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十字花科绿叶菜主要病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2011-04-12曾凡荣
曾凡荣 王 静
(上海市闵行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01109)
偶晓捷
(闵行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十字花科绿叶菜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一类蔬菜之一,而这些绿叶菜在生长中易受多种病虫危害,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上海地区十字花科绿叶菜常年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的软腐病、真菌性病害的霜霉病、根肿病、菌核病、炭疽病和病毒性病害的病毒病。现将这6种病害的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1 软腐病
1.1 病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柔嫩多汁组织及茎或根部,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灰褐色而腐烂。初发病的叶片,在中午前后的阳光下有萎蔫现象,但在早晚或阴雨天尚可恢复,过2~3d则不能恢复而贴地腐烂,或使叶球暴露。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有的从茎基部或肥厚叶柄处发病,病部渗出鼻涕状粘液,散发出臭味。
该病由欧氏杆菌引起,病原细菌来源十分广泛,一般从病虫、机械的损伤处生理裂口等伤口侵入。除天气对病害发生有影响外,栽培条件对病害影响也很大。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0~38℃,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5~35℃、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5~20d。上海地区主要发病盛期在4~11月。
1.2 综合防控技术
1.2.1 农业防治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丰产优质、商品性好的耐病品种,提倡推广使用杂交良种。提倡轮作,尽量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采取深沟高畦短畦栽培,防止雨后积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做到小水勤浇,减少病菌随水传播的机会。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防治传病害虫黄条跳甲、小菜蛾、菜青虫等,减少害虫危害所造成的伤口。
1.2.2 化学防治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药防治,防止病害发生蔓延。发病初期每7~10d喷药1次,发病盛期每隔5~7d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喷药应以发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为重点,注意喷射接近地面的叶柄及茎基部。可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300~400倍液、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氧化铜600~800倍液防治。
2 霜霉病
2.1 病害特点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危害茎、花梗、种荚等。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或黄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成淡黄或灰褐色,边缘不明显,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病部在湿度大或有露水时长出疏密不等的白霉,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干枯成褐色。茎基部染病呈不规则状黑褐色斑点。
十字花科蔬菜的霜霉病菌同属于一个种,但其中有不同的变种。高温低湿的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7~28℃,最适发病环境为日平均温度14~20℃、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莲坐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3~10d。上海地区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秋季9月初前后在秋大白菜上始见发病,9月底~11月即大白菜莲坐期至包心期形成年内第2个发病高峰期。
2.2 综合防控技术
2.2.1 农业防治 提倡采取深沟高畦短畦栽培方式,并注意及时清理沟系保持排灌畅通,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防止雨后积水及干旱时浇水排灌。选用抗病良种,施足有机基肥并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2.2.2 化学防治 发病始盛期,多晴少雨天气时,每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多阴雨重雾天气时,每5~7d防治1次,连续防治4~6次。防治时应注意多种不同类型农药的合理交替使用,可选用687.5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7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2.5%恶唑菌酮·霜脲氰可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75%丙森锌·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等喷雾防治。
3 根肿病
3.1 病害特点
幼苗、成株均可受害。根部受害后,植株叶色变淡,凋萎下垂,晴天中午尤为明显。主根肿瘤大而量少,瘤多靠近上部,球形或近球形,表面粗糙,侧根发病时肿瘤小而量多,侧根上的瘤多呈圆筒形,并串生在一起。发病较重时,起初夜间可恢复,后来则变黄枯死。
该病由一种低等真菌引起。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范围9~30℃,最适发病环境为温度19~25℃、相对湿度70%~98%,土壤pH值5.4~6.4,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苗期至成株期,发病潜育期10~25d。上海地区主要发病盛期在5~11月。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地下害虫发生重的田块发病重。
3.2 综合防控技术
3.2.1 农业防治 种子不带菌,但随附在种子表面的泥土可带菌传病,采种时不在病区留种,重视种子消毒。病田实施水旱轮作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4~5年以上,或在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盛发期5~11月避免种植易感病的十字花科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并在病穴四周撒消石灰。
3.2.2 化学防治 在夏秋季重病田块可用40%氰胺化钙对土壤进行消毒,667m2用量50kg左右;移栽、播种前用40%氰胺化钙拌土后均匀撒于田内,翻耕后用水充分浇足,然后用塑料薄膜盖好,5~7d后揭膜、翻耕,5~7d后即可移栽。
4 菌核病
4.1 病害特点
多发生在栽种植株茎的基部,有时叶柄、荚也受害。病株茎秆上出现浅褐色凹陷病斑,后转为白色,终致皮层腐朽,纤维离散成乱麻状,茎腔中空,内生黑色鼠粪状菌核。田间湿度高时,病部产生1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菌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早期白色,后外部变为黑色、内部白色。轻者造成烂根、烂茎、发育不良,重者茎秆折断、植株枯死。
病原为核盘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范围0~30℃,最适发病环境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高于90%以上,最适感病的生育期为生长中后期,发病潜育期5~15d。上海地区主要发病盛期,春季在 2~6月,秋季在 10~12月。
4.2 综合防控技术
4.2.1 农业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腐烂分解。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高畦种植,合理密植,同时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植株生长势,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
4.2.2 化学防治 可选用400g/L嘧霉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1000~12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300~400倍液等防治。
5 炭疽病
5.1 病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叶片染病,通常从植株基部外围叶片开始发生。发病初始时产生灰白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大为灰褐色病斑,病斑中部呈微凹陷,边缘深褐色,直径一般为1~2mm,稍大至2~4mm的病斑。发病中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极薄、半透明状,发病严重时病斑可达数十甚至上百个,并可相互愈合,形成大而不规则形的斑块,叶片则因病而变黄干枯。叶柄上的病斑长圆形至纺锤形或梭形,凹陷较深,中间灰白色,边缘深褐色。
该病是由希金斯炭疽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喜高温潮湿环境,适宜发病温度范围15~38℃,最适发病环境25~30℃、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3~10d。上海地区主要发病盛期在8月中下旬~11月。
5.2 综合防控技术
5.2.1 农业防治 提倡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播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开好排水沟系,防止雨后积水引发病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5.2.2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增加喷药次数。可选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800~1000倍液、400g/L氟硅唑乳油5000~6000倍液、430g/L戌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微乳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6 病毒病
6.1 病害特点
苗期染病,心叶上表现明脉或叶脉失绿,后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最后在叶脉上表现出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成株期发病早的,叶片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植株矮化畸形。感病晚的植株一侧呈半边皱缩畸形,重病株心叶扭曲畸形或老叶枯黄或全株矮化僵死。此病还会引发霜霉病、软腐病。
该病可由多种毒原引起,其中最重要的是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花椰菜花叶病毒,此外还有少量的萝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甜菜黄化病毒等。田间传播主要媒介是桃蚜、棉蚜、萝卜蚜、甘蓝蚜等,还可由病健株接触摩擦、农事操作等途径进行传播。苗期易感病,高温干旱有利于病害的早发、重发。上海地区主要发病盛期,春季在4~6月、秋季在9~12月,下半年发生重于上半年,可周年发生。
6.2 综合防控技术
6.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时播种,一般早秋高温干旱天气适当晚播3~5d,培育健壮秧苗。种子可采取干热处理或用55℃温水浸种,或先用清水浸种3~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30min,捞出洗净后催芽。加强肥水管理,秋季遇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施有机肥作基肥,定植大田时带药移栽。
6.2.2 化学防治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喷施相应农药,如8%宁南霉素水剂300~400倍液或绿亨20%吗啉呱·乙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加0.2%多元磷酸二氢钾,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有较明显的抑制病害扩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