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04-12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26300顾红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24期
关键词:月经肌瘤套管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26300)顾红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者少见。根据尸检资料,35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进展,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目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已经较为成熟,采用不同术式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在减少术中出血方面有显著差异。我科根据不同病例及要求,采用不同术式行子宫肌瘤挖除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8月至2007年9月,我院共行子宫肌瘤挖除术98例。平均年龄32.3(25~48)岁,均为肌壁间肌瘤,已生育。子宫肌瘤挖除术46例,子宫肌瘤挖除及子宫动脉结扎术52例,手术指征:B超检查诊断为肌壁间肌瘤;临床症状包括疼痛,下腹不适及尿频,月经量增多,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子宫小于14孕周大小。术前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AFP、CEA、CA125、CA153、CA199,排除潜在恶性可能。

1.2 手术方法 麻醉:所有腹腔镜手术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持续心电监护;手术设备: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设备,包括腹腔镜、检测系统、CO2气腹机、单极电凝装置,PK刀,冲、吸引装置,抓钳、持针器、剥离器、剪刀、举宫器、组织粉碎器等手术器械。术前准备:术前阴道冲洗 1~3d ,清洁脐部,术前禁食并灌肠。手术方式:麻醉后采用膀胱截石头低足高位。气腹压力设定为14mmHg。穿刺点为:脐轮部10mm套管针置腹腔镜,左下腹部2个穿刺点分别为5、10mm,右麦氏点置5mm套管针。对于子宫肌瘤较大者(肌瘤径线≥7.5cm),采用改良trocar穿刺法,将脐轮部第一穿刺点移至脐上腹中线约3cm处,同时相应平行上移两侧的第二、三、四操作孔trocar穿刺点,保证各穿刺点与瘤体上缘的距离不少于10cm。子宫肌瘤挖除术:明确切口部位后局部注射催产素20U+20ml N.S,见局部发白后切开肌瘤假包膜。于子宫肌瘤突出最明显处用PK刀切开子宫肌层至肌瘤表面,肌瘤大者行梭形切开,用肌瘤剥离器沿假包膜剥离子宫肌瘤,蒂部以PK刀 凝固、切断。创面电凝止血,大于2cm创面缝合。残腔以可吸收线间断“8”字缝合,若残腔穿透子宫内膜,行分层缝合:先缝合子宫内膜,再缝合子宫肌层和浆膜层。缝合子宫后,肌瘤用组织粉碎器粉碎后从10mm套管取出。子宫肌瘤挖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术:子宫肌瘤挖除前,腹腔镜镜头置入后常规检查子宫、附件及盆腔情况,经阴道放置举操纵子宫。将举宫器前举并偏向一侧,选择圆韧带、骨盆漏斗韧带及盆壁组成的三角无血管区切开腹膜。

2 随访

主要采取门诊定期随访,患者于术后1月复诊,此后每6~12个月复诊1次。随访时间为术后6~36个月。随访主要了解患者月经情况和B超检查结果,直径大于2cm肌瘤为肌瘤复发。患者(双侧子宫动脉阻断组)术后子宫体积缩小达到49.9%,月经过多缓解率提高到96.0%,未发现有肌瘤复发;而对照组(单纯子宫肌瘤挖除术组)子宫体积缩小为37.2%,月经异常缓解率为83.5%,肌瘤复发2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挖出术可以拓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出术的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出血,在改善术后月经症状和降低术后肌瘤复发率方面尤具优势;但是该技术要求手术医师具备良好的腹腔镜操作技巧[2]。

猜你喜欢

月经肌瘤套管
损伤套管引起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异常分布特征分析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