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2011-04-12段立爽赵志勇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年3期
关键词:药制剂质量标准指纹

段立爽,赵志勇,杨 文

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药,按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加工制成的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1]。由于中药制剂的特殊性,我国目前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不够完善,还不能成为直接评价疗效的标准,只能作为判定药品真伪优劣的尺度和依据。为了保证人们的用药安全,保证中药制剂的疗效,进一步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全面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化学药的质量模式建立的,即通过测定某一"指标成分"、"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建立相应的定性、定量标准来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2]。虽然中药的质量标准已由过去的依靠性状、感官、经验判断进入到依靠现代量化分析进行定性、定量的科学控制阶段,但由于中药完全不同于化学药,其组成多为复方,成分复杂,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仅以单个成分来标化和控制中药质量,不太全面,也不具有标识中药的作用[3-4]。因此,现阶段的中药质量标准在控制中药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1 缺少量化指标 不论是药典还是部颁标准,中药标准中多以定性为主,主要为理化鉴别、薄层鉴别,而定量分析只占少数。这样就会给商家带来可乘之机,不按规定处方投料,少投料甚至不投料。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中的脑血栓片,质量标准中有关牛黄的检查中只有定性鉴别,并无含量测定。牛黄是贵重药材,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人通过少投料方式来降低成本,获取经济利益。虽然在药品监督检验工作中,此种脑血栓片符合了质量标准的要求,但是应用于临床,疗效势必要大大降低。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九册中的陈香胃片,陈皮、木香为该药的主要药效成分,但在质量标准中丝毫看不到二者的踪影,即使厂家不投料,其产品质量也一样能够符合质量标准规定。这样的标准对于监督检验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1.2 偏重单一成分的分析 用单一成分来标化和控制中药质量,控制的只是中药的某个成分,而不是中药本身。如果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药材质量不符合药用要求,又要满足成药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含量要求时,就会出现在该产品中添加化学对照品的现象。化学对照品的添加改变了原有的药效组分,其疗效也就发生变化,给人们用药带来了不安全或无效性因素。如六味地黄丸,质量标准采用化学对照品熊果酸对山茱萸进行定性、定量鉴别。然而熊果酸不是山茱萸的专属性成分,山楂中就含有较高含量的熊果酸,若以山楂替代山茱萸投料,同样也可以鉴别出熊果酸,含量也能达到要求,但是其疗效却不能得到保证。

1.3 测定品种不够全面 在中药质量标准监控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限度测定品种过少,很多药材和中成药出口时,都是由于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不合格而被拒绝。

2 中药制剂质量问题原因浅析

2.1 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确定 中药制剂多为复方,仅有极少部分是单方。有些处方由几十味甚至几百味中药组成,如部颁标准收载的“大活络丸”由48味中药组成;“参茸卫生丸”由51味中药组成;“跌打万花油”由86味中药组成。单味药本身就是多种成分的复合体,这些中药复方所含化学成分就更为复杂,有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一些化学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甚至有新化学成分生成。化学成分的不确定因素,给中药质量评价增加了难度。中药的有效成分是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要使药物发挥最好的疗效,必须对药物所含化学成分或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有清楚了解。但是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再加上受中医理论的影响,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很多动物模型无法建立,致使很多情况下无法通过药理学试验证明中药化学成分的有效性。

2.2 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中药材是中药制剂的原料药,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制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中药材质量参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药制剂的质量稳定性[5]。中药材产地不同,其质量不同。例如草麻黄:山西、内蒙、辽宁三个产地样品的主成分都是麻黄碱,但是次主成分山西和内蒙产都是伪麻黄碱,而辽宁产的却是甲基麻黄碱。中药材的采收季节、采收时间、加工方法不同,所含化学成分也有差异。此外,中药材的运输、贮藏过程不当也会影响其质量。

2.3 中药制剂注重系统性 中药制剂是在中医配伍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个药用系统。君臣佐使是中药制剂的组方原则,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治疗主病或主症的重要药物。可见中药制剂产生的疗效不是某一成分作用的结果,也不是某些成分简单作用的加和,是共存成分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6]。中药的疗效不但与其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有关,而且与各化学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密切相关。中药作为一个复杂体系,是多种化学成分一起发挥协同或者相互抑制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中药特有的治疗作用,所以,少数几种成分并不能完全代表中药的疗效。

3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发展展望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发展中药事业,控制中药质量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发展也将突出具有中药特色,科学性强,技术先进而又不脱离生产实际,切实可行的特点[7-8]。

3.1 指纹图谱的应用逐步得到重视 由于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多样,任何单一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含量高低均不能表达其疗效的整体性。只有进行宏观、综合、整体的分析才能保证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具有整体性、宏观和模糊分析等特点,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进而对药品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9-10]。如果进一步开展药效学研究,可使中药质量与其药效真正结合起来,有助于阐明作用机理。目前中药指纹图谱已涉及众多方法,包括薄层扫描、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以及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其中色谱方法为主流方法,龙其是薄层扫描、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已成为公认的三种常规分析手段[11]。总之,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建立,对于提高中药质量,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2]。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分析手段不断更新,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将会进一步完善与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也将得到全面控制,其疗效也会得到保证[13]。

3.2 质量标准现代化 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功效是药品内含成分整体作用的结果,是多种成分、多种机理综合作用。中医辨证施治用的是药味而非某个化学成分。检测一种或少数几种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难以控制、评价药品整体内在质量,不能客观反映它所体现的整体疗效。另外,某一化学成分,往往并非某一药味所专有,测定一种化学成分对于评价复方制剂更加缺乏科学性。因此,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现代化是中药制剂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研究是要加强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优质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内容,全面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水平。优质化体现在重点加强检测中药制剂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研究,加强含毒性成分的检测方法研究,对重金属、农药残留量和毒性成分要做到安全可控。中药制剂要提高鉴别的专属性,含量测定指标要与药效成分相关,保证疗效的专属性鉴别和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标准化体现在加强分析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薄层色谱要建立系统适用性实验,薄层板要标准化,停止使用手工板,重新核对色谱条件和点样量等。现代化体现在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要积极导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一般HPLC、GC和TLCS方法,要引进色谱柱、检测器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如GC中毛细管色谱法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分析、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和红外联用于中药制剂复杂体系挥发性成分鉴别和含量测定,采用新型HPLC色谱柱进一步优化色谱条件,应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等拓宽测定范围。

3.3 基于新技术的质量标准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分析手段不断更新,采用综合分析技术,对中药制剂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研究,建立能较好反映中药制剂整体质量的综合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模式,达到对复杂体系质量可控的要求[14]。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现代化的模式将是中药化学指纹图谱配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和必要的检查项目,整体控制中药质量。作为能较好反映中药制剂整体质量的综合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模式,除积极导入传统模式的分析测定技术方法外,应积极采用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是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得到的能够标示药物内含复杂物质群中的多种化学成分特性的色谱或光谱等指纹图谱。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法是将分解式的单一物质的“微观分析”与由物质群组成的群体成分的“宏观分析”结合在一起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中药制剂质量检测的现代化模式,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是当前最符合中药制剂特色的评价中药制剂真实性、稳定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可行方法[15]。

4 结束语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发展经历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对照品薄层鉴别、对照药材完整薄层色谱图与供试品色谱图比较鉴别、现代仪器测定中药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由测定指标性成分过渡到测定活性成分、由测定单一成分过渡到测定多种成分)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质量标准已经发展为中药化学指纹图谱配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和必要的检查项目,整体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现代化模式。伴随广大药学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脚步和现代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一定会逐步发展完善。

[1] 杨春云.中药制剂向现代化转变的几点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2010,6(5):125:126.

[2] 周爱珍,董晓烨,尹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现代化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7):1457-1459.

[3] 周跃华.浅谈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特点及常见问题[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9):1-3.

[4] 郝旭亮,张永文.中药质量标准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的必要性浅析[J].中国执业药师,2009,6(9):31-33.

[5] 李春媛.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分析[J].首都医药,2009,16(12):30-31.

[6] 秦安龙,邵建屏.中国医院制剂的特点、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5):328.

[7] 王峥涛.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天然药物,2006,4(6):403-410.

[8] 袁常青,邢亮.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7,6(5):116-117.

[9] 张礼菊.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9,13(11):1414-1417.

[10] 郭宏彦,涂禾,冯光富.指纹图谱评价中药质量的研究现状[J].四川中医,2007,25(2):50-51.

[11] 黄翠.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8):16.

[12] 王欣,刘新.中药指纹图谱与质量控制[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82-1983.

[13] 安卓玲.中药质量标准与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07,20(1):45-48.

[14] 文世伟,黄跃洲,许静.试论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及策略[J].中国药房,2008,19(27):2157-2158.

[15] 高冠喜,董宙.中药质量标准化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6-77.

猜你喜欢

药制剂质量标准指纹
像侦探一样提取指纹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基于自适应稀疏变换的指纹图像压缩
可疑的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