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乡村组织思想对当代和谐农村建设的启示
2011-04-12胡海燕霍小霞
胡海燕,霍小霞
(中北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当代中国正由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缓慢变革,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社会治理上,也需要新的组织体制。而我国当代建立的村民自治制度业已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它的有效性并未充分显现。基于此本文系统的梳理了近代梁漱溟先生的乡村组织理论,此理论是梁漱溟先生对中国传统社会分析之后,吸收西方近代思想而提出的以中国传统农村为本重构中国社会的行动纲领。
一、梁漱溟先生的乡村组织思想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国际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也深受重创。许多爱国志士开始探索寻找一条民族独立、救国救民之路。此时,梁漱溟先生提出了 “乡村建设理论”。此理论基于传统社会形态的缓慢变革,农业、农村、农民的变化提出了在农村社会建立新的组织体制。难能可贵的是梁漱溟先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进行乡村建设运动,实践愈发展,理论也愈完善,可以说,“乡村建设理论”是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农村社会运动相伴而生的。
(一)注重传统礼俗的建设
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思想是中国的社会现实矛盾和问题必须通过改造社会、改造国民的途径来解决,必须利用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梁漱溟把中国问题归因于 “文化失调”。他认为,文化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根本,是最后之觉悟。“中国问题的内涵,虽包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而实则是一个文化问题。”[1]因此,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政治的方法,而应该从文化入手给予根本解决。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振兴中华民族必须从农村改造入手,通过乡村组织推动乡村建设,实行农民自教、自救、自治而达到自强、自立。
从来中国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者,不在武力统治而宁在教化,不在国家法律而宁在社会礼俗。中国的一切一切,都是用一种由社会演变的习俗,靠此习俗作为大家所走之路。梁漱溟先生认为,“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伦理关系,即是情义关系,亦即是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由是即使居此社会中者,每一个人对于其四面八方的伦理关系,各负其相当义务;同时其四面八方与全有伦理关系之人,亦各对他负有义务。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连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组织”。[2]此言的主旨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侧重于家庭伦理关系,并把这种尊尊亲亲的长幼有序的伦理关系辐射到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去。
(二)对中国古代 “乡约”的补充改造
梁漱溟先生眼中的乡村组织是中国古人所谓“乡约”的补充改造,梁漱溟对这种乡村组织制度评价很高,认为它充满了中国人的精——人生向上之意,不仅包含乡村自治,而且体现伦理情谊。然而他又认识到这种组织制度毕竟是封建经济的产物,要把它运用到当时的中国农村,就必须对其加以改造。[3]经过梁漱溟先生的补充改造,其内容配置分四项:1.乡长;2.乡农学校;3.乡公所;4.乡民会议。这四项在乡村组织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整个组织的运行,必须靠这四个作用,缺一面则此大的机器将会全盘运行不好。
乡长来源于原乡农学校的校长,在乡村组织中是一个监督教训机构。梁漱溟先生的乡村组织是一个人生向上、教学相长的组织,因此,“让乡长是一个师长,站在最高的地位,对一乡的人,他是站在一个监督教训的地位”,[1]从这里可以看出,乡村组织中的乡长是超居众人之上,监督众人、教训调和众人的,他自己不负责做事,因为做事就不免有人反对,落入问题争执之中,便再没人能出来调和周旋。
乡农学校是引导民间自发的自治型组织运动和文化教育运动,也是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乡农学校由学董、学长、教员和学众组成。学董由乡村中有信用、资望的领袖担任;学长由那些“齿德并茂”、“群情所归”的士绅担当;教员是由 “乡村运动者”来担任,他们大部分都是由乡村研究院培养的,其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还负责推进乡村社会工作;最后是学众,它包括一村或一乡的男女老少,分为成人、妇女、儿童三个团体,而成年农民为主要教育对象。梁漱溟先生看来,乡村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靠乡村人自己,如果乡村人自己不动,等待别人来替他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乡农学校就是应该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农民去积极参与乡村内部建设,讲求进步。
乡公所在乡村组织中是一个行政机关,它既是自治组织推选出来与政府接洽的机关,同时也是政府面对基层民众的派出单位,因此,它具有上情与下情相结合的双重使命。乡公所办事人员来自于乡农学校校董事。“我们的校董事会也是乡村领袖,我们的乡农学校也是靠乡村领袖的提倡才能成功的。”[1]
乡民会议是乡村组织中的立法机关,乡农会议由全体乡村人员组成,它实际是乡村组织之中的最高决策机关,代表着村民的整体利益,需要每一个分子积极有力的参与。
(三)乡村建设要依靠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梁漱溟认为农民的自觉与否是乡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乡村建设必须首先启迪农民的智慧,这就需要与代表 “理性和教化”的知识分子相结合。他认为:“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的人与他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4]
梁漱溟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便是 “知识分子下乡”,自下而上地建立新的组织结构。他说:“中国问题之解决,其发动主动以至于完成,全在其社会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而所构成之一力量。”[5]而实现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的具体形式就是组织乡农学校,借此把全乡村民众聚合在一起。梁漱溟相信,“散漫的农民,经知识分子领导,逐渐联合起来为经济上的自卫与自立;同时从农业引发了工业,完成大社会的自给自足,建立社会化的新经济构造”。[6]在受过先进文化教育的一批知识分子指导下,农民群众一定能创造出一种地方自治与经济合作相结合的新型组织体制,使中国文化重现于世。
综上所述,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思想是以伦理为根源、人生向上为目标的,它是在对传统乡约的改造基础上得出的。这种 “认取自家精神,寻取自家的路走”的乡村组织思想是梁漱溟先生对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独特探索。
二、当代和谐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梁漱溟先生的乡村组织思想并没有来得及付诸实践,而是在越来越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走向夭折。同时,乡村组织思想本身的主观设计缺憾和当时社会改造过于依附地方政权,也使得他的乡村改造困难重重。尽管如此,梁漱溟先生的乡村组织思想仍对我们今日的和谐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重视传统伦理,发挥其积极作用
梁漱溟在探索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将我国文化失调的根本原因归结于,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而通过传统的伦理、理性可以使得社会和谐,制度规范运行。梁漱溟的这种做法表明旧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经过创新性的吸收还是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传统的东西并不全部是迂腐、过时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批判性地继承,根据时代的变化动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传统伦理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重视伦理建设就是重视文化建设,这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主旨是一致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涌入农村,乡土观念与外来观念不断冲突,直接导致农民原有的伦理观念、传统美德等削弱,而新的制约农民行为的共同观念,诸如团结、合作等并未形成。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梁漱溟的做法,在乡村组织中构建大规模的农村教育,不仅要使农民有文化、懂科学,更要通过教育培养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农村继续发扬传统伦理的积极作用。中国的传统礼俗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一条纽带,在市场经济的不良思想已经侵蚀淳朴的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传统礼俗依然可以作为捍卫农村和谐的强有力的武器,为农民迎接市场化的诚信合作服务。对于破环农村和谐的不安因素,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可以对其进行严厉的舆论谴责,将其边缘化,从而遏制其破坏性作用在农村建设中蔓延。通过这种谴责、遏制的过程,可以促进农村新的团结合作观念的形成。[7]
当然,在发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要与现代文化接轨。现代文化崇尚自由、平等、创新等观念,这正是传统伦理文化中所缺失的。古今结合,更有利于提出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更好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更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农民。
(二)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发挥村委会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乡村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教育水平的局限,农民缺乏一定的能力,难于自行组织起来,这在当前集体经济作用力日益衰减的状况下显得更为突出。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农民权利受到侵犯,却没有集体发出的声音,而农村的一些公共物品已经荡然无存了,却没有人设置新的,也没有人去保护。这时,乡村组织的集体性力量就突显出来。梁漱溟认为通过乡村组织的建设可以对解决中国乡村当时的散漫无序、乡村自身腐化如毒品、消除土豪劣绅等问题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且能够为创建理想社会提供一定的条件。他认为,人类为营造团体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品德只有在乡村共同体这样的小范围内才能养成。在乡村自治的试验场中,“一面可以培养人对公共事务的注意力,一面可以培养人对公共事务的活动力。我们培养新政治习惯如一上来即从国家起手,则国家面积太大,人口太多,距离太远,不在眼前,注意很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就无从培养了”。[8]
我国社会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一大趋势,农民自己投票选举管理本村的领导,自己依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民主地处理村内各种事务,这样就能增强村民参与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避免权利受侵犯而无人问津、“顾小家而误大家”、农民个人行动而无组织帮助等现象的出现。
村委会的领导班子是农村治理各项事务的带头人和决策者,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高低影响村民自治水平的高低。村委会要把在群众中威望高、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人吸纳到领导班子中。乡镇政府也应注重对村级领导班子的教育培训,时刻关注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动态,督促村委领导班子切实为民谋福利。同时,在中国 “村官”热的此阶段,村民自治组织要大胆用人,公开选聘优秀的大学生来当 “村官”,为村民自治组织注入新的活力。
(三)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应与选拔优秀大学生的村官制度相结合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要把农民和知识分子结合起来,尤其看重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分子是代表新知识、新方法、新眼光去启发农民、帮助农村解决问题的。知识分子不仅要对农民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要传授现代化的农业科学知识,传播现代民主的基本观念。因此希望知识分子能够深入乡村,和农民打成一片。粱漱溟在乡村建设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他在邹县的乡村实践中十分重视成人教育,以期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这是梁漱溟重视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地位的有力表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建设的重点一直在城市,不仅农村培养出来的精英大量流失,而且这种单向流动严重制约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9]
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由于知识分子的缺位和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农村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化建设、卫生医疗建设、乡村规划建设和环境建设等缺乏专业人才及有知识的领导者。因此,农村建设必须充分重视知识分子对农村的作用。然而,农民能力缺乏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马上使得农民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另外,农村培养出来的高学历人才很少回归到农村,这也是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直接的原因之一。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内外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农村内部要加强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农村要引进外来人才,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重视 “三农”问题的解决,并相应制定了多项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新政策。国家也看到知识分子对基层农村自治的重要性,制定多项政策支持知识分子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如 “三下乡”、大学生村官制度、大学生支教计划等。选拔优秀的大学生投身到农村的基层建设中,是一项双赢的政策。大学生有知识、有活力、有想法,可以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注入活力,帮助培养新型的农民。如,大学生利用科学技术带领农民开展新型农业,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开办农业知识讲座、普法知识宣传、开办夜校等可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但是大学生年轻,没有社会经验,深入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好品行,将来可以更好地做国家的栋梁。同时,大学生 “村官”作为支持农村发展的一项政策,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政策,可以为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开辟广阔的天地。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书店,1992:79-80,86,89.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211.
[3]周燕来.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13(2):115.
[4]梁漱溟.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 [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32.
[5]梁漱溟著,梁培宽编.梁漱溟自传 [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137.
[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 (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95.
[7]孙兆政,柳海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农村和谐[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2):70-71.
[8]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43-44.
[9]刘蓉宝.试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 [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9(1):47.