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1-04-12河北师范大学西校区图书馆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91姚秀敏
河北师范大学(西校区)图书馆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91〕 姚秀敏
2008年3月15日至23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办了河北省第二届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班,目的是提高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员工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促进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与学员们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发现全省各地市的中小学图书馆发展得很不平衡,尤其是各中小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较多。文献资源是中小学图书馆的重要构成要素,文献资源建设对于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就像血液之对于生命。网络环境下文献的载体、类型、特征等都发生了变化,突破了原来 “图书”的含义;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资源发展观。然而,尽管中小学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就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现 状 及 问 题
(一)文献资源建设各地区发展很不均衡
据调查了解,我省各地区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很不均衡,这和各地区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富裕的地区,经费投入多,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相对好一些,如唐山、邢台、衡水等地区,主管领导比较重视,投入的经费也多,这些地区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已具一定规模,馆舍面积大,藏书较多且种类丰富,功能较齐全、设施较完备,设备也比较先进。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和边远山区,文献资源建设不容乐观,有的图书馆只有一间屋子,藏书是捐赠的,也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平时也不对学生开放,有领导检查了,就打开门象征性地开开馆,检查过后又锁起门来等待下一次检查,根本没有起到图书馆应该起到的价值和作用。
(二)购书经费不足
这是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小学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给的教育事业经费,但没有相对固定的经费使用比例,大多视领导的重视程度及上级主管部门所下达的藏书数量指标而定。教育经费的紧缺扼制了图书馆各方面的建设。一般情况下,图书馆的运作经费主要来自以下几种渠道:(l)上级拨款;(2)学校从事业费中划出一定的经费;(3)学校从校办工厂、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部分经费作为图书馆的开支;(4)通过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投资。虽然图书馆在理论上可以从多种渠道争取到发展的经费,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图书馆的资金却很难到位。
(三)馆藏文献数量不足且种类单一
依据《中小学图书馆 (室)规程 (修订)》的要求,一类高级中学人均藏书 50册,完全中学人均藏书45册;二类高级中学人均藏书 35册,完全中学人均藏书30册。但大部分中小学图书馆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农村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多数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单调,还是以印刷型的书刊为主,电子文献资源很少或没有。
(四)藏书质量不高,内容陈旧且老化现象严重
根据调查,城市中小学图书馆有相当一部分图书应在剔除范围,农村中小学三分之二的图书已失去了使用价值,有些甚至是长年过期或是严重破损、缺页少字,面目全非的书籍。但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也为了充盈馆藏量,力争达到合格生均指标,不愿作报废处理。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很少进行图书剔旧工作,有的学校图书馆甚至从建校以来都从未进行过剔旧。所以,即使图书陈旧、质量不高,也还是存放在图书馆内。
(五)虚拟馆藏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中小学图书馆所进行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大多还是以实体文献 (即图书、报刊等)为主,但在网络环境下,还应大力加强虚拟馆藏资源建设,可是从目前来看,几乎都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六)中小学图书馆采访人员的素质问题
中小学图书馆的采购人员大多数是由教师改行而来,有热情、但不太懂图书馆业务,不懂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基本规律,管理方法不甚科学,各种手续、制度不健全,导致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质量不高,藏书体系不完整。
二、原 因分析
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与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在整体上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态有关,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升学的压力下,校长和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如何应付各种考试上,而学生为了升学考试要熟悉各种题型,补习和复习功课,他们的课外阅读是得不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的,从而造成图书馆意识的缺失,而图书馆意识的缺失是图书馆发展滞后的主观性因素。
教育经费是图书馆运行的血液,教育经费的紧缺扼制了图书馆各方面的建设。由于图书馆的经费主要由各个学校自行解决,为了应对各项开支,学校就尽量把图书馆的经费减少,而面对着当前图书、期刊的价格不断地上涨的形势,这种情况无疑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造成图书馆藏书种类少、内容老化的严重现象。
三、应 对 策 略
(一)以素质教育为契机,强化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刺激信息需求
新课程标准所带来的变化是让学生更多地在阅读中成长。教师有责任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材料等方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且在资源的安排与利用上要起主导作用。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乃至国家也都必须担负起他们应该担负的那份责任,确保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要做的工作就是强化图书馆意识,争取学校和社会的支持。通过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图书馆知识,指导学生怎样选择图书、怎样读书,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经验交流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强化图书馆意识,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争取加大购书经费的投入,节约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
首先,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是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关键,各中小学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工作,争取主管部门的重视,据理力争、主动争取学校对购书经费的投入。其次,中小学图书馆必须广开经费来源,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中小学教育历来受到社会的重视,许多机关团体、企业及个人都热心少年儿童的教育事业,中小学图书馆要大力宣传文献资源建设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励捐赠赞助,激发社会支持中小学图书馆的热情。第三,对于有限的文献购置经费,要严格根据馆藏文献发展规划,把钱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经费用的科学合理,以较少的经费求得最好的实际效用,即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在文献采集时,要结合各馆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收藏的文献既要追求数量,又要重视质量。要坚持种多册少、刊多报少的原则,做到丰富品种,种册适宜。
(三)紧密结合新课程实验,切实提高馆藏质量
新课程实验,对中学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课程实验要求图书馆提供丰富多样、具有生成价值的课程资源,中学图书馆应把新课程实验作为提高馆藏质量的新的起点,为课程生长、再生、整合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服务。借此机会,剔除过时、陈旧、无价值的图书,结合馆藏规划和建设原则,调整馆藏结构比例,提高馆藏质量。
(四)加强文献资源共享
近年来书价的不断上涨,使本来就缺乏经费的中小学图书馆更难独立地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因此加强中小学图书馆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就显得更为迫切,也是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可供探讨的模式:选各县市最好的学校,比如各县市的一中、二中或县中等都是这个城市里最好的学校,这些学校财政投入较大,资金到位及时,馆藏保障率比较高,计算机等电子设施较齐备,所以中小学图书馆应以这些学校作为龙头,建立馆际协作中心,打破各学校封闭借阅的现状,开展协调采购、馆际互借、委托复印、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五)加强中小学图书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文献采访质量
馆藏文献质量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采访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中小学图书馆的采访人员,不仅要积极参加各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还要加强自学,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六)重视虚拟馆藏建设
网络环境下,虚拟馆藏建设是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经费比较多的、发展比较好的中小学图书馆要重视虚拟馆藏建设,可以拨出一些购书经费,合理地构建适合的虚拟馆藏。
(七)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馆藏
中小学图书馆要有特色办馆的思想,根据经费情况和学校的发展,逐步实现特色馆藏,像本校教师的优秀论文、教案,学生的学习方法、优秀作文、小发明创新,都是可以收集利用的课程资源,可以逐步建成自己的特色馆藏。
[1]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32~77.
[2]常书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210.
[3]王春驱.古田县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状况调查与决策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