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管理视角的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研究
2011-04-12巨鹏
巨 鹏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
资源管理视角的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研究
巨 鹏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
资源管理视角下的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是在尊重温泉资源价值的前提下进行温泉开发,它注重对温泉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反映温泉资源的价值。资源无限共享条件下,容易忽视温泉资源的价值,最终造成“公地悲剧”。资源独享型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是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个极端,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温泉资源开发的一种过渡。资源有限共享型开发模式,在充分尊重资源价值的前提下,注重温泉资源的高效利用,反映温泉资源的价值,是一种相对合理高效的资源开发模式。
自然资源管理;温泉旅游;开发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温泉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设立了一大批温泉疗养院,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需要长期恢复疗养的病痛患者。改革开放以后,温泉开发中私人资本进入的案例越来越多,温泉开发不仅为病痛患者疗养提供服务,而且温泉开发带动了温泉旅游业。我国温泉开发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但是,随着温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温泉旅游地在温泉开发建设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对温泉资源无节制的开发、温泉资源的低效利用、单个企业采矿权控制下的经营开发等。凡此种种,都反映了在温泉开发中对温泉资源价值的漠视,和温泉旅游的急功近利以及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资源管理视角下的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是在尊重温泉资源价值的前提下进行温泉开发,它注重对温泉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反映温泉资源的价值。
一、温泉的概念识别与开发历程
(一)温泉旅游资源的界定
泉是指地下水的天然露头,而温泉指的是地下涌出的热(温)水。一般而言,温泉是高于25℃,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地下涌出热水。温泉是地热矿产资源的一种,同时也是地下水的一种形态。因此,温泉矿泉资源与其他矿产资源不同,具有可再生性。目前,我国温泉资源开发正处在上升阶段,作为旅游资源的温泉,在其开发实践中也碰到不少的问题。如很多地方的温泉是通过地矿挖掘才得以利用,地矿挖掘的温泉有的温度不够高就采用物理加热,实现“人工温泉”,有的温泉温度过高则掺入凉水,实现人工降温。此类经过人工处理的温泉水是否还是地质学意义上的温泉水,我们至今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又如,温泉中对人体有害物质的界定与量化是什么,超标的温泉是否适宜温泉旅游开发,也缺乏相应的法规约束。作为一种资源,温泉只有在被人类使用时才能彰显其价值。但是,若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温泉旅游资源也能以得到高效的利用。
(二)国外温泉度假地的开发
温泉的拉丁文为Solus Par Aqua(SPA),意为“经由水而痊愈”。早期的欧洲人则将温泉誉为“平衡健康之水”。在欧洲,对温泉的利用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设于天然温泉附近的“希腊浴场”。经过罗马帝国的发展,希腊浴场进化成私人澡堂与公共澡堂。而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张,公共澡堂文化也传遍罗马帝国的殖民地。从公元前一世纪直到中世纪,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自欧洲到近东,人民用水做为复原媒介的喜好,可说是深受罗马澡堂文化的影响。在著名的韦氏大字典(Webster Dictionary)中,SPA有多重字义,做为名词时泛指矿泉、有矿泉的度假地、时髦的度假地或旅馆、一个提供健身与体适设备的商业设施,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与商业服务的不断创新,现今连锁经营的Resort Spa及在大城市里兴起的都会型Day Spa,已经成为休闲服务业中的重要内容,地位愈来愈不可或缺。近年来,海外Spa旅游极受欢迎,尤以哈里岛和泰国的Spa之旅最受瞩目。这些Hotel Spa中的艺术装置几与自然景观合而为一,且由专业人员利用身体按摩直接舒缓筋骨,同时结合情境和冥想,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放松减压的休闲方式。
经过长期的演化,西方的Spa产业已经从单纯的休疗养地变为保健旅游地,并且随着水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休闲需求的增长,Spa产业又延伸到城市Spa与家庭Spa,虽然这些Spa的分支业态形式不尽相同,但用水疗法进行身心放松是其共同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Spa产业始于罗马人的洗浴文化,所以我们看到,进行Spa水疗的介质并非仅限于温泉水,而是取材范围甚广,包括矿泉水、海水以及一般对人体无害的水资源。从Spa产业的服务对象上来看,既有以旅游业业态出现,主要面对休闲旅游者的Resort Spa和Spa Resort;也有面向休疗养病人,社会医疗保障系统所提供的Spa目的地,更有扎根在大城市的City Spa。
(三)我国以疗养院为主导的温泉开发
我国的温泉开发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主动向苏联靠拢,因此在温泉疗养院的设置与建设上也是一味的模仿苏联。当时国内绝大多数的温泉疗养院,在“院内设置诊疗楼及若干病房,同时庭院内设置林荫道、观赏水池、亭阁,疗养员接受治疗之余,被组织参加集体性的学习活动,其风格与东欧的温泉保养公园一致。”①王艳平:《中国温泉旅游》,大连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温泉疗养院属于国营性质,隶属国家机关或者地方政府,也有属于各级或各行业工会组织以及军队系统的。其接待的主要对象是因工负伤、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的身患疾病和需要进行休整的劳动模范与优秀干部。一般温泉疗养费用由单位提供,疗养时间少则一个月,多则3个月或者更长。中国的温泉疗养院沿袭了东欧国家休疗养Spa的风格,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多为国有或国营,为小集体服务不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公费医疗制度的变革,为了维持生存,这些国有或国营的休疗养机构纷纷走向市场,开始对外营业,接受外来疗养者,而其原有的医疗保健功能则渐渐退化,并适时的与温泉旅游相契合。
二、温泉旅游资源占用模式的比较与分类
温泉旅游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对于温泉开发的效率至关重要。温泉资源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管理与配置模式。Deborah Wightman和Geoffrey Wall以加拿大的镭温泉为案例地,对镭温泉的开发进行了详细的史料分析。②Deborah Wightman ,Geoffrey Wall.The Spa Experience at Radium Hot Spring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5,12(3):393 -416.镭温泉资源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私人经营阶段;第二个阶段,由于私人经营的失败加拿大政府剥夺了镭温泉的私有经营权,并将其收归国有作为国家公园进行开发建设。他们对比了加拿大与欧洲的温泉资源管理模式。因为,在欧洲很少有国家将温泉开发作为国家公园来经营的,而加拿大政府在温泉旅游开发中则往往占居主导地位。同时,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温泉水的质量管理。由于温泉旅游者日渐增多,如何满足温泉旅游者的最大用水量而又不破坏水资源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William Bacon对比研究了英国与德国经济管理体制不同而对Spa产业兴衰的影响。③Bacon,W.The rise of the German and the demise of the English spa industry:a critical analysis of business success and failure[J].Leisure Studies,1997,16(3):173 -187.作者通过比较英国与德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同,从社会文化环境、Spa开发过程(产品规划、管理、投资、质量控制、人力资源质量以及产品整合)等方面对Spa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于温泉水资源的管理,德国采取国家管理的办法,以保证温泉水质量清澈卫生;英国则采取了私人管理的办法,而这正是使英国Spa产业声誉不佳的原因。在德国进行Spa产业工作的雇员都是经过专门认证培训的专业人员,而英国则在从业人员上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总之,是英国与德国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导致了他们Spa产业不同的发展道路。
根据我国资源资产化管理趋势以及对温泉采矿权获取的方式不同,我国温泉开采大致有以下两类。
一类是温泉水无限制开采型。此类温泉旅游地主要是指在既存温泉旅游地,由于过去对温泉水的开采权是政府直接赋权给开发者(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往往形成大量温泉开发单位在泉眼附近集聚。同时,由于对温泉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对温泉水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和无限制利用,从而导致许多温泉旅游地温泉水质下降、泉眼枯竭。另外,有些温泉资源在未经正式法定开发程序批允之前,当地居民利用简单设施,进行温泉开采、用于生活洗浴。此种开发一般规模较小,不进行人工开采,多为天然自流,使用温泉者多为当地居民。这种类型的温泉开采在泉眼所在地较多存在,特别是温泉资源浅,容易天然露头的地方。由于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的批准,只是当地居民自发行为的一种开发。在开发中,当地居民与管理部门通过私下的方式进行开采,没有对探矿权与采矿权的要求,因此,也归为无限制开采的一种。
一类是温泉水限制开采型。温泉水限制开采取决于政府相关部门对温泉资源探矿权与采矿权的核准。温泉水开采管理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的道路。一种开发模式是在政府出资完成对温泉资源的初期勘探后,向社会招标,引进温泉开发项目;另一种模式是由企业出资,独自完成温泉资源的初期勘探。前一种模式,政府可以在招标引资时转让温泉的采矿权给商家,同时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也可以继续控制温泉的开采权,通过向商家出售温泉水,进行温泉地的开发与经营。而直接由企业出资进行开采的温泉资源,可以由进行探矿的企业优先获得温泉的开采权。当然,企业在进行温泉开采的同时要缴纳一定的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由此,前一种开发模式可以称之为资源共享型,后一种开发模式则可以称之为资源独享型。
三、不同类型资源占用下的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评价
(一)无限制共享型
这一管理类型出现在我国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对温泉地矿资源价值没有充分认识,从而产生了对温泉资源的穷竭式开采。在这一开发模式中,温泉的主要使用方为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团体疗养院,国家对资源的使用实行配给制度。由于国家机构的设施,以及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很难对资源实行有效的管理,在温泉地形成各自占山为王的局面。另外,温泉企业在旅游地空间的大量集聚形成了旅游地的城市化,尽管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各温泉企业在产品开发上重复雷同,不注重温泉资源的价值,对温泉资源的无限制开发造成“公地悲剧”现象。
(二)有限制共享型
受到无节制温泉开发的教训,很多温泉旅游地开始认识到温泉资源的价值,采取政府委托资源管理机构对温泉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按需配给,这种有限制的共享可以有效地保护温泉矿产资源。由于多家企业共同享有温泉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通过温泉水淡旺季配给制度的调节,有利于温泉水的高效利用。不过,对于温泉水的共享使用,也会在温泉旅游地空间上造成一定程度的企业集聚,而受到温泉水资源的限制,企业在开发上也容易形成规模小,产品雷同的结果,从而限制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发挥集聚效益。
(三)有限制独享型
有限制独享型开发模式也是接受了无节制开发教训后,新兴的一种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区别在于,在温泉资源的利用上采取极端的单个企业占有与利用的方法,以避免产生温泉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由于单个企业独自享有温泉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对温泉水资源的利用采取较为宽松的方法,容易吸引到投资企业。但是,单个企业的经营开发往往容易在旅游目的地上形成孤岛效应,单个温泉企业难以在旅游目的空间形成多个或者多种产业的集聚,旅游目的地发展空间受限。
四、结论
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类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都有其利弊,难以一言以蔽之。资源无限共享条件下,温泉资源被无偿配给使用,容易忽视温泉资源的价值,最终造成“公地悲剧”。因此,这种温泉资源的开采利用模式,是脱离时代及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资源开发模式。资源独享型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是在资源无限共享开发模式失败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是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个极端,这种开发模式只能是在温泉旅游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对温泉资源开发的一种过渡。虽然这种资源配置与管理模式对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一直存在,但其经营模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温泉旅游地周边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福利。而资源有限共享型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在充分尊重资源价值的前提下,注重温泉资源的高效利用,反映温泉资源的价值。虽然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企业内部的竞争,但总体上看,不失为一种相对合理高效的资源开发模式。
F590.3
A
1003-4145[2011]07-0166-03
2010-11-25
巨 鹏(1976—),男,博士,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模型及比较研究”(40471032)的部分成果。
(责任编辑:栾晓平E-mail:luanxiaop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