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北魏平城形制与建城年代探析
2011-04-12陈连洛郝临山
陈连洛,郝临山
(1.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 2.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大同北魏平城形制与建城年代探析
陈连洛1,郝临山2
(1.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 2.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综观古今有关史料与考古遗迹,大同北魏平城形制应是自内而外由宫城、皇城、京城、郭城组成的四重城垣。皇城、宫垣在京城北中部的汉故平城及今操场城中,其京城形制为南北长7里(古里,下同),东西宽3里的长方形之城 (明府城仅为其南半城),即南起明府城南墙,北至现火车站一带,计南北长约4 000m,东西宽约1 730m的范围内。其建城时间亦当如《魏书》所记:“泰常八年(423年),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
北魏平城;城址形制;建城年代
大同,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前身平城曾为北魏京都近百年。北魏京都平城遗址范围、形制布局以及何时建城等,虽经多位考古专家的考证和诸多学者的积极探求,轮廓业已渐次明晰,但未达到认识的统一。作者愿在学术讨论范围内,探求历史面貌,提出一点认知供讨论。
一、平城形制布局与遗址
大同市考古所前所长张畅耕先生等考古专家以及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史志办和诸多学者,均对平城形制布局与遗址进行过考证和积极探索。高平、力高才先生在《试探北魏平城》一文中认为:“平城的城区包括四个部分,即汉平城、宫城、外城、郭城”。[1](P59)近几年来,殷宪先生对此研究较详,按其2008年在《大同日报·云中讲坛:北魏与平城》一文所述,亦大致可分为宫城、皇城、京城、郭城四部分。[2]现综合有关史料及史籍所记,分述如下:
宫城(垣):北魏“天兴元年(398年)秋七月,迁都平城”(此汉故平城),“截平城西为宫城”,起“天”字号三大殿等;“天赐元年(404年)十月,筑西宫”(是否为“截平城西为宫城”而称者?),“永兴元年(409年)十二月,帝始居西宫,御天文殿”;“永兴四年(412年)四月,宴群臣于西宫”;“泰常八年(423年),广西宫”;“延和三年 (434年)东宫成,三分西宫之一”的“西宫”及后者太华 (458年)、太和 (477年)、太极(492年)诸殿所在之宫殿群谓之宫,其当然应有宫墙 (垣),可称为宫城。宫垣南门口当有太和十六年(492年)所建象魏(双阙),即《云中郡志·古迹·后魏宫垣》条所记之“府城北门外,有土台东西对峙,盖双阙也”,[4](P56)有似如今北京故宫午门两边的雁翅楼,其范围大致在今操场城范围内,也即汉故平城中。
皇城:北魏宫垣建在穆帝六年 (313年)“修以为南都”的汉故平城之内,则北魏之初称汉故平城为“京师”、“都城”,如“天兴二年(399年)八月,增启京师十二门”;“天赐三年 (406年)六月,缮修都城”者,亦即与“泰常八年(423年),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相对而为内城(墙)的汉故平城谓之皇城。当为今操场城及其南至明府城北墙(中段)部分,所围约方千米之城。
京城:“泰常八年 (423年),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者为之京城(平城),其相对皇城在外而称“外垣墙”(外城),亦为唐辽金元所沿用者,为东西三里,南北七里(古里576m)的长方形城。今之明府城,为其“南之半”(南半城),故周十三里。即南起明府城南墙,北至现今火车站一带,计东西1730 m,南北约4000m范围内。(参见《大同北魏明堂方位与平城遗址》一文。[5]
郭城:“泰常七年(422年)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者为之郭城,其当围绕外城 (京城、平城)而存。张畅耕、张志忠、殷宪诸先生对此均有独到见解,只是尚无定论,须进一步考证探索。倘若以与京城均等间距考虑,则可约为南北10里,东西6里的长方形城。但古有“凡立国都……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之说。考虑到地形变化及如浑水的存在,则可能不那么规矩均等。但有两点可否考虑:一是古人云“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管子·八观》),郭城跨河(如浑水)而建的可能性较小。二是《水经注》曰:“如浑西水,又迳平城西郭内……城周西郭外有郊天坛……其水南又屈迳平城县故城南”;[6]尚有“天兴二年,引武川水注之苑中,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者,此由北、西所来二水总要先进北、西郭内,才可能“迳西郭内”、“分流宫城内外”和“屈经平城县故城南”的。再据大同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故宫城西、北是应有郭城的,即郭城是应包围京城、皇城与宫城的。
综上,北魏平城形制,当为自内而外由宫城、皇城(或有部分重合共用之可能)、京城(平城)及郭城组成的四重城垣。
二、平城(京城)建城年代
在现今诸多学者的研究中,认识一致的是:北魏平城有周长20里的京城,并认为唐、辽、金、元所沿用者,亦即此城。《辽志》更记载西京大同城“广袤二十里”,与之同。明府城则“因”其“南之半”,即为其南半城而成十三里之周。也以此(并考古资料)为据推算,平城为南北7里,东西3里的长方之城,周回20里(古里)。应该说,在《魏书》中“作东西鱼池”、“幸代园山,建五石亭”、“观九十九泉,造石亭”都记入正史了,那这“周回二十里”的京城是不可能不记、漏记或误记的。而在《魏书》、《北史》及《通鉴》中所记“周回二十里”者,仅有“泰常八年,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这一条,也应是真正具有唯一性的,当为之莫属的。但所见文章多将其归入太祖天赐三年(406年)条:“六月,发八部五百里内男丁筑灅南宫,门阙高十余丈;引沟穿池,广苑囿;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经涂洞达,三十日罢”中,[3](卷2,P42)即认为北魏平城(京城)建于太祖天赐三年,而文中之“灅南宫”是“平城宫”、“西宫”之“误记”。对此似觉难以理解。明明记为灅南宫,怎么说是“平城宫”呢?此记是否真的错了呢?作者遍查有关史籍,现对此提出如下看法,以讨论天赐三年“筑灅南宫”的记述到底有无其事,是史书原记有错,还是后世传而为讹,抑或今人理解有误。
首先,《魏书》是北魏正史,《太祖纪》又是魏收原史,非佚而后补者,而魏收“在北魏末年,他就参加所谓‘国史’和起居注的编写……修史长期是他的专职”,(《魏书》出版说明)[3]虽在北齐完成《魏书》,但也可以说是北魏人写北魏事,且“筑灅南宫”乃天赐三年之大事。“天赐三年”条,共记述239字,而“筑灅南宫”事就有48字,占20%。再说,古代皇家“右史记言,左史记行”,专司其职。更建一石亭也记于史,象灅南宫(城)这样大的工程,当不致于是将“平城”误记而成。另外,二者音不相同,字形不相近,地望亦不在一处,也不易于出此错误;《北史》、《通鉴》又均有相同记述,何况又系“先有规度”,后行筑建,乃顺理成章之事。
其次,若将天赐三年所记“灅南”二字改为“平城”,则此段文字记述中将存在如下矛盾:所记“门阙高十余丈”,与《水经注》所记“太和十六年,造太极殿……夹建象魏”不相一致,[6](卷13,P425)时间提前了86年。而在《魏书》太和十七年中有记“今诸边君蕃胤皆虔集象魏”,正与《水经注》所记时间相应合,但在此前,则无相关记述。且在“泰常八年广西宫”(当首先东扩东半城)前,宫垣尚在原平城之西半部,而后来之中轴线尚未形成,则“东西对峙”的双阙也不便建于此处。所记“规立外城,方二十里”。方者,方形,即“方二十里”者,非指周回、周长,也非平方、面积,而是“见方”,指正方形的边长。又《魏书》卷七下,“太和二十年,又诏汉魏晋诸帝陵,各禁方百步不得樵苏践踏”者,当不会指“周百步”范围等。且若果真如此,则为边长20里,计周回80里之城,而平城无此大城。若以方城计,也仅可称“方八里”而已。再者,平城近如浑水,因水向而城南北较长,似如《晋书》姑臧“卧龙城”,即非“方”城,故当称“周回”而不可言“方”。另,《魏书》中关于城、郭、苑之周长多记为“周回”,如“泰常六年,筑苑,周回三十余里”,“泰常七年,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等,而此处为“方”,也可见其义不同。
其三,也与其它文献记述有矛盾。《南齐书·魏虏传》记:“什翼珪(太祖道武帝)始都平城,犹逐水草,无城郭,木末始土著居处”。[8](P984)将建城时间归入天赐三年,则与所记太祖时尚“无城郭”不合,而《魏书·太宗纪》所载“始土著居处”又正与泰常七年、八年所记筑郭、建城相一致。《水经注·湿水》:“湿水又东北迳魏亭西,盖皇魏天赐三年之所经建也”。[6](P422)所言时间、地点均与《魏书·太祖纪》天赐三年所记“筑灅南宫”事相吻合,即并非天赐三年所记应为平城而非灅南者之说。
其四,查阅《魏书》及有关史籍尚可看出,天赐三年建灅南宫城,还可说是有原因、有规划、有行动、也有物证的。
其一,原因:昭成帝什翼犍建国元年 (338年)“即位于繁峙之北”。岳湘、力高才《大同博览》曰:珪之祖父“什翼犍为代国国君,曾都繁峙 (今浑源县西)”。[8](P757)(建国)二年即“议欲定都灅源川”。及后者道武帝“将建新邑”、“将建新都”者,且是在“太祖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3](卷23,P604)召莫题,论兴造,“题久侍稍怠,珪怒,赐死”的情况下,有如《通鉴》所记“於是发八部……”而作,[10](卷114,P3591)也当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再说,若莫题将平城“规度”好,并动工兴造,又何以赐死?即筑灅南宫(城)之因,恐是“将建新都”。
其二,规划:《魏书·太祖纪》:“天兴六年(403)九月,行幸南平城,规度灅南,面夏屋山,背黄瓜堆,将建新邑”;《通鉴》卷113记为:“规度灅南,将建新都”。[9]
其三,行动:“天赐三年六月,发八部五百里内男丁筑灅南宫……三十日罢”。
其四,物证:《水经注·湿水》所记:“池水又东北注桑干水,为湿水,并受通称矣。湿水又东北迳魏亭西,盖皇魏天赐三年之所经建也……湿水又东流四十九里,东迳巨魏亭北……”,[6](卷13,P422)所记时间、地点与《魏书》天赐三年“灅南宫”条相一致。而《魏书·太祖纪》天赐三年所记的“五石亭”、“石亭”等另外两项建筑,前者系“太祖北巡”之中于二月在代园山所建,后者则为八月“观九十九泉”时所造,方向、地点均与《水经注》不相合。其所记“盖皇魏天赐三年之所经建也”者,无疑可为物证。
综上所述,完全有理由认为,《魏书》所记天赐三年“筑灅南宫”之事无误,即该年确已动工筑灅南宫新城了,只是“三十日罢”而已。罢者,有停、歇、休、止之意,即中途作罢,未成而停。正因为如此,才又有泰常五年“起灅南宫”之事(规模、功能不同前者)。何况,30天时间,是无论如何也建不成那宫苑城池俱全,市里经济齐全的“方二十里”的大城的。
由此可见,《魏书》所记“天赐三年筑灅南宫”事确实有之,但将“筑灅南宫”推定为“筑平城宫”恐为不妥。依《魏书·天象志三》所载“缮修都城”为据,此当是指修缮、修补旧城,而非新建大城。故认为《魏书》此记无误,即平城京城建城时间正如《魏书》所记,为太宗泰常八年 (423年)“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
三、结语
大同北魏平城形制是自内而外由宫城、皇城、京城、郭城组成的四重城垣。京城建城时间为泰常八年(423年)。目前大同恢复和重建的城墙是依明代城墙为廓,而明代大同府城墙是在北魏京城南半部城墙的基础上所增高加厚扩建的 (佐证另文讨论)。探讨北魏平城形制与建城年代,对开发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提供更多史料,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1]高 平,力高才.试探北魏平城[A].姚 滨等.大同史论精选[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2]殷 宪.云中讲坛:北魏与平城[N].大同日报,2008-06-07(11).
[3](北齐)魏 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
[4](清)胡文烨.云中郡志[M].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本,1988.
[5]陈连洛,郝临山.大同北魏明堂方位与平城遗址[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0-33.
[6](北魏)郦道元著,王国维校.水经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7](萧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2.
[8]岳 湘,力高才.大同博览[M].香港:新世纪出版社,2001.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An Analysisof the Planning of Pingcheng and the Year for Start Building the City in Beiwei Period
〔编辑 赵立人〕
CHEN Lian-luo1,HAO Lin-shan2
(1.Research Center of Yungang Culture,Shanxi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2.School of Coal Engineering,Shanxi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3)
From relative literature and relics,it has been found that Pingchengwas a city with 4 outer walls,they were palace walls,royalwalls,capitalwalls,and outer walls.The first two were located in northern and central capital and today's sports town,7 ancient Li from North to South,and 3 ancient Li from East to West,that's today's 4000 meters in length and 1730 meters in width,aswhatwas recorded in"Wei Shu".
Pingcheng in Beiwei Period;formation of the site;year for building the city
1674-0882(2011)01-0037-03
K239.21
A
2010-11-28
陈连洛(1942-),男,河南邓州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与考古;
郝临山(1956-),男,山西吕梁人,教授,研究方向:工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