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 划 赋

2011-04-12文/李

河北城市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用地规划

文/李 攀

规 划 赋

文/李 攀

规者,构物之略也;划者,成事之谋也。规矩方圆,绳墨度衡,古已有之;描摹物事,经纬地舆,后人继之。文明绵延几千载,匠人营国数百重。其思烁烁,其势煌煌。

封邑筑城,依公侯伯子男,循规蹈制,乃《周礼》所定;建都修廓,察水旱山泽地,因形就势,是《管子》之说。放眼广川之上,俯察方寸之间。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凡所有居,或于大山之下,或于江河之畔。强调和谐真谛,凸显物我一元。背山起楼,不合自然之理;焚琴煮鹤,却是天物暴殄。通览长江之滨,名城列阙;遍数黄河两岸,重镇星棋。八百秦川,滋养长安繁盛;万里长城,拱卫京畿太平。图江山永固者,赖民之向背;谋万世之基者,凭政通与人和。水乃生命之源,屋是安身之所。然水有清浊,屋有高下。浩浩江河,只取一瓢之饮;巍巍朱门,不过八尺之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划思想,服务国家体制。江河万古,文明五千。追溯历史,其理昭然。几多规划案例,莫不维护王权。汉唐长安洛阳,两宋东京临安,元大都,明南京。方城宫城,轴线对称。士农工商有别,皇亲贵胄居中。契合宗法礼制,铺陈时代行踪。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斗兽场、凯旋门、市政厅。东方西方承理接脉,分散聚合小异大同。历史车轮,碾过峥嵘岁月;人民智慧,谱写流动乐章。帝王将相,化作流逝符号;能工巧匠,镌刻不朽丰碑。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兴衰更替。历史反映规划,规划贯穿历史。博古览今,触动多元思维;究天通地,激发生花妙笔。谋一世,谋一时,谋全局,谋一域。高站位,高起点,高品位,高效率。多几分厚重完美,少一些浮华缺失。多几分民主氛围,少一些领导意志。走鼎新之路,做无憾之择。尊崇自然,遵循公理。嵯峨乎西湖第一楼①,因短视规划短命;静美兮洱海情人湖②,遭熏心利欲谋杀。挥霍财货尚可积累,荼毒生态岂能复生!天道忌满,人道忌全。留一点“空白”③,让后人泼墨;构几分畅想,待子孙挥鞭。土地资源有限,人之欲壑难填。物我同源,小处着眼。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时光荏苒,时事变迁。几番磨砺,几经锤炼。改革昭示辉煌愿景,规划催生绚丽春天。由城市到城乡,从二元到一元④。倡导以人为本,摒弃落后观念。城乡共同进步,社会和谐发展。部门问策,专家议策,社会征策,规委⑤决策,阳光亮策;注重统筹,注重功能,注重特色,注重投入,注重衔接。容积率⑥,绿地率⑦。建筑密度⑧,间距标尺。功能区划,空间布局。抓住硬性指标,控制“五线”“一区”⑨。发挥“先导、主导、引导”作用,确立“龙头、刚性、法定”理念。与时俱进,拓展现代气息风貌;集思广益,保护历史文化景观。民众同参与,社会共进言。不为利诱,不为权变。谋划未来,引领发展。规划高屋建瓴,建设按部就班。一张蓝图绘到底,万众雄心莫等闲。禁得住当代和后人评说,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高楼广厦,歌大江东去;小桥流水,咏窈窕之章。豪放与婉约并美,今声与古韵同唱。构建新民居,繁花铺锦;打造园林城,曲水流觞。斯唯盛世,慨当以慷。尽阔视野,再续交响。

注释:

① 2007年1月6日,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第一高楼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成功爆破。这一高67米、22层的大楼轰然倒下。这座设计寿命100多年的“西湖第一高楼”,无力自我拯救过早“夭折”的厄运。

② 情人湖是洱海公园内著名景观。然而,随着“洱海天域”工程项目在景区的“顺利”开发,情人湖被侵占、填埋,取而代之的是一栋紧接着一栋的楼房“长”了出来,致使情人湖遭受永久性破坏。2010年4月,国内一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披露。

③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意境,此处指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上留有余地,做有限的设计,提供留白的空间,而不是“填空”。

④ 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原《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从“城市”到“城乡”,仅一字之差,却意味深长,中国正在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分割规划模式,进入城乡一体规划新时代。

⑤ 规委,即城乡规划委员会。其工作职责是:领导、组织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审议各类规划,审定重大项目规划。

⑥ 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⑦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⑧ 建筑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⑨ “五线”是指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紫线”规定历史文化街区;“黄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一区”指禁建区。

李攀,保定市满城县规划局

猜你喜欢

用地规划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迎接“十三五”规划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