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2011-04-12李延勇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财务指标财务环境

崔 睿 李延勇

(山东经济学院MBA管理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

企业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崔 睿 李延勇

(山东经济学院MBA管理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

环境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息息相关。环境管理是企业对所有环境措施的总称,它涵盖了企业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所有最优的操作方法,包括企业对其环境影响、环境风险、环境绩效和环境机遇的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会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对具有良好环境管理绩效从而具有良好财务绩效的企业进行投资并进而获取投资回报。环境管理对企业来说,决不是一种负担,企业完全可以从执行环境管理中获得收益,并使之成为一种竞争力。

环境管理;财务绩效;相关性

环境恶化问题正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环境问题的产生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有关资料显示,按照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划分,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的来自于企业生产活动,并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也就是说,严格企业环境管理对改善环境、治理污染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

一直以来,就企业应该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以及环境管理会如何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持久的争论,其中最大的分歧在于企业实施环境管理,其企业价值是得到了增加还是减少。有学者认为,企业实施环境管理只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对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也有学者认为,企业实施环境管理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企业完全可以藉此实现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①Amundson,S.D.(1998),“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ory-Driven Empirical Research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and Other Disciplines.,”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16(4),341 -59.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而且可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企业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企业对所有环境措施的总称,它涵盖了企业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所有最优的操作方法,包括企业对其环境影响、环境风险、环境绩效和环境机遇的管理。具体而言,企业环境管理包含以下内容:(1)环境价值观。包括对环境管理的认识,企业的环境管理使命和原则;(2)环境管理政策。包括环境管理战略、管理目标等;(3)环境管理总则。包括环境管理责任、指导方针、员工培训和沟通等;(4)环境管理过程。包括管理系统、管理动机、内容控制、监管和审查、股东沟通、环境会计和报告、环境认证等;(5)环境绩效。包括环境指标和基准做法的采用、生态效率、环境声誉、环境义务和商业发展等。

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评估,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环境管理总则、环境管理战略、环境管理系统与制度、员工培训、环境审计与认证、环境会计报表、生态效率的实现、环保生产与服务、环境利润的实现等。

(二)企业财务绩效指标

在传统意义上,企业绩效指标是基于管理和财务账户的数据,被称为基准指标。实际上,从环境管理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企业绩效指标分为纯粹量化的财务指标(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指标)和隐形的财务指标。尽管许多企业还没有将隐形财务指标付诸实施,但未来隐形财务指标却极有可能对企业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财务指标:基准指标,包括股东价值、股票价格、市场资本额、市场份额、市场基本价值、息税前利润、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经营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资本收益率、市场总值、市场总估值、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回报率等;隐形指标,包括企业声望、环境管理创新、竞争优势、股东关系、环境管理质量和风险规避等。

二、环境管理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

多数研究者认为,企业环境管理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环境管理措施,无论是环境管理战略的制定还是环境管理系统的建立,都意味着市场环境对一个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之所以说环境管理是对企业的挑战,是因为如果企业能够成功地贯彻执行各项环境管理措施的话,将会帮助公司避免环境风险,达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发掘新的潜在商业机会的效果。①Bonifant,B.C.,M.B.Arnold,and F.J.Long(1995),“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s,”Business Horizons,38(4),37 -47.上文指出,企业财务指标可以分为基准指标和隐形指标两种,尽管后者一般不会出现在企业的账面上,但却会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关于财务指标的选取

对财务指标的选取多数研究关注于环境管理对股票价格和股东价值这两项财务指标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者主张使用股东价值作为唯一的财务指标来代表企业或者行业的财务绩效,尽管其涵义在多数文献中并没有得到确切的解释。也有研究者主张以股票价格作为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用它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绩效。另外,也有部分研究者主张用企业经营成本的变化来指代企业财务绩效的变化,只有极少数研究涉及企业的无形资产即企业风险规避的影响。总体而言,对财务指标的选取大多数研究都涉及到这样四个基本的财务指标,即股东价值、股票价格、经营成本以及企业声望(美誉度)。由此可见,企业财务指标的选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从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企业的绩效指标分为纯粹量化的财务指标和隐形财务指标。如果考虑到环境管理因素,则应该更加看重企业的隐形财务指标,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目前对环境管理问题的研究仍然缺乏针对具体环境措施与具体财务指标之间的关联研究,因为一些环境管理因素,如环境管理体系或者环境风险管理的实施,也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二)不同研究结论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2007年,一项以30家大型跨国公司为调查对象的研究中,结果显示26家企业的环境管理和财务绩效之间有正相关的联系。在对研究对象以部门为标准进行划分时,发现环境管理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2008年,有人在对美国林业和造纸业两部门的实证研究中发现,环境管理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联系,良好的环境管理绝对会导致良好的财务绩效,反之则不然。而在一项以投资机构为对象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环境管理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有正相关联系,并且有明显的证据证明投资中应用环境管理能有效地增加财务收益。

(三)研究方法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

Austin和Repetto(2000)在他们出版的《纯利润:环境管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一书中,用现金收支折现法对13家纸浆业和造纸业的环境风险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发现环境管理对企业市场资本总额的净影响从+2.9%到-10.8%不等(中间值6.8%)。而Lou和Ganzi(2001)在一项利用社会责任和环境绩效标准以及财务收益和风险评估对共同经营投资机构进行的案例研究中发现,在该机构进行的63项投资中,仅有23项投资在该年度超过了其基准收益,其它投资项目则遭受了收益急剧下降的损失。

秦颖(2004,2006)在使用澳大利亚制造委员会(AMC)采用的“企业好行为”模型作为评价企业行为和绩效的模版对业务水平与环境绩效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发现,环境绩效和企业行为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后期对Wanger等人提出的评价环境因素的模型进行了改进,以我国电力行业企业为样本,对企业业务水平与环境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环境因素对以财务指标衡量的短期利益影响不明显甚至负相关,说明环境管理成本在短期内难以收回,而以市值指标衡量的长期绩效开始影响也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上升趋势。①秦颖:《企业环境管理的驱动力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可见,研究方法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影响。

(四)气候变化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企业环境管理战略纳入“气候变化”因素已“渐成气候”,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企业环境管理重要的分析和研究对象。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在于关注受其变化影响大的产业部门(如基础电力、水利、农业部门)财务绩效的潜在影响。总体而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对未来财务绩效的影响有积极意义。这并不使人感到惊讶,因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宏观的大问题,专注于具体业务的投资企业对其缺乏了解不足为奇。英国政府在2003年2月出版的能源白皮书中宣布,该国将采取新的国家能源节约政策,并希望藉此能使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50年减少60%。

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2003)发表的《排放交易与碳竞争》一文,研究了温室气体排放安排对发电工程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了企业通过清洁燃料的使用实现企业价值提升的途径,发现企业面临的碳排放限制反而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创新机会。研究还发现,碳排放交易的实施对各发电企业市场总值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在低价电力市场上运作的企业,该类企业已经实现了“环境成本的内在化”,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已经内化于最终产品的价格之中。Repetto和Henderson(2003)通过对美国47家电力工程公司的研究,完成了《美国电力工程行业的环境问题》研究报告。研究表明,电力企业在未来会受到大气排放政策的影响,要适应未来的政策变化,企业就要付出占其年度预算5%—115%的服从成本,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世界能源中心出版的《石油行业的新问题: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即将出现的环境风险和股东价值变化》报告中也发现,气候变化会导致一些公司的股东价值下降10﹪或者更多,至于潜在的其它影响,则不一而足。

(五)环境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提高财务绩效。

早在2000年,Dowell,Hart和Yeung就在《实施全球统一的环境标准究竟是提升了还是破坏了企业的市场价值》一文中,对500家制造业及矿产公司市场价值和环境政策进行了研究。他们注意到,有最高环境标准规定的公司同样也趋向于拥有更高的股价净值,该项研究指出公司的市场价值和环境管理标准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一旦一公司采取了更高的环境标准,它的市场价值增值就加快。2002年,Mahoney和Robert发表了《企业社会和环境绩效及其与财务绩效和组织所有权的关系:基于加拿大公司的实证研究》一文,对在多伦多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环境管理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与公司的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还发现环境绩效和组织所有权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整体社会绩效与组织所有权之间却是负相关关系。因此,其结论是,在实践中企业将越来越难于漠视环境管理、不采取适宜的环境管理战略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著名的摩利管理基金会就要求其下属各公司在宣布它们的募股政策时,要同时公布它们的管理战略及其环境影响。该基金会认为,“没有合适的环境管理保障措施的公司更易于遭受名誉风险损害和监管机构的罚款,这样则可能带来更差的财务绩效”。

三、研究结论与不足

环境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息息相关。相关的研究在总体上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正面的回答,即良好的环境管理会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与之相反,不良的环境管理会有损于企业的财务绩效。②李延勇:《环境管理 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优势》,《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这些相关研究,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它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该问题的模糊认识,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对具有良好环境管理绩效从而具有良好财务绩效的企业进行投资并进而获取投资回报。因此,环境管理对企业来说,决不是一种负担,企业完全可以从执行环境管理中获得收益,并使之成为一种竞争力。

本文探讨了企业环境管理对股东价值、股票价格、经营成本和企业声誉的影响,将企业的环境管理定位于企业的环境管理政策、企业长期的环境管理战略,甚至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战略。但是,这些研究的时间跨度有限,还不足以说明长期的问题。另外,无论是企业的环境管理还是企业的财务绩效,每一项都对应着很多具体指标。总体而言,企业环境管理会带来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但将各指标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和关联程度一一指出很难,也超出了本研究的范围,但却是我们以后努力研究的方向。

F270.3

A

1003-4145[2011]07-0169-03

2011-05-14

崔 睿(1979—),男,山东经济学院MBA管理中心助教。李延勇(1969—),男,经济学博士,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亦木)

猜你喜欢

财务指标财务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环境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