民间贫富差距的拉大,违背 “包容性增长”的要义。
2 “包容性”背景下的政府通胀调控
2010年里,我国CPI上涨幅度呈逐步加快的趋势,月度同比增幅从2010年初的1.5%一直上涨至11月份的5.1%高位。虽然12月份的CPI同比增幅在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下得以首次回落至4.6%,但目前社会通胀预期依然居高不下。纵观经济数据,CPI的快速上升某种程度上是受经济危机时期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但仍有两个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是输入性通胀与成本推动叠加效应更加明显。第四季度物价上涨中以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起到的作用最大,比如11月食品价格上涨了11.7%,拉动CPI涨3.8%。背后的缘由在于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二是通胀预期自我强化和投机因素推波助澜。去年四季度,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气候异常,对大家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形成自我强化态势。在这样的土壤下,加上有充裕的资金,在信息不完备、监管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中,投机者推波助澜,出现非理性的脱离供需关系的上涨。
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货币流通的表现,最好的治理办法莫过于对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为了抑制通胀,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12月20日宣布上调0.5%,在约一个月后,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如此密度的调整实属少见。此外,中央政府还多次采取了严厉的控制手段。如加大对信贷的控制、多次上调准备金率、适时加息、人民币升值、限制出口等,但这些举措多是控制国家整个经济势头,对于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涉及更多的具体的行政调控手段。比如涨价补贴、商品限价、打击投机倒把。这些调控虽然是建立在宏观政策基础上的,但是它体现了政府治理的“包容性”理念,以及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的决心。在通胀的再分配经济效应扩散其影响的过程中,低收入群体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很难从涨价中夺得好处。为此,政府出台了多项补贴低收入群体的政策,如对大中小学生的食堂饭价涨价补贴,对部分群体提供住房补贴等。再具体到对住房问题的调控。众所周知,住房问题是2010年最热的经济话题之一,也是直接关系民生大计的要事。2010年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限制对商品房的炒作和哄抬房价,提供限价房或安居房等,虽然目前的房价仍居高不跌,但也表明了政府实现全体人民一同享受到改革开放发展结果中来的决心。
3 “包容性”中政府与市场能力的均衡
“包容性增长”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包给”人民群众,为百姓创造的是更为富足的生活、更为公正的社会、更为生态的环境、更有希望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提及其内涵时强调了重要一点——“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自然是服务型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当前政府调控价格的责任。当前,社会分层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而其中低收入群体理应成为政府予以保障和关心的对象。
在市场环境中,低收入群体则不仅是指消费者,也包括正处于创业和发展阶段的小企业。在价格上涨过程中,生产者受益,消费者受损;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上游生产厂商受益,下游厂商受损或转嫁损失,最终还是消费者受损。最近一段时间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扬,也许对高收入群体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低收入者,其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为了弥补市场调控的缺陷,政府适时调控价格,就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和失灵,切实维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的正当利益。
在“包容性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政府规模。中国的市场经济处于建设时期,政府的规模最终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市场经济能力,二是市场经济需求,三是市场本身能力。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确定市场能够干什么,市场需要政府干什么,然后确定政府干什么,确定政府规模的逻辑结构,然后才确定政府的规模。目前中国正逢经济通胀时期,包容性的社会应该保证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政府规模很大,但是政府的自身能力是有限的,又要求政府缩小规模。政府规模的控制取决于政府能力和市场能力的均衡关系。当市场能力能够得到较强发挥的时候,就应该相应减小政府规模,若政府能力较弱时,可以考虑通过扩大政府规模来增强政府能力,弥补市场能力不足。
[1][美]斯蹄格利茨.公共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