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财务造假的反思——也谈会计自律机制的构建
2011-04-12李文辉
李文辉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100)
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因财务欺诈遭遇空前的诚信危机:今年3月以来,24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审计师提出辞职或曝光,审计对象的财务问题,19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遭停牌或摘牌。因为欺诈的集中出现,美国资本市场认为最保守也最保险的策略是避开所有的中国公司。涉嫌财务欺诈的上市公司会计师、财务公司审计师等面临的是投资者追讨损失的集体诉讼。
会计应该是一项诚实者的职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会计人员良好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对财务欺诈行为具有有效的抑制效应。会计行业自律是会计职业组织对所有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过程。会计行业自律机制构建是会计行业诚信建设的组织基础和体制保障,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建立会计人员认同的会计职业道德并将之作为自我修养、行为自律的标准;另一方面是会计自律组织建设。只有当会计职业道德成为会计人员的真正需要,会计人员才能将相应的职业道德作为自我修养、行为自律的准则,发挥自律机制的效用。
一、建立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伦理原则
会计自律组织是会计行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社会民间组织,它还有扩大交往、协调行业之间经济关系的作用,它的正常运转是需要社会认同的。而社会对会计自律组织的认同,是对其管理工作的充分信任和具有某种安全性的心理依赖。会计行业自律管理的实现要从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和社会责任出发,实现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通过政府对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认同,在两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首先,政府应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并保障会计自律组织的独立地位,同时授予其相应的权利。其次,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防止会计自律组织管理权限的缺失或膨胀导致行业甚至社会风险。最后,建立政府和会计自律组织之间的沟通机制,实现两种社会管理层面的信息交流。会计自律组织要获得社会的信任,必须通过内部的自我完善、管理机制的有效建设等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良好形象的建立主要涉及对诚信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和责任原则等伦理理念的追求,并构建相应的实现机制。
(一)诚信原则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是构建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经济道德的基石,[1]是会计自律组织获得社会认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诚实信用要求实事求是,平衡各方利益、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诚实信用要求市场主体之间坦诚相见、不欺不瞒、信守诺言、实践成约,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诚实信用既是法律原则,又是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会计的诚信既是一种时代精神,也是会计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诚信为本原则是会计立业的灵魂,是会计自律组织生存的根本。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公原则是会计自律组织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条件。首先,会计自律组织要做到对业内各种主体公平对待,无论主体规模的大或小,无论主体是个人或企业,都要实现平等原则。其次,会计自律组织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业内业外,保证面对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精良的服务,并使他们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和保护。只有这样,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状态才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持,相关者的利益也才能够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会计精神也才能够被更好地弘扬。
(三)责任原则
伴随会计自律组织自律权的强化和扩张,相应的责任机制的构建也势在必行。其构建可从决策人的个人责任、会计自律组织的内部责任和会计自律组织的社会责任三方面考虑:要强化对决策者不作为或决策失误责任的追究以及对决策权力的监督;要接受政府监管机关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
二、完善会计行业自律管理的组织体系
完善会计行业组织体系、工作规则和工作程序是完善本行业自律管理机制的基础和前提。要将会计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经验结合起来,在明确的法律或行政授权之下,探索、研究会计行业自律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会计自律组织、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专门委员会为主体的治理结构,组织制定比较系统、完整的自律监管制度,对会计行业实施监管。
(一)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别的会计行业自律组织
首先,应建立健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组织。在中国会计学会下设会计职业道德研究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管委员会,并设相应会计人员自律组织(实行会员制,自愿入会原则)、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由会员中的道德楷模和高技能者、专家学者、政府代表等组成)。会员代表大会是会计行业自律组织最高权力机构,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以会员为本,切实代表会计行业的整体利益。在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设立中,要扩大执业人员的比例,适当增加公众人士,提升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切实发挥其在选举、决策、监督、审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会计行业自律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在不断增强和提高广大会员的自律意识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会员参与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失时机地推进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建设,以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建设的成果,赢得政府部门的信任,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其次,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理事会要逐步研究建立各类专门(专业)委员会。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理事会应根据行业自律组织工作和会计行业发展需要的需要,以及会计行业自律管理运作机制的特点逐步在制定准则、专业咨询和指导、自律性检查和惩戒、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审计、中小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业务研发、评估、会员维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专门(专业)委员会,吸收优秀的会员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参与专门(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切实发挥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自律监管职能,强化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维权和服务功能,增强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会计行业自律组织可设立秘书处,使其在相关专门(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此外,建立行业各类专家人才库,充分利用专家资源提高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相关工作的实施水平。
(二)发展和完善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职能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体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指出:会计行业自律组织需要在努力提高现有自律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管理的现实需要,发展和完善以会员为中心的完整的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能力和会员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实现有效的自律管理,会计行业自律组织可通过培训、考试、章程设定、准则建设等吸收会员,要求会员提交财务报告和资料,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其经营状况、资产、会计报表、会计帐簿以及其他相关记录文件。如发现其财务资料与会计行业自律组织宗旨相违背时,有权对其提出整改意见,批评、通报、罚款、暂停会员资格,开除出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等。通过赋予会计行业自律组织较多的职能,使其形成组织、规则、职能等一整套体系,确保其规范、健康地运作。
三、改善和提高会计人员自律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种社会职业,会计具有精神、知识和行为三方面的素质要求。其中精神方面的素质要求包括职业信仰、职业道德、法律(他律)意识等,职业信仰和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立足之本,而诚信自律又是本中之本。精神方面的素质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是激发会计人员潜在素质的源泉,是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根本。所以,要避免会计道德风险就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精神素养,即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判断能力。
(一)提升会计人员的需求层次
人的道德需要既是人的多层次需求中的一种高级需求之一,又是人作为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的精神规定。因此,我们要依照人类生理和心理的科学规律,在客观事实上帮助会计人员的需求层次从以物质需求为主导的基本层次,日益提升递进到侧重精神价值的更高阶段的需求层次上去。这种提升有助于使会计人员避免面临在自身生存需求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两难选择,能够有助于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从而有助于消减道德风险危害可能性的现实化。具体可通过提高会计人员薪金标准;对财务高管逐步引入股权、股票、期权等激励项目;对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优秀会计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树立道德模范并大力进行宣传;对于信用度高的会计人员给予高级别的信用评价,在职位职称晋升、信贷、税收、福利、职位提升等方面相应地给予优先、优惠或一定形式的奖励等。
(二)提高会计人员道德认识和价值判断能力
造成道德风险现象认识层面的根源是社会主体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的有限性。主体的有限性和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呈正比例关系。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判断能力是从认识层面应对道德风险现象,增强道德风险趋利避害的重要对策。因为会计人员处理出来的会计信息会对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决策行为产生不同的经济影响,从而使之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所以要提高会计人员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意识,要从深度和广度、内涵和方式上拓展会计人员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关系。会计人员除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如会计制度和准则、财务管理、会计实务、审计准则、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税务和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外汇等知识和对会计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及对会计环境有敏锐的感知。
[1] 国家会计学院《会计城信教育》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