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阅读与图书馆服务方式研究

2011-04-12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河北省邯郸市056038刘坤照

河北科技图苑 2011年1期
关键词:检索数字化数字

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 〔河北省邯郸市 056038〕 袁 贞 刘坤照

当网络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时,读书这一惯常行为也未能幸免。但应该承认,阅读并没有因网络而销声匿迹,反而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科技的进步,光电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文化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内容的表达形态、传播的形式、销售的业态、阅读的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网络出版、电子出版应运而生,博客等出版新形式层出不穷,加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催生了新的阅读方式,也对人们阅读的个性化、多样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阅读的新趋势

所谓“数字化阅读”,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内容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信息的活动。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存储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虽然数字化阅读短期内不能完全替代纸质读物,但就它承载的信息量和传播速度而言,纸质读物已经无法承载今天的海量信息,网络信息在今天无疑是最好的替代品[1]。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习惯不习惯,数字化阅读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并正在不断地发展着。

近年来,美国部分主要大学图书馆购置电子数字资源的经费比重已上升至总经费的1/4。一些大学甚至散尽纸质图书,目的就是为了给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腾出空间。国内一些“985”高校图书馆采购数字资源的经费比重甚至已超过总经费的1/3。越来越多的研究信息直接来源于数字化资源,参考阅读传统文献型资料信息的比重正在下降。伴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增加,直接阅读数字文献而学习和研究的模式也越来越普遍。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逼近200亿元,而这一数字在 2000年还仅为15.9亿元。截至 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 1.64亿,仅次于美国 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12.3%,已经有超过1/4的网民用手机上网。目前,手机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 4 430万人,比 2006年增加了 2.6倍;国民上网率平均每年增长39.9%,市场上流动的电子书已经达到 30多万种,新媒体的阅读终端设备也已相当普及。

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阅读不同,数字化平台能够容纳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博客出版、电子图书、数字网络期刊、手机出版等各种数字出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网络和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其中,网站推出的收费阅读已成规模,目前网络光是长篇小说就多达5万余部。随着手机等移动阅读终端的发展,手机书、手机报等移动阅读市场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很多读者不习惯再“读书”了。

在传统阅读方式中,文字和图片是最常见的。但在数字化阅读中,除了文字和图片外,还包括视频、音频、互动环节和触觉感受等,数字阅读给人的突出感受是一种立体阅读,这一点明显有别于平面的纸质读物。阅读已经从以学习和工作需要为主向以生活、娱乐为主的休闲型阅读转变。深度阅读减少,浏览式的浅阅读增加。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订制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形式。

二、“数字化阅读”正在转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水平越来越高,图书馆往往是越盖越大,因为藏书多少是一个学校占有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标志。而网络时代,图书馆的规模将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纸质藏书和电子音像书籍的多少,还取决于它的数字化阅读资料数量,以及与馆外联网共享信息资源的程度等。把书籍和各种信息资源数字化存储,全天候随时向读者开放,读者随时通过自己的计算机终端,到网上阅读和查找资料,已是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文献媒体多样化、馆藏文献数字化、文献服务电子化、文献检索网络化,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特征。

(一)加快网络阅览室建设,实现数字化信息服务

网上知识信息及其传播将从根本上改变读者头脑里现有的“知识是靠书本传播”的这一传统观念,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期刊、网上公共目录(OPAC)、参考工具资料、电子论坛、网络数据库、最新期刊目次、电子报刊、政府信息、在线图书馆以及网络资源指南与搜索引擎等各类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开发和利用,从中汲取知识、增长才干。图书馆为满足读者的需求,纷纷建设高水平的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阅览室,为读者利用网络文献,学习和掌握知识提供方便[2]。如由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共同创办的“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已上网开通,它标志着高校图书馆传统信息加工和信息传播的手段将得到彻底改变,为网络学习者带来了福音。

(二)开展网络联采联编,推行网上书目查询

为适应数字化阅读的需要,图书馆可直接从联采联编中心或书商的网站上下载书目数据,或由联采联编中心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图书馆采编人员,供编目人员使用。一方面,在新书加工完成的同时,这些新书的书目数据通过图书馆Web站点发布,读者在第一时间就可利用图书馆网页查询新书;另一方面,读者还可以将自己所需要而图书馆又暂时未买的新书在网上推荐给采访人员购买,从而达到让读者共同参与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目的。

(三)利用网络资源,实行网上信息传递

数字化阅读的兴起,使得流通借阅部门的工作内容也增多了。除了传统的图书借阅外,还要通过图书馆的Web站点,开辟读者利用图书馆指南,将各项优质服务的内容和方法上网,使读者坐在任何一台计算机前,只要打开图书馆的网页,便可以在网上预约自己所要借阅的图书。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将要超期的读者进行网上图书催还。当然,读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自己借阅的图书情况及借还书日期。期刊阅览部门可根据读者需求,将新到期刊的目次信息和文摘等,通过 E-mail等方式直接传送到读者指定的电子信箱,这种新型的服务方式,可使读者通过查询电子信箱,便知道自己请求传递的文献信息内容刊登在何处,而不必像传统手工查阅那样,一期一期地去查找。

(四)开辟网络导航服务,开发虚拟馆藏资源

网络为图书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图书馆要以“读者为中心”,积极做好虚拟馆藏资源的组织与揭示工作。为了满足数字化阅读的需要,图书馆要对那些只拥有使用权而不拥有所有权的网上资源,根据其分布在不同的数据库,缺少统一的分类体系和检索界面的现状,合理安排人员进行组织、优化、筛选,并按专业、专题建立起读者指引数据库,加大对网上资源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力度,让那些面对虚拟馆藏资源束手无策的读者顺利地获得所需文献资料。

(五)加强网络教育培训,提高读者信息素质

传统图书馆对读者进行信息教育和检索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馆藏及卡片式、书本式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数字化阅读的前提是必须能够熟练地利用网络资源。不懂网络,不会使用网络,数字化阅读就无法实现。因此,读者在缺乏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能的情况下,出现了各种障碍,如现代技术设备利用障碍、现代检索技术运用障碍、情报语言应用能力障碍和检索策略应用技能障碍等。面对这种状况,图书馆对用户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自然地就将重点转移到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检索信息的方式上来,主要内容有:光盘检索培训、校园网检索普及、Internet检索培训,以及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检索和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的培训等。对具有较高层次的读者,还要加强正确表达检索要求、检索词间逻辑关系组配以及检索技能的培训。我们相信,读者通过图书馆员工的各类辅导和培训,将会在茫茫的网络信息海洋中顺利地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1]池媛.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教育 [J].情报探索,2008,(12):31~32.

[2]王敏.网络阅读与图书馆的对策 [J].图书馆学刊,2008,28(6):40~42.

猜你喜欢

检索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成双成对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