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如何营造美观舒适的借阅环境、优化其服务

2011-04-12湖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湖南省株洲市412008吴国蓉

河北科技图苑 2011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环境

湖南工业大学图书馆 〔湖南省株洲市 412008〕 吴国蓉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置身在一个美观舒适、温馨自然的环境里,我们的心情就会特别地轻松愉快,内心就会由然升起一种惬意和甜蜜,工作和学习的兴趣也会骤然提升,而且效率也会倍增。相反,当我们处在一个纷繁错乱、喧嚣或落寞凄凉的环境中,我们的心情就会特别地烦躁不安或忧郁悲观,工作和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和激情,工作学习时往往无法精力集中,而且效率很低,甚至还会出错。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作用很大。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中,就要努力消除消极的环境因素对读者的不利影响,积极营造让读者感觉美观大方、舒心惬意的借阅环境来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质量和读者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一、营造美观舒适的馆舍环境,增强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亲睐

(一)赋予图书馆建筑的文化意蕴,营造赏心悦目的借阅环境

赋予图书馆建筑美学的元素,就是要构建美观大方、舒适典雅、宁静整洁、温馨宜人的具有高校文化底蕴和美感体念的图书馆馆舍环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尤其是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受诸如资金、地域、馆舍自身等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不尽人意,图书馆建筑普遍缺乏美感和书香气息,对读者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因此,必须打造美观的馆舍建筑环境来增强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高校图书馆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应始终注重外形与内部布局的和美统一。首先,在外型构建上,要把图书馆定位为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并体现高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因此,在建筑理念上应注重表现高校育人与追求科学的美感体验;在造型设计上应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图书馆精神,将代表本校、本馆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图书馆的建筑中。其次,在内部构造上,应从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有利于馆内结构的优化和布局,有利于方便读者和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等方面,并结合现代图书馆开放灵活、电子信息化要求高等特点进行设计,努力追求图书馆的外美与内秀的和谐统一。第三,图书馆建筑应注意自身环境与高校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无论是在校区中心,还是在幽静小区,馆舍的内外环境应具有优美典雅、宁静祥和、温馨宜人、赏心悦目的环境效应,具有使员工和读者步入图书馆就有一种“清风明月书相伴、绿水青山共相随”的物我交融的心境,人置身其中就感觉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的熏陶。

(二)赋予馆内功能布局的人文精神,营造方便舒适的借阅环境

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结构与布局,本应符合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和开放的要求,体现“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人文关怀。可是,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由于设计理念和设计师水平不高的原因,使得许多图书馆在设计、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都缺乏对图书馆内部功能与布局因素的考虑,使得图书馆建成或改造以后,馆藏结构和功能布局很不合理,导致馆内服务设施优化布局难,有的由于在设计、建设、改造过程中缺乏超前性、前瞻性,使得图书馆普遍缺乏空调、温湿度调节系统,通风、排风、采光、管网等系统结构不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有的图书馆电子导读、查询、检索等数字化功能不全,借阅工作无法实行一体化服务等,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人的工作热情和读者学习兴趣。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把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改进、改善图书馆的内部结构与布局之中,使图书馆的功能能够尽量满足员工工作和方便读者学习的需要,并使其具有下列功能:一是应有幽静、宽敞、明亮的阅读功能;二是应有备课、写作、研究的功能;三是应有智能化的网络、电子数据传输及导读、宣传、检索功能;四是应有学术报告、学术交流的功能;五是应有方便员工、读者和图书进出的垂直和平面的运输功能;六是应有为特殊人群(老、弱、病、残、孕)的服务功能;七是应有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功能,如馆内应配备空调、温湿度调节系统,有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通风、采光良好,饮水、入厕方便等功能;八是应有人文制度、管理与服务等功能。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会对读者更具有吸引力、亲和力,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效率。

(三)赋予馆舍装饰的艺术品味,营造典雅温馨的借阅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读者心中的文化圣殿和精神家园,是高校播撒文明、文化的第二课堂。因此,图书馆的装饰和布置要始终与馆舍建筑一样体现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图书馆的装饰和布置在构思上要讲求温馨雅致、舒适宜人、巧妙精致。无论是标示、标牌,字画、名言佳句、诗词歌赋、温馨提示的制作选择;还是花草、雕塑的选用,馆内各种物品的点缀的运用,馆舍内外的卫生,室内装饰风格,以及员工的着装、仪表等,都要恰到好处、匠心独运,并彰显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的感染力;以及道德情感的渗透力;励志、劝学的劝导力,借阅环境的吸引力。使图书馆各种点缀、装饰、物品陈设与员工风貌构成一幅和美的画卷,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

二、营造人文开放活泼的阅读环境,培养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兴趣

(一)创设人性化的服务环境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把“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的理念贯串到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的始终,努力营造平等、温馨、细致的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与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质量和水平。第二,努力改造馆舍内外的物质环境,积极营造绿色人文的服务环境。通过优化馆内功能布局,提高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构建典藏、借阅、检索、咨询一体化的开放式的服务体系,来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提高图书馆的物质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建立优质高效的信息开发与服务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通过建立学科专家队伍与集成化的用户界面,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遴选、开发、整理与信息资源导航、检索查询、参考咨询、问题解答等服务,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具有针对性的高、精、专的信息,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发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读者的效率。

(二)构建按需化的文献信息资源环境

第一,改革采编机制,优化图书馆的实体馆藏结构。通过建立多级的采编机制来提高图书馆的图书质量,要从教学科研与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对需要采购的电子与纸质图书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论证,力求所采购的文献信息资源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前瞻性,具有教学和科学研究价值,并能够反映学校专业特色,符合读者阅读需求的特点。第二,重视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对于网络信息资源要注重甄别,并进行去粗取精加工整理,以克服其局限性,保证其质量,实现电子与纸质图书的共同繁荣,满足读者的需要。第三,注重纵向联系与横向协作。通过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及本校院系和科研部门之间建立文献信息资源的互借与联盟,来丰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推动文献信息资源的共赏共建与教学科研的繁荣。

(三)构建图书馆员工与读者良性互动的交流环境

第一,吸纳读者参与对图书馆的管理,保证读者对图书馆的管理有参加权、建议权、知情权和决策权。第二,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准确把握读者的心理,了解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摸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取向,明白读者的所思、所想、所求,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读者服务。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营造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专题研讨、图书评论、读书欣赏、读书心得交流、文化读书沙龙等活动,来活跃学术氛围,开拓读者的眼界,启迪读者的思维,提高读者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服务环境,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效率

(一)营造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队伍,增强读者服务的主动性

通过培养和引进具有计算机技术、图书情报知识、管理知识、服务技能娴熟,并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来不断完善和优化图书馆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与服务能力,使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更具有主动性、专业性、方向性,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有的放矢。

(二)建立满足读者需求的动态服务环境,增强读者服务的针对性

基于读者对专业学科的不同需求预测与分析,谋划可以预见的读者需求变化趋势,整合各种资源和服务功能,形成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互相协同,能够动态反应读者需求变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使馆藏实体资源与文献信息数据库、全文数据库、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等资源在同一界面实现无缝存取、整合,形成易检索、易使用的有机体,来增强读者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快捷性。

(三)建立具有创新特色的服务途径,增强读者服务的实效性

第一,建立参考咨询服务,为读者排疑解难。基于读者在图书馆经常遇到的问题,图书馆通过建立常见问题库(FAQ),将有关问题的答案收录其中,帮助读者利用问题库自己解决相关问题。第二,建立教学电子参考服务,为读者提供学习、研究方向。开展电子教学参考服务,有利于解决传统参考资料在复本数量、开放时间和空间方面的不足,使读者及时了解和掌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和动态,进而为读者更好地了解教学科研内容、选择研究学习方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第三,提供一对一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对口服务,即充分利用本馆网站、电子邮件、QQ聊天软件、寻呼系统、视频会议等网络技术与读者建立对口联系,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检索、个性化的用户界面、个性化的参考咨询、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时交互服务,并通过开展定题报道、跟踪服务等方式,对用户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及时进行传递,来满足读者不同的知识需求,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和效率,并推动图书馆的知识创新。

[1]唐淑娟.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功能空间设计初探 [J].河北科技图苑,2010,23(3):11~13.

[2]鲁莉莉,马竹英.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设计的原则[J].河北科技图苑 ,2009,22(2):8~9,43.

[3]马崴.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J].河北科技图苑,2010,23(3):61~63,13.

[4]陈飞.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策 [J].河北科技图苑,2010,23(3):64~66.

[5]吴浪.大学生自主学习与高校图书馆服务 [J].图书馆,2009,(3):108~109.

[6]杨志刚,周凤飞,李洁.Web2.0技术主导的数字图书馆人文服务体系 [J].图书与情报,2009,(2):84~85.

[7]焦文静.探索 创新 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37~38.

[8]郭瑞芳.浅论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J].河北科技图苑,2010,23(1):55~58.

[9]何文波.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策略与方向 [J].河北科技图苑,2010,23(3):70~73.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