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得体原则与非得体语言的顺应

2011-04-12蔡建平

关键词:言语跨文化语境

蔡建平



语用得体原则与非得体语言的顺应

蔡建平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跨文化交际一旦发生,就存在着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言语交际是否得体评判标准的非一致性,所谓的非得体语言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然而却违背了语用得体原则。维索尔伦(Verschueren)语用学顺应性理论的提出,引导人们去理解并解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中非得体语言对传统语用得体原则违背的可能性,甚至合理性。据此指出跨文化交际中非得体语言使用的现象,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顺应策略:心理顺应、环境顺应、动态顺应。

得体原则;非得体语言;语言顺应;顺应策略

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前人做了大量研究。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早在1967年就提出了“合作原则”。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Leech在Grice“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我国一些学者在承认Leech的“礼貌原则”重要意义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礼貌原则与得体准则的关系,质疑两者之间的上位和下位问题,指出该理论的一些缺陷和不足,认为礼貌行为只是得体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语用策略——“得体原则”,并进一步解释:“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是分工合作、相互补益的。可以看出,无论是Leech的“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还是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得体原则”,均是在承认Grice“合作原则”之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补救策略,其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保证人们的言语交际处于最佳状态。

但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了事物得以恰当处理的复杂性、艰难性。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情况错综复杂,何谓得体?怎么实现得体?具体的实施方略是什么?笔者试图以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指导,做出分析并提出个人的浅薄之见。

一、言语交际得体涵义的非一致性

言语交际得体是交际言行的一种礼貌行为,是语言交流的恰当表达。何谓得体?语用上的“得体原则”是指说话要看时间,看场合,注意说话对象,兼顾社会文化规范和制约,说出恰到好处的话语,以便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但是,言语交际一旦发生在跨文化活动中,交际得体很难全部完美实现,因为交际一开始就存在着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得体表现的失衡性和得体标准的非一致性。首先,当本族各种风俗习惯在交际中得到体现时,异族的必然会全部或部分被掩盖(除非此境中两者的风俗习惯完全一致),反之一样,初始就形成一种不平衡的交际势态;其次,由于对得体承载的内涵理解不一致,所以把握得体的评判标准也不一致,这是文化差异使然。贾玉新认为,西方文化的得体准则主要是指人们在实施请示、命令、警告、建议、劝告等指示性言语行为时惯常遵循的准则,其目的是尽量减少语力的强迫性(imposition)或减少对别人消极面子的威胁。而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得体准则内核强调的是卑己尊人,主要表现在许诺、提供服务或帮助、给出保证等承诺性言语行为中。即使用在指示性言语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几乎没有言行得体的可比性,因为中国传统等级差异观念根深蒂固,按社会身份的高低、长幼、贵贱、男女不同等等去行事,很多指示性言语行为被公认为名正言顺,合情合理,指示者不会造成对接受者的面子威胁。反之,违反这些社会规则,会受到社会谴责,被认为无礼逆人。生活中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中国农村。在很多方面,中西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得体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这里不再展开赘述。

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统的影响,强调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此外,西方人所持有的独立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而中国人持有的自我观具有依附性,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要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因此,汉文化人非常重视个体与团体的关系,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中国文化自我观的另一个依附性特点是遵守近亲准则,通过问寒问暖、寻问对方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缩短和对方的横向距离,把对方定位在与交际主体关系相对亲近的位置,以示礼貌。如两位熟知的大妈见面时,其中一位会这样说道:

“大妹子,你家女儿有没有找到对象?如果没有,我帮她介绍一个。”

这种在西方人认为是粗暴干预他人隐私的言行,汉文化体现的却是两人之间的亲近关系和礼貌行为。

言行是否礼貌、交际是否得体还会受到其他许多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诸如习俗、话题、国情、对象、语言环境、语言习惯等等。这些都是语言运用的条件,也是得体原则执行的条件,不同文化对此执行的标准会有很大差异。

二、语言顺应理论与言语交际得体原则

(一)言语交际得体含义

通常来讲,言语交际得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言语时间

言语得体具有时间性。事过境迁,语义转换,时间氧化了很多言语,许多过去的时髦得体语言转变为现在的过时或贬义语言,至少在部分群体中如此。例如,早些年人们对饭店、宾馆等服务性行业的年轻女士统称为小姐,当时是一种时髦、礼貌的称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姐的社会内涵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具有贬义,因此,现在很多人把这些工作人员称为“服务员”。如果还叫她们小姐,有的女士至少在心里感到不愉快。“同志”这个词曾被广泛通用,以表达人们之间纯洁的友谊关系,但是近些年该词在部分群体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被认为是“同性恋”的意思,现在如果在某些群体仍用这个词称呼的话,就会显得很不得体。

2. 言语场合

特定的场合往往需要特定的话语,如果不看场合胡乱套用一些话语,就会闹笑话。如有一位新郎在结婚宴请客人时,发表这样一席客气并试图幽默的讲话:“由于鄙人年轻,初次结婚,缺乏经验,接待不到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下次改正……”谁听了这番话都不免发笑,当然不是因为新郎的幽默,而是因为新郎不合特定场合的客套语。

3. 言语对象

做到“看人说话”或“见什么人讲什么话”。交流对象之间的关系应该考虑进去,如同事、朋友之间的平等关系,领导和下属之间的上下关系,长辈和晚辈之间的长幼关系,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男士和女士之间的性别关系、本族与外族的民族关系等因素,双方关系不同,语言的使用也应有所不同。如有可能,甚至可以考虑言语对象的好恶、文化水平、背景知识、理解能力、心理需求等,尽可能有的放矢、话语贴切。

4. 言语的社会文化规约

遵循社会文化规约至关重要,它是衡量不同文化环境中同一言语是否得体的标尺。如“谦虚”一直是汉民族强调的美德,如果在汉文化环境中你欣然接受他人对你的赞扬,没有谦虚的言语,你的言论是失体而不是得体,因为你违背了“谦虚”在汉文化环境中交际时它所承载的社会文化规约。而同样的赞扬处在西方社会文化环境中,欣然接受就成为得体行为,“谦虚”的言语却被认为不得体。

(二)语言顺应理论对言语得体原则的深化

然而,Verschueren从语言特性角度进一步揭示出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的复杂性,提出语言顺应理论,深化了文化意义上的语言交际得体原则。他认为,交际者使用语言的过程是基于语言内部原因和语言外部原因,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地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并指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三个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顺应性(adaptability),而语言的顺应性“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语言顺应特性可以从四个方面完成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特性。Verschueren认为语境最重要的特点是随着交际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而不是在交际之前就已经给定,强调它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语境。

传统意义上的言语得体原则强调的是时间、地点、对象、社会文化规约,这些仅仅是语境的情景要素,是人们在会话交际中进行语用推理的重要依据。而Verschueren却强调了交际中的动态语境观,动态顺应则是其语用学理论的核心,语境关系顺应和结构客体顺应只有在动态顺应过程中才具有意义。

三、非得体语言存在的必然性

毋庸置疑,在以英语为交际语言的跨文化交流中,英语语言系统的语用和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语用都应引起人们的研究与重视,最大程度服从英语的语用原则,克服违反英语习惯的语用失误。但是,“在现实的跨文化交际中,那些因受汉文化影响而显得‘不地道’的英语会不可避免地大量存在”。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中非得体语言的产生是必然的。

(一)“不地道”英语的讨论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除了要遵循语言规则,更重要的是遵循文化规则。在日常交往中,各种文化人都是遵循着既定的文化规则,沿着各自的文化轨迹运行着。正因为这样的自然规律,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两个文化规则的冲撞亦然存在,而受文化支配的冲撞性“不地道”语言现象在所难免,任何人也阻止不了它的出现,只是出现频率多少和表现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所谓的地道语言,是指语言在使用中其内在结构和文化内涵都要达到被使用语言的母语化。在中国文化氛围中完全使用绝对地道的英语不太现实,而对那些带有汉语文化痕迹的中国英语一概加以排斥或否定,略显偏颇。有时带有文化痕迹的“不地道”表达却能起到地道表达所不能表达的语言效果,尤其是受文化环境或国情背景的影响,有时很难用一个非常确切的外语对应词来表示本族文化中想要表达的事物。

例如,2008年12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中,连续用了三个“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讲话中的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如何准确翻译“不折腾”成为当时热门话题。有趣的是,在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现场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译为“bu zheteng”。事后,中国媒体在报道中赞扬一番,说“bu zheteng”或许将成为英语当中的专属名词。2010年1月,“不折腾”被收入上海译文出版社新编的《汉英大词典》,译为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或don’t stir up turmoil。

三个字的译法折腾了半天,折腾出了一个“bu zheteng”。中国人为英语增加具有汉文化痕迹的词汇,之前早已有先例,如cheongsam(旗袍)、fengshui (风水)、kungfu(功夫)、kowtow(磕头),甚至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等等,也在悄然被接受。再如对宇航员的叫法,美国的叫“astronaut”,前苏联的叫“cosmonaut”,2003年以后航天词库中又新增“taikonaut”(源自“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ong),指代中国的宇航员。一个国家国力增长,或受关注的程度增加,有些所谓的不地道表达就有可能融入英语语言中,就有机会为英语词库做贡献,“不地道”将会逐步变为地道。“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语言的发展和语言的动态变异是语言使用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比如借词,最初可能只是个别人说话时的语码转换现象,但被人们重复使用多了,它就会作为外来词而被吸收,甚至最终进入语言规范”。

(二)“不地道”语言及其产生的原因

所谓“不地道”语言主要是指外族人因外语语用能力有限,或者指外族人因其母语文化和外语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而导致的言语行为不标准或不准确。衡量言语行为是否“地道”以及程度大小是以交际语言的使用规则、文化规则为尺度。总的来讲,导致“不地道”言语行为发生是因为违背了语用得体原则,但具体因素很多,至少以下几个方面是它产生的主要原因。

1. 国情背景与话题

当交际双方谈的话题与中国有关时,极有可能会涉及一些我有你没有的信息,造成交际双方的国情背景共享信息不对等,语言使用的母语方大脑中缺乏话题内容的感性认识。如“三个代表”、“四个现代化”、“小康水平”、“精神污染”等,这些语言内涵对不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来说是一头雾水,而中国人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用一些英语词语表达这些内容,因而具有汉化味道的英语就出现了:

three represents; four modernizations; fairly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 spiritual pollution.

再如,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导致陌生的外国人不能理解这样的中国英语:

My father was held in the cowshed then because he was considered as a capitalist-roader.

中国的机构体制改革形成激烈的工作岗位竞争,因此也产生了符合国情的英语表达:

She had to work hard in order to keep her iron rice bowl.

2. 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的涉及面很广泛,比如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地位、风俗习惯以及相互关系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话语的表达。言语行为的内容包括称呼、邀请、感谢、问候、祝贺、恭维、请求、道歉、拒绝等等,交际中“不地道”的言语行为极有可能发生。如旧友相见时给予对方一番恭维:

You haven’t changed so much.

You have recently put on weight.

一顿丰盛餐饮之后,客人向主人表示感谢:

I’m sorry, I have brought you so much trouble.

I don’t expect you can make such a nice dinner.

I’m sorry to have troubled you so long.

3. 场合或环境

通常情况下,语码转换受“入乡随俗”的制约,本土说话人的外语言语行为时而不够“地道”,但语言使用的本族人仍能接受。如一位美国客人到中国国内一家服装专卖店购物,刚一进门,店主就立刻笑迎并热情搭讪:

What do you want, please?

Do you have a smoke?

此时,那位美国顾客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反而面带微笑向他示意点头并指向想要购买的商品。客人在行动上能够接受店主“不地道言行”,或许认为此事发生在汉文化环境中是正常的。另外,尽管有一些国内商店或单位的英语名称、商品英语名称、某些英文广告等,由于表达“不地道”而闹出不少笑话,但却渗透出外国人感到陌生的汉文化英语特征,使人感觉情在理中。

4. 本族文化色彩

本族文化色彩体现在固定的“俗话说、常言说”或一些成语方面,其寓意表达很难靠简短的几个词语完美完成,交际中仅仅使用其字面意思,容易造成对方误解或不理解。如:

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Don’t touch a tiger’s back side!

另外,受文化支配形成的词义对等理解的思维模式,也会妨碍语言的准确表达。如:

The old teacher felt happy for her peaches and plums are all over the country.

I’m sure you understand my problems.

5. 交际对象

在汉文化环境中,人们交往时讲究“看人说话”或“见什么人讲什么话”,比较顾及个人与交流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前文曾提到的平等关系、上下级关系、长幼关系、血缘关系、性别关系等,双方关系不同,语言的使用也有所不同。这种在汉文化交际语境中以交际对象为参照来选用语言的习惯,套用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难免造成不同文化规则的冲撞,产生出“不地道”的语言表达,会使对方产生困惑,甚至不高兴。如面对一位外籍女士,一句对其具有幽默的恭维,使她笑不起来:

You are great as a woman, because women can hold up half of the sky.

而对一位上了年纪的外国老人,汉文化意义的尊敬、关怀表达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愉快:

You are old, so you should have a rest and let me do it.

即使你的交际对象与你的关系比较平等亲近,下面的一句随意问话也不够恰当,虽然这句话在中国的朋友、同事之间显得那么轻松自然:

Hello, Mr. Smith, who are you waiting for?

四、非得体语言的顺应策略

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必然涉及到语言层面、社会和现实环境以及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和背景等复杂情况,双方都要尽可能从各个方面调整自己,以最大程度顺应另类文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此类文化人最好跨入彼类文化人的运行轨道行进。为了取得交际成功,交际者应以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及顺应过程特性)为指导,“双方必须求得认知心理平衡,让自己的语言顺应环境,并根据环境来顺应语言”,“这种语言顺应策略尤为重要,人们的语用移情有时甚至可以容忍相互间的唐突与失言”。对于时而发生的非得体语言现象,具体可以采用以下顺应策略。

(一)心理顺应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意义产生的过程中语言交际角色所处的地位及其作出语言顺应的心理。不同的言语在交际者的心目中并非占有同等重要地位的,这里有社会的因素,也有认知的因素”。对于非得体语言的顺应体现在母语方如何容忍和接受外语方所表达的话语,主要表现在以下交际环境中。

1. 交际双方处在语言使用的母语国家

如果交际双方处在母语国家环境中,作为讲外语一方力求认知心理平衡,服从入乡随俗的社会制约,处处以当地文化规则为言行尺度,言谈尽量得体,避免出现语用方面的失误。而作为母语方,理解别人试图说什么的一个重要因素集中在移情方面,就是设身处地感受别人的处境,从而产生情感共 鸣。心理顺应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指交际双方在交流过程中达到心理的移情。心理移情以另类文化人的文化标准作为解释和评价这类文化人的行为,移情能力将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成功与失败。随着移情的到位,消除心理方面的困惑和偏见,产生顺应的心理,从而在交际时采用语言顺应策略。它可以容忍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相互间的语言失礼或错位,使人们在“不地道”的表达时而出现的语言环境中继续交际而不感到尴尬。

2. 交际双方处在语言使用的外语国家

当交际双方处在语言使用的外语国家中,身处本土而使用外语的人与身处异国他乡却使用母语的人交流时,本土人同样需要做到心理上的移情,尽自己所能用准确的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表达时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地道”,尤其交谈的内容涉及到所在国家的国情或历史文化,就更难在语用各个层面表达完全“地道”,此时,成功的交际就要依赖于语言使用的母语人在心理上的移情作用。他们身在他国,同样受着入乡随俗的制约,尊重当地国情与文化理所当然,对于本土人的“不地道”表达,比起在自己国家听到外族人的“不地道”表达更应容忍或接受,在心理方面做到顺应。

(二)环境顺应

在心理移情的支配下,环境亦可对交际双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Verschueren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由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组成,后者也称语言信息通道(linguistic channel),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笔者在此讨论的环境,是指交际中的交际氛围对交际所产生的影响及应该采取的顺应策略。环境之所以对人们的交际言行产生影响,首先是由于人们在某种环境下发生了心理变化,人们比较敏感和介意具体场合中言行的恰当性,因此形成环境对言行产生某种约束力。通常情况下,非母语方以母语方的文化或风俗习惯为标准,言行尽量得体。入乡随俗的精髓是服从所处物理环境的文化规则,语言层面是否到位或“地道”,则处于次重要的地位。母语方应积极创造语言交际氛围,在不影响交际继续情况下,忽略非母语方在交际中时而出现的语言错误,认可和接受非得体语言所表达的真实意图,以语用移情去消除外语人认知失调感,激励他们敞开思想,自由表达,以使交际最大程度获得成功。

如果语言环境造成禁锢外语人的非得体语言使用,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压抑,其语言表达的“张扬性”就会被扼杀,交流将会处于消极状态,必然影响交流顺利进行。

(三)动态顺应

动态顺应是Verschueren语用学的理论核心。这一理论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非常接近,都是强调语境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交际人的声音提供一种刺激信号改变了认知环境,才使某些事实显现起来。这里谈到的动态顺应是指交际者随着语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顺应地与各语言符号完美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交际中的心理顺应和环境顺应必须通过动态顺应才能被激活,必须在动态顺应过程中才具有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所有的语言使用都要发生在具体的动态顺应过程中,从交际双方对语言的选择到语码的转换,交际中语言的发展变化以及语言的变异等。

动态顺应过程涉及到策略能力,而策略能力实施的前提是双方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行为能力、语用能力和情节能力等。交际能力是动态顺应的能力基础,而策略能力则是动态顺应的实施方法或手段。交际中因某种能力,尤其是语言或语用能力不足,难以顺利达到交际目的或造成交际言语不得体时,可以采用的补救方略有:语码转换策略(code switching)、近似语策略(approximative strategy)、合作策略(cooperative strategy)、非言语策略(nonverbal strategy)等,其中,合作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已经证明,以母语为英语的绝大多数人乐意采用合作策略,顾及到异族文化的特征、话题环境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能够接受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表达。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跨文化交际中不得体语言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采用恰当的顺应策略将不会妨碍双方交际的继续。顺应策略是双层面的,包括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顺应策略是双向的,包括交际双方的言行。

在跨文化交际中,尽管人们倾向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念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或准则,但是,交际双方除了明显的语言差异和某些文化差异外,更多的是文化本身缺乏明确清晰的结构,它的含糊性、近似性、可变性,促使不同文化在不自觉中相互渗透和吸收,而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将更加促使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利于交流的相互顺应。

[1]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92-295.

[3] 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79-480.

[4] 何自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C]//论文选萃.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60, 158.

[5] 何自然, 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 1999, (4): 429-435.

[6] Samovar L A, Porter R E, Jain N C.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81.

[7]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The Pragmatic Principle of Appropriateness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Inappropriate Language Use

Cai Jianping

(,,,)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appropriate linguistic forms are probably used du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which brings about the different criteria for the appropriateness in language use. The seemingly inappropriate language may violate the traditional pragmatic principle of appropriateness to a certain degree. However, Verschueren’s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guides us to understand the probability of such phenomeno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 cites some so-called unidiomatic expressions to analyze the reason for their occurrence, and suggests some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the seemingly inappropriate language use: mental adaptation,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nd dynamic adaptation.

;;;

1009-895X(2011)04-0272-06

中国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2011-09-25

蔡建平(1952-),男,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对比研究。E-mail: caijianping1025@163.com

猜你喜欢

言语跨文化语境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关于冬天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