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7例房颤致脑栓塞病人护理体会

2011-04-12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15600季丽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8期
关键词:脑栓塞心源性瞳孔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15600)季丽红

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心源性栓子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而产生的脑梗死,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07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37例房颤致脑栓塞患者,经急性期及康复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63~83岁,平均73.12 岁。所有病例均经心脏听诊、心电图证实房颤。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8例,有糖尿病史17例。入选病例中,安静时发病16例,活动中发病21例;发生于前循环系统29例,后循环系统8例。临床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等。其中,肢体瘫痪35例,失语25例,意识障碍15例,且后循环系统栓塞以意识障碍表现为主。以上病例均经脑CT 检查证实脑梗死,并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修订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与转归 原则上与一般脑梗死相同,但应注意房颤的治疗,如控制心室率、抗凝等。除脑梗死后出血行中性治疗外,其余病人均行扩血管、改善循环、脑保护等治疗,合并各种并发症者行对症处理。转归:本组患者好转26例,死亡11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25例,消化道出血2例,脑梗死后出血8例,且死亡病例中死于脑疝5例,大面积脑栓塞合并心脏衰竭及肺部感染8例,基底动脉主干栓塞3例。

2 护理

2.1 急性期护理

2.1.1 一般护理 急性期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压舌板放在上、下齿之间,避免咬伤舌头,按时吸痰,防止痰液阻塞气道或误吸而引起窒息。限制探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至少1次床上擦澡,勤更衣,勤换床单,保持皮肤清洁。昏迷病人有假牙者应取下,将头偏向一侧,病人采取侧卧位且宜舒适,使全身肌肉松弛。

2.1.2 病情观察 脑栓塞病人易因脑水肿而导致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可有呼吸循环和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早期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有时可有中枢性高热,高热者易采用物理降温为主。疾病的后期可有呼吸衰竭,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潮式呼吸、脉搏变弱及血压、体温下降,表示病情危重,因此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主要观察病人意识变化及瞳孔的改变。用简单的问话、角膜反射或压眶上神经来判断意识水平的程度。而观察瞳孔的改变则需观察两侧瞳孔的大小、是否对称及对光反应情况,如一侧瞳孔扩大多表示有脑疝形成,两侧瞳孔缩小则表示脑干受损,双侧瞳孔散大且各种反射消失,往往是临终征象。

2.1.3 预防并发症 做口腔护理2次/天,鼓励病人多漱口、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骨突受压部位、勤洗澡,鼓励病人主动咳嗽以防肺部并发症。插尿管者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洗尿道口及会阴部皮肤2次/天,更换尿袋1次/天,用1/ 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2次/周,并注意训练膀胱功能。

2.2 康复期护理 采取药物溶栓、降颅压及活血化瘀治疗,并耐心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争取病人社会支持系统对病人的帮助。帮助病人床上被动运动,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对于偏瘫病人则在生命体征平稳24h后即可开始对瘫痪肢进行功能训练从大关节运动到小关节运动,到伸展、屈曲、外展、外旋等活动,2~3次/天,每次30min左右,然后再做细微动作训练等。

3 小结

心房纤颤时,心房壁肌肉特别是左心耳收缩无力,加上血黏度高、动脉硬化等,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即可致脑栓塞。房颤引起的栓塞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致残率高达71%[3]。老年人由于冠状动脉缺血、高血压所致的心脏扩大,心肌变性致收缩无力,房颤所致心搏出量减少,均是附壁血栓形成的原因。因此,应坚持抗凝治疗,降低血液黏稠度;嘱咐患者避免剧烈活动,以免栓子脱落,积极纠正房颤,及时发现栓塞先兆。

猜你喜欢

脑栓塞心源性瞳孔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勘 误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研究
瞳孔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的预防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