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发展开封市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考

2011-04-12王忠伟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开封市生态旅游菊花

王忠伟, 乔 东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开封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0)

0 引言

“生态旅游”自20 世纪80 年代诞生以来,已形成了蓬勃发展、内涵丰富的旅游新系统,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久的将来,它必将形成强大的旅游引力场,在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提高旅游业地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1]。 开封市黄河背景独特,具有水域景观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适逢中原城市群建设给旅游发展带来的黄金时机,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和良好的区位因素,发展生态旅游前景广阔。 本文试根据生态性、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提出开封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开封市城市规划、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1 生态旅游

1.1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生态旅游是1965 年赫特泽(Hetzer)建议对当时文化、教育和旅游进行再反思而提出的旅游发展思路[2]。 他认为,旅游应对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目的地产生的负面影响负责。 此后,生态旅游的理念受到了多方的关注。 巴道斯金(Budowski)1976 年提出了“共生性旅游”的概念,他认为,旅游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3]。 克劳德·莫林(Claude Moulin)1980 年主张发展乡村旅游时,将旅游者与风景、生活方式、氛围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并不破坏它们,即“软旅游”[4]。 1983 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正式将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提出, 并在1986 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讨论和公认。 20 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发展[5]。

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 1995 年1 月,中国第一次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召开,1996 年召开了解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研讨会,1999 年被定为中国生态环境年。 在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陈刚、冯卫红等探讨了生态旅游的特征,卢云亭、郭来喜等对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吴必虎、牛亚菲等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核心,考虑相关的规划与管理问题。

1.2 生态旅游的内涵

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尚没有统一界定。综合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的各种解释,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的对象为受干扰小自然区域或特定的社会文化区域, 目的是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文化内涵,原则是获得经济社会效益、保持和促进生态平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生态旅游内涵应该具备以下几点:(1)生态旅游以生态旅游资源为旅游对象;(2)生态旅游是以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文化内涵为目的,以高雅的精神享受为主、以物质享受为辅的高品质旅游;(3)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者对当地资源的保护义务,同时,生态保护也可以增强旅游者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这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内涵;(4)生态旅游还是旅游业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到旅游地的发展状况,与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在保证维持或改善旅游地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基础之上,旅游地及其居民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空间。

2 开封的生态旅游资源

开封地处豫东平原边缘,黄河下游冲积扇南翼,市区总面积400 km2。 地面坡降为1/1 000~1/2 000,地势平坦,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以潮土为主;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深受黄河影响,河湖密布,享有“北方水城”的美誉。 开封的旅游资源种类多、品位高,不仅有大量的河、湖、水和林木等自然资源, 还有以宋文化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封西邻省会郑州,位于陇海铁路和107、310 国道交汇点上,交通便利,给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 中原城市群整合发展、郑汴一体化战略的推进,给开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1 独特的悬河景观

黄河自河南郑州桃花峪进入下游,北距开封城区9 km,由于下游地形开阔低缓,落差骤然变小,使得河道纵比降由中游的平均0.74 ‰降为0.12 ‰,因泥沙淤积,河床逐年升高,目前已高出开封市区地平面7~8 m,最高处达10 m 以上,水流全靠两岸大堤约束,形成独特的地上悬河景观。 开封市黄河湿地面积达1.98 万hm2,它是过渡的水域生态旅游资源,是珍稀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途中理想的停歇地,有各种珍稀鸟类50 余种,是进行生物多样性观赏和教育的理想场所。

2.2 密布的河湖景观

低平的地形条件和充沛的降水,使开封附近河湖密布、水系发达。 “汴京八景”中的“金池夜雨”、“州桥明月”、“汴水秋声”、“隋堤烟柳” 就反映了北宋时期东京城美丽的湖光水色。 时光变迁,开封市的水域景观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开封城区内仍有包公湖、龙亭湖(包括杨家湖和潘家湖)、铁塔湖、阳光湖和西北湖等诸多湖泊, 水域面积达到145hm2,占老城区面积的25%,享有“北方水城”、“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2007 年1 月14 日,开封水系“四河”连“五湖”工程正式启动。 目前,连接包公湖与龙亭湖的水系二期工程已经基本竣工。 所有工程完成后,人们可以乘船游遍开封的“四河”(黄汴河、惠济河、广济河、利汴河)“五湖”(潘家湖、杨家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感受千年前的汴梁古城的风貌。

2.3 悠久的菊都胜景

开封是菊花的起源、栽培中心,菊花品种繁多,久负盛名。 远在唐宋时期,菊花品种就有70 余种,经过千余年的发展,至今已经达到1000 多个品种。同时,菊花还具有食用以及药用等多种价值。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日渐浓郁。 每年金秋10 月,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养菊、赏菊蔚然成风,市园林部门还多次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根据这一民俗,1983 年,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决定, 每年10 月举办一届开封菊花花会,同时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 1994 年,开封市第十二届菊花花会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花会”。从2000 年开始,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将中国开封菊花花会确定为省级节会。 开封每年10月18 日-11 月18 日有为期一个月的菊花花会。 北宋时期,开封就曾经举办了我国第一场菊展。 2010年, 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回到发源地开封举办。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暨第28 届菊花花会已于2010 年10 月18 日在七朝古都开封隆重开幕。

2.4 优美的城市森林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开封市郊区, 总面积561.4hm2。 公园内森林游览区面积142hm2,占总面积的25.7%。 景区内的景色,如谷风松涛、秋林爱晚、疏林草地、松林石径、梅林花蹊、小溪秋色、桃鸟竹径、百花闹春、竹影寻幽和古城墙览胜等都让游客流连忘返。公园内水域面积近30hm2,碧波荡漾,花香袭人。

2.5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开封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除了自然环境赋予的旅游资源外,还有大量凝聚了开封人智慧的人文资源。 如:作为七朝古都的开封,是目前保留着较完整古城墙的3 个古都之一,拥有历史文物遗迹多达1 037 处。 开封城内的相国寺、铁塔、包公祠等古建筑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高超的雕刻绘画技艺。 开封的饮食文化也名扬天下,其中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和“中国名点”。

3 生态旅游的规划原则

要实现开封市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开封市生态旅游建设须遵循以下原则。

3.1 保护性原则

生态旅游是以高品位的、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为基础的,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石。 应当努力保护生态旅游地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文化的完整性、“文脉”的延续性等,使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旅游也均得以良性循环地发展[6]。

3.2 地方特色原则

生态旅游建设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习俗,适应场所的自然特征,并做到因地制宜,使其符合生态学原则和区域的景观特征。 尽量保持当地自然与文化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当地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决定了资源的品位性和对游客及社区居民的吸引力,也是保障自然和文化资源的需要。 旅游基础设施应与当地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协调,保护人地和谐的生态美,避免不恰当的异地文化引入。

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真正的生态旅游建设必须以生态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指导思想,将环保意识溶于整个建设之中,并做出详细布局,提出具体措施,使生态旅游真正起到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在几乎所有的旅游项目建设与开发中都应首先考虑旅游的生态问题,将生态设计理念贯穿于旅游建设与开发的始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保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兼顾和统一[7]。

3.4 旅游设施生态化原则

该原则包括[8]:(1)设立与生态环境相配套的服务设施;(2)开发生态能源,即直接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沼气)等最本初的能源,尽可能提高能源的转化效率;(3)采用生态材料,采用既具有令人满意的使用性能, 又被赋予优异的环境协调性材料;(4)采用生态技术,即科技含量高、学科领域广泛,并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而成的新技术;(5)开发生态建筑,即采用生态技术,并使用生态环境材料建造的,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建筑;(6)设计生态景观,即与环境和谐共生,并采用生态技术和材料建造的景观。

4 开封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4.1 营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城市外部环境在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旅游规划中,从城乡整体优化出发,构建封闭的三环绿化带。 严格控制对外围圈层和主体圈层周边耕地、林地等规划外的开发活动,禁止任何侵占、污染水体的行为。 市区河湖面积1.45km2,是城市重要的绿色开放空间。 建设时应保护水源、净化水质、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以名画《清明上河图》为依据,建设以“四河”沟通“五湖”的水利工程,增强水系间的连通性;在穿越历史地段的黄汴河、护城河等河岸,建设滨水绿色景观走廊、修建滨河公园、塑建宋代人物雕像;以环水绿化带为纽带,沟通城市内外的绿地廊道,增加开敞空间的连接度。

4.2 加强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开封市作为本区生态旅游建设的主要依托区,其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生态旅游建设的发展程度。 开封市的整体环境和开封市的生态旅游环境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 如:开封市最需解决的问题是交通问题。 开封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这给开封市的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许多发展契机。 正因为如此,开封古城的街道狭窄、城内容积率过高和环境承载力下降等因素严重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旧城改造规划制定和实施已迫在眉睫。 可在旧城改造的同时,可建立“郊区新城”。 将城市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在新城, 这样既可保留古城风貌,又可以降低旧城的环境压力。 此外,还应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缓解旅游旺季的交通压力等。

4.3 制定开封市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规划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而适当的生态旅游规划则是生态资源实现其美学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主动力,是生态旅游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科学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旅游规划不能只考虑对旅游资源的利用,还应该充分考虑保护机制,确保其可以永续发展。 规划前,应对当地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品位和容积率做充分的调查监测和评估;规划时,要高瞻远瞩,真正体现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原则, 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提高旅游竞争力;在规划实施时,要有节奏地、阶段式地稳步推进,不可操之过急、急功近利,避免出现自然文化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甚至掠夺式开发和错位开发等现象。

4.4 加强制度化管理

制定相关条例,可以使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建设参与者有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可促使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建设参与者规范自己在生态旅游建设中行为。 推进生态旅游的制度化管理也是生态旅游建设取得明显效果的制度保障。 云南省丽江市在国家层面没有一部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情形下,靠各级地方人大的立法和政府的行政立法, 先后出台了多部关于保护古城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和办法的做法和及其取得的效果,十分值得开封市借鉴,用以促进开封市生态旅游建设工作的开展。

开封市有关各方可联合制定并颁布生态旅游管理的相关法规,以便于各级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各类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逐步规范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旅游市场和生态旅游行为。 还可制定和颁布标准,开展生态旅游认证。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一些地方性法规,以促进发展富有特色的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模式。 做好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关生态旅游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公共监督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注意发挥新闻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切实保障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依法行使管理职能;注重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尽快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1] 郭来喜. 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 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1-10.

[2] Fennell D A. Ecotorism:AnIntroduction [M]. London:Routledge .1999:55-57.

[3] 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6-17.

[4] Claude Lucette Moulin: Plan for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Involving Participation of Local Population and Associations,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ssues,ed. By D. Hawkins,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Washington,D.C.,1980.

[5] 张广端. 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旅游学刊,1999(1):51-55.

[6] 田里,李常林. 生态旅游[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8-12.

[7] 康宏成,李永文. 浅论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问题与对策[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91-94.

[8] 曹振杰. 基于生态旅游理念的旅游规划思路探讨——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旅游规划为例[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3):32-36.

[9] 仇立慧. 中国生态旅游浅析[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4):38-41.

猜你喜欢

开封市生态旅游菊花
菊花赞
开封市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开封市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模式的构建研究——以开封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